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复习 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2458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建筑史复习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外国建筑史复习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外国建筑史复习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外国建筑史复习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外国建筑史复习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外国建筑史复习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外国建筑史复习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外国建筑史复习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外国建筑史复习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外国建筑史复习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外国建筑史复习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建筑史复习 1.docx

《外国建筑史复习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建筑史复习 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国建筑史复习 1.docx

外国建筑史复习1

外国建筑史复习

(1)

        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  一.外国建筑史  1.古埃及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  金字塔的演变“马斯塔巴”---昭赛尔金字塔---麦登金字塔---达舒尔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  吉萨金字塔群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Khafra)、门卡拉金字塔(Menkaura)及大斯芬克斯组成  2.古希腊柱式、柱式构成  多立克柱式,柱子比例粗壮,高度约为底径的4~6倍。

柱身有凹园槽,槽背呈尖形,没有柱础,直接立在三级台阶上,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高度的1/4,柱距约为柱径的~倍。

  爱奥尼克柱式,柱子比例修长,高度约为底径的9~10倍。

柱身有凹园槽,槽背呈带状,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高度的1/5,柱距约为柱径的2倍。

  科林斯柱式,除了柱头如盛满卷草的花篮外,其他各部分与爱奥尼克柱式相同。

  3.雅典卫城  其是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是综合行的公共建筑,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

卫城:

原意是奴隶主统治者的驻地,后来转变为守护神的圣地。

雅典卫城位于雅典城的西面。

  建设卫城的目的:

  1.赞美雅典,纪念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建成希腊的宗教文化中心,繁荣雅典。

3.增加各行业的就业机会,4.感谢守护神雅典娜。

    雅典卫城的布局特点:

  1.突破小小城邦国家和地域的局限性,综合了多立克艺术和爱奥尼艺术。

2.建筑布局自,顺应地势,高低错落,照顾山上及山下的观赏。

3.胜利神庙点明了卫城真正的世俗主题。

  4.主次分明,突出体量最大、造型庄重的帕提农神庙,体现对立统一的构图规律。

5.卫城在西方建筑史上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利用地形方面。

      6.卫城建筑的总负责人:

雕刻家费地。

  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物:

  卫城山门·因地制宜,不对称布局·采用爱奥尼柱式  胜利神庙·前后廊端柱式,·采用爱奥尼柱式  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公元前447~前432年)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

·位置----位于卫城最高处,距山门80米左右·规模----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  ·型制----长方形平面立柱围廊式,卫城上唯一采用此型制的庙宇·装饰----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物  伊瑞克先神庙·不对称构图  ·采用爱奥尼柱式·南面女像柱廊  ·与帕提农神庙形成对比  4.古罗马柱式  

(1)古罗马的柱式  ·多立克柱式、塔司干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和组合柱式。

  

(2)创造了券柱式----解决柱式同拱券结构的矛盾,是罗马建筑艺术与技术上一成就。

·两券之间的墙或柱墩上贴装饰性的柱式,从住础到檐口,把券洞套在柱式的开间里,柱子突出墙面约3/4柱径。

  ·券脚直接落在柱式或柱子上,中间垫一小段檐部,称连续券,适用于很轻的结构。

  (3)将希腊晚期的叠柱式向前推进----解决柱式与多层建筑的矛盾  ·底层为塔司干柱式或罗马多立克柱式  ·二层为爱奥尼柱式  ·三层为科林斯柱式  ·四层为科林斯壁柱  (4)巨柱式----柱式贯穿二层或三层,突破水平划分的限制,突出重点但尺度失真。

  (5)柱式华丽,细密,装饰过多,失去古希腊柱式的典雅、端庄。

        5.古罗马建筑的成就、拱券技术  1.结构方面:

券拱技术----古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

发展了综合东西方大全的梁柱与拱券结合的体系。

  2.建筑材料:

除了砖、木、石外,运用地方特产火山灰制成的天然混凝土。

  3.施工方面:

创造了许多施工奇迹,施工速度快,建造大型建筑如直径为40多米的大穹顶。

  4.空间创造方面:

重视空间层次,型体与组合,并使之达到宏伟与富于纪念性的效果。

5.把古希腊柱式发展为五柱式,多立克柱式、塔司干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和组合柱式,并创造了券柱式。

  6.建筑理论方面:

维特鲁威著作《建筑十书》理论卓越、资料丰富,成为自文艺复兴以后三百余年建筑学的基本教材。

  6.巴西利卡(图)  7.拜占廷建筑的穹顶及结构特点、帆拱  

(1)是古西亚的砖石拱券、古希腊的古典柱式和古罗马的宏大规模的别具特色的综合。

在拱、券、穹窿方面,小料厚缝的砌筑方法使他们形式灵活多样。

(2)教堂格局:

巴西利卡式、集中式、十字式。

  ·在流行正教的东欧,教堂的基本形制都是集中式。

  ·穹顶与帆拱集中式教堂的决定因素是穹顶,拜占庭地穹顶技术和集中式形制是在波斯和西亚的经验上发展起来的。

·帆拱----使穹窿得以覆盖在立方体空间上。

·希腊十字式中央的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

彩色云石琉璃砖镶嵌和彩色面砖装饰建筑。

·玻璃马赛克和粉画·石雕  8.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帝国的宫廷教堂。

  ·教堂形制为巴西利卡式,平面长方形。

  9.希腊十字式(图)  中世纪罗马时期较为流行的一种平面形制,于宗教仪式越来越复杂,圣坛前人数增多,就在圣坛前加设一道横向空间。

希腊狮子中间是一个很大的穹顶,中央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称为希腊十字。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平面即为希腊十字型。

        10.拉丁十字式(图)  图:

书本109页的图7-3圣塞南主教堂  在原有巴西利卡基础上横向穿插一相对小得多的巴西利卡形式,长轴东西向有较高中厅和两边侧廊组成,中庭比侧廊高很多,可利用高差在两侧开高窗,西端为主入口,东端为圣坛,短轴为横厅。

这种平面称为拉丁十字。

  11.哥特教堂的型制、结构特点  1)教堂形制拉丁十字式2)结构特点  ·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十字拱成了框架式的。

  ·骨架券把拱顶货载集中到每间十字拱的四角,用独立的飞券在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脚处抵住它的侧推力,飞券落脚在侧廊外侧一片片横向的墙垛上。

  ·全部使用二圆心的尖券和尖拱。

  12.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特点及意义  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  ·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开始。

  ·平面大致是拉丁十字式,歌坛设计为集中式,穹顶建造  ·穹顶结构及造型设计综合了古罗马形式、哥特结构并借鉴了拜占廷鼓座的处理手法加以创新。

意义:

  1.它是在建筑中突破教会的精神专制的标志,是文艺复兴时期独创精神的标志  2.它成为整个城市轮廓线的中心  3.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的普遍进步  1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建筑师及其代表作  伯鲁乃列斯基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

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育婴院,巴齐礼拜堂    伯拉孟特  ·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

坦比哀多,梵蒂冈宫改建;  米卡朗琪罗  ·盛期文艺复兴重要建筑师、雕刻家及画家;  ·主要作品:

佛罗伦萨美狄奇家庙,劳伦齐阿图书馆,罗马卡比多市政广场及两侧的博      物馆与档馆,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穹顶。

    .拉斐尔  ·主要作品:

佛罗伦萨潘道尼府邸,罗马马丹别墅。

  龙巴都  ·15世纪后半叶威尼斯建筑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

文特拉米尼府邸,圣马可学校  珊索维诺  ·16世纪中叶威尼斯建筑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

圣马可图书馆,考乃尔府邸  维尼奥拉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的主要建筑师,欧洲学院派古典主义建筑的肇始人;·1562年《五种柱式规范》;  ·主要作品:

罗马教皇尤利亚三世的别墅    帕拉第奥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的主要建筑师,欧洲学院派古典主义建筑的肇始人;·1554年《古建筑测绘图集》,1570年《建筑四书》;  ·主要作品:

维琴察巴西利卡,帕拉第奥母题--柱式构图的重要创造,维琴察园厅别墅,奥林比克剧场  帕鲁齐、  ·主要作品:

罗马麦西米府邸  阿利西  ·16世纪下半叶,阿利西及他的学生将府邸的设计提高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最高水平。

  ·主要作品:

道利亚府邸  14.帕拉第奥母题  把建筑立面依上下和左右划分几段,以中央一段为主,予以突出,这是文艺复兴建筑同古典建筑的重要区别之一。

帕拉第奥常用这种构图,并且第一个在理论上加以强调,17世纪以后成了古典主义建筑构图的一个原则。

  15.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在人文主义思想倡导下,提倡复兴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以之取代象征神权的哥特风格。

  

  

        1.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建筑造型的构图主题;  2.半圆形券、厚实墙、圆形穹窿、水平向的厚檐被用来同哥特风格中的尖券、尖塔、垂直向上的束柱、飞扶壁与小尖塔等对抗。

  3.建筑轮廓讲究整齐、统一与条理性,不象哥特风格那样参差不齐,富于自发性与高低强烈的对比。

  16.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罗马卡比多广场(图)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世界上最卓越的建筑群之一,基本上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完成的。

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中心广场。

包括大广场和小广场两个部分。

大广场东西向,位置偏北,小广场南北向,连接大广场和大运河口。

大广场的东端是圣马可主教堂,北侧为旧市政大厦。

大广场是梯形的,东西长175米,东边宽90米,西边宽56米。

同主要广场相垂直,是总督府和圣马可图书馆之间的小广场。

小广场的中线大致重合圣马可教堂的正立面。

  罗马卡比多广场:

罗马市政广场在古罗马和中世纪的传统市政广场地点卡比多山上。

广场的正面是古罗马时代的元老院,是早就有的建筑物,历经改建。

这广场的一个新特点是他的前面,梯形的比较短的底边,完全敞开,对着山下大片的绿地,一道大台阶笔直的奔上山来,前景是广场前沿挡土墙上的栏杆和它上面的三对古罗马时代的雕刻品。

这三对雕刻品,越靠近中央的越大,越高,越复杂,使构图集中,轴线突出。

广场正中,立一尊搬来的古罗马皇帝马古斯。

奥莱里乌斯的骑马铜像,使广场有一个艺术中心,并且丰富了广场的的层次。

广场地面铺砌了整幅图案,椭圆形的,把骑马像放在图案的正中,使他和周围建筑发生明确的构图关系,给它一个特定的不可改易的位置。

市政广场上,包括元老院正面,雕刻和建筑的配合是很成功的。

  17.巴洛克建筑风格及其代表性建筑物  一:

善于运用矫揉造作的手法来产生特殊效果:

  1)利用透视的幻觉与增加层次来夸大距离之深远或探前;  2)采用波浪形曲线与曲面,断折的檐部与山花,柱子的疏密排列来助长立面  与空间的凹凸起伏和运动感;  3)运用光影变化,形体的不稳定组合来产生虚幻与动荡的气氛等;4)堆砌装饰和喜欢使用大面积的壁画与姿态做作的雕像来制造脱离现实的  感觉等均为它的特点。

  二:

巴洛克建筑讲究视感效果,为研究建筑设计手法开辟了新领域,影响较大,尤  其是对王宫府邸。

  巴洛克风格的代表性建筑物----天主教堂  18.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排斥民族传统与地方特点,崇尚古典柱式,强调柱式必须      遵守古罗马规范;  在总体布局、建筑平面与立面造型中强调轴线对称,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和  规则的几何体,提倡富于统一性与稳定感的横三段和纵三段构图手法;古典主义强调外形的端庄和雄伟,内部奢侈与豪华,在空间效果与装饰上有  强烈的巴洛克特征。

