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1446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docx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知识精讲

高一语文《宋词五首》北京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宋词五首》

二.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宋词五首》,达到三个教学目标: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理解作者复杂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3.体会豪放派与婉约派词人的艺术特色与艺术风格。

三.知识归纳总结

五位词人的整体介绍

豪放派:

苏轼与辛弃疾婉约派:

李清照

北宋:

范仲淹、苏轼北宋南宋之间:

李清照南宋:

陆游与辛弃疾

陆游一生写诗比较多,这首词在历史上影响很大。

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这一首并不是他豪放派词的代表作。

四.课文分析

第一首《苏幕遮》范仲淹

1.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

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

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

1043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

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

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陕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

在中国古代文学家中,有“出可为将,入可为相”的资格能力的,屈指可数,而范仲淹当之无愧。

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

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他平生只留下五首词,苏幕遮是其中的一首,人称其为豪放派词人的先驱。

2.艺术特色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一词写羁旅愁思、离愁别恨,题材古老而传统,然而在同类题材作品中,这首词却名列前茅。

从文学创作角度分析,这首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特殊的情景交融之中,塑造了特殊的形象。

这“特殊”就在于:

它不是五代宋初那种写别情必是秋景萧瑟与人境凄凉的交融,词中人物形象也并非传统的“眉翠薄,鬓云残”、“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的孱弱形象。

在这首及其他词作中,范仲淹笔下的景,自然也是为写情服务,然而却意境阔大高远,即使是思乡怀人或诉说战事的苦恼,也使读者感到,这绝非文人墨客的想象、呻吟之语,而是一位边境主帅实事求是的切实描绘与陈述。

边塞诗词的作者,绝少担任边境军队统帅的经历,这正是真情实感来自生活,是范仲淹的优势所在。

碧蓝的天空和白云,铺满黄叶的大地,宽阔的江水染着秋色、带着寒意流向远方,在夕阳斜映的远山间,天水相边,无穷的芳草铺向遥远的天边,看得见夕阳的余辉,却望不见家乡——这就是词的前半部,这是写景,它展开的是色彩浓烈的画卷,这渲染的是开旷悠远的情思。

一切羁旅他方的游子,纵使千愁万绪,读到此,也会心境为之开朗,让自己的缕缕乡思随着那江水、夕阳、芳草飘然远去,返回故乡。

下片三、四两句,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

如此写来,使词的造语奇特,表情达意更为深切婉曲。

“明月”句写夜间因思旅愁而不能入睡,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观赏,因为独自一人倚栏眺望,更会增添怅惘之情。

结拍两句,写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之泪,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这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而又自然。

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触发下发展到最高潮,词至此黯然而止。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这首词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即阔远之境、秾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

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写得阔远而秾丽。

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范仲淹不愧大家手笔,起调写景激越高扬,却绝不是故做姿态。

他的思乡怀亲之苦也是很真挚而剧烈的,甚至日夜纠缠于心,使他魂梦难接、愁酒难解。

词人胸襟的开阔和亲情的诚挚是高度统一的,这才是真实的范仲淹。

第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苏轼介绍(1037~1101)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勤。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公元1056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一同到了京城开封,苏轼以一篇文章获得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不容于朝廷。

于是苏轼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

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

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

哲宗即位,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苏轼被召还朝。

俗语说:

“京官不好当。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但元佑六年,他又被召回朝。

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

徽宗即位,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享年六十六岁。

2.文本分析与艺术特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又名《百字令》。

双调,一百字,仄韵,多用入声。

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

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

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

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

“乱石穿空”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惊心骇目。

范成大云:

“赤壁,小赤土山也,未见所谓‘乱石穿空’及‘蒙茸峻岩’之境,东坡词赋微夸焉。

”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

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

“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

特意插入这一句,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风得意。

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

“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

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笑风生。

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

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

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

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间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

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即便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

词中写江山形胜和英雄伟业,在苏轼之前从未成功地出现过。

因此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板来伴唱。

对于原来只宜红牙拍板、女儿歌喉的传统词坛来说,确实是个重大突破。

第三首《钗头凤》陆游

1.诗作背景介绍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出生于书香之家,他与唐婉从小相识,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姻事,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

