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雨雪处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3686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冰冻雨雪处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冰冻雨雪处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冰冻雨雪处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冰冻雨雪处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冰冻雨雪处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冰冻雨雪处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冰冻雨雪处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冰冻雨雪处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冰冻雨雪处置.docx

《冰冻雨雪处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冻雨雪处置.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冰冻雨雪处置.docx

冰冻雨雪处置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与处置要点

为科学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规范预警准备、应急响应、力量调集、指挥协调、抢险救援、保障支撑、安全管控等行动程序,制定本要点。

一、灾害事故特点

低温雨雪冰冻属极端气象灾害,是由降雪(或雨夹雪、霰、冰粒、冻雨等)或降雨后遇低温形成的积雪、结冰现象。

(一)持续时间长,受灾范围广。

室外环境温度持续在零度以下,灾害周期一般为7至15天,最长可达24天。

主要对南方地区城镇基础设施破坏力强,受灾地域往往波及多个省份或地市,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以及地质等次生灾害。

(二)设施受损重,造成损失大。

突发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会导致城镇大面积停电、停水和停气;路面封冻、交通中断,造成车辆、人员流动出现严重滞留和拥堵;由于运能不足、企业停产,燃料和物资供应中断,使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危险化学品企业因停电、停水还可能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三)救援难度大,处置要求高。

因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险情、灾情。

加之路面结冰、交通受阻,还易出现熄火,消防车辆装备易发生故障。

操作装备时不灵活,还易造成滑倒摔伤,增加救援难度。

二、预警准备

接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后,消防救援队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加强与气象等部门的协调与联系,及时掌握气象预警信息,适时调整战备等级状态,并督促所属消防救援队伍抓好落实。

(二)保障灾情信息通畅,与高速交警、交通运输、住建、民政、供电等部门和单位联系,掌握重点道路和桥梁的结冰,建筑物倒塌和受损,电力设施倒塌停电,人员受困的主要区域和数量等情况。

(三)做好消防车库的保暖,消防车配备或安装防滑链,增添酒精喷灯等融冰工具;燃油装备加注与环境温度匹配的油料,动力电池装备要定期检查测试电量,并增加装备启动频次。

(四)做好消防指战员个人防寒保暖,及时添加棉质防寒保暖衣物,增配灭火防护服和抢险救援服,消防车上配备防寒保暖药品和温热饮用水等,视情启动战勤保障机制。

(五)增加对市政消火栓和天然水源的检查频次,督促供水部门对市政消火栓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天然水源取水点附近路面、台阶要采取提前撒盐等融冰措施。

三、应急响应

(一)重大以下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

接到一般、较大和重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后,大队、支队和总队应分别响应并做好以下工作:

1.启动本级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并向本级党委、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报告,调派所属消防救援力量赶赴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制定工作方案和处置措施。

2.根据现场需要,向本级抗雨雪冰冻救灾指挥部提出请求或建议,增派相关专业队伍到场增援,并协调军队、武警等队伍参与救援。

3.加强与本级公安、民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和气象等部门,以及当地供电、供水、供热、供气、医疗等单位的沟通联络,定时会商研判灾害规模、危害程度、潜在威胁及重点任务。

4.向上级指挥中心报告情况,并根据需要增派消防救援力量到场增援。

5.做好灾害现场与上级部门的音视频连线,每2小时报告一次灾情动态,每12小时报告一次综合情况。

(二)特别重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事故处置

接到特别重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或总队跨省增援请求时,消防救援局立即响应并做好以下工作:

1.启动本级冰冻灾害应急预案,调集周边省份消防救援队伍跨区域增援,派出先期工作组赶赴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制定工作方案和处置措施。

2.根据现场需要,向应急管理部提出请求,增派相关专业队伍到场增援,并协调军队、武警等队伍参与救援。

3.掌握应急管理部灾情会商信息,定时与当地民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农村农业和气象、电力等部门会商研判灾情,做好气象监测预报、紧急物资划拨、救灾资金支持、交通运输等保障。

4.实时跟踪灾情发展和救援进展,每2小时向应急管理部报告一次灾情动态,每12小时报告一次综合情况。

四、力量调集

(一)力量构成

1.消防救援队伍,矿山救护、安全生产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2.公安、住建、交通、气象、医疗、通信、环保、电力、燃气、供水等应急救援队伍。

