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2824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

《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

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

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化学如同物理一样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

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希望你喜欢。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特大地震,福岛一核电站发生爆炸,释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质,下列图标警示的是放射性物品的是()

解析A项表示的是易燃物质;B项表示的是爆炸性物质;C项表示的是剧毒性物质;D项表示的是放射性物品。

答案D

2.下列实验中,①pH试纸的使用②过滤③蒸发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均用到的仪器是()

A.蒸发皿B.玻璃棒

C.试管D.分液漏斗

解析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和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pH试纸使用时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答案B

3.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CaCO3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2-4

C.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

解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固体可能是碳酸钙,或Na2CO3等,A项不正确;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和BaSO4,当溶液中存在Ag+或SO2-4时,滴入BaCl2溶液都会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B项不正确;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显红色,溶液一定显碱性,C项正确;如果先加盐酸,则无法确定Cl-是原溶液中存在的,还是加盐酸引入的,D项不正确。

答案C

4.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解析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接触,会导致滴瓶中的化学试剂污染甚至变质。

通常的做法是不能使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接触。

答案D

5.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解析B项,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试管口不能对着人;C项,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到试管内部;D项,过滤时,漏斗尖端应紧靠烧杯内壁。

答案A

6.有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操作:

则甲、乙、丙三种溶液可能是()

A.BaCl2、H2SO4、MgCl2

B.CaCl2、HNO3、BaCl2

C.CaCl2、HNO3、NaCl

D.BaCl2、HCl、Na2SO4

答案D

7.有NO、CO2、N2O4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0.5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2:

4B.1:

1:

1

C.4:

2:

1D.1:

2:

4

解析由于1molNO、CO2、N2O4含有的氧原子个数比为1:

2:

4,故三种气体含有0.5mol氧原子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4:

18=4:

2:

1。

答案C

8.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以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解析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不能再倒回试剂瓶中,A项错;不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否则容易导致滤纸破损,导致滤液浑浊,B项错;蒸发时不能将溶液蒸干,C项错,只有D项正确。

答案D

9.海水淡化是海岛地区提供淡水的重要手段,所谓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其方法较多,如水合物法、电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等。

下列方法中也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

A.过滤法B.蒸馏法

C.萃取法D.结晶法

解析利用水与其中溶解的盐分的沸点不同,使水与可溶物分离,应采用蒸馏法,过滤只能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结晶法得到的是固体物质,萃取法不适宜大量处理海水。

答案B

10.某Na2SO4不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30g水,未见晶体析出,与原溶液相比,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溶质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体积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加热蒸发掉30g水,没有晶体析出,在蒸发溶剂水后溶质Na2SO4的质量不变,溶剂水减少,溶液质量和体积减小,溶液的浓度(包括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物质的量浓度)增大,A项正确。

答案A

11.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C.等体积等密度的CO2和C2H4

D.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解析A项N2、C2H4二者摩尔质量相同,所以质量相同时,所含气体分子数相同;B、D项只有在同温、同压、同体积条件下分子数才相同;C项质量相同的CO2和C2H4,由于二者摩尔质量不同,故分子数不同。

答案A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0.2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4.48L②若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则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③标准状况下,1LHCl和1LH2O的物质的量相同④标准状况下,1gH2和14gN2的体积相同⑤28gCO的体积为22.4L⑥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⑦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⑧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①②③④B.②③⑥⑦⑧

C.⑤⑥⑦⑧D.④⑦⑧

解析在标准状况下,只有0.2mol气体物质的体积为4.48L,①不正确;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但不一定是标准状况下,②不正确;标准状况下,H2O为液体,③不正确;⑤缺少条件,不正确;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但没有说明状态,⑥不正确。

