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5947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宁波市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咋(zé)舌脂(zhī)肪纤(qiàn)夫强(qiǎng)买强卖

  B.打颤(zhàn)船坞(wū)绷(běng)脸载(zǎi)入史册

C.订(dīng)正克(kè)扣璞(pǔ)玉咎(jiù)由自取

   D.高挑(tiāo)钻(zuān)孔通缉(jī)凤冠霞帔(pē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红帮裁缝,是清末民初宁波涌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中国服装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人数最多、分布最广、成就最大、影响最深远著称于世。

胜名之下的这一群人,却很少有人研究过他们的故事。

   B.在我眼中,这座城市,景观建筑譬如骨骼,人物生活譬如血肉,历史传承则如肌里脉络勾连交通……时光雕刻着它的身体,时代则改变着它的身份。

   C.无论是普京还是波罗申科,近来都表达了相互妥协让步、政治解决问题的意愿,让外界看到了和平解决冲突的曙光。

但想要扭转目前积重难反的乌克兰局势,恐还需多方通过长期的博弈方能实现。

   D.自古繁华千里的西塘,与其他水乡古镇一味的温柔婉约不同,白天宛如恬静少女的它,入夜后变得活色生香,处处显露出快意人生,尽情尽意的洒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的心酸并没有击败李明对音乐的执着,他很感激老天能够给他这样的经历,让他不断坚强,对音乐更加热爱。

   B.已经见过不只一个国内的教授,在美国或者加拿大靠做豆腐过得很滋润。

   C.人生道路的选择都只是在一念之差的事,但结果却往往大相径庭。

要想将来不后悔,就要在那一刻慎重考虑,仔细思量。

   D.然而谁都不会否认,真正支撑起楼市,给予房地产行业持续发展信心的往往还是那些在价格上掂斤播两的刚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选择当一名户外运动者,不失为是一种慢生活式的选择。

   B.最近,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强化行政监督、选用透明化、惩处有效化等,力图治理教材之弊。

   C.作为一档以创造欢乐为宗旨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在制造笑料方面做得可谓不遗余力,尤其是反转情节堪称一绝。

   D.这辆买来没几天的豪车本来只有一些小问题,但送到4S店修了半天也没有修理好,这可把修车的急坏了。

5.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3分)

①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

②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

③积北宋南宋300年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④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

⑤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成为能在史上留名的诗人吗?

6.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解释“小清新”这一概念。

不超过40字。

(4分)

“小清新”最初指一种以清新唯美、随意创作风格见长的音乐类型,曲风清新自然、温暖感动,多抒发自己的成长感悟、孤独寂寞等。

这种起初颇为小众的风格,现在已逐步成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它以自然淳朴、淡雅脱俗为审美标准,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

其表现形式也逐渐由音乐扩散到文学、电影、摄影等领域。

在生活方式方面,“小清新”秉承淡雅、自然、朴实、超脱、静谧的风格而存在,传达个人的美好憧憬。

比如,表现在穿着风格上,多以小碎花、田园花朵为元素,淡色系蕾丝裙、百褶裙便是代表,布料大多用雪纺,给人一种清新自然、超凡脱俗的感觉。

7.“朋友圈”,是腾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通常由熟人、半熟人组成,是现实社交在网络世界的延伸。

用户可以发表文字、图片,分享文章、音乐。

相信许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过程:

从气氛轻松的晒照、吐槽到令人生厌的广告、营销,从生活百态到养生秘籍、名人秘史,再到明星八卦、小道消息……从最初的好奇,到其后的信赖,再到现在的欲罢不能,这就是“朋友圈”现象。

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朋友圈”现象?

请你谈谈对它的认识,不超过150字。

(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运河究竟对我国的历史发展起过什么样的作用?

