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2825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

 

1.4实验: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从容说课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本节课为实验课,目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测定物体牵引纸带的速度,并尝试用图象的方法来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根据瞬时速度是在无限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粗略表示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教材这样处理更进一步加深了上节课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概念的理解.当然这种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的方法,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有它的准确性,这要在下一章中学习,在此可不必要向学生介绍这种结论性的知识,以免冲淡学习重点,加重学生负担.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学到科学实验中探究的方法,而不是注重探究的结果多么完美,所以千万不能让学生养成不尊重实验事实、拼凑实验结果的习惯.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描点法作图象的思想方法,向学生讲清图象的横、纵坐标,描点法,图象的物理意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补充一些更为典型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不一定是物理方面的图象,要突出图象的直观性,使学生对图象的作用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为本节建立物理图象来分析、寻找物体运动的规律打下基础.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位移).

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

3.明确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时间图象,能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看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用数学方法表述出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3.通过画速度—时间图象培养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能力,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

4.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既要动手,更要动脑.

5.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体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打点计时器的巧妙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2.经历实验过程,体验科学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并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3.体验用图象的方法描述物理现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养成在合作中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

教学难点

处理纸带的方法,用描点法画图象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测定物体的速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当物体的运动速度在不停变化时,测定某时刻的速度更是比较困难的,如上下飞舞的蝴蝶,要确定它某一时刻的速度是很困难的.我们现在只研究直线运动的速度的测量问题.

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在不断变化,要研究物体的运动,我们首先要准确记录物体运动的信息.直接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在技术上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在测量时可以尝试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再经过计算或作图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秒表和尺子,直接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但当物体运动速度太快时,采用这种方法的测量误差较大.打点计时器就是一种记录物体运动位移和时间信息的仪器,我们可以通过测

量位移和时间来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快慢.

【课堂活动】

作为同桌的两位同学合作,简易模拟打点计时器.

1.同桌两位同学之间,一位同学手拿一枝彩色画笔,另一位同学牵动一条宽约1cm的长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沿着直线缓慢向前移动.你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点击纸带(比如每秒1次,或每秒2次),比比看,看谁牵动纸带的速度变化最小.想一想,相邻两点的距离跟牵动纸带的速度有什么关系?

牵动纸带的快慢不均匀,对相邻两点所表示的时间有没有影响?

2.两位同学竞走比赛,为了比较他们的运动情况,现在让每位同学都提着底部穿孔、漏沙比较均匀的两个沙袋一起竞走,然后通过他们的漏沙情况来判断他们的匀速运动情况和加速情况.

以上两个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打点计时器通过打点达到计时目的的原理.

学生做完后讨论.

生:

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随着牵动纸带的速度的增大而加大.纸带运动的快慢不均匀,点子的间隔也不均匀,但对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没有影响.

生:

参加竞走的两人若运动快慢比较稳定,则漏沙比较均匀,若加速运动,会发现快的时候漏沙少,慢的时候漏沙多.

[新课教学]

师:

在以上的活动中,同学们认识到了打点和漏沙可以体现物体运动的快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并用图象把这些速度形象地表示出来.

一、电磁打点计时器

教师布置学生对照仪器看说明书,引导学生注意其重点:

观察打点计时器并阅读其使用说明书,明确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各部分的名称、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如图1-4-1所示.工作电压为4V~6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通电以前,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当接通电源时,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使振动片(由弹簧钢制成)磁化,振动片的一端位于永久磁铁的磁场中.由于振动片的磁极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在永久磁铁的磁场作用下,振动片将上下振动,其振动周期与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周期一致,即为0.02s.位于振片一端的振针就跟

着上下振动起来.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图1-4-1电磁打点计时器

【交流与讨论】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工作,大家想一想能不能使用直流电源,为什么?

生:

工作原理中是靠电流方向的改变来改变磁铁的磁场方向,从而促使振动片上下振动,并且振动片的振动周期与电源的电流变化周期一致.若使用50Hz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这个值正好是电源频率的倒数.

二、电火花计时器

教师布置学生对照仪器看说明书,引导学生注意其重点:

观察打点计时器并阅读说明书,明确两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各部分的名称、

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电火花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的外形如图1-4-2所示,它可以代替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也可以与简易电火花描迹仪配套使用.