3.具有相应人员、装备与技能的企业和社会救援队伍。

4.政府抗冰救灾类应急救援专家组成员。

(二)力量调派

1.消防救援力量调派

(1)跨市(地、州、盟)力量调派。

调动500人以下的,由总队批准,报消防救援局和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备案;500人(含)以上、1000人以下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管理部门批准,报应急管理部备案;1000人(含)以上,2500人以下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批准,报应急管理部备案;2500(含)以上的,由应急管理部批准。

(2)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力量调派。

调动2000人以下的,由应急管理部批准;2000人(含)以上、5000人以下的,报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5000人(含)以上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报总书记批准。

2.其他专业、社会力量和专家组的调派。

矿山救护、安全生产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协调应急管理部门调派。

政府专家组成员,其他专业力量由本级抗冰救灾指挥部调派或协调上级抗冰救灾指挥部调派。

五、指挥协调

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属地救援为主”的原则,在应急管理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区、旗)抗冰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消防部门成立前方、后方指挥部,指挥与协调相关专业、社会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处置。

(一)前方指挥部。

在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危害大的重点城市或区域,成立前方指挥部,统筹协调整体救援行动。

总指挥一般由消防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下设作战指挥、政工宣传、通信保障、战勤保障、技术专家、协调联络、综合信息等小组,按照以下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1.作战指挥组。

主要负责制定行动方案,划分救援区域,明确力量编成,部署战斗任务,发布作战命令,组织战前动员和安全教育,视情进行现场指挥。

2.政工宣传组。

主要负责组建临时党组织,做好参战人员的思想引导和政治鼓动,收集整理典型事迹和影像资料,对接新闻媒体,适时发布救援信息。

3.通信保障组。

主要负责搭建现场指挥调度系统平台,明确通信器材使用、联络规则和技术要求,保障各指挥层级音视频互联互通,及时上传救援现场图像。

4.战勤保障组。

主要负责协同后方指挥部,调集补充救援车辆和器材装备,派出维修小组保障现场救援装备正常运行,做好现场救援人员饮食、休息、医疗、物资等各项保障工作。

5.技术专家组。

由公安、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和气象、消防、供电、供水等部门和单位专家组成,主要负责实时研判灾情及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提出防灾救灾专业意见和对策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6.协调联络组。

由抗冰救灾指挥部指派,根据前方指挥部的要求,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和专业队伍,配合消防部门开展救援工作,并做好相关保障。

7.综合信息组。

主要负责传达上级指示和部署要求,收集整理现场抗冰救灾信息,编写情况报告,上报救援动态,对接检查、慰问等相关工作。

根据冰冻灾害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视情在救援区域设立分指挥部,指挥长由前方指挥部指定,对应成立功能分组,负责区域内的消防救援工作。

(二)后方指挥部。

设在消防部门指挥中心,总指挥由消防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成立相应功能小组,主要负责统筹调派现场救援所需消防救援力量、消防车辆装备和战勤保障物资,收集、整理和报送救援信息,接收、传达上级部门和领导指示批示,做好舆情监控和应对等工作。

六、处置要点

按照“救人第一”的原则,合理调派消防救援力量和其他专业、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指挥与协调各方救援力量,科学制定救援方案,实施准确、高效、专业救援。

(一)信息搜集。

采取“群众报警平台转警、无人机航拍建模”等方法,掌握由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等次生灾害造成人员被困的具体位置、数量和身体状况,以及引发的其他险情。

(二)警戒疏散。

根据侦察检测掌握的情况,科学划定警戒区域,并根据现场灾情变化,适时调整警戒区域。

相关部门和单位协同配合,快速有效疏散人员至安全区域。

(三)安全防护。

消防救援人员应穿戴防寒保暖衣服,增配灭火防护服和抢险救援服,佩戴防冻耳套。

根据现场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灾情,落实与险情相对应的防护要求。

(四)人员救助。

按照“先重后轻、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原则,对具备行动能力的被困群众,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域;对失去行动能力的遇险人员,利用破拆、救生等装备将其救出,进行分类标识与登记,交由现场医疗单位救治。

(五)险情处置

1.道路交通事故。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规模和受困人员数量,调派泡沫消防车、抢险救援消防车等车辆到场,适时调派照明消防车、充气保障车等战勤保障车到场,第一时间调派吊车、拖车等社会救援力量到场协助。