历史上各王朝对都城地点的选择,首先考虑的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理形势,而未必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因此,居住在首都的庞大的消费群体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必须通过漕运从全国富庶的地方攫取而来。

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农业用水比较紧张①,而水运是最廉价的运输方式。

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后经文景七十年休养生息,武帝时社会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山东漕益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②。

武帝时北伐匈奴,南通西南夷,东至沧海之郡,都是靠“转漕辽远”支援前线。

隋朝文、炀帝开凿大运河,对结束三百多年南北分裂的局面,重建大一统的敌国,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炀帝重修江南河,加强了中原王朝与分离了三个世纪的南方地区的联系;开永济渠至涿郡,将全国征集的兵员、军械、粮食等物质集中到北方重镇涿郡,以便征伐高丽,保卫北方边陲。

明代,“范宗庙军国之需,营建宴赏之费,与夫四夷薄海之朝贡,京师万姓之仰给,举由是以达”。

清朝由于实行满汉双轨制,机构庞大,对漕粮的需要更是超过历朝历代。

东汉末年以来,长期的战乱给黄河流域的城市造成严重破坏。

曹操任冀州牧后,开凿了一系列运河,对河北平原上的城市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建安年间开凿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使原先一个普通小县邺城一跃成为河北平原上水运交通的枢纽,不仅成为政治中心(曹魏、东魏北齐都以此为都城),也是当时北中国最重要的商业都会。

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六朝经营运河,再加上江南河流密布的天然优势,使水运成为当地主要交通选择,沿运的城市布局也出现了新的面貌。

建康不仅是传统的政治中心,同时因破岗渎、上容渎的开凿,使建康与三吴地区的沟通不必经大江之风险,建康也成为一重要商业都会。

此外,淮阴、广陵、京口、吴兴、会稽等都因临河而成为商业都会。

隋唐时,洛阳因南北大运河的开凿而恢复其“天下之中”的地位,汴州(今开封)“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通漕”③。

元明清时期,由于徐州和淮河以南的运河基本沿用了唐宋时代的运河,城市的布局无大变化。

而山东运河的开凿,临清、济宁、峄县、聊城等一批新兴城镇由此而兴起。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以商业贸易为驱动的民间日常商品的贸易流通,虽然规模不大,然而从长时段来考察,则对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洛阳位于鸿沟水系上端,借助运河“东贾齐、鲁,南贾梁、楚”④。

远在南海的番禺,“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玑、银、铜、果、布之凑”,因有灵渠可以沟通中原。

唐天宝初年,借助大运河,官方在都城长安举办过一次“全国物资展览会”,三二百只小船泊于长安城东广运潭侧,每船表上南方各地署牌,船上陈列各地土特产。

如表为广陵郡(扬州)的船上陈列铜器、海味等物,表为会稽郡(绍兴)的船上陈列吴绫、绛纱等物,表为宣城郡的船上陈列纸笔、黄连等物。

驾船人皆戴大笠子,穿宽袖、芒屦,如吴、楚之制。

陕县尉作歌词十首,于第一船作头号唱之以助兴,和者有妇人一百人,皆鲜服靓妆,鼓笛胡部以应之。

这些船在广运潭上连樯弥亘数里,观者山积。

当然,运河在历史上夜有负面影响。

比如,汴河是唐代最重要的一条运河,其流经地也是农业发达地区,可每逢春上漕粮起运时也正是农业下种需要用水时,为防止农民灌溉引水导致汴河水位下降,官方就“遣官临汴水,察盗灌溉者”。

此外,运河作为人工的水运通道,为保证通运时的一定水量,两岸必须筑堤。

随着来水中泥沙的沉积,日久便形成地上悬河,加剧了洪涝灾害。

(节选自《文史知识》2014.12,;有删改)

8.不符合文意,应当删去的一项是()

A.①B.②C.③D④

9.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运河功能的充分发挥,大大增强了汉朝的国力。

B.没有大运河,隋朝不可能重建大一统的帝国。

C.古代漕运用水和农业用水的矛盾难以避免,运河沿线农业灌溉大受影响。

D.全面理解运河的历史作用,可为今后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10.根据选文,分点概括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关于善良