图1-4-2

使用时电源插头直接插在交流220V插座内,将裁成圆片(直径约38mm)的墨粉纸盘的中心孔套在纸盘轴上,将剪切整齐的两条普通有光白纸带(20mm×700mm)从弹性卡和纸盘轴之间的限位槽中穿过,并且要让墨粉纸盘夹在两条纸带之间.这样当两条纸带运动时,也能带动墨粉纸盘运动,当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放电火花不至于始终在墨粉纸盘的同一位置而影响到点迹的清晰度.也可以用上述尺寸的白纸带和墨粉纸带(位于下面)

做实验,还可以用两条白纸带夹着一条墨粉纸带做实验;墨粉纸可以使用比较长的时间,一条白纸带也可以重复使用,应

注意降低实验成本.

【交流与讨论】

从原理上考虑,电火花计时器跟电磁打点计时器相比,哪个更好些,误差可能会更小?

生:

电火花计时器可能会更好些,因为电磁打点计时器中振针和纸带间的摩擦会更大些.

教师评论并系统总结.

师: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中运动阻力极小,这种极小阻力来自于纸带运动的本身,而不是打点产生的,因而系统误差小,计时精度与交流电源频率的稳定程度一致(脉冲周期不大于50μs,这一方面也远优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同时它的操作简易,使用安全可靠(脉冲放电电流平均值不大于5μA).

师:

打点计时器能记录哪些信息?

生:

时间和位移.

下面的时间交给学生自主探究.

【课堂训练】

出示例题: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

A.交流电压的高低

B.交流电的频率

C.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

D.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

答案:

B

解析: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即振针击打复写纸和纸带的周期,从它利用电磁感应打点的原理可知,振针是由振片带动振动的,而振片上下振动的周期就是线圈中磁场变化的周期,与所用交流电源的电流方向变化周

期相对应.也就是交流电的周期,等于交流电的频率的倒数,即若使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交流电的周期为

s=0.02s.我国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统一为50Hz.

三、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实验步骤提示.

指导学生动手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并引导学生思考:

纸带上的点与小车的位移和时间是如何对应的,怎样将纸带上的点变成相关的数据?

【交流与讨论】

针对问题,学生讨论实践后回答.

问题1.电磁打点计时器中怎样安放复写纸和纸带的位置?

生:

将复写纸套在复写纸定位销上,推动调节片,可调节复写纸位置.将纸带从复写纸圆片下穿过.

问题2.振针打的点不清晰或打不出点可能是哪些原因?

怎样调整?

生1:

可检查压纸框的位置是否升高,而阻碍了振动片,振针打不到纸带上,可将压纸框向下压恢复其原来位置.

生2:

可能是复写纸该换新的了.

生3:

可能是振动片的振幅太小,可调整振动片的位置.

生4:

可能是振针的位置太高,调整振针的位置,直到打出点为止.

生5:

我选的电压在4V和6V的情况下,打点的清晰度有点差别,电压高的时候稍清晰,所以可调高一点电压.

问题3.开启电源打点完毕后要及时关闭电源,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生:

因打点计时器是按间歇工作设计的,故长期工作可能会因线圈发热而损坏.

投影展示:

电火花计时器的纸带安装方法(让学生阅读):

使用电火花

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安装纸带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用一条纸带从墨粉盘下穿过,打点时墨粉盘不随纸带转动,电火花只将墨粉盘上某一位置的墨粉蒸发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颜色较淡,打过一条纸带后要将墨粉盘转一角度再打另一条纸带.学生实验时可采用这一方法.另一种是用两条纸带,将墨粉盘夹在中间,拖动纸带时由于两条纸带的摩擦作用,墨粉盘会随纸带转动,电火花将墨粉盘上不同位置的墨粉蒸发到纸带上,所以打出的点迹颜色较重.墨粉盘上面的一条纸带没有点迹,可重复使用.用一条纸带打点时,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用两条纸带打点时摩擦阻力较大.不管用哪种方法,打完纸带后应立即切断电源.

师:

处理纸带时,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数出n个点,这些点划分出来的时间间隔数是多少?

生:

共(n-1)个.

学生亲自手拉纸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自己设计表格,记录测量数据.