    19.凡尔赛宫总体布局特点及其影响(图)  注:

图见课本212页强调建筑单体内部的连通  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开放布局影响:

课本213页  欧洲最宏大、最辉煌的宫殿,代表着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最权威的国王,  最先进的文化。

因此,在欧洲影响很大,各国君王或者大贵族常常在比较小的规模上效仿它和它的园林。

    20.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

  ·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法国宫廷的室内装饰中,脂粉味很浓。

·在室内装饰中排斥一切建筑母题。

·装饰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

  ·实用娇艳的颜色,如嫩绿、粉红、猩红等。

·喜爱闪烁的光泽。

  21.伊斯兰建筑风格  一:

在立方体房屋上覆盖穹窿。

二:

实用形式多样的叠涩拱券。

三:

用彩色琉璃砖镶嵌及建邦克楼等。

  四:

伊斯兰建筑成为建筑史中一个综合有东西方文化的独特体系。

  22.印度泰姬玛哈尔陵        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1.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是指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

  1.古典复兴  在建筑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欧美盛行的古典建筑形式。

·法国是古典复兴运动的中心,以罗马复兴为主。

如:

巴黎万神庙(Pantheon,1755—1792)  巴黎星形广场凯旋们  帝国式风格(EmpireStyle):

拿破仑帝国时代,在巴黎建造了许多国家纪念  建筑,它们几乎是罗马帝国建筑式样的翻版,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壮丽,内部常常吸取东方的各种装饰或洛可可的手法。

    ·英国希腊复兴占有重要地位。

  如:

不列颠博物馆(TheBritishMuseum,London,1823—1847)  ·德国以希腊复兴为主。

  如:

柏林宫廷剧院  ·“殖民时期风格”(ColonialStyle):

美国独立之前,建筑造型采用欧洲式样,形  成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以英国式为主。

  如:

美国国会大厦罗马复兴的代表作。

  2.浪漫主义(ROMANTICISM)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在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思潮,在建筑上有一定反映,但影响较小。

  ·先浪漫主义时期,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建筑上表现为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或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哥特复兴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是浪漫主义的第二阶段,这时期浪漫主义建筑常常以哥特风格出现。

  如:

英国国会大厦(HousesofParliament,1836—1868)哥特复兴的代表作,是  亨利第五时期的垂直哥特式。

  3.折衷主义  是19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另一种创作思潮,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

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组合各种式样,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折衷主义建筑没有固定的风格,但他讲究比例的推敲,沉醉于“纯形式”的美。

折衷主义在欧美的影响非常深刻,持续时间较长,19世纪中叶以法国为典型,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美国较突出。

  如:

巴黎歌剧院是折衷主义的代表作。

      2.艺术与工艺运动  19世纪50年代出现于英国,以拉斯金和莫里斯为首,热衷于手工艺的效果与自然材料的美,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形式的羁绊。

  代表作“红屋”(RedHouseatBexleyHeath,Kent,1859—1861)建筑师魏布(PhilipWebb)设计,莫里斯的住宅。

    3.新艺术运动  19世纪80年代开始于比利时布鲁塞尔,随后向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及意大  利等扩展。

  新艺术运动的目的是要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建筑师极力反对历史的  样式,革新思想表现在用新的装饰纹样取代旧的程式化的图案,并主要从植物形象中提取造型素材。

  代表作霍尔塔设计    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  布鲁塞尔人民之家会堂  4.美国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19世纪70年代在芝加哥出现的一个建筑工程师和建筑师群体,他们当时主要从  事高层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工作。

  ·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  创造“满堂红”的筏形基础;  首先使用铁的全框架结构。

