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1496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

《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x

河南省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

主题五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2019原创]“导弹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制成功,使部队测探技术一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导弹控制系统”“电子化指挥系统”等重要系列成果,填补了不同型号导弹旅固定和机动作战电子化指挥的空白。

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

A.人民军队捍卫了国家主权

B.导弹部队是我国一支新型军队

C.导弹部队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D.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2.[2017山西]小丽同学查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军队建设的相关资料后,制作了下面的大事年表。

据此,她对军队建设所起的作用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理解有误的是(  )

A.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防总体实力和防卫作战的能力

B.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维护国家统一铸起钢铁长城

C.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D.具有现代科技知识的军事指挥人才队伍正逐渐形成

3.[2016河南B卷]一家德国报纸在评论下图反映的事件时说:

现在世界上都在谈裁军,可是迄今只有中国人言行一致。

材料体现了我国国防建设的关键词是(  )

A.坚强B.壮大C.科技D.和平

4.[2018黄石]20世纪50年代,中印联合发表声明: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

”材料中“这些原则”是指(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方针

C.“一边倒”原则D.不结盟原则

5.[2018信阳二模]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说:

“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

……所以要用实际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为此中国政府(  )

A.加强中苏友好,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6.[2019原创]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

“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

”这主要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符合世界各国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B.由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提出

C.得到大批亚非拉国家的大力支持

D.已经被写入《联合国宪章》

7.[2018开封二模]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

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

这一思想与下列哪一外交思想或原则相吻合(  )

A.独立自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边倒”D.“求同存异”

8.[2018海南]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外交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

下列与上图相符的周恩来外交语言是(  )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A.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D.各国之间一定能找到共同点

9.[2018安阳二模]《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

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的“外交机敏”指的是(  )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提出多元外交方针

10.[2019原创]这是一个无比辉煌的时刻,是一个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值得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之自豪的时刻。

当时,全世界都可以从电视里看到发生在联合国总部会议大楼里的场景:

气氛热烈沸腾,多数代表兴奋得再也坐不住了,彼此热烈握手拥抱。

这一场景描述的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1.[2018扬州]下图是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新闻照片。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

“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乔副部长开心大笑是因为(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香港回归祖国

12.[2018濮阳一模]1972年3月1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

批准向中国出口价值约228万美元的地面卫星接收设备。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两国顺利建立了外交关系

13.[2018郑州适应性训练]中国学者以1950—2005年中美双边关系中的重要事件为依据,通过定量分析法制成下图来呈现中美关系变化的特征。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时期中美关系始终处于敌对状态

B.国际形势的变化是中美关系实现根本性突破的重要原因

C.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呈现友好态势

D.社会制度的不同是中美关系发展曲折的根本原因

14.[2018郑州八中三模]近代,大国关系显现不断波动又频繁调整的形势,分析下图,导致当时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2018郑州外国语中学三模]我国有学者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的意义不仅要从中美双边关系发展的角度来认识,而且必须把它放到我国伟大历史转折的大背景下去理解。

由此可见中美关系的缓和对我国的重要影响是(  )

A.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

B.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

C.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建交

D.维护了世界和平

16.[2018洛阳一模]新时期以来,我国大力推行睦邻友好政策,改善和发展同周边邻国的关系。

下面体现了这一政策的有(  )

①中俄两国签署声明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②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③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④积极对非洲提供援助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7.[2018潍坊]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于2001年、2014年两次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这反映出我国(  )

A.促进同亚非各国团结协作

B.宣传新型地区安全观念

C.谋求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参与地区性多边外交活动

18.[2018焦作二模]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的外交示意图,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

19.[2018洛阳一模](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年1月《中美建交公报》

材料二 两国领导人认识到,中美关系既重要又复杂。

中美已成为不同政治制度、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发展积极合作关系的典范。

……美方表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

——2011年1月《中美联合声明》

材料三 美国执意要出台对中国商品大规模征税清单,中国是被迫做出必要反制。

这是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正当自卫,也是在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制。

中美经济已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世界经济刚刚走上复苏轨道,全球贸易的增长仍很脆弱。

美方此时以“美国优先”为由,对外频频挑起贸易战,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也是赤裸裸的经济霸权,不仅严重违背世贸组织规则,动摇全球贸易体制根基,也势必会冲击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的正常发展。

——2018年4月5日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者问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1分)

 

(2)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转变。

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中美已成为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发展积极合作关系的典范,请从中美两国关系史上举出一例进行证明。

(3分)

 

(3)材料三反映出美国的做法违背了当今世界的什么发展趋势?

(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看法。

(1分)

 

20.[2019原创](7分)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更离不开中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中国北京的机场。

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手。

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恳地说: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材料三 1981年中国当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人权委员会成员国。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996年中俄等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了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后来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为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什么原则?

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在新时期参与国际事务的主要表现。

这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2分)

 

1.[2019原创]人民军队在土地革命时期创立了一整套建军原则和制度,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精兵简政,解放战争时期组建五大野战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调整体制编制,人民军队边战边改,边建边改,愈改愈强。

这充分说明人民军队不断走向强大是由于(  )

A.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崇高理想信念的指引

C.不断进行改革创新

D.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2.[2019原创]周恩来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

“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

”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次会议指的是日内瓦会议

B.中国在会上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

D.这次会议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2019原创]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在万隆播下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

“开花结果”的寓意是(  )

A.在亚非国家支持下中国重返联合国

B.美国寻求与中国改善关系

C.“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中日恢复邦交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2019原创]第一位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他在“这一周改变了世界”。

毛泽东听到后,也说了一句:

“是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么?