【思考与讨论】

师:

怎样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

生:

测出两个点间的距离,数一下这两个点间共有多少个时间间隔,即有多少个0.02s,用这个总距离去除以所需用的时间.

【课堂训练】

出示题目:

打在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纸带的运动时间.如果把纸带和运动的物体连接在一起,纸带上的点就相应地表示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的点子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从而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图1-4-3所示每条纸带记录的物体的运动情况.

图1-4-3

参考答案:

(a)、(b)的各点分布较为均匀,是匀速运动,但从点子的疏密程度来看,(b)上的点子较稀疏,所反映的物体运动较快,速度较大.(c)表示物体运动得越来越快,速度在增大;(d)表示物体运动得越来越慢,速度在减小.

四、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思想方法:

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粗略代表这段时间内的某点的瞬时速度.所取的时间间隔越接近该点,这种描述方法越准确.

示例:

如图1-4-4,测量出包括E点在内的D、F两点间的位移Δx和时间Δt,算出纸带在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

,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E点时的瞬时速度.

图1-4-4

可以大致表示E点的瞬时速度,D、F两点离E点越近,算出的平均速度越接近E点的瞬时速度.然而D、F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这两个点.

学生根据粗略表示某点瞬时速度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计数点,测量包含这个点的一段时间内的位移Δx,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Δt,填入教材第23页中设计好的表1中.

根据

=

算出刚填完的表1中各点附近的平均速度,把它当作计时器打下这些点时的瞬时速度,抄入教材第24页表2中.从该表中能粗略看出手拉纸带运动的速度变化情况.

【课堂训练】

出示题目:

如图1-4-5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点间的距离为:

AC=14.0mm,AD=25.0mm.那么由此可以算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纸带在AD间的平均速

度为________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____m/s.

图1-4-5

参考答案:

0.350.420.35

解析:

AC间的平均速度为

=

m/s=0.35m/s,AD间的平均速度为

=

m/s=0.42m/s.对描述B点的瞬时速度来说,AC段所取的位移间隔更小,

更能接近B点的真实速度,即B点速度更接近于0.35m/s.

五、用图象表示速度

师:

刚才我们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粗略看出我们自己手拉纸带运动的速度变化情况,图象是表示变化规律的好方法,我们可以用图象来描述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那么怎样用图象来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呢?

请同学们先看课文并回答.

生:

在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用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用横坐标表示时间,根据表中各时刻的速度,将(v,t)作为一组坐标在图象中描点,将点连线后得出的图象称为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简称速度图象.

学生具体操作描点.

师:

我们从根据实测数据

所描的点,可以从这些点的走向大致看出纸带速度的变化规律.

师:

为了更清晰,你可以把这些点用折线连起来.

在老师的提示和帮助下连线.

师:

速度的实际变化应该是比较平滑的,所以,如果用一条平滑的曲线来“拟合”这些点,曲线反映的规律应该与实际情况更接近.

指导学生换用红色笔用平滑的线将刚才描过的点再重新描画一遍.

师:

我们现在来观察图象,可以更形象直观地显示自己手拉纸带的运动情况.

【说一说】

百米赛跑时运动员的速度从始至终是不变的吗?

如果有变化,你估计是怎样变化的?

某位运动员的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0.57s,按照你的估计画出他在这段时间的v-t图象的草图.如果是没有受过训练的同学跑百米,他的v-t图象的形状可能有什么不同?

参考提示:

运动员的百米赛跑中,速度变化较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启动阶段,速度从零迅速增大;中间阶段,这一阶段速度几乎不变;冲刺阶段,速度逐渐增到最大.如图

1-4-6所示.

图1-4-6

如果是没有受过训练的同学跑百米,他的速度可能是先增加到最大,然后又逐渐减小.如图1-4-7所示.

图1-4-7

【实践与拓展】

在学校举行的秋季运动会中,某同学获得了高一级100m赛跑的第一名,他的成绩是12.21s.按照你的估计画出他在比赛过程中的v-t图象如图1-4-8所示.(思考提示:

这位同学赛跑时的速度从始至终都是不变的吗?

如果有变化,你估计是怎样的变化?

把这种变化用图线表示出来时,要考虑哪些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图1-4-8

解析:

100m赛跑时这位同学的

速度不是从始至终保持不变的.起跑时从静止开始加速,速度迅速增大,然后以大致相等的速度完成后段路程.该运动员的速度图象要求具有的特征:

(1)速度图线从零开始.