六六

⑴老公和我带宝宝偶得去购物广场。

广场前,有一老叟盘坐于地,拉二胡。

合肥的腊月分外寒冷,宝宝被包裹得像个圣诞礼物,而老爷爷却在寒风呼号中伸着老树枝丫般的粗糙手指在一把破琴上吱吱扭扭。

老人面前的地上扔了个破烂饭盆,里面稀稀落落散着几个硬币。

⑵说真话,他的琴声远不如瞎子阿炳那样精湛动听,简单一支小曲也完成得勉强,不提五音乐律,更不说余音绕梁。

我低头看看他盆中的硬币,估计到夜也就够一碗寡面。

⑶怀中的儿子跟我闹着:

“宝宝要坐摇摇晃晃(电动木马),妈妈给我money(钱)。

”老公在旁边说:

“那叫coin(硬币)。

⑷我灵机一动,问宝宝:

“宝宝你看,爷爷拉琴很辛苦,一天没吃东西了,宝宝要不要把坐摇摇晃晃的钱送给爷爷吃饭呢?

⑸偶得看看面前的爷爷,毫不犹豫地说:

“不好。

⑹我哭笑不得。

我以为孩子秉性善良,看到如此可怜的场景,肯定痛哭流涕着就把钞票递过去了,哪里晓得,原来善良和艺术修养一样,是要从小培养的。

⑺我只好继续开导他:

“宝宝有新衣服穿,有酸奶喝,有电视看,有大房子住,可爷爷什么都没有,我们把宝宝坐摇摇晃晃的钱给爷爷吧?

不然爷爷肚肚饿。

⑻偶得思量一会儿,依旧坚定地答:

“不好。

⑼旁边的老公都已经扭头笑开了。

老公说:

“你这是损害他的利益,他心中摇摇晃晃是很重要的,他显然不肯。

你如果直接给他一个硬币让他塞给爷爷,这他是肯的。

⑽我问:

“什么是善良?

善良就是心底的怜惜,知道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顾别人。

如果无关痛痒的事情,举手之劳,那如何叫善良?

⑾老公不同意:

“这叫慈善,不叫善良。

慈善就是自己吃不完用不完,分出九牛一毛来与别人买点心安或者和平的生活环境。

他如果有摇摇晃晃坐,余下的钱能给别人,就可以了。

如果非让人虎口拔牙,那是不行的。

善良与苛捐杂税不同,要心甘情愿才可以。

强迫的善良不是真善良,这叫伪善。

⑿教育理念的偏差。

⒀拉琴的老头都住手了,开始听我们夫妻的争论。

一块钱而已,这对爹妈为何如此计较?

⒁我不理老公,继续做儿子的思想工作。

过程冗长,情节曲折,略去不言,总之,在儿子最终含泪①答应把钱给老爷爷的时候,老爷爷自己的泪②都快掉下来了,估计恨不能倒给我们一块钱别难为孩子了。

⒂儿子手里捏着一块钱,递给爷爷,爷爷双手承接着说:

“好孩子,谢谢啊!

祝你平安健康!

⒃偶得的难过只一会儿,不一会儿就又兴高采烈了。

⒄来到电动木马前,偶得一指说:

“要坐摇摇晃晃。

”老公开始掏口袋,我制止。

大丈夫言既出,必信;行既出,必果。

提醒偶得刚才已经把钱给老爷爷了,偶得想了想,也没闹,乖乖走了。

看他在前面自己摇摇晃晃着唱歌,假装自己在颠木马的样子,我的眼泪③都要掉下来了。

⒅我自己也很困惑:

善良,究其本意,应该如何?

⒆这件事,直到现在,老公都不同意我的做法。

他认为施舍别人是因为自己富有;而我认为,救济别人不在于自己能力大小。

⒇我问偶得爸爸,有些捡垃圾的人在贫困线挣扎却领养许多孤儿,这是什么行为?

