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2950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docx

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参考答案

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

(1)(见课本第3页)

(2)隋大运河;态度略。

(3)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E涿郡F余杭G洛阳H长安

(4)应介绍隋朝大运河南端、北端和中心所在地,以及四段河道的名称、起止点与沿途的风土人情,而且还要向游客说明大运河沟通了中国的五大水系的情况及它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等等。

五、巩固练习

1.D2.C3.B4.B

六、中考链接

1—6DCDABA

第2课贞观之治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隋炀帝的暴政。

有关系,正是因为唐太宗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开明的措施,励精图治,任用贤人,才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的伟大。

目的在于调整统治措施,以便缓和阶级矛盾。

3.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4.虚心纳谏。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舟离不开水,以民为本,以百姓之民生为先;广开言路,倾听民声。

五、巩固练习

1.B2.A3.A4.D5.D6.C7.A8.B

六、中考链接

1—4CCBB

第3课 开元盛世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姚崇(故事见课本12页小字)

2.政治上的措施:

任用熟悉吏治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图治。

重视地方吏治,把

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3.繁荣景象(见课本,言之成理即可)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史实:

①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虚心纳谏,出现了“贞观之治”;

②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③唐玄宗统治前期重视吏治,出现了“开元盛世”;

④而到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用人失当,任用奸臣,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而衰。

经验教训:

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用人要得才兼备,任人为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

五、巩固练习

1.A2.D3.C4.B5.B6.A7.D8.D9.C

六、中考链接

1—7CADCCDA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影响略)

阶段

关键人物

主要贡献

形成

(隋朝)

隋文帝

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

设进士科

完善

(唐朝)

唐太宗

大大扩充国学规模

武则天

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

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方法:

为了改变魏晋以来推举方式的弊端。

启示:

要勇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2.皇帝。

3.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但同时也要看到它的消极影响比如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反映了科举制度对人的摧残。

评价一定要一分为二,既看到积极的影响,也看到消极的影响。

五、巩固练习

1.A2.D3.C4.D5.B6.C

7.⑴科举制度,隋朝。

⑵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增加考试科目,吸纳人才,巩固了政权;顾炎武时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只攻读经书,不求实际学问,败坏了人才,严重危害社会的发展。

⑶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如有助于改变单纯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培养历史学习能力。

六、中考链接

1—4BBCC

 

第5课“和同为一家”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入藏和亲;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3.略

四、巩固练习

1.B2.D3.B4.B5.A6.B

7.唐太宗的意思是:

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8.

(1)吐蕃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西藏自治区。

五、中考链接

1—6CBDDAD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他们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的顽强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

2.唐僧取经确有其人,孙悟空大闹天宫是虚构的。

3.隋唐时处于强盛时期,民风开放,积极打开国门吸纳外国文化,在贸易中被依赖性比依赖性强,在文化圈范围内处于中心以及枢纽两者并存的重要地位;而现在世界处于整体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无法再继续闭门造车,需要通过打开国门,吸引外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文化来促进我国发展,相比其他国家较为落后,贸易中依赖性与被依赖性同样重要,两者无差别并存。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我们必须具备安定团结的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同时,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经济文化达到一定的水平。

这样才有条件投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

(2)我们必须学习唐朝有着广博的胸怀,同其传播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善于吸收他国之长,为己所用,有容人之度量。

五、巩固练习

1.C2.A3.B4.C5.B6.D7.D8.D

六、中考链接

1—3BBA

4.

(1)为了向唐朝学习,派出大批遣唐使;留学生:

留学僧(任答一点即可给分)。

大化改新。

(2)鉴真东渡。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

(1)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领先欧洲七百多年;

(2)唐代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3)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4)孙思邈的《千金方》。

2.

(1)赵州桥、李春、隋朝;

(2)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3)拱形桥承受压力大,桥身结构坚固,外形美观;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隋唐时期是中国的繁荣时期,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国内各民族交往以及对外交往的频繁,朝廷开明的统治政策,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唐代诗歌的繁荣除了与上述原因相关外,科举制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五、巩固练习

1.A2.B3.C4.D.B6.C7.B8.A9.A

10.

(1)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杜甫,“三吏”“三别”;

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

(2)李白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像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杜甫的诗,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白居易的诗讽喻社会,同情人民,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六、中考链接

1—4BCAD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二)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隋唐时期。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2.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西方文学家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3.加强周围地区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利用科技手段加强保护管理工作。

(言之有理即可)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民族政策开明,对外政策开放。

(2)统治者的爱好与提倡。

如唐太宗乐于书法,唐玄宗乐于乐舞体育。

(3)在继承前代文化的同时,又注意吸收外来文化,如唐代乐舞。

(4)艺术领域等方面都有重大发展。

其成就为各领域的黄金时代。

(5)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

五、巩固练习

1.B2.B3.C4.B5.D6.A7.C8.C

9.宝物:

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窟内保存的大量佛经、文书等也极为珍贵。

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现状:

莫高窟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国家设立敦煌研究院进行专门研究。

近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敦煌艺术节”。

敦煌莫高窟的多数文物现存于英、法等国。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面临来自气候、人为破坏等许多问题。

建议:

答案可别具一格,只要说明清楚,言之成理即可。

.