  ·代表作品  芝加哥第一拉埃特大厦  芝加哥瑞莱斯大楼  ·芝加哥窗----宽度大于高度的横向窗子  ·建筑工程师詹尼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  ·芝加哥学派最著名的建筑师是沙利文,提出建筑应是“形式跟从功能”的论点。

    沙利文代表作品:

  芝加哥百货公司大楼  圣路易斯城温莱特大楼      5.奥地利维也纳学派(课本36页)  在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奥地利形成了以瓦格纳为首的维也纳学派,瓦格纳主张对现有的建筑形式进行“净化”,是之回到最基本的起点,从而创造新形式。

瓦格纳的代表作是维也纳的地下铁道车站和维也纳的邮政储蓄银行。

  6.德意志制造联盟(课本50页)  ·1907年有企业家、艺术家等组成的德国制造联盟(DeutscherWerkbund)宣告成立。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宗旨是促进企业界、贸易界同美术家、建筑师之间的共同协作,以推动设计改革,从而提高工业制品的质量以求达到国际水平。

  ·代表作品  柏林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工厂贝伦斯设计。

  阿尔费尔德,法古斯工厂格罗皮乌斯和梅耶设计。

  科隆德国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1914年。

  ·德国制造联盟的目标是改进设计提高产品和建筑质量。

  ·德国制造联盟的活动从1907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几年中,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奥地利、瑞士、瑞典和英国相继出现了类似组织。

培养和影响了一批年轻的建筑师和设计家,其中著名的有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和B·陶特等人。

    1927年德国制造联盟在斯图加特举办住宅建筑展览,是现代建筑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

1933年,德国制造联盟宣告解散。

  ·欧美对新建筑探求的目的:

在建筑设计上创时代之新,使功能、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

    7.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课本57页)表现主义派:

  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名为“表现主义”的绘画、音乐和戏剧等艺术流派。

表现主义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任务是表现个人的感受。

  1905—1925年间,建筑领域出现表现主义的作品,特点是通过夸张的造型和构图手法,塑造超常的、强调动感的建筑形象,以引起观者和使用着不同一般的联想和心理效果。

  ·代表作  波茨坦爱因斯坦天文台,孟德尔松设计。

  汉堡智利大厦,霍格设计    

  

        未来主义派:

  未来主义派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大加赞赏,对未来充满希望。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在意大利出现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

  ·创始人为意大利作家马里内蒂。

  ·1914年,意大利未来主义者圣伊里亚举办未来主义展览,展出未来城市和建筑的设想图,发表“未来主义建筑宣言”。

  ·无实际的建筑作品,但他们的观点以及对建筑形式的设想对于20实际20-30年代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先锋派建筑师产生较大的影响。

  风格派:

  荷兰画家蒙德里安、凡·杜埃斯堡、雕刻家范顿吉罗、建筑师里特维尔德等人形成的一个艺术流派。

  1917年出版《风格》(DeStijl)期刊。

  1920年蒙德里安出版《新造型主义》(Plasticism)。

  ·又被称为“新造型主义派”(NeoPlasticism)或“要素主义派”(Elementarism)。

风格派提倡“排除自然现象”的“纯粹艺术表现”,主张国际化的艺术。

风格派艺术家在他们的绘画和雕塑艺术作品中,通过“抽象和简化”寻求“纯洁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绘画成了几何图形和色块的组合,成了抽象的几何构图,风格派艺术家发挥了几何形体组合的审美价值。

  ·代表作  荷兰乌特勒支斯罗德住宅,里特维尔德设计。

  构成主义派:

  ·构成派的雕塑作品以木、金属、玻璃、塑料等材料制作成抽象的空间构成,以表现力、运动、空间和物质结构的观念。

  ·将构成主义的美学观念贯彻于建筑领域中:

有的着重从构成主义的建筑形式入手进行试验研究,如舍尔尼科夫;有的将构成主义的形势和美学观点同房屋建筑的实际条件和要求结合起来,形成全面的构成主义的建筑设计和创作理论,如金兹堡。