我看还是世界改变了他。

”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尼克松改变了世界格局

B.尼克松访华结束了美苏争霸

C.国际形势影响尼克松对中国的态度

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5.[2019原创]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正深刻演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谱写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辉煌史诗。

下列能反映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外交成就的是(  )

A.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B.打扫尘埃迎新客,废除旧约交友邦

C.G20峰会架金桥,世界精英汇杭城

D.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6.[2019原创](7分)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家的日趋强盛,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在诸多涉及国家、地区和全球利益的问题上,变得越来越从容,越来越自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 从无到有,从优到精,越织越密的高铁网宛如一条金丝带,将各个经济圈串联起来,拉近了地域间时空的距离,改变着中国的“经济版图”。

有意思的是,在高铁网络逐步形成的同时,互联网也成了支撑整个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而高铁网和互联网的交织,更是促进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加快了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

(1)材料一中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的是什么?

其在国际上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4分)

 

(2)阅读材料二,新时期中国的“经济版图”形成过程中离不开哪些因素?

(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1分)

 

参考答案:

过关检测

1.D 【解析】 “导弹自动化测试系统”“导弹控制系统”“电子化指挥系统”等科技成果促进了导弹部队的现代化发展,这说明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故选D。

2.D 【解析】 分析大事年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等相继成立,由此可推断出A、B、C正确。

D在大事年表中体现不出,符合题意。

3.D 【解析】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

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裁军向世界人民表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爱好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关键力量。

故选D。

4.A 【解析】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5.B 【解析】 注意题干关键信息“20世纪50年代初”“解决中缅边界问题”。

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故选B。

6.A 【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符合世界各国和平与发展的愿望,这是其历久弥新、历久弥深、历久弥坚的主要原因。

故选A。

7.D 【解析】 由材料中“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可知,D符合题意。

8.A 【解析】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故选A。

9.A 【解析】 由题干中“1955年”可知,这一国际会议是指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故选A。

10.B 【解析】 根据材料中“联合国总部会议大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后的庆祝场景。

故选B。

11.A 【解析】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B发生于1972年;C发生于1979年;D发生于1997年。

故选A。

12.B 【解析】 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1972年3月1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

批准向中国出口价值约228万美元的地面卫星接收设备”,可判断出这是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故选B。

13.B 【解析】 从曲线图中可看出中美关系实现根本性突破是在20世纪70年代,这与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有关,B说法正确。

14.D 【解析】 观察图片可知,1980年左右,美国对华出口额达到最大,中国对美出口额开始大增。

这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有关,③④入选。

故选D。

15.B 【解析】 注意关键信息“20世纪70年代”“把它放到我国伟大历史转折的大背景下去理解”。

“我国伟大历史转折”指的是改革开放,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美关系的缓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

故选B。

16.C 【解析】 注意材料中关键信息“推行睦邻友好政策,改善和发展同周边邻国的关系”。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积极对非洲提供援助不能体现“推行睦邻友好政策,改善和发展同周边邻国的关系”。

排除③④,故选C。

17.D 【解析】 亚太经合组织的全称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既包括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排除A。

B、C未能在材料中体现。

故选D。

18.C 【解析】 由示意图①中关键信息“全方位的多边外交”“俄罗斯”可知,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示意图;由示意图②中关键信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知,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示意图;由示意图③中关键信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邦交正常化”可知,其是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示意图。

故选C。

19.

(1)台湾问题。

(1分)

(2)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由攻势变为守势;(1分)中国实力不断增强。

(1分)中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参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1分)

(3)经济全球化趋势。

(1分)

(4)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应加强合作,实现共赢。

(1分,意思相近即可)

20.

(1)出发点:

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

(1分)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分)影响: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分)

(2)信息:

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1分)因素: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

(1分)

(3)表现:

参加联合国事务,开展多边外交。

(1分)作用: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分,言之有理即可)

名师预测

1.C 【解析】 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边战边改,边建边改,愈改愈强”可知,人民军队随着革命和建设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推动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和壮大。

故选C。

2.C 【解析】 根据材料中“周恩来”“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等信息可知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排除A;周恩来在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B;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D。

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故选C。

3.A 【解析】 美国寻求与中国改善关系是因为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与万隆会议的召开无直接关系,排除B;中日两国恢复邦交主要是因为中国重返联合国与中美关系缓和,排除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排除D。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这对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起到很大的作用。

故选A。

4.C 【解析】 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关系演变、中国实力增长、美国自身需要等因素影响下,美国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态度。

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改善影响了世界形势,但并没有结束美苏争霸的局面,也未改变世界格局,A、B错误。

中美于1979年正式建交,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项原则”是指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梅开三度”指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中日建交;“打扫尘埃迎新客,废除旧约交友邦”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三通两制”反映的是祖国统一事业,属于中国内政。

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召开,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成就。

故选C。

6.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2分)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分)

(2)改革开放;科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等。

(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3)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提升综合国力;加大自主品牌的研发和创新等。

(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