答案D

13.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80mL1molL-1的稀硫酸。

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

①100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⑧80mL容量瓶

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⑦⑧⑥B.②⑤⑦⑥

C.①③⑧⑥⑦D.②⑥③⑦⑤⑥

解析根据浓度和物质的量先计算出需要浓硫酸的体积约为5mL,应用10mL量筒量取;不用托盘天平称量,所用容量瓶应为100mL,实验室没有80mL容量瓶。

答案D

14.200mL0.3mol/L的K2SO4溶液和100mL0.2mol/L的Fe2(SO4)3溶液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3mol/LB.0.4mol/L

C.0.45mol/LD.0.5mol/L

解析由题意可知:

n(SO2-4)=0.3mol/L0.2L+0.6mol/L0.1L

=0.12mol

V=0.2L+0.1L=0.3L

c(SO2-4)=0.12mol0.3L=0.4mol/L。

答案B

15.现有①MgSO4②Ba(NO3)2③NaOH④CuCl2四种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即可鉴别出来,鉴别的先后顺序是()

A.③④②①B.③④①②

C.②①③④D.④③①②

解析观察颜色,溶液呈蓝色的为CuCl2溶液,然后将其他三种溶液分别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CuCl2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为NaOH溶液,再取少量未检出的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剩下的一种为Ba(NO3)2溶液。

答案D

16.在100g浓度为18mol/L,密度为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密度为1g/cm3)稀释成9mol/L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为()

A.大于100mLB.等于100mL

C.小于100mLD.等于100/mL

解析设稀释时水的体积为VmL,则质量为Vg,稀释后溶液密度为g/cm3,由稀释定律知10018=100+V9,=201900+V,由于硫酸浓度越大密度越大知1,则201900+V1,V100mL,加水的体积大小与混合后的密度有关,与原溶液的密度没关系,D项错误,应选C项。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

17.(8分)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_______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选择装置________。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_______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_______。

(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进水的方向是从________口进水。

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除打开活塞外,还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在实验室中取少量海水,进行如下流程的实验:

海水――晒盐分离粗盐――精制食盐水―氯化钠晶体

粗盐中含Ca2+、Mg2+、Fe3+、SO2-4等杂质,需要提纯后才能综合利用。

粗盐提纯的步骤有:

①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④调节溶液的pH等于7⑤溶解⑥过滤⑦蒸发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⑤②③①⑥④⑦b.⑤①②③⑥④⑦

c.⑤②①③④⑥⑦d.⑤③②①⑥④⑦

解析

(1)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溶质用蒸发溶剂法,除去自来水中的Cl-可采用蒸馏法。

(2)加入萃取剂可从碘水中分离出I2。

(3)装置A中①是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分液时为保证液体顺利流下,应将分液漏斗上部的玻璃塞打开。

(4)粗盐提纯的步骤中要特别注意两点:

Na2CO3溶液在BaCl2溶液之后,其作用除了除去Ca2+外,还要除去过量的Ba2+;要将生成的沉淀过滤后再加入盐酸,即调节溶液的pH等于7,故a、d都对。

答案

(1)DA

(2)B萃取、分液

(3)冷凝管下将分液漏斗上部的玻璃塞打开

(4)ad

18.(12分)(Ⅰ)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SO2-4、CO2-3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取少量未知溶液,先加入________,产生的气体可通过________,如出现________现象,证明原溶液含有________,接下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现有A、B两种有机物的液体混合物,如果A、B互溶,且相互不发生化学反应。

在常压下,A的沸点为35℃,B的沸点为200℃。

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上述A、B的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温度计、牛角管、蒸馏烧瓶,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

(2)应用上述分离操作,首先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

(3)蒸馏烧瓶内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Ⅲ)下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硫酸:

化学纯CP500mL品名:

硫酸化学式:

H2SO4相对分子质量:

98密度:

1.84gcm-3质量分数:

98%

(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1。

(2)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硫酸性质的实验探究时,需要240mL4.6molL-1的稀硫酸,则需要取________mL的该硫酸。

将上述硫酸进行稀释的实验操作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上述硫酸配制240mL4.6molL-1的稀硫酸,实验仪器有:

①50mL量筒②100mL量筒③托盘天平④玻璃棒⑤25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烧杯⑧锥形瓶

实验时使用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

解析(Ⅰ)CO2-3可用盐酸检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SO2-4用氯化钡溶液检验,检验二者时,先检验CO2-3并除尽,然后再检验SO2-4。

(Ⅱ)

(1)根据题目信息,分离A、B两种物质应采用蒸馏法,还缺少冷凝管和锥形瓶。

(2)蒸馏时先得到沸点低的A。

(3)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暴沸。

(Ⅲ)

(1)套入公式c=1000wM可知,该硫酸的浓度为

18.4molL-1。

(2)根据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可知,所需溶液的体积为62.5mL。

答案(Ⅰ)盐酸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CO2-3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含SO2-4

(Ⅱ)

(1)蒸馏法冷凝管锥形瓶

(2)A

(3)防止液体受热时暴沸

(Ⅲ)

(1)18.4

(2)62.5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蒸馏水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溶液

(3)②⑥⑦④⑤⑥

19.(8分)实验室要用CuSO45H2O晶体配制500mL0.1molL-1CuSO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CuSO45H2O________g。

(2)如图Ⅰ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8,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mL。

(3)若实验中如图Ⅱ所示的仪器有下列情况,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定容前容量瓶底部有水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最终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0.5L0.1mol/L250g/mol=12.5g。

(2)从图中可知,每个小刻度代表0.2mL,凹液面在7.2mL处。

(3)A.容量瓶底部有水珠不影响最终溶液体积,对其浓度无影响;

B.水面超过刻度线,导致体积偏大,浓度偏低;

C.俯视液面会使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答案

(1)12.5

(2)7.2(3)无影响偏低偏高

20.(8分)标准状况下,336L的NH3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若该溶液的密度为a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将上述氨水全部转化为NH4Cl,所需2mol/L的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

(已知NH3+HCl===NH4Cl)

解析w(NH3)=336L22.4L/mol17g/mol336L22.4L/mol17g/mol+1000g100%=20.32%

c(NH3)=1000wM

=1000mL/Lag/mL20.32%17g/mol=11.95amol/L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得n(NH3)=n(HCl),则336L22.4L/mol=2mol/LV(HCl),

V(HCl)=7.5L。

答案20.32%11.95amol/L7.5L

21.(8分)常温下,在27.5g水中溶解12.5gCuSO45H2O,恰好达到饱和,该溶液密度为1.21gcm-3,求:

(1)该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该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3)取出20.0mL该溶液,配成浓度为1.00molL-1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mL。

解析

(1)n(CuSO45H2O)=12.5g250gmol-1=0.05mol,根据CuSO4===Cu2++SO2-4,推知Cu2+、SO2-4的总物质的量为0.05mol2=0.1mol。

(2)CuSO4溶液的质量为27.5g+12.5g=40.0g,

体积为40.0g1.21gcm-3=40.01.21cm3,

所以c(CuSO4)=0.05mol40.01.2110-3L=1.51molL-1。

(3)根据稀释定律,推知20.0mL1.51molL-1=1.00molL-1V(稀),解得V(稀)=30.2mL。

答案

(1)0.1mol

(2)1.51molL-1

(3)30.2

22.(8分)取50.0mL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用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量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放出。

试计算:

(1)原混合溶液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解析

(1)4.66g为BaSO4的质量

n(BaSO4)=n(Na2SO4)=4.66g233gmol-1=0.02mol

c(Na2SO4)=0.02mol0.05L=0.4molL-1,

n(BaCO3)=n(Na2CO3)=14.51g-4.66g197gmol-1=0.05mol

c(Na2CO3)=0.05mol0.05L=1.0molL-1

(2)n(CO2)=n(Na2CO3)=0.05mol,

V(CO2)=0.05mol22.4Lmol-1=1.12L。

答案

(1)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1

(2)二氧化碳的体积为1.12L

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