  ·1924年金兹堡出版《风格与时代》,论述了建筑风格的演变规律,强调建筑风格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是风格演变的前提,论及技术和机器美学对现代艺术的影响,特别论述了结构与建筑形式的关系。

·代表作  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塔特林设计。

真理报大厦建筑方案维斯宁兄弟设计。

          立体主义与建筑  ·立体主义绘画打破传统的形势和技法,把对象转变为各种几何形体,的组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和捷克的一些建筑师,曾经把立体主义绘画和雕刻中的若干形式直接用于建筑物的装饰之中。

如布拉格某别墅他们称要在常见的水平和垂直两种板面的体系中增加倾斜的板面,以此增加新奇性。

  8.雅典宪章  9.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的建筑设计思想及其代表作格罗皮乌斯:

  建筑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必须创造这个时代的新建筑的主张,尤其强调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建筑的影响;  为了创造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建筑,他坚决地同建筑界的复古主义思潮进行论战,认为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他的本质是与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  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上他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末比较明显的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在他到美国之后,他说自己不只是重视物质的需要而不顾精神的需要,相反,他从来没有忽视建筑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格罗皮乌斯的代表作有:

包豪斯新校舍。

    勒·柯布西耶:

  疾呼要创造新时代的新建筑,主张建筑走工业化道路,甚至把住房比作机器,并且    要求建筑师想工程师理性学习。

同时他又把建筑看做是纯粹精神的创造,一再说明建筑师是一个造型艺术家。

  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

萨伊夫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

  密斯·凡·德·罗:

  他强调建筑要符合时代特点,要创造新时代建筑而不能模仿过去;他重视建造方法必须工业化,认为在这方面取得成功,我们的社会,经济,技术甚至艺术的问题都会容易解决,他甚至认为,形式不是建筑师工作的目的,它只是营造的结果。

      密斯·凡·德·罗的代表作: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格拉姆大厦。

  赖特:

  他提出“有机建筑”,认为“有机建筑”就是“自然的建筑”。

他说自然界是有机的,  建筑师应该从自然中得到启示;同时他认为“有机建筑”是真实的建筑,对任务和地点的性质,材料的性质和所服务的人都真实的建筑;他反对传统建筑样式,主张创造新建筑,但出发点不是现代工业化社会,而是希望保持旧时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生活方式,这是他有机建筑理论的思想基础;  赖特的代表作:

流水别墅,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10.粗野主义倾向特点  ·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特点为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及它们的粗鲁组合。

  ·粗野主义名称,1954年史密森夫妇提出。

代表作品:

  ·印度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建筑群,设计人柯布西埃。

  ·亨斯特学校,设计人史密森夫妇。

  ·谢菲尔德大学设计方案,设计人史密森夫妇。

  ·公园山公寓,设计人andLynn,  Smith,Nicklin等。

  ·耶鲁大学建筑与艺术系大楼,1959~1963年,设计人鲁道夫。

·仓敷厅舍,丹下健三。

  ·伦敦南岸艺术中心,设计人H.Bennett.  ·伦敦国家剧院,设计人DenysLasdun&Partners.·莱斯特大学工程馆,设计人斯特林与戈文。

·剑桥大学历史系图书馆1964~1968年。

  ·粗野主义表现在战后的公共建筑设计中,在欧洲较为流行,日本较活跃。

60年代后  期逐渐消销声匿迹。

  11.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1)特点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是战后初期----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设计  倾向。

  ·最先流行于美国,设计方法上较“重理”。

      ·以密斯·凡·德·罗为代表的纯净、透明与施工精确的钢和玻璃方盒子作为这一倾向的代表。

  代表作品:

  ·密斯的范斯沃斯住宅、芝加哥湖滨公寓、西格拉姆大厦、伊利诺工学院克郎楼、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通用汽车技术中心,设计人小沙里宁,容获1955年AIA奖。

  ·以钢和玻璃的“纯净形式”为特征的讲究技术精美的密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