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7042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61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7页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

农业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

目录

第一讲导言第二讲文化区4

一、地理(Geography)4

(一)什么是地理学(Geography)?

5

(二)什么是文化?

无标准答案5

(三)什么是文化地理学?

5

二、地理学研究中的区域问题5

(一)世界自然地理区5

(二)世界文化地理区6

三、文化地理学的五个核心概念7

1、文化区7

2.文化景观8

3.文化生态9

4.文化传播9

5.文化整合(culturalintegration)11

第三讲农业的起源及其区域差异11

农业11

一、农业的起源12

1、农业起源山区理论12

2、农业起源多中心理论12

二、农业作物的传播(也伴随着动物的传播)12

农业起源多中心理论——农业三大起源中心12

三、农业类型与分区13

(一)生存农业(传统农业)类型13

1、游耕农业13

2、精耕农业——精耕稻作农业14

3、精耕农业——精耕旱作混合型农业14

4、游牧业14

(二)商业农业类型15

1、商业大牧场15

2、商业乳品业(牛奶、奶酪、黄油制品)15

3、商业谷物种植业15

4、肉品牲畜饲养业15

5、地中海农业15

6、蔬菜水果种植业16

7、经济作物种植园16

8、毒品种植业16

四、影响农业区域差异的因素16

第四讲工业革命以前的城市16

一、早期城市的起源中心16

二、从文化到文明17

三、城市的起源问题17

1.技术因素(“水利文明”理论)17

2.宗教因素:

17

3.政治因素:

18

4.多因素影响:

18

三、工业革命以前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类型18

1、宇宙宗法城市(CosmomagicalCities)18

2、古希腊城市(600BC—200BC)19

3、罗马城市19

4、欧洲中世纪城市20

5、巴罗克城市20

第五讲城市化及其区域差别20

(一)200年来世界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20

(二)城市化21

(三)世界不同地区城市内部的空间变化特点21

1、北美城市发展模式21

2、.西欧城市发展模型22

3、东欧城市发展模式23

4、第三世界国家城市发展特点23

5、中国城市24

第六讲世界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24

一、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24

1、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地理因素25

1.分析区域人口承载量的三个指标25

2.分析区域人口差异的指标25

4.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区域差异26

5.人口结构26

二、人口迁移及其特点26

1、影响人口移动的原因27

2、全球移民模式27

3.主要移民类型27

第七讲世界人种和种族28

一、人种(Race)29

(一)划分人种的主要指标29

(二)世界人种划分29

1、三分法(法国居维叶1800)29

2、四分法(英国赫胥黎1870)29

(三)地理人种(GeographicalRace)30

1、九大地理人种30

2、32个地域人种31

3、人种与地理环境32

4、血型的区域差异33

二、种族(ethnicity)33

三、民族(nation)33

四、人种、种族的融合(整合)33

五、人种、种族与地域差别34

第八讲世界语言地理34

一、语言的起源与传播35

(一)什么是语言35

(二)语言的起源与变化35

二、世界主要语系35

(一)印欧语系(跨印度和欧洲,似乎与人种类似)36

(二)含(哈)闪语系37

(三)阿尔泰语系和乌拉尔语系37

(四)汉藏语系37

(五)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38

(六)南亚(Austro-Asia)语系38

(七)非洲的主要语言38

三、语言与民族主义:

一个政治单元的文化情况38

1.印度的语言问题39

2.斯里兰卡问题39

3.尼日利亚的语言分布:

39

4.加拿大的语言问题:

法语39

5.波黑地区的语言和种族问题:

39

第九讲世界宗教地理39

一、宗教及其构成39

宗教信仰统计40

二、宗教的空间分布40

(一)普遍宗教40

1)基督教40

2)伊斯兰教42

3)佛教44

4)锡克教44

二、民族宗教45

1)印度教45

2)犹太教45

3)神道教46

4)自然崇拜46

三、地区冲突与宗教(未授)46

黎巴嫩46

北爱尔兰宗教问题46

斯里兰卡宗教问题47

第十讲世界政治地理47

一、国家的基本属性47

二、国家的五种基本形态47

1.紧密形国家47

2.长条形国家48

3.蝌蚪形国家48

4.松散形国家48

5.穿孔性国家48

三、国家的界限48

1.边疆(frontier)48

2.边界(border)49

边界类型:

49

海洋:

