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1125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docx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2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9月1日

9月2日

9月3日

9月4日

9月5日

9月8日

9月9日

9月10日

9月11日

9月12日

1

 

2

 

3

习作1

练习1

测验1

4

 

9月15日

9月16日

9月17日

9月18日

9月19日

9月22日

9月23日

9月24日

9月25日

9月26日

5

 

 

6

 

7

7

习作2

练习2

测验2

9月29日

9月30日

10月1日

10月2日

10月3日

10月6日

10月7日

10月8日

10月9日

10月10日

放假

8

 

10月13日

10月14日

10月15日

10月16日

10月17日

10月20日

10月21日

10月22日

10月23日

10月24日

9

 

10

 

11

12

 

习作3

 

练习3

10月27日

10月28日

10月29日

10月30日

10月31日

11月3日

11月4日

11月5日

11月6日

11月7日

测验3

讲评测验3

13

 

 

14

 

15

 

习作4

11月10日

11月11日

11月12日

11月13日

11月14日

11月17日

11月18日

11月19日

11月20日

11月21日

练习4

测验4

16

 

 

讲评测验4

17

 

18

 

11月24日

11月25日

11月26日

11月27日

11月28日

12月1日

12月2日

12月3日

12月4日

12月5日

习作5

练习5

测验5

19

 

20

 

 

21

 

12月8日

12月9日

12月10日

12月11日

12月12日

12月15日

12月16日

12月17日

12月18日

12月19日

22

 

习作6

练习6

测验6

23

 

 

24

 

12月22日

12月23日

12月24日

12月25日

12月26日

12月29日

12月30日

12月31日

1月1日

1月2日

25

 

26

 

习作7

练习7

测验7

学与做

 

 

1月5日

1月6日

1月7日

1月8日

1月9日

1月12日

1月13日

1月14日

1月15日

1月16日

复习

 

期考

 

 

放假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所教班级现状分析

051班同学对于语文学习有着较浓厚的兴趣,经过四年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同学对于结合课文学习、积累、运用词句做得较扎实。

同学们十分喜欢课外阅读,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推荐选取有关的课外书,利用每周五的活动课,开展阅读活动;但是部分同学在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语言的表述不够准确、不够全面。

在写作上,孩子们有表达的意愿,语言叙述较清楚,表达出一定的感受,但缺少细节上的具体描写,作文比较粗糙。

今后在阅读理解、作文选材、细节描写、表达方法等方面要进行更多的训练。

 

双向

细目

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2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4个字要求会认读。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会运用关联词“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4、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课文,感受“园丁之歌”的单元主题。

5、观察社会,学会在不同场合的请教方式。

6、学习“抓住人物外貌特点,能抓住一两件事情来描写人物。

并恰当使用过渡句,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

情感目标

单元主题:

“园丁之歌”

1、《师恩难忘》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陶校长的演讲》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古诗两首》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养想象力。

4、习作1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内容

提要

 

围绕“园丁之歌”这一主题选编了3篇课文。

《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述文,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书法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陶校长的演讲》是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古诗两首》之《寻隐者不遇》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见这件事。

《所见》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虫图。

练习1的语文与生活主要是积累有关“风”的诗句。

;“诵读与积累”则要求学生诵读古诗,学着了解古诗内容。

习作1是描写人物的事迹。

 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到语文方面的知识,还能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到观察的重要,学习观察的方法,丰富自然知识。

通过记观察日记,又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研究

重点

 

本单元课文的教学要注重理解课文,能完成课后思考。

《师恩难忘》重点研究感悟“师恩难忘”,表达尊师感情。

《陶校长的演讲》了解“总——分——总”的文章结构方式。

《古诗两首》之《寻隐者不遇》寓问与答,平白如话的写作特点。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学习方法习惯)

1、教师应有有相关知识的准备,适当补充课外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宽学生视野,增长知识。

2、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内容的基础上积累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会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做好课内外知识的迁移与吸收。

3、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如进行演讲,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