六、中考链接

1—5CDABD

6.

(1)郡县制

(2)科举制

(3)曲辕犁和筒车

(4)唐:

诗和宋:

词;印刷术、指南针或火药的发明或应用(答任意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

(5)吸收和借鉴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

(答出其中一点或其他符合题意的一点均可)。

第9课时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2.

族名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契丹族

10世纪初

阿保机

上京

党项族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元昊

兴庆

女真族

12世纪初期

阿骨打

中都

汉族

北宋

960年

赵匡胤

东京

汉族

南宋

1127年

赵构

临安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

(1)岳飞,秦桧

(2)金军

(3)岳飞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尊敬,是著名的抗金英雄。

2.是杀害岳飞的刽子手秦桧。

反映了人民爱憎分明,用这种方式称颂历史上保护人民利益的功臣,强烈谴责杀害功臣的罪人。

五、巩固练习

1.A2.B3.B4.B5.D6.D7A8.B9.C

10.

(1)C

(2)南宋初年,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后来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3)宋朝统治腐败,统治者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妥协投降。

六、中考链接

1—5AABCD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2.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3.随着宋代商业活动发展,金属货币沉重不便携带,因此人们发明了便于携带的纸币。

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4.苏州、湖州,水稻

5.南宋

6.江南地区已成为重要粮仓,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7.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劳动力;自然条件优越。

四、巩固练习

1.A2.D3.B4.B5.B6.A7.C8.C9.D10.C

11.

(1)出现交子等纸币。

景德镇的瓷器远销海外,深受好评。

(2)统治者的重视;南宋偏安于南方,相对稳定;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等。

五、中考链接

1—5DCCDA6—10DDDDB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参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宋代;商业化、通俗化、大众化

2.瓦舍勾栏;说唱、舞蹈、杂技、戏剧等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衣”:

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统治者在北宋初年崇尚节俭,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后来衣饰精美华丽。

妇女缠足陋习开始。

   

“食”:

饮食丰富,多种小吃,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住”:

农村百姓住低矮的茅屋,城市平民住房多为屋顶盖草或瓦的长方形房屋。

“行”:

人们多用牛车、驴车,达官贵人乘轿。

   

“乐”:

有娱乐场所瓦子,十分热闹,人们可以过各种节日。

五、巩固练习

1.A2.C3.C4.D5.C6.B7.A8.A9.B

10.

(1)王安石春节元旦

(2)放鞭炮、饮酒、贴桃符

(3)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六、中考链接

1—7DCBCBCC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铁木真,12世纪,1206年。

  

2.元朝,大都,1279年。

3.统一因素:

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希望统一;民族融合;统治者的努力等

4.元朝,忽必烈

5.行省制度,宣政院

6.汉族外迁边疆;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回族形成(任意两点即可)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中国长期分立的局面重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但不能由此否定文天祥的抗元斗争,首先他反对元朝的掠杀政策,是正义的;其次元朝作为文天祥的南宋大臣在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应用斗争乃至以身殉国应充分肯定,要正确理解元朝统一中国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五、巩固练习

1.D2.C3.A4.A5.C6.D7.C8.C9.B10.C

六、中考链接

1—4BCCD

5.答:

(1)①范围广泛,许多国家都有往来;②内容丰富,涉及使者往来、政治经济制度、生产技术、商品贸易等领域;③具有双向性,外国与中国互相学习,相互吸收先进的经济文化。

(概括材料的内容也可)

(2)和平交流:

宋金和议;金朝变革女真习俗。

暴力冲撞:

靖康之变;岳飞抗金。

(3)特点:

具有统一性和连续性。

举例:

蒙古族进入中原,建立元朝,统一中国。

大力推行以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或答忽必烈改制及其具体内容也可;清代写出其汉化政策即可)。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2.⑴战国时期,司南、罗盘针

⑵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其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

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

⑶阿拉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的海船往来贸易,也学会使用指南针。

他们又把指南针传入欧洲。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同意这一观点。

理由:

宋元时期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硕果累累,主要表现在:

①宋元时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被广泛应用在印刷业、航海业和军事上。

②北宋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涉及许多学科知识,他创制的“十二气历”比英国同类历法早八百多年③元朝郭守敬编成《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三百年。

原因:

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等,都是宋元时期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

启示:

重视教育科技,坚持改革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技术和经验。

(言之有理即可)

五、巩固练习

1--10BCCBABCCBB

六、中考链接

1—5DDBCC

6.答:

(1)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倡导好学善思,态度老实,温故知新等(答出两条即可)。

(2)唐政府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学习唐朝文化(制度、文字等);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新罗(朝鲜)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官制、科技等);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玄奘西游(天竺)并取回大量佛经潜心研究;唐朝吸收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并加以创新等。

(3)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指南针用于航海,在地理大发现(或新航路开辟)中起了重要作用。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略

(2)文化是生活的反映。

四、巩固练习

1——9ACCADDCAB

10

(1)司马光北宋

(2)体例: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3)严谨治学的态度,献身事业的精神。

五、中考链接

1—4CCDB

5.答:

(1)通道:

丝绸之路。

意义:

打通了

中西方的交通要道;促进了中西方的友好关系;推动了中西方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与发展。

(2)名称:

江南河。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变化:

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发展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

原因:

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科技发展,造船工艺进步;政府实行积极的航海贸易政策;北方民族政权并立,战事纷争。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

(1)特务机构锦衣卫。

(2)侵犯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等。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

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略

四、巩固练习

1—10BBCAADBDDD

11.