一些支边的教师,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将一生奉献给山里的孩子,这又是什么行为?

(21)老公说,这叫高尚。

大多数人,能做到平常就已很好了,不要将伟人的心态或悲天悯人的救世主形态展现于人。

能把平凡人做好,就很好了。

(22)而我则说,人求高得中,求中得低。

你心中追求的理想与现实一定有差距。

如果最初就放弃了高尚,那么你永远不会有高尚的可能了。

11.第

(2)段画线句对琴声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12.第(17)段写偶得要坐电动木马,“老公开始掏口袋”,我为何制止?

(3分)

13.说说三处画线词语“泪”在文中的含义。

(3分)

泪①

泪②

泪③

14.文中偶得一家三口的语言各有特点,试作分析。

(6分)

15.文中偶得的爸爸妈妈对“善良”的理解显然有分歧,请谈谈你的看法。

(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

(刘)几,字伯寿,生而豪俊,长折节读书,第进士。

从范仲淹辟,通判邠州。

邠地卤,民病远汲,几浚渠引水注城中。

役兴,客曰:

“自郭汾阳城①此州,苟外水可引,何待今日?

无为虚费劳人也!

”几不答。

未几,水果至,凿五池于通逵,民大便利。

孙沔荐其才堪将帅,换如京使、知宁州。

俗喜巫,军校仗妖法结其徒,乱有日。

几使他兵伏垒门以伺,夜半尽禽之。

侬智高犯岭南,几上书愿自效,以为广东、西捉杀。

道闻蒋偕、张忠战没,疾驰至长沙,见狄青曰贼若退守巢穴瘴毒方兴当班师以俟再举若恃胜求战此成擒耳。

贼果悉众来,大战于归仁铺。

前锋孙节死,几以右军搏斗,自辰至巳,胜负未决。

几言于青,出劲骑五千,张左右翼捣其中坚。

贼骇溃。

进皇城使、知泾州。

陛见,辞以母老,丐复文阶归养。

仁宗谕之曰:

“泾,内地也,将母莫便焉。

”命特赐冠帔。

曾公亮荐之,复以嘉州团练使为太原、泾原路总管。

夏人寇周家堡,转运使陈述古摄渭帅,几移文索援兵,不听,率诸将偕请,又不听,乃趣以手书。

述古怒,移几为凤翔,且劾生事。

朝廷以总管非转运使所得徙置,遣御史出按,述古黜,几亦改鄜州。

召判三班院。

边吏告夏人趋大顺,英宗问几。

几曰:

“大顺天险,非夏人可得近,正恐与赵明为仇尔。

”帝曰:

“明之子奔马入城,几为所掩,卿料敌一何神也。

”以为秦凤总管。

几得谢二十年,放旷嵩、少间,间与人语边事,谓张耒曰:

“比见诏书禁边吏夜饮。

此曹一旦有急,将使输其肝脑,而平日禁其为乐,为今役者不亦难乎?

夫椎牛酾酒,丰犒而休养之,非欲以醉饱为德。

所以增士气也。

”耒敬识其语。

再加通议大夫,卒,年八十一。

其议乐律最善。

尝游佛寺,闻钟声,曰:

“声澌而悲,主者且不利。

”是夕,主僧死。

在保州,闻角声,曰:

“宫微而商离,至秋,守臣忧之。

”及期,几遇疾。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郭汾阳:

指唐名将郭子仪。

安史之乱平息后,郭子仪功封汾阳王,故称。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折节读书折:

改变

B.邠地卤,民病远汲病:

苦于

C.又不听,乃趣以手书趣:

趋向

D.耒敬识其语识:

记下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几使他兵伏垒门以伺携匕首以备不测。

B.间与人语边事。

彼与彼年相若也。

C.为今役者不亦难乎?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移几为凤翔,且劾生事臣死且不避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几在邠州做通判时疏通渠道引水注入域中,工程开始的时候宾客纷纷劝说,认为这种方法自从郭子仪在邠州建城便无法奏效,希望刘几不要做劳民伤财的事了。

B.侬智高侵犯岭南,刘几上书希望自己能够效力,被任命为广东西捉杀。

途中听到蒋偕、张忠战死,快速奔驰到长沙。

贼军出动全部兵力,双方在归仁铺激战。

刘几向狄青建议,派出五千精锐骑兵,分左右两翼攻击敌军的主力,贼军惊骇溃退。

C.边境官吏报告西夏人向大顺进军,英宗询问刘几。

刘几说:

“大顺是天险,不是西夏人可以接近的,恐怕是正好和赵明为仇人罢了。

”皇帝说:

“赵明的儿子骑马入城,差点儿被袭击,你退料敌人是多么神奇啊。

”于是任命他为秦凤总管。

D.刘几精通乐律,曾经在游佛寺时听到钟声,预料寺中主持会有不幸,结果应验;当天晚上主持僧人死去;在保州听到号角,预料守臣有忧患。

到了秋天,他自己患病去世。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见狄青曰贼若退守巢穴瘴毒方兴当班师以俟再举若恃胜求战此成擒耳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泾,内地也,将母莫便焉。

(3分)

(2)丰犒而休养之,非欲以醉饱为德。

所以增士气也。

(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

(7分)

小车行

陈子龙

小车班班黄尘晚,夫为推,妇为挽。

出门茫茫何所之?

青青者榆疗吾饥。

愿得乐土共哺糜。

风吹黄篙,望见垣堵,中有主人当饲汝。

扣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

【注】陈子龙(1608—1647),明末清初文学家。

本诗作于崇祯十年。

21.诗歌首句“小车班班黄尘晚”中的“晚”有什么含义?

(2分)

22.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5分)

(三)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23—24题。

(5分)

①“夫孝,置之而色乎天地,薄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②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3.有不少熟语源自《礼记》,请写出一个出自第①则的熟语:

(2分)

24.“为人子,止于孝”,《礼记·大学》认为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的根本,请结合第②则谈谈行孝道要注重什么。

(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⑴子曰:

“志士仁人,,”(《论语》)

⑵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⑶此去经年,,,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⑷,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⑸,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非洲谚语)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

(席慕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宁波市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A.B.船坞(wù);C.订(dìng)正,璞(pú)玉;D.高挑(tiǎo)凤冠霞帔(pèi)

2.D.A.盛名之下;B.肌理脉络;C.积重难返。

3.D.A.心酸指的是内心的一种感受,是指令某人伤心难过。

辛酸是对生活状态以及经历的一种描写,是指人们经过了某种辛酸的历程。

根据上文定语“生活的”限制,“心酸”应改为“辛酸”。

B.“不只”应改为“不止”;(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考前模拟:

不止——不只))C.“一念之差”应改为“一念之间”。

4.C.A.“不失为”与“是”语义重复。

B.成分残缺,应在“等”后面加上“措施”;D.歧义,“修车的”有两种理解。

5.⑤②①④③

6.“小清新”是在文艺、生活方式等方面以自然淳朴、淡雅脱俗为审美标准的一种亚文化现象。

(“文艺、生活方式”“自然淳朴、淡雅脱俗”各1分,“亚文化现象”2分,共4分)

7.示例1:

“朋友圈”是一个开放的圈。

它提醒我们,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要时刻注意甄别真假、冷静理性。

现代科技让人们沟通更便利、生活更丰富,但对朋友圈这样的社交工具,既不能过于依赖,更不能沉溺其中,以至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

示例2:

,“朋友圈”只是人们之间一种沟通、联系的新方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更新的网络社交工具出现。