49

四、国家与民族49

1.民族国家49

2.多民族国家50

3.一个民族分布于多个国家50

五、世界地缘政治51

1.“国家有机体论”(社会达尔文主义)51

2.海权论51

3.腹地理论(陆权理论)51

4.豪斯霍费尔“全球泛区观”52

5.边缘地区理论52

6.多级世界的政治格局52

7、文明的冲突理论52

第十一讲地理大发现与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52

一、西方地理大发现前夜的郑和航海活动(1405-1433年)53

1、中西古代航海的关键问题53

2、郑和船队的航线问题54

3、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基础56

二、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的航海活动57

1.葡萄牙人的海上活动57

2.西班牙人的海上活动58

三、东西方地理观之比较58

第一讲导言第二讲文化区

090916090923

一、地理(Geography)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易·系辞》

“天有悬象而成文章,故称文也;地有山川原隰(xi),各有条理,故称理也。

”——唐·孔颖达

1、【中国古代地理学】(但是不成为现代地理学)

1、政区地理:

为政治服务的传统;人口、区域、税收

2、山水地理:

为历史服务的传统,《水经》、《水经注》(郦道元用水去记录历史,但是事实上,山水都在变化)、《水道提纲》、《西域水道记》;

堪舆地理:

为现实服务的传统(为了人的日常生活,研究风水Eg.十三陵,靠山有照,面水聚气)

本课:

通过地理现象看背后的文化驱动力

禹迹图:

计里画方

2、【古希腊地理学】(与中国相比,更加思辨)

1、Geography:

大地的描述;

2、哲学、天文学、几何学、地理学结合;

3、地球概念的提出,五带的划分;(猜出了地球是圆的)

4、地图及经纬网的使用

现代地理学:

亚历山大.冯.洪宝德(众多学科之父,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奠基人,提出植被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关系)

卡尔李特尔(现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

(一)什么是地理学(Geography)?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

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

地质学:

研究地球内部的固体球;地理学:

研究可以看清的地球表面圈层

地球圈层结构图: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学会阅读地理,每个人从本质来讲都是地理学家,你的直觉、本能就可以告诉你;但是成为有意识的地理学家则需要训练

(二)什么是文化?

无标准答案

——文化是人群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特征,这些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特征构成一群人的共同行为模式。

如共同的语言、行为、思想、生活习惯、技术、价值观等,并由此将人们社会性地联系在一起。

(三)什么是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区域多样性问题,揭示不同的文化要素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的功能联系。

它描述和研究语言、宗教、经济、政治和其他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变化性和稳定性,解释不同地方的人类活动在表象和功能上的差别。

(如一个民族,和其他民族,在空间、语言上的关系。

不同的文化要素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二、地理学研究中的区域问题

1.区域※(自然地理区、文化地理区)

1)地域:

范围

2)边界:

分布在多大的范围

3)位置:

绝对位置(经纬度)、相对位置(和其他位置的关系)

2.尺度:

大、中、小(洲、国家、乡村)

地图比例尺:

大、中、小(反过来)

(一)世界自然地理区

1.世界大陆与世界大洋

地球表面结构的基本特征

地球总面积51000万KM2;

海洋36100万KM2(71%);

陆地14900万KM2(29%)。

世界七大洲(万KM2)(七大洲是怎么来的?

亚非欧是希腊人的命名,因此是从西方来的,中国是天圆地方,中国在中心。

希腊人何尝不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亚洲(4300)

非洲(2984)

北美洲(2425)

南美洲(1828)

欧洲(1060)

南极洲(1400)

澳洲(大洋洲)(896)

世界四大洋(万KM2):

太平洋(17968)

大西洋(9310)Antarctica原意是亚特兰大

印度洋(7492)

北冰洋(1310)

对应中国的四海:

东洋、大西洋、小西洋、北洋

1.亚洲

欧—亚分界线:

乌拉尔河——乌拉尔山——里海——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为什么?