(1)明太祖朱元璋。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2)中央撤销中书省和丞相之职,权分六部,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

核心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权力。

说明了明朝专制主义的加强。

(3)秦设丞相导致其迅速灭亡,同时自汉、唐、宋以来丞相中多有专权乱政之人。

不对。

为废除丞相一职寻找理由。

(4)明太祖。

做皇帝的侍从,兼管侦查、逮捕和审讯。

锦衣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

(5)八股取士;地方撤行省,设三司;实行削藩政策等。

五、中考链接

1—6BABAAA

7.答:

(1)秦朝。

(2)三省六部制度。

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能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3)废除了丞相制度。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

(1)条件: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是最根本的条件;早船水平高超,罗盘针的发明,航海技术先进;郑和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等。

四、巩固练习

1.A2.C3.B4.C5.A6.B7.A8.C9.A

10.

(1)事件:

郑和下西洋;

特点:

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到达国家多。

(2)地位:

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或伟大的航海家、或世界航海活动的先驱)。

意义: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五、中考链接

1—8DBDDBCBA

9.答:

(1)明成祖。

非洲。

早半个多世纪。

(2)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东南亚人民对郑和的怀念、敬仰。

(3)史实:

西汉商人开辟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教训:

不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建设海洋强国(说出一条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设军机处;

目的:

加强君主专制

(2)大兴文字狱;

评价:

造成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3)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起到巩固清朝专制统治的作用,但也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朝代

措施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大兴文字狱

启示:

要重视教育,推行科教兴国战略;

要重视人才培养,大力推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五、巩固练习

1—6CDCBAC

六、中考链接

1—5BDDCB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

(1)郑成功收复台湾;

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

(2)(民族英雄指抗击外来侵略,维护本民族的尊严,为本民族利益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使台湾人民摆脱了殖民者的残酷奴役,被侵占长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保卫了祖国的主权和领土。

学习他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勇于拼搏、顽强斗争的精神。

2.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

谈判是在中国军队获胜的情况下,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

沙俄同意撤回侵入雅克萨的军队,清朝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的中国领土让给俄国,这是清朝政府在边界谈判中对俄作出的让步。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郑成功;

2.一国两制;

3.

(1)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万人官兵,乘船到达夷洲(今台湾)。

(2)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3)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4)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4.台湾回归,祖国早日完成统一。

五、巩固练习

1-8BDACBAAA

六、中考链接

1—4CDAA

5.答:

(1)措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铸造钱币;征伐匈奴。

(2)表现:

农业发展;商业繁荣;社会安定;边疆巩固。

原因:

完善科举制度;任用贤才,重视吏治。

(3)措施:

设行政机构;驻军;开放海禁。

作用:

人口增加;耕地扩大;百姓安居乐业。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唐朝时,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吐蕃,密切了汉藏两族的联系;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清朝时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2.汉宣帝时设西域都护,新疆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东汉时派班超经营西域;唐朝时期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清朝时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事务。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等。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首先自己从我做起,不受别人的蛊惑,随时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好好学习,将来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还要有颗博大的胸怀,帮助自己的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没有多少文化的人,更要多点爱心,对他们多点关爱!

(仅供参考)

五、巩固练习

1.B2.D3.A4.D5.D6.B7.A

8.

(1)清朝

(2)①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清朝时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清朝时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事务。

②平定少数民族叛乱: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反击外来侵略:

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9.

(1)唐朝: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元朝:

契丹、女真等族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形成新民族——回族。

(2)政府设机构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3)统治者的重视和恰当的民族政策。

(4)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六、中考链接

1—8CCCDCDCC

9.答:

(1)秦朝;郡县。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十三州部),各派刺史一人。

(3)行省制度;元世祖忽必烈。

(4)西北设伊犁将军;西南(喇萨)设驻藏大臣。

(5)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任意答出一点,不拘泥于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不能。

因为它是一种消极防御政策,在一个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

但毕竟是一种落后的政策,最终无法阻挡西方的殖民侵略,相反只能阻碍自身的发展。

2.机户拥有大量的资金和织机,开设机房,雇佣机工为他们生产。

机工出卖自己的技术,每日向机户领取工资,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梦想: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畅所欲言,合理即可。

原因:

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长期的自给自足经济相对稳定,人们手中有了钱以后往往愿意购置田产、宅地,影响了扩大再生产,中国的农民购买力低下,而且传统的观念以农为本,压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所以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开来。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评价: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闭关政策。

3.明初国力强势,积极地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清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