无论是什么样的工具,终究只能是工具。

对“朋友圈”这样的交际舞台,如果你无法拒绝,无法屏蔽,也无法选择离开,最现实的办法,是淡看这个虚拟的圈子,在纷纭芜杂的信息面前,永远保持一份清醒、一份定力。

示例:

3:

:

“朋友圈”是一个网络熟人社会,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人际间的支持,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要。

但和其他网络社交工具一样,“朋友圈”呈现出碎片化、浅表化、情绪化特点,各种资讯被切割成细小的片断,让完整的表达、逻辑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判断难以实现。

不拒绝,不依赖,这或许是对待“朋友圈”应有的态度。

示例4:

“朋友圈”只是一种网上交流方式,但绝不是唯一方式。

每个人都需要社会支持系统来释放压力,这个系统更重要的是亲人、朋友、同事和爱人等生活中与自己亲密的人,而不是“朋友圈”中虚拟的朋友。

不拒绝,不依赖,这也许是对待“朋友圈”应有的态度。

(批改建议:

扣准“理性”,力求全面辩证,酌情给分)

8.A.

9.B.

10.①加强和巩固统一王朝的统治。

②促进运河沿线城镇的发展。

③加强地区间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

(3分)

11.①点明老人琴技不佳,与上文“粗糙手指在一把破琴上吱吱扭扭”“破烂的饭盆,里面稀稀落落散着几个硬币”相照应。

②写出老人的可怜,为下文捐钱的情节作铺垫。

(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3分。

12.①我信奉言必信,行必果。

②我希望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懂得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顾别人。

(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3分。

13.泪①偶得因为妈妈硬要自己把坐摇摇晃晃的钱给老爷爷,心理委屈而流泪。

泪②老爷爷见我努力说服偶得捐钱,感动而流泪。

泪③我被孩子纯洁的心灵所打动而流泪,眼泪中也包含着作为母亲的隐隐的心痛。

14.偶得爸爸:

理性(现实,实在);偶得妈妈:

感性,理想;偶得:

天真,直率。

(结合文中具体语言分析,共6分)

15.指出偶得爸妈对善良的不同理解(1分)表明自己的观点(1分),阐释(3分)。

16.C.趣:

催促.

17.A.都是连词,表目的,“来”。

B.介词,和/连词,和。

C.动词,做/介词,替。

D.并且,而且/尚且。

18.D.“到了秋天,他自己患病去世”错误,刘几在保州只是患了病,前文写他去世是在做通议大夫的时候。

19.见狄青曰/贼若退守巢穴/瘴毒方兴/当班师以俟再举/若恃胜求战/此成擒耳(“见狄青”后面可断可不断,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

(1)泾州,是内地,(你)携带母亲没有比这里更方便的了。

()

(2)丰厚地犒赏他们并且使他们休息调养,并不是想把喝醉饱餐当作恩德,而是用来增强士气的。

(“休养”使动用法,翻译为“使……休养”;“以……为”翻译为“把……当作”;“所以”翻译为“用来”,各1分)

21.既点出天色将晚,又可见夫妇两人推车已久。

(2分)

22.①白描手法,用质朴、简省的语言,不事雕琢,写出了农村的萧条破败,外出逃荒夫妇忍饥挨饿、前途渺茫的凄凉。

②虚实结合。

“小车班班黄尘晚,夫为推,妇为挽。

”写所见所闻,为实写。

“青青者榆疗吾饥。

.愿得乐土共哺糜”为悬想之词,为虚写。

“中有主人当饲汝”是夫妇二人的猜想,是虚写。

“扣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觅食无果,相对垂泪,是实写。

(5分)

23.放诸四海而皆准(“放之四海而皆准”亦可,2分)。

24.孔子认为行孝道最难在于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脸色,说明孝首先是一种心理情感的培养和体现。

子女孝顺父母,不只是要注重表面的、物质的供养,更重要的是表现内心的恭敬和顺之情。

(3分)

25.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⑵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⑶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⑷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独立

⑸渔舟唱晚雁阵惊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