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7388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方法与指导----主题1:

学会评价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结合一项具体的主题活动,了解评价与反思的内容与方法,学会正确自我评价。

2、能依据具体的活动项目,设计评价与反思的内容及形式。

3、初步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评价与反思的方法。

难点及:

正确评价他人和自我反思。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评价与反思的方法。

教师准备:

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评价与反思的相关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

通讯感忽而门在参加活动过程中,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与帮助,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愿望呢?

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评价与反思提出不同方面的问题。

(二)结合实例,学习评价与反思。

以我做家乡小导游主题活动为例,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对活动进行评价?

这样评价有什么好处?

你自己还有什么建议?

(三)、交流互助,突破难点。

交流办理组织的一项活动,回想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完成任务情况等方面,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好好思考,特别抓住关键问题进行评价与反思。

(四)及时反思,不断进步。

结合本次活动,总结评价与反思的学问。

 

第二课时

(一)、选择一项自己难忘的活动,从活动的目的、要求、任务等方面,回顾一下自己的表现,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和反思。

(二)、叙述形式:

文字叙述或者表格叙述。

(三)、阅读同学的评价与反思,提出自己的建议,在认真修改自己的评价与反思。

(四)、总结交流。

 

方法与指导----主题2:

建立活动小档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档案的内容及一般整理的方法。

2、通过具体的主题活动,初步学会将种类繁多的资料进行分类、排序和存放。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建立档案。

教学难点:

学会一定顺序建立档案。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建立档案的方法。

教师准备:

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档案的相关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围绕建立档案,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梳理问题。

(二)结合实例,自主探究。

以我做家乡小导游为例,引导学生思考:

一项活动积累哪些方面的材料?

(三)、建立活动小档案应注意的事项:

1、材料要真实。

2、记录要完整。

3、要有活动总结、评价与反思。

4、内容多,可为档案建立目录。

(四)、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活动。

 

第二课时

(一)、实践体验,突破难点。

结合近期开展的一项活动,小组交流活动过程积累的材料,包括自己的总结、评价和反思,查缺补漏。

(二)、设计制作档案袋。

1、根据活动小档案的类型和材料的多少,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废旧纸盒,设计制作档案盒。

2、在档案袋的封面贴好标签。

3、把整理好的档案放进档案袋。

(三)、评价反思,拓展延伸。

结合本次活动,评价自己的表现。

 

活动与探究-----主题1:

饮茶的学问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辨别几种常见的茶叶。

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初步形成对生活的关注、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几种常见茶叶的种类、特点和保存方法。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认真填写记录表,将资料进行整理,准备全班交流。

教师准备:

准备几种常见的茶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前门情思大碗茶》,激发学生对茶叶的兴趣。

(二)探究茶叶的学问。

介绍茶叶的历史。

(三)问题与思考

1、茶叶的种类有哪些?

2、用多热的水泡茶最合适?

3、放多少茶叶最合适?

4、怎样饮茶最健康?

(三)、师生互动、汇报交流。

1、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小组分工,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

2、注重对学生进行平即时评价,科学引导。

3、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

 

第二课时

走进茶叶

 

(一)深入体验、感受区别。

1、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几种常见的茶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等方法进行现场辨别。

2、教师用玻璃杯冲泡茶叶,让学生认真观察茶叶的茶色、汤色,品茶味。

(二)、总结升华、,学以致用。

1、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对常见茶叶的种类、特点和保存方法进行总结。

2、教师引导学生将探究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第三课时

健康饮茶

一、调查周围人们的饮茶情况

二、设计调查问卷

三、调查发现

1、选择茶叶是最重要的。

茶分六大类,绿、白、黄、青、黑、红。

从左至右味道由淡至浓,如果你的饮食结构油腻,荤腥偏重,就要选择后面的茶比如红茶,反之应选择绿茶、白茶等。

另外,青茶也就是乌龙茶。

2、茶叶要注意品质,不要喝已经霉变或有异味的茶叶。

尽量不要喝新茶(新茶存放三个月以后再喝比较好),新茶火气大。

3、不要喝隔夜茶。

4、不要空腹喝茶。

5、晚间不要喝茶,以免影响睡眠。

6、不要喝太浓的茶。

7、不要喝袋装茶(大多是茶末等,不卫生)。

8、其次选择好茶具。

紫砂壶、杯最好,瓷器也不错,玻璃杯也行,不要用金属和塑料器具饮茶。

9、掌握好泡茶水温,泡茶水温不要过高,80-90度就可以,水温过高营养损失大。

四、交流收获。

 

第四课时

学会沏茶

一、认识茶具

茶叶的种类不同、需要的茶具也不同。

播放课件,认识不同的茶具。

二、冲泡茶叶

1、,清洁茶具

2、洗茶(温度不宜过高70_80度左右).

3、泡茶.(温度保持在85度左右,也就是水壶里的水刚开始冒气泡).