(2)能反映开始的加速段和后来的匀速,图线具有前段较陡,后段较平缓.(3)图线所围的面积约为100m,可通过数格的方法进行,大于半格的算一个,小于半格的不算.

[小结]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位移的仪器.v-t图象:

表示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某段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值表示该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大小.形状一样的图线,在不同图象中所表示的物理规律不同.

[布置作业]

教材第26~27页“问题与练习”.

[课外训练]

1.运动的物体带动纸带被打点计时器打上一系列的点,这些点的距离不一定相等,但这些点能说明

A.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B.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C.运动物体在某时刻的位置D.运动物体的运动性质

2.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纸带上的点子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B.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

C.点子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D.点子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3.在你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小车拖动纸带并在上面打下了一系列的小点.根据你所打出点的纸带,在判断纸带表示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

A.应通过测量纸带表示的运动的全程来判断

B.必须通过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

C.必须通过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来判断

D.可以通过测量每相邻两点

间的距离,看其是否都相等来判断

4.如图1-4-9所示是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

—时间(v-t)图象,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它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图1-4-9

(1)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初速度?

(2)运动的方向是否变化?

(3)速度的大小是否变化?

怎样变化?

参考答案:

1.答案:

ABCD

解析:

可以从纸带上找出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位移,用刻度尺测量即可.从纸带分析也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快慢,点子排列较密时,说明物体运动较慢,较疏时,说明物体运动较快,可以从纸带上相应时刻打下的点找出物体在该时刻的位置,可以从纸带上点子的疏密程度定性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所以ABCD均正确

2.答案:

BC

解析:

纸带上每两个相邻的点之间的时间都相等,所以点子密集的地方,说明相同长度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长,所以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故B正确.点子不均匀是由于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不相等,即物体做变速运动所致.故C正确.

3.答案:

D

解析:

若物体做匀速运动,则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发生相等的位移,所以只要点子间隔均匀,也就是只要测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就可以根据其是否相等来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运动.

4.

(1)有初速度;

(2)运动方向变化,0~t3之间运动方向不变,与正方向相同,为同一方向,t3之后方向改变,为负方向;(3)速度先变大后不变再变小而后又反向变大.

板书设计

4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电磁打点计时器

靠电磁感应带动振针振动通过复写纸打点

电火花计时器

靠产生电火花放电蒸发墨粉打点

计时器的使用

注意使用方法和领悟注意事项

测量瞬时速度

用包含某点在内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粗略表示该点的瞬时速度

速度时间图象

以时间为横轴、速度为纵轴,描点连线作图象.

活动与探究

1.探究活动的主题:

自制滴水计时器.收集有关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一滴水计时器.

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目的

1

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材料,设计实验方案.

介绍相关书籍资料和参考材料.

1.让学生加深对计时器原理的理解.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解答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

3

相互交流活动的感受,写出实验报告.

对优秀成果进行点评、展览.

参考资料:

取一只饮料瓶,用缝衣针在瓶底钻一适当大小的小孔,在瓶中灌满水,用手提着,使水不均匀滴出(如图1-4-10所示).实验中可用旋紧、旋松瓶盖的方法开、关计时器.

图1-4-10

操作过程中注意探究以下问题:

(1)测出计时器的滴水周期;

(2)用计时器判定你在赛跑的不同阶段的运动性质;

(3)测定你在匀速步行时的速度.

2.探究活动的主题:

查找有关资料说明图象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目的

1

到图书馆、上网查阅相关书籍.

介绍相关书籍.

1.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图象在实际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应用.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根据查阅的资料,确定文章主题和内容.

解答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

3

根据自己收集的相关材料撰写小论文.

就论文撰写常规对学生进行指导.

4

相互交流活动的感受.

对优秀文

章进行点评、展览与交流.

参考资料图象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现代社会,图象和文字一样,已经成为人们进行研究、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家、工程师、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社会上不同行业的人们正在越来越多地运用图象.

图1-4-11展示了世界人口每增加大约10亿所经历的时间.由图象可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这揭示了人口大爆炸危机.但是在将图象外推时一定要谨慎,外推图象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图1-4-11世界人口随时间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