从希腊下来的传统,这不是自然分区而是文化分区)

非—亚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2.非洲

3.北美洲

4.南美洲

6.南极洲

世界气候带

世界植被

世界土壤

世界自然区

(二)世界文化地理区

世界自然划分有7个区

世界文化区(受到研究者文化的观念的影响,没有绝对的)

文化区划分的指标

1.民族

2.语言

3.宗教

4.政治

5.经济

6.历史

12个世界文化区

1.欧洲2.俄罗斯

3.北美4.中美5.南美

6.北非/西南亚

7.亚撒哈拉非洲

8.东亚9.南亚10.东南亚

11.澳大利亚

12.太平洋地区

世界文化区:

1.欧洲文化区:

西欧、北欧、东欧、南欧、不列颠诸岛

2.俄罗斯文化区:

俄罗斯核心区、东部边疆区、西伯利亚区、远东区

3.北美文化区:

大陆核心区、南方区、西南区、西部沿海区、腹地农业区、边缘内陆区、法语加拿大区、新英格兰沿海区

4.中美文化区:

墨西哥区、中央美洲区、加勒比区(大安德列斯区、小安德列斯区)

5.南美文化区:

巴西区、北部毗加勒比区、西部高山区、南部地区

6.北非-西南亚区:

北非过渡区、马格里布、埃及、中东、阿拉伯半岛、非阿拉伯地区(EmpireStates)、突厥斯坦

7.亚撒哈拉非洲:

西非、南非、东非、赤道非洲

8.南亚文化区:

印度恒河平原区、西部巴基斯坦区、北部尼泊尔-不丹区、东部孟加拉区、南部达罗毗荼-斯里兰卡区

9.远东文化区:

中国核心区、新疆区、西藏区、蒙古区、韩-日-台三角区

10.东南亚文化区(印度支那):

中南半岛区、海岛区

11.澳大利亚文化区:

澳大利亚核心区、澳大利亚边缘区、新西兰区

12.太平洋文化区:

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

三、文化地理学的五个核心概念

1、文化区

1.1形式文化区(formalculturalregion)

具有一个或多个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区,区内的文化特性是一致的,其边界具有过渡性和模糊性。

自然形成的

世界小麦分布图:

小麦

形式文化区图示

欧洲的语言、宗教文化区(中部是文化特色带,不稳定)

1.2功能文化区(functionculturalregion)

通过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宗教的功能形式而组织起来的文化区。

区内文化特征具有异质性,有明显的节点和边界。

功能文化区可以包括不同的形式文化区。

Eg。

一个报纸的发行区,有一套行销的机构,这个印出去的范围就是功能文化区

宗教文化区某种程度上是功能文化区

中国和蒙古之间的区域划分是不能含糊的

在区域内部,形式文化区在北部都讲普通话,而一过南岭就是粤语,而这才是最正宗的中国话

孟子:

君子有三乐:

第一乐,父母在,兄弟和睦。

第二乐:

问心无愧。

第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养之

北京市行政区

摩门教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

土地使用和土地所有可以合在一起

1.3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culturalregion)

具体的,存在于居住者脑海中,被一部分人们共同认可的区域,如“南方”、“北方”、“关东”等。

是研究民间文化的重要工具。

美国Dixie乡土文化区

中国的东北只是东三省吗?

事实上,内蒙、河北北部也认为自己是东北

2.文化景观

(culturallandscape)

景观一词来自德语,意思是大地的形状(alandshape)。

现代地理学中的景观是指某一个地理区域中的地理要素综合体。

能够看到的,但是如降水、语言也属于文化景观

C.O.Sauer建立德国景观学派

1889年12月24日,出生于密苏里州沃蓉顿镇(Warrenton)的一个德裔移民家庭;

1908年(19岁),获学士学位

1915年(26岁),获芝加哥大学地理系博士学位。

1915年,密执根大学(TheUniversityofMichigan)地理系任教;

1922年(33岁),密执根大学教授;

1923-1957年,The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地理系主任,创立“伯克利文化生态学派”;

1941年,美国地理学会主席;

1975年逝世,享年86。

他将景观分为两部分

——自然景观(NaturalLandscape)

——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

但是:

如悬空寺(岩石上的楼阁建筑)便是在自然景观之上的文化景观

景观(Landscape)的性质

1.景观不是简单地指被某个观察者看到的某个地方的景象。

地理学的景观与风景画家的描述是不同的,它是对观察到的一系列个别的景象的综合。

2.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两方面,文化景观是由一组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而产生的,文化是动力,自然景观是媒介,文化景观是结果。

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不是二元的,而是相互统一的。

文化景观依附于自然景观之上

3.景观具有生物的属性,如果我们不把景观看作是一个生物体,不是从土地与生命相互联系的角度去理解它,我们也就不可能彻底理解一个地方的性质。

Eg北大校园地图,有很强功能性,尽管不是文化景观。

但是校园水系、校园植被、地形、道路(人工,每一平方里的土地都被改造过了)建筑四斋、六院、一体二体;二十年的变化,从二教门口路上看北大

自然景观演变模式

源动力

地质构造

气候

植被

文化景观演变模式

3.文化生态

文化地理学不仅要从空间的角度解释文化的区域差异性和相似性,而且要考虑文化与自然的关系。

研究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即人地关系的研究。

包括两个方面:

自然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对自然的影响

3.1【环境决定论】

流行于二十世纪初,认为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和地形,是塑造文化的决定性力量。

人类文化是自然环境的被动产物,相似的环境产生相似的文化。

黄色文明基于黄土,因此不发达、内向;蓝色文明基于海洋,因此发达、外向。

为什么这里有北京城?