习作2:

2课时,

单元练习2:

3课时。

 

9月10日

1、结合教师节,收集有关歌颂教师的诗文,给老师写贺卡。

2、浏览些世界名人的演说。

3、收集有关写“风”的诗文。

重点帮助的学生名单

2、16、26、35、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所教班级现状分析

052班同学对于语文学习有着较浓厚的兴趣,经过四年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同学对于结合课文学习、积累、运用词句做得较扎实。

同学们十分喜欢课外阅读,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推荐选取有关的课外书,利用每周五的活动课开展阅读活动;但是部分同学在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语言的表述不够准确、不够全面。

在写作上,孩子们有表达的意愿,语言叙述较清楚,表达出一定的感受,但缺少细节上的具体描写,作文较粗糙。

今后在阅读理解、作文选材、细节描写、表达方法等方面要进行更多的训练。

 

双向

细目

知识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32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13个字要求会认读,认识一个多音字“壳”;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会运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4、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的奥秘”的单元主题。

5、观察看图,了解图意,想想补充画面,再说一说。

6、学习“抓住特点仔细观察和跟踪活动过程进行反复观察”的观察方法,能抓住外形、动作特点写好一种动物,并恰当使用过渡句,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

情感目标

单元主题:

“自然的奥秘”

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以满腔热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2、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凭借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4、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内容

提要

 

围绕“自然的奥秘”这一主题选编了4篇课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篇课文是一个号召:

让我们一起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以满腔热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打开大自然绿色课本的例子:

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痴迷于昆虫的故事;

《变色龙》一文记叙作者发现、端详、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

《金蝉脱壳》讲述的是作者观察蝉脱壳的一个过程;

《变色龙》、《金蝉脱壳》给学生提供了两个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范例,使他们知道应当怎样去仔细观察;

练习2的语文与生活主要是歇后语的练习;“诵读与积累”则要求学生诵读巴甫洛夫、伽利略、苏霍姆林斯基等人有关观察方面的名言,从而懂得观察的重要意义。

习作2是作者观察一种小动物然后写下来;本单元还安排了一个“想想说说”,要求学生想象补充画面然后再说一说。

 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到语文方面的知识,还能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到观察的重要,学习观察的方法,丰富自然知识。

通过记观察日记,又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研究

重点

 

本单元课文的教学要落实“根据文章表达的顺序给文章分段”这一教学重点。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是一首写得很是意气风发的诗歌。

诗歌语言欢快,内在结构严谨;教这首诗歌还是要从诗歌的语言入手,从诗歌语言背后的意蕴入手;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叙事写人的文章,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楚文章究竟写了法布尔小时候对小虫子着迷的哪几件事,然后再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内心来体会人物的精神;

《变色龙》一文的教学应立足于事情的发展顺序,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直观而又生动地体会变色龙的特点,文中有一些问题巧妙地揭示了停顿与过渡,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金蝉脱壳》一文的表达顺序比前面的两篇文章还要复杂一些,(如:

最后一个自然段定位在“我”对脱壳后的蝉和蝉壳的喜爱。

)教学中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去阅读、发现文章结构的美;要努力营造氛围,按作者记叙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这样,就能和“我”一起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学习方法习惯)

1、教师应由有相关自然知识的准备,适当补充课外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自然科学知识。

2、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内容的基础上积累语言,体会大自然的美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会学生进行观察的方法,使学生做好课内外知识的迁移与吸收。

3、应到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好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动作。

4、根据顺序看图,弄清图意,展开想象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把画面补充完整,再说说图意。

5、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

习作2:

2课时,

单元练习2:

3课时。

 

9月26日

1、读关于自然奥妙的书,推荐阅读《昆虫记》

2、查阅资料,了解法布尔的故事,了解变色龙、蝉的相关知识,开展观察昆虫,写观察日记的活动。

3、收集和背诵有关“观察”的名人名言,做好摘抄。

重点帮助的学生名单

、48、49、44、47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所教班级现状分析

所教班级本部056班。

班级学生情况如下:

1、大部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生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错别字多,而且知识积累也太少。

3、阅读方面,基本能流利大声朗读课内和课外读物,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基本能对文章中的人物和较为重要的句子做一定的分析和评价。

但对于主要内容和段意的概括能力尚有待于加强。

4、多数学生害怕写作文,作文语句不够通顺,条理不够清晰,内容欠具体,写作水平有待加强。

今后要训练学生善于发现,放胆想象,自由表达,创意表达的本领,养成多积累,勤练笔、善自改的习惯。

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特征,写出个性。

 

双向

细目

知识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字只要求会认读;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会用“即使……也……”造句。

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

5、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阐述的含义。

6、对伊索寓言有所了解,弄清每则寓言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

7、认真观察后写一篇以“秋天的树叶”为题的习作。

情感目标

以“故事集锦”的单元为主线,

1、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2、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

4、使学生懂得,读书遇到“拦路虎”不能饶着走,应该迎难而上,勇于战胜它。

5、通过习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内容

提要

 

1、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三个故事短小、生动、,富有教育意义。

2、《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

3、《嫦娥奔月》这篇课文叙说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使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的事,意境优美,情节动人。

4、本单元所选的三则寓言,故事情节紧凑,意蕴丰厚,以浅显的语言把角色刻画得绘声绘色,生动传神,令人读后兴味盎然,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教益。

《狐狸和葡萄》讲狐狸吃不到葡萄却说葡萄“是酸的,不好吃”;《牧童和狼》讲一个牧童屡次大叫“狼来了”欺骗村民,当“狼真的来了”,谁也没去帮助他;《蝉和狐狸》讲狐狸想吃蝉,便假装赞美蝉的歌声美妙,但蝉看穿了狐狸的诡计,没有上当。

每则寓言都以一句训诫作结,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研究

重点

 

1、弄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3、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真谛,重在让学生读悟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美,真正做到在读中悟,悟中读,

4、通过反复诵读《读书莫放“拦路虎”》,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5、揭示寓意、拓展想象,使学生不但感受寓言的形象,感悟寄托的道理,还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引导学生赏析理解“蝉和狐狸”中蝉为何能识破狐狸的骗局,避免上当?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学习方法习惯)

1、逐步养成“三到”的好习惯:

“眼到”──字字入目,词词过心,能够敏锐地扑捉到关键词句;“心到”──瞻前顾后,潜心会文,深入思考,探究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手到”──圈画截取,标记批注等。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给足时间使学生读、思、划、批,自读之后有个人的感受、体验和见解,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通过抓关键词、多种形式的读,悟情传情。

3、采用了读中感悟、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来把握语言文字的内涵。

让学生潜心会文,细细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并在文章的后面写批注,最后再读课文读出感受。

4、略读课文,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通过默读、朗读,理解知识重点词句,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5、通过学生朗读寓言故事、感知大意、分析形象、揭示寓意、拓展想象,使学生不但感受寓言的形象,感悟寄托的道理,还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习作3:

2课时练习3:

2课时

10月27日

1、联系生活实际,举事例,明寓意。

2、指导讲故事

3、复习查字典的方法

4、阅读《伊索寓言集》

重点帮助的学生名单

学号:

3、4、10、39、43、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所教班级现状分析

所教班级本部057班。

学生情况如下:

1、本班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作业质量差、欠交现象严

2、学生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错别字多,而且知识积累也太少。

3、阅读方面,基本能流利大声朗读课内和课外读物,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基本能对文章中的人物和较为重要的句子做一定的分析和评价。

但对于主要内容和段意的概括能力尚有待于加强。

4、多数学生害怕写作文,作文语句不够通顺,条理不够清晰,内容欠具体,写作水平有待加强。

今后要训练学生善于发现,放胆想象,自由表达,创意表达的本领,养成多积累,勤练笔、善自改的习惯。

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特征,写出个性。

 

双向

细目

知识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内容;