从此,陆游、唐婉更是鱼水欢谐,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禄,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

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

新婚燕尔的陆游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

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强令陆游道:

“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

”这一句,无疑晴天忽起惊雷,母命难违,在二十七岁那年陆游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前往临安参加“锁厅试”。

在临安,陆游以他扎实的文学功底博得了赏识,被荐为魁首。

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

秦桧深感脸上无光,于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

礼部会试失利,陆游回到家乡,一天下午,陆游随意漫步沈园。

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

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赵士程,时唐婉饱受到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这时与陆游的不期而遇,在好一阵恍惚之后,已为他人之妻的唐婉终于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后走远了,只留下了陆游在花丛中怔怔发呆。

2.文本分析与写作特色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全词写景言情,真切自然,毫无斧凿之痕。

在音律方面,韵位密,短句多,又以仄声字收尾,造成一种声情急促凄绝的格调,有令人气咽难以卒读之感,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

每每在暗夜梦回时低吟此文让人悲泣不能终读。

“红酥”形容手的红润柔软。

“黄縢酒”即官酿的黄封酒。

“宫墙”,泛指高大的园墙。

有的说是回忆,有的说写眼前,其实是两者兼而有之。

拿起酒杯朝着唐婉离去的方向遥望凝视,而看到的却只有那曾见过的满城春色和墙边随风披拂的杨柳。

所以下面紧写望而不见的愁怀。

东风本来是给大地带来春天,给人们带来欢乐的,而诗人却觉得它在作恶。

它仿佛有意吹动春柳,扰乱了他的视线,有人说“东风恶”三字指语陆母,此说似乎欠妥。

在森严的宗法制度下,陆游不可能以“恶”字责骂其母的。

这里说“东风”并无它意,而“恶”字则纯粹是写诗人的主观意念,乃由前句所引出。

这种写法在古典诗词中也并非绝无仅有,诸如“杏花落尽东风恶”,均与此相同。

眼前之景既无欢情可言,剩下的自然是满怀苦愁的心绪和几年离索、分散的痛苦回忆,故云: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往事不堪回首,所以歇拍处悔恨奇出,连用三叠字,写出了“错!

错!

错!

”这三字,一字比一字深,一字比一字重,好像有说不尽的悔恨,说不清的懊恼。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描写唐婉的形象和悲情而以“春如旧”为陪衬对比。

春色还是从前见过的那个样子,可是她却失去了昔日的风采。

“瘦”是外在的,见于形貌的,而它所揭示的内涵则是心灵深处的离恨别苦。

她在遭弃之后,朝思暮想,受尽相思的折磨,但这一切永远得不到补偿,只能是徒自容姿消损,故曰“空”。

诗人看到唐婉为思念自己而憔悴枯瘦,心里已经够苦的了,再看到她“泪痕红浥鲛绡透”,就更悲痛了。

此处的“红”,指胭脂红粉。

“浥”,乃润湿之意。

“鲛绡”泛指质地精美的薄纱,此则指丝织的手帕。

“透”字,极写泪水之多,湿透手帕,点明唐婉悲伤难禁。

唐婉的泪水,倾泻着她对陆游的思念深情,也是对无辜离弃的痛苦悲诉。

她既没有大声呼号,也没有一声半语,然而却感人至深。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写唐婉已经离去,沈园里桃花凋零,落红满地,池塘边台阁上,空荡无人。

说明刚才的片刻重逢触发了诗人无限的哀伤,陆游写“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是说唐婉虽然不忘过去的夫妻恩爱之情,但已另嫁他人,咫尺天涯,纵有锦书也难以相寄了。

最后写出三叠字:

“莫!

莫!

莫!