遇有危险化学品泄漏时,还应调派化学事故抢险救援车、防化洗消车、同类型危险化学品罐车到场,科学划定警戒区域,利用吊车、破拆救生等装备,迅速营救被困人员,根据现场险情对危险化学品车辆采取堵漏、关阀、倒罐、转运、点燃等方法进行处置。

2.建筑物倒塌事故。

根据建筑物倒塌房屋数量和被困人员数量,调派泡沫(水罐)消防车、抢险救援车、照明消防车等车辆到场,适时调派重、轻型地震搜救队到场增援,协调铲车、挖掘机、吊车等社会专业力量到场协助。

设立现场安全哨,划定现场警戒区域,利用搜救犬、生命探测仪等方法,迅速掌握被困人员数量与位置,组织精干力量进行营救,对救出人员进行标识与登记。

协调大型工程机械做好起吊、支撑,扩大救生通道,消除不稳定建筑构件。

3.零散被困人员救援。

接到因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零散人员被困的灾情后,调派水罐消防车、抢险救援车等车辆,第一时间协调医疗救护车出动,在当地政府、知情群众的指引下,赶赴受困人员所处位置。

经现场医疗人员检查后,根据其身体状况,采取协助疏散和利用担架等方法,迅速将其救援至灾民集中安置点,并做好登记与移交。

4.城市道路桥梁铲冰除雪救助。

调派举高消防车、水罐消防车等车辆,利用水炮、水枪射流消融冰雪,对被积雪或冰块覆盖的大跨度大空间建筑或构筑物屋顶进行除雪。

对重要路段、桥梁和重要设施周边路面,组织抗冰除雪突击队,利用铁锹、扫把等工具,清除路面结冰和雨水。

七、救援保障

(一)生活保障。

坚持自我保障为主导的保障模式,根据救援力量规模,按照72小时自我保障要求,调集调足的运兵车、宿营车、炊事车、抢险车、防滑链、防冻液、棉被、大衣等装备和物资遂行保障。

(二)装备保障。

做好冰冻灾害应急救援和抢险救灾的专用物料、器材、装备、工具等的储备,开展物资装备的调查摸底,增加必要的物资装备,建立物资装备数据库和更新管理制度。

备齐防寒保暖物资,防止救援人员出现风寒等疾病。

(三)通信保障。

按照应急通信工作要求,成立各级通信保障分队,实施专人负责管理调度。

每个支队级以上(含本级)救援队至少编配1个通信保障分队,配备1辆通信指挥车、1部卫星便携站、1部卫星电话,无人机各1部。

大队级救援队编配按现行要求执行。

(四)医疗保障。

省、市级消防部门组建医疗分队遂行保障,按照每个总队、支队分别不少于2名、1名医务人员的标准遂行作战,并协调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救援一线设立医疗救助站点,及时开展伤病人员救治等工作。

(五)技术保障。

积极协调政府,调集交通运输、供水、电力、建筑、桥梁等相关领域专家成立技术专家组,为救援行动的开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合理科学运用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航拍建模等技术手段,测量冰冻灾害范围,制作总体灾情图,实时监控灾情变化。

八、安全管控

(一)机制安全。

建立健全现场安全管控体制,明确各级救援力量的安全职责和任务要求,做到出动时强调、救援前确认、救援中监控、救援后检查。

每支救援队伍至少明确1名专职安全员,全程负责安全工作,救援中每间隔1小时向指挥部报告工作开展情况。

(二)集结安全。

行进途中天冷路滑,车辆出发前应认真检查车辆油、水、气、电,并及时添加机械类救援装备的燃油、防冻液,车辆安装防滑链,开道车及时喷洒除雪剂。

落实干部跟车要求,装备技师随队出行,随时排除行车故障,确保救援队伍及时、安全到达目的地。

(三)救援安全。

救援人员必须编队进行,做好个人防护,提前对救援环境进行安全评估,明确安全警示和撤离信号。

设立安全观察哨,时刻关注救援现场安全环境,遇有突发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发出信号并组织撤离。

特殊场合、特殊对象的救援行动必须在技术员和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切忌盲目施救。

(四)卫生安全。

做好因灾伤病人员的后续治疗,防止风寒、流感等疫病的传播、蔓延。

加强现场饮食安全源头管控,防止食物中毒。

设立医疗救助站点,配备必须的防寒防冻、感冒发烧等常见疾病的对症药,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