2、学会本单元23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13个字也要求会认读;

3、理解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和成语,会运用“爱戴”“奔腾不息”等词语造句;

4、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课文,感受三个人物:

邓小平、高尔基、恩科西的“无私奉献”的单元主题。

5、懂得把想对别人倾诉的心理话用笔写下来,可以方便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明确与别人交流思想感情要真实,语言要恰当。

情感目标

以“无私奉献”的单元主题为主线,

1、体会人民为失去了邓爷爷这一位伟人而悲痛的感情,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2、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句的意思,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感情朗读课文,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内容

提要

 

1、《大海中永生》、《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艾滋病小斗士》,让学生从满含激情的语言中感受伟人的博大情怀,由名人小事和凡人壮举中,洞悉为人处世之道;

2、《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骨灰撒放大海的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

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表明的是一个道理“给”永远比“拿”愉快。

4、《艾滋病小斗士》通过恩科西同艾滋病顽强抗争的事,表现了他的勇敢坚强、坦然乐观,呼吁人们要关心艾滋病人,同时也启示人们如何面对灾难、病魔。

5、《习作四》是写一写自己的心理话。

 

研究

重点

 

1、 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2、 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学会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

 

4、知道一词多义现象,并能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判别词义。

5、能用摘录法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学习方法习惯)

1、逐步养成“三到”的好习惯:

“眼到”──字字入目,词词过心,能够敏锐地扑捉到关键词句;“心到”──瞻前顾后,潜心会文,深入思考,探究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手到”──圈画截取,标记批注等。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给足时间使学生读、思、划、批,自读之后有个人的感受、体验和见解,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通过抓关键词、多种形式的读,悟情传情。

3、《在大海中永生》作者运用拟人、排比对偶等方法,展开联想的翅膀,充分地表达出人民对邓小平同志深深地怀念和悲痛之情。

教学时,抓住关键词,通过对重点段的研读和品读,使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产生共鸣,受到震撼。

通过阅读、介绍、讲故事、看影视等,使学生对邓小平爷爷的印象更形象更具体,对其丰功伟绩了解更多。

4、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遵循小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的、理性的思维的规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身边熟悉的事情来理解“美好的东西”、“‘给’,永远比‘拿’愉快”等,使抽象的事理变得形象、生动,易于接受;同时考虑到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采用了读中感悟、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来把握语言文字的内涵。

5、教学《艾滋病小斗士》找出有关语句反复朗读,说说为恩科西为什么被人们称作“艾滋病小斗士”?

体会曼得拉的话的含义。

6、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回忆,通过回忆再现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的心中有话想对别人说又不好当面说的情境,引发用笔写出心理话的情感需求,激发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表达欲望。

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习作4:

2课时

11月11日

1、为了加深学生对一代伟人邓小平爷爷的了解,结合班队活动开展一次搜集资料、读书讲故事活动。

2、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

3、找出有关语句反复朗读,说说为恩科西为什么被人们称作“艾滋病小斗士”?

把自己的看法写下来,互相交流。

重点帮助的学生名单

学号:

5、34、45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所教班级现状分析

学习习惯方面:

058班大部分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爱动脑,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但个别同学有缺交作业的现象。

语文能力方面:

本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外阅读量少,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欠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作文时,不会用好词佳句修饰自己的作文,作文不具体,显得平淡。

 

双向

细目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习3篇课文,1篇习作,一个练习。

2、学会生字21个,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4、学习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学会抓住特点,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写作手法并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情感目标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内容

提要

 

《黄山奇松》:

本课写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

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

第一自然段写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黄果树瀑布》: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我们”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黄果树景观得壮美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莫高窟》:

课文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课文所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学的重点是读书指导,引导学生与祖国的历史、祖国的文化艺术史对话。

《习作5》:

这次写习作训练的教材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四幅神情各异的脸蛋图和一段文字说明。

第二部分是对本次习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要把事情写具体,要给习作定题目,最重要的是学习准确表达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