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2673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7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2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掌握声音传播的特点。

3.会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解释相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

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学习,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重点:

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难点:

利用速度的计算公式

结合声速进行简单的计算。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早晨起来,人们会听到枝头鸟儿的欢唱,看到蜜蜂在花间起舞(如图甲所示);晚上,通过音响,人们会欣赏到美妙的音乐(如图乙所

示)……总之,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

鸟儿、蜜蜂、音响都能发出声音;假如这个世界突然没有声音,会出现什么现象?

试举一例。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自主阅读教材P27~2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分别是气体、液体、固体振动而产生的。

2.研究声现象,除了可以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眼睛看。

下图所示是几种声现象,那么这三个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自主阅读教材P28~2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声音的传播: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4.如图甲所示,小红将手表放在课桌上,用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手表清晰的“嘀哒”声,这说明固体能传声。

如图乙所示,小明将两块石头放在水中互相撞击,他也能听到撞击声,这说明空气和水都能传声。

自主阅读教材P29

~3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声速:

描述声音传播的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6.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及温度有关。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7.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8.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大小不同。

根据以下资料可知:

多数情况下,声音

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中的小(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受温度的影响。

小资料: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

331

煤油

1324

空气(15℃)

340

(常温

1500

空气(25℃)

346

海水(25℃)

1531

对学:

分享独学1~8题:

(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

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

小组研讨:

(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 

生成能力

方案一 动手完成教材P27想想做做,并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

方案二 观察课本P28演示实验,思考:

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的闹铃声有什么变化?

猜想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

答:

声音越来越小;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听不到声音。

当堂演练 达成目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为了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矿石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石块的质量是47.2g

B.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

C.若先测石块的体积,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小

D.若5g的砝码生锈了,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大

2.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

B.体积为5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g

C.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cm3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3.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維码时,成缩小的实像。

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共相同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显微镜

4.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

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5.﹣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

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光的传播路径的是(  )

A.

B.

C.

D.

6.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A.雨B.露C.霜D.冰

7.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8.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太空中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超声波加湿器工作时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9.关于如图所示的四种仪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感知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B.

B超利用超声波获取人体内部信息

C.

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D.

验钞机利用紫外线使钱币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10.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B.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

C.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水的温度必须达到

时,水才会沸腾

二、填空题

11.在故事影片中出现的“大石头“砸在人身上的画面中,“大石头”是由密度很______的材料制成的(选填“大”或“小”)。

如果我们将“大石头”搬到月球上,它的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小云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两眼的视力分别是远视和近视,她将一只2B铅笔放在她的眼镜的后面1cm处时,透过眼镜看到铅笔的形状如图所示,则图中右侧的镜片是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该镜片所矫正的是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13.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

①阳光下树的影子;②水面波光粼粼;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④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

其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_____,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_____。

(选填序号)

14.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表面有一层白色的“霜”,它是由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需要热量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

15.声音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新“七不规范”中,“言语不喧哗”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_____;居民区内张贴“禁止鸣笛”的标志是从_____处减弱噪声。

(选填“声源”、“传播途径中”或“人耳”)

16.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甲、乙的s﹣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题中信息可知。

(1)甲、乙两车速度_____快,惯性_____大。

(选填“甲”、“乙”或“一样”)

(2)甲车通过1.2米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为_____秒,在AB对应时间段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米。

(3)运动6秒后甲、乙小车相距_____米。

三、计算题

17.质量为30g的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50g。

若先在瓶中放质量为40g的合金块再装满水,总质量为180g(ρ水=1.0×103kg/m3),求:

(1)瓶子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此合金块的密度为多少克每立方厘米?

18.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

(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

(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四、实验题

19.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__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有其他同学认为,这个测量密度的结果比真实值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小聪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

____________,请帮小聪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

20.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所成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3)如图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____________(填一种器材名称)上。

21.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小明用一束激光从透明的盒盖斜射入盒中,在塑料盒的右侧面上可看到一个亮点B。

(1)实验前,先点燃固定在盒盖下方的蚊香,盖上盒盖,在透明在盒中点燃蚊香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观察到在右侧面原来亮点B的上方出现一个亮点C,这个亮点是因为光照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光的_______现象形成的,还有一个在原来亮点的下方D处,这是由于光___________产生的。

(3)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原来的上面的亮点向______移动,下面的亮点向_______移动。

(均选填“上”或“下”)

22.如图是给某种晶体加热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由图象可以看出:

此晶体的熔点是_____℃;在2﹣5min这段时间内晶体处于_____状态。

23.自选实验器材,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24.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s-t图像。

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丙车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像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运动”或“静止”)。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s内_____车运动得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m/s。

(3)观察分析甲或乙车运动图像,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是甲或乙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

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B

C

C

A

D

B

C

二、填空题

11.小不变

12.凸透镜远视

13.①④

14.凝华放出

15.振动响度声源

16.甲一样31.23或1.8

三、计算题

17.

(1)120

(2)4

18.

