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5649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docx

《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docx

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二班和三班的历史教学工作。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

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

两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3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

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

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历史科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和思想性艺术性的特点,所以要通过识记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根据学生的特点,加大高效课堂建设,注重因材施教,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都有所发展,使所有学生都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所使用的教材是岳麓书社出版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

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

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

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

本册共四个单元,共二十四课。

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

文化课每课教学一课时,活动课的时间可适当增加。

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

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课本的宋体部分是基本的学习内容。

其它字体的内容不作统一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并结合教师的提示,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我们的远古祖先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4课。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3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

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单元共9课,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

第三单元共7课,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习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单元共5课,讲述了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

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

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

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要求

①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②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⑤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取得更大突破。

四、具体实施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按区教育局“三备、三导、三过关”规定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

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缩小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完成教学内容。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6、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五、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目的要求

课时安排

周次安排

 

第一单元

 

第1课

我们的远古祖先

北京人

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课时

 

第1周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半坡人的生活状况

对原始农耕生活的理解

了解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状况、简述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1课时

 

第2周

 

 

第3课

神奇的远古传说

华夏族的形成以及炎帝、黄帝和蚩尤,尤其是“人文初祖”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禅让是怎么一回事?

禅让的实质是什么?

 

知道炎帝、黄帝、蚩尤的传说和尧、舜的传说,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1课时

第二单元

 

 

 

第4课

夏传子家天下

夏朝的建立和盘庚迁殷

王位世袭制

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封建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了解夏、商二代的更替

 

2课时

 

第3周

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目的要求

课时安排

周次安排

 

第二单元

 

 

第5课

公元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的使用

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

了解公元纪年法,培养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

1课时

第4周

 

 

第6课

西周的分封

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理解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客观地分析商朝和西周灭亡原因

 

了解商、周的更替

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2课时

 

第5周

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甲骨文、金文的字体及汉字的演变

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2课时

 

第6周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齐桓公称霸和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春秋争霸的实质和作用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2课时

 

第7周

 

第9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使用;商鞅变法

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大变革

 

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课时

 

第8周

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目的要求

课时安排

周次安排

 

第二单元

 

 

 

第10课

春秋战国的科技与文艺

都江堰的科技地位

用丰富的审美能力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绘画、音乐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以都江堰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绘画、音乐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课时

 

第9周

 

第11课

百家争鸣

孔子及其历史贡献

通过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进而形成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哲学观点的初步认识,教师用深入浅出的讲授让学生掌握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1课时

 

第10周

 

第12课

历史文物仿制活动

按活动程序完成历史文物仿制活动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对历史文物的观察鉴赏和保护能力

 

1课时

 

 

复习迎接期中统测

第11周

第12周

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目的要求

课时安排

周次安排

 

第三单元

 

 

第13课

六王毕四海一家

“秦王扫六合”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与作用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课时

 

第13周

第14课

伐无道诛暴秦

陈胜、吴广起义

秦亡以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知道胜、吴广起义

 

 

2课时

 

第14周

 

第15课

汉武帝“大一统”

汉武帝“大一统”

怎样看待儒家思想和秦汉时期,汉匈两族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我们应怎样看待当时汉匈之间的关系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2课时

 

第15周

 

第16课

丝绸之路的开辟

张骞通西域对加强与西域的联系,对西域都护具有的奠基作用和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的条件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2课时

 

第16周

第17课

评价历史人物

---评秦皇汉武

以秦皇汉武人物为例进行评价

通过评价,初步掌握和运用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1课时

 

 

第17周

 

第18课

秦汉的科学技术

造纸术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的繁荣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

了解造纸术及对人类文化传播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知道《九章算术》,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知道张仲景和华佗在医学上的成就

 

 

1课时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司马迁与《史记》

佛教的广泛流传和道教兴起的原因

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史实;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课时

 

第18周

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目的要求

课时安排

周次安排

 

第四单元

 

第20课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原因和意义

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为何一胜一败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2课时

 

第19周

第21课

三国历史故事会

历史故事的特点和基本内容

在现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

 

训练学生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1课时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西晋统一的原因和经过;北魏的均田制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

 

2课时

 

第20周

 

第23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方人口南迁

南北朝局面的形成;南朝政权更迭频繁的原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得到了初步开发

说出北方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2课时

 

第21周

 

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目的要求

课时安排

周次安排

 

 

第24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祖冲之和圆周率;《齐民要术》和《水经注》

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雕塑

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知道《齐民要术》和《水经注》

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1课时

 

第22周

 

复习迎接期末统测

 

第23周

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目的要求

课时安排

周次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