是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区位——只有地理学家能解释,而不是哲学家解释。

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是文化决定论,认为是人决定的,盛行于六十年代。

一百年前和一百年后的中国不一样,但是地理环境一样。

3.2【或然论】

1920年代,环境决定论被抛弃,或然论开始流行。

或然论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最终的人地关系方式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而人类的选择又是在文化的影响下作出的。

环境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中庸的结果

3.3【环境感知】

每一个人或文化群体,对自然环境都有自己的精神意象(mentalimage),这个意象是由知识、经验、情感、价值观所决定的。

人类对自然的选择,是通过对环境的感知来决定的。

环境感知是不完全的,常常是扭曲的。

环境意识决定了人怎么做,唯心的,但是有其合理之处,不同的人在欣赏景观时是有自己的烙印的

Information(environmentalmessages)-reception-cognitive-recall

不同的人画北大图,结果不一样,因为环境感知不同

环境感知相当于“摸着石头过河”

满人入关,汉人宁可被砍头也不剪掉前面的头发;后来清亡,汉人宁可被砍头也不剪掉后面的头发

北京生活的契丹人留下墓道中的壁画,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游牧帐篷

农业与牧业的交错分布,不同执政者的改造

新文化因素的进入——满清入关,尽管1840后腐败无能,但是在1840-1900也有很多挽救民族危机的措施,其中一条便是汉人移民到蒙古、东北地区,而在之前一直是蒙满、蒙汉分治,

3.4【人类作为地球的改造者】

与环境决定论完全对立,认为人类强烈改变和影响了自然环境。

(科学发展观)

GeorgePerkinsMarsh,ManandNature,1864

环境保护运动最早的倡导者,提前了一百年,在资本主义的上升期提出了人地关系应当和谐

人类社会-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文化传播

100%的美国人

我们纯粹的美国人在床上醒来了,他睡觉的床是近东式样的,但在传到美国之前曾在北欧改造过。

他掀开被子,那是用在印度驯化的棉花制成的;或是亚麻布的,那是在近东驯化的;或是丝绸的,那是由中国人发现的东西。

而所有这些玩意都是靠了在近东发明的一种纺织技术制造出来的。

他穿上软拖鞋——美国东部森林区印第安人的发明物——来到浴室,浴室内的装置则是欧洲人和美国人新近发明物的大拼盘。

他脱掉睡衣,一种由印度人发明的外套,用肥皂——古代高卢人的发明——洗澡。

然后他开始刮胡须,这种习俗可以一直追朔到闪米特人或埃及人的古老仪式上。

去吃早饭的路上,他停下来用吕底亚人发明的硬币买了一份报纸。

坐在餐馆里,他的面前摆了一大套借用来的发明物:

瓷盘是中国人的发明,做刀子的钢是在印度南部首先使用的,叉子属于中世纪意大利人的发明,勺子则来源于古代的罗马。

吃完早饭,我们的朋友开始阅读当天的报纸。

这些消息是通过古代闪米特人发明的字母,使用一种德国人的技术,印在中国人发明的物质上的。

当他读完关于国外动荡局势的报道,如果他是一个品行良好,十分本份的公民,他便会用印欧语言感谢一个希伯来人的神——他是一个100%的美国人。

——RalphLinton,1936

一个100%的中国人?