”这三个叠字,表现出诗人绝望悲愤的心理。

第四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1161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安抚使等职。

与苏轼并称“苏辛”。

今存词629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

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为其主调。

这类词中历来为人传诵之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写闲适生活的词数量最大,这类词往往于闲适中流露出莫可奈何的情绪,其精神仍与其爱国词一脉相通。

一部分写农村生活的词清新淳朴,语言浅近,如《清平乐·村居》。

2.文本分析与艺术特色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这首词为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经造口时所作。

关于本词之发端,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有几句话非常重要,他说:

“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

幼安自此起兴。

”上片寓情于景,写登台远望时产生的种种复杂情感。

前两句以虚笔写山河破碎的憾恨,后两句写对故国的无限思念。

下片以江水为喻,抒写抗金复国的决心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青山”二句突出了了青山之遮与江水之流的对立和冲突,它写出了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历史毕竟要发展这一深邃的哲理和千古名句,有鼓舞人心的作用。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词情词境又作一大顿挫。

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

词中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

其眼前景不过是清江水、无数山,心上事则包举家国之悲今昔之感种种意念,而一并托诸眼前景写出。

此种以全幅意境寓写整个襟抱、运用比兴寄托又未必一一指实之艺术造诣,实为中国美学理想之一体现。

全词一片神行又潜气内转,兼有神理高绝与沉郁顿挫之美。

第五首声声慢

1.诗作背景介绍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

这位颇具文学才能的女作家,在宋代众多词人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声声慢》是她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

2.文本介绍与艺术特色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起首三句比较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

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如徐虹亭语:

“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

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

这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无光的。

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寻觅的结果给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惨惨戚戚”,它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使其由这清冷之景更生一种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

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作者由以上的茫然和结果转到写气温骤变的感受,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

然而其内蕴又何止这些呢?

联系李清照的生平,可知她在金兵入侵、南渡避难之前的生活一直是优裕、安宁而美满的,而写作此词时,已是形单影只,孤身飘零,生活一下从幸福的峰巅跌入痛苦的深渊,这种情形与“乍暖还寒”的天气是多么相像啊,它让作者的身心一时都难以承受。

怎么办?

只有借酒驱寒,借酒浇愁。

“淡酒”无力,怎么能抵挡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更何言消去心中的愁苦呢?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猛然间抬头看到南飞的大雁,再细看,那大雁不就是自己以前曾多次看到过的大雁吗?

不就是曾为她和丈夫捎过信笺的大雁吗?

而今大雁依旧,人却不是那两人了,也不会再有什么书信捎来了,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

尤其是“雁过也”这句话,不仅写得有形,而且有声,渲染出了一种哀哀欲绝的凄苦氛围,让我们仿佛与作者一同听到了长空中那南飞雁一声声凄厉的哀鸣。

这哀鸣,听来犹如杜鹃啼血,让人心痛。

下片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这三句话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作者是爱花的,在过去有丈夫为她摘花,但是在这残秋之季,作者所见、所感却是:

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纷纷,堆积了一地,花都憔悴了。

不忍看花落,可如今又有谁可以摘花送给自己呢?

丈夫不在了,只能看着它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多像自己孤苦飘零的晚境。

到这里,作者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更进一步抒写作者寂寞难耐的痛苦。

常言说“人老怕孤独”,更何况作者是位感情丰富的文人,这样独守窗前,不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那境况自是令作者甚感凄凉、惨淡和愁苦的,可怎么捱到天黑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绝”感。

当作者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地响着,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

这里作者只写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然而我们可以想像出,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作者听来却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它敲击着、震颤着作者的心扉,简直让作者不能自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既是收,又是放,自然而又别致,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欲说还休,罢、罢、罢!

愁情似水长,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综观全词,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

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

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

要注意的是,这首词中作者抒发的那种非比寻常的凄苦哀愁,格调看起来虽显低沉,但分析此词不能脱离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氛围。

联系作者的遭遇,可知作者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种闺怨闲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一个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

因此,我们可以说《声声慢》这首满含凄苦情的词。

堪称千古绝唱!

【典型例题】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

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答案:

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

“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为什么?

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答案:

①同意。

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

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②不同意。

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

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3)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

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

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

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答案:

D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答案:

C

(3)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

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答案:

相同点:

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

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模拟试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