(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75m/s.

(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是9.5m/s.

四、实验题

19.右321.07×103偏大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3

20.

(1)15.0.

(2)上.(3)c;投影仪.

21.显示光路反射折射上下

22.固液共存

23.实验器材:

扬声器,纸屑;

实验步骤:

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把纸屑放在扬声器上;

实验现象:

会看到纸屑在跳动;

实验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4.静止乙3m/s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或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A.把纸撕成碎片B.把铁丝烧红

C.上图中烛焰上方被加热的空气D.氧气瓶里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2.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

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已知冰的密度,只要测量出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积雪冰层

3.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使用时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红外线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是淡红色

C.烤火炉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D.以上说法是错误的

4.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2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5.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

B.

C.

D.

6.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倒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内,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些小水珠出现,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7.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瓶口出现大量白气,关于此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矿泉水瓶中的酒精如果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会变小

B.纸筒飞出后的瞬间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D.纸筒飞出时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8.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9.在课堂大声回答问题,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

这里的“大声”与“轻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

C.音色D.速度

10.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在水面处“折断”了

B.月光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C.平静的河面映出桥的“倒影”

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形成圆形光斑

二、填空题

11.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cm3。

(ρ冰=0.9×103kg/m3)

12.物体经过显微镜的物镜,成_____的实像;物体经过望远镜的物镜成_____的实像,它们的目镜所成的像都是_____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

13.75.华蓥市举办了几届颇具影响的梨花节。

其中有一次,台湾歌手周杰伦也来到了梨花节晚会的舞台上,现场观众能听到他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的,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他,这是一种光的_______________现象;当时他身穿紫色T恤,蓝色牛仔裤,如果舞台只用红色灯光照向他时,观众看到他的裤子的颜色是_________色。

14.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

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后_____。

前一个过程中冻鱼_____(“吸热”或“放热”)

15.中国最年轻的兵种是——特种兵(如图所示)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最拿手的是穿消音靴上天、入地、下海。

消音靴能够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16.有一句歌词:

“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种描述是以_____作为参照物。

“坐地日行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是以_____作参照物。

三、计算题

17.“红灯停、绿灯行”,城市里十字路口红绿灯设置对交通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李同学上学路上有个十字路口,该马路的宽度约为40m,人行绿灯倒计时的总时间为20s,求:

(1)小李的速度至少多大才能安全通过?

(2)汽车遇红灯在路口等待时,通常是不熄火的,这不仅消耗能源,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研究显示,汽车不熄火等侯10秒钟,约需消耗汽油10毫升。

若在路口等候60秒。

消耗的汽油质量约为多少克?

(ρ汽油=0.8×103kg/m3)

18.交通安全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

(1)我们每个中学生在过马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扬州大市口马路路宽为30m,一辆汽车在该段的行驶速度大约为12m/s。

小明在交叉道口步行横穿公路上学。

步行速度是1.5m/s,要求横穿公路时预留10s安全时间,小明至少要离行驶过来的汽车多少米,步行横穿公路才能保证安全。

(2)汽车超速也是安全隐患之一,小明家的汽车在大市口马路上以70km/h的速度行驶,在前方50m处有超速拍照,小明父亲立即减速,3秒后车速降至50km/h速度。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54km/h,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家的车这次是否会因为超速而被拍照。

四、实验题

19.襄阳独特的民俗节日穿天节里,人们沿汉江捡拾穿天石,系上细绳佩戴以辟邪。

王军和几位同学利用天平、细绳、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量穿天石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该向_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称出穿天石的质量。

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穿天石的质量为_______g。

(3)用量筒和水测量穿天石体积。

“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4)穿天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穿天石的密度是______g/cm3。

20.如图甲,一東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并用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乙。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其目的是_____。

(3)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_____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_____所成的像性质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小红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线处,仍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会成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5)小虎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1.下面是晓婷同学设计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1)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晓婷将一张白纸B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平面镜A垂直白纸放置,用激光手电贴着_____(填“A”或“B”)照射,并记录下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如上表。

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她将平面镜换成了_____,并取来了两个_____的蜡烛甲和乙。

在实验过程中,随着甲蜡烛的燃烧变短,甲蜡烛的像与乙蜡烛_____(填“仍然重合”或“不再重合”)。

此时所成的像与物大小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乙与蜡烛甲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22.实验室进行海波熔化实验,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回答:

(1)海波从________ ℃开始加热,最高温度达到________ ℃;

(2)海波吸热过程经历时间________ min;

(3)海波熔化过程经历时间________ min,熔点为________ ℃;

(4)从图象中看出海波属于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因为:

________。

23.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20

0.3

B

0.5

C

40

0.5

D

尼龙丝

30

0.5

E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A、B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

24.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

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度h/m

扇形纸片半径r/cm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

纸锥锥角α/°

下落时间t/s

1

1.9

10

90

81.9

2.20

2

1.9

10

135

71.1

1.84

3

1.9

5

90

81.9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