——不存在了

理教白瓷砖,这种内衣外穿的方式甚至可以传到内蒙古的牧民家里

4.1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

4.1.1扩张传播

扩张传播包括三种形式:

人不动,文化动

4.1.1.1等级传播:

新思想从一个重要的人或地方蛙跳到另一个重要的人或地方,略过其他的人群或地方。

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

等级传播,北大,之后是上海的知识分子,而不是北京、保定、石家庄

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4.1.1.2接触传播:

新思想像波浪一样传播,不分等级,接受新思想、新发明的人数不断增加,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如同滚雪球一样。

共产主义往下走的时候,便是接触传播

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50年时间

蛤蟆镜,从南向北传入中国,集中在青年等级,穿上T恤、喇叭裤,是八十年代最潮的时代青年,用大哥大打电话一定要到人多的地方,因为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4.1.1.3刺激传播:

新思想中的某些成分被去掉了,但主要的或基本的思想被接受。

如植物、动物的驯化传播。

小孩看到电视上看到打高尔夫球,于是用纸卷成棍子,画几个坑,打乒乓球

4.1.2移动传播(relocationdiffusion)

带着新思想的一个人或一组人,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将新思想传播到新的地方。

如历史上欧洲新教徒移民美洲的现象

地理条件均质情况下核心区与边缘区形成示意

形式文化区图示

扩散传播与迁移传播

玄奘取经

鉴真东渡

接受新事物的三个阶段:

1.缓慢接受阶段(观望阶段)

2.迅速增长阶段

3.停滞阶段(饱和阶段)

4.2影响传播的要素

1.时间—距离衰减理论:

在均质的条件下,传播随着距离和时间的增加而减弱。

2.传播障碍:

包括自然的(如高山、沙漠)或人为的(如国家边界、行政区边界、校园围墙等)两种。

分为两类:

1)完全障碍:

一点不能通过

2)可渗透障碍:

一部分可以通过

中国历史上没有封闭过,也从来不会封闭,沙漠、高原都没有阻碍,可以走山前绿洲,唐僧也不会直接穿越沙漠

5.文化整合(culturalintegration)

构成文化景观的文化要素都被系统地、空间地联系在一起,文化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一个文化要素改变了,其它的文化要素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讲的是文化要素与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他们是互相影响的,可能是分开的,但是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影响另一个要素的变化

世界气候带

交通原则

拉丁美洲城市发展模式

世界猪肉消费地区,集中在中国东部、欧洲、北美东部

猪狗是与中国人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西游记》里面的三个徒弟,只有一个本土的动物,并且猪八戒是最动摇的动物,因为适合生活在湿润、半湿润的环境中,并且有宗教的原因

作业:

南美巴西地区为什么不吃猪?

发到老师邮箱,前20名奖励10分

杜能环——农业区位论

社会科学的方法

人文主义的方法

第三讲农业的起源及其区域差异

091014

农业

农业是指人类通过培育植物、养育动物的方式以获取生存或经济的目的,从而有意识地改造地球表面的活动。

植物与动物的驯化

1.选择理想的植物或动物;(只有少数动物和植物才得以被驯化)

2.与其它植物和动物在基因上隔绝,长期培养。

我们谈的农业:

种植、养殖。

包括动物、植物两方面

一、农业的起源

古人选择:

一年成熟,雌雄同株

农业在时间上的发生与发展

采集狩猎业在空间上的变化(农业不是在世界上同时出来的,而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

1、农业起源山区理论

C.O.Saucer《农业的起源与传播》

农业不可能是早期人类对于饥饿的响应;

最早从事植物驯化的,应该是那些定居的、有闲暇的、食物有剩余的人群;

早期的农业不可能发生于草原或大河谷地,因为那里的深厚草根极难去除,耕种不得不在林地中进行;

驯化中心应该位于动植物种类丰富的区域,地形多样、气候复杂的丘陵山区成为丰富的动植物基因库,为驯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向草原进军远比向农业进军晚)

最早的农业起源的中心应该在东南亚的湿润地区;

动物的驯化是由定居的人群完成的;(母性)

畜牧业发生在农业之后,畜牧业是从农业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经济方式,并依附于农业文化。

(采集狩猎—农业—畜牧业)

两河流域早期农业文化遗址

2、农业起源多中心理论

中亚:

肥沃的新月形地带:

并不是平原农业耕地,而是两河的上游,“肥沃”在山上,生物多样性风物,植物种属多。

一万多年前的农业

中国的早期农业文化:

黄河的直流,丘陵地区

所以农业起源的地方紧紧傍着山区

西亚、东南亚、美洲墨西哥高原

结论:

中低纬度的山前地区

种子类农作物的起源中心

块根类农作物的起源中心

无性繁殖的起源:

中亚、安第斯山、西非

块根类植物:

红薯、土豆、香蕉、甘蔗、芋头

二、农业作物的传播(也伴随着动物的传播)

农业起源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