4、..每种茶叶的温度和泡发都不一样.有中投法,下投法等等

三、品茶

1、学生冲泡铁观音,要求操作规范。

2、一起品茶。

四、交流收获与感受。

 

活动与探究-----主题2探索宇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航天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编辑,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制作宣传册,探究合理运用资料、科学积累的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对所搜集的资料卡进行了分类、编辑、整理。

难点:

对资料卡进行筛选。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前期制作完成信息资料卡,包括我国神舟9号宇宙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神舟9号载人飞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1、交流资料。

教师播放神舟9号飞船课件,学生交流制作的信息资料卡。

2、提出问题:

通过开展专题研究,分享探索宇宙的收获。

3、揭示课题:

展示前期开展课题研究制作的《北京奥运会宣传册》,引导学生交流,揭示课题。

(二)学习制作宣传册。

第一步:

探究宣传册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规划目录:

1、学生翻阅讨论。

2、观察《北京奥运会宣传册》,有什么发现?

安排内容:

1、继续观察?

《北京奥运会宣传册》,还有什么发现?

2、制作细节指导。

设计封面封底:

1、继续交流:

宣传册还有哪些部分?

2、小结:

怎样制作宣传册?

第二步:

确定目录,明辨评价标准。

1、交流。

2、出示最受欢迎的页面评价标准。

第三步:

制作宣传册。

(三)展示评价。

1、让学生展示学生制作的宣传册页面。

2、学生填写自评表。

3、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四)总结延伸。

 

第二课时

搭载神州寻奥秘

一、揭示主题

二、资料收集与整理

1、方法:

查阅专题网站、书籍、报刊等多种途径了解航天事业发展的进程。

2、整理资料,制作信息资料卡。

3、资料卡内容:

研究的问题、

查阅资料记录

资料来源、

分析与思考

4、制作资料卡

5、将资料卡装订成册。

6、互相传阅,交流体会

 

第三课时

结识航天人

1.结识太空人

教师:

有了这么多的航天器,世界上都有哪些国家的宇航员进入太空了?

同学们都搜集了许多航天员的资料,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图片,寻找答案。

【学生活动】汇报小组交流结果。

学生展示材料,发言,告诉同学们自己的发现,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师活动】在学生互相提问解答的基础上,教师精讲点拨,课件展示难忘的太空人:

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我国早期献身于航天事业的科学家,由于他的壮举,天文学家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环形山”。

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1961年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宇宙空间的苏联宇航员。

图片:

阿姆斯特朗登月——1969年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图片:

神州5号航天员杨利伟——20XX年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图片:

20XX年神州六号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

(三)、课堂讨论,巩固提高:

教师:

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以牺牲宇航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宇宙,你认为是否值得?

学生小组讨论:

交流汇报。

教师点拨:

在地球资源日渐枯竭的未来,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日渐重要。

现在已知浩瀚的太空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巨大宝库,载人航天事业就是通向这个宝库的桥梁。

以往只有在科幻电影中才能见到的镜头,将一步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实现。

人类转移到其他星球上居住和生活将不再是幻想,完全可以开发出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间,来解决现在生活空间越来越拥挤的现状。

到了那个时候,人类又将面临着更多新的考验和抉择。

中国要想在未来占据一席之地,离不开开发太空资源的基础——载人航天技术。

神州5号,神州6号,嫦娥2号的顺利升空标志着中国的国力已从经济、军事扩展到科研方面,说明中国人能真正意义上的进入载人航天领域。

中国是强国,是科技强国。

这也树立了五千年文明古国新的历史形象,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四)、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感想和收获?

说一说!

学生:

自由发言,汇报总结。

(五)、课外拓展:

1、课后同学们收集各种航空灾难的资料,通过资料的搜集、通过观看相关录像来了解航天灾难史,了解人类为航天事业作出的不懈努力。

2、课后收集资料展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第四课时

我做小小航天人

一、引入主题 

教师:

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以牺牲宇航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宇宙,你认为是否值得?

 学生小组讨论:

交流汇报。

 

教师点拨:

在地球资源日渐枯竭的未来,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日渐重要。

现在已知浩瀚的太空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巨大宝库,载人航天事业就是通向这个宝库的桥梁。

以往只有在科幻电影中才能见到的镜头,将一步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实现。

人类转移到其他星球上居住和生活将不再是幻想,完全可以开发出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间,来解决现在生活空间越来越拥挤的现状。

到了那个时候,人类又将面临着

更多新的考验和抉择。

中国要想在未来占据一席之地,离不开开发太空资源的基础——载人航天技术。

神州5号,神州6号,嫦娥2号的顺利升空标志着中国的国力已从经济、军事扩展到科研方面,说明中国人能真正意义上的进入载人航天领域。

中国是强国,是科技强国。

这也树立了五千年文明古国新的历史形象,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二)、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感想和收获?

说一说!

 学生:

自由发言,汇报总结。

 

(三)、课外拓展:

 

1、课后同学们收集各种航空灾难的资料,通过资料的搜集、通过观看相关录像来了解航天灾难史,了解人类为航天事业作出的不懈努力。

 

2、课后收集资料展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四)、板书设计:

 

  探索宇宙 1、观测太空 2、运载火箭 3、航天器 4、难忘的航天人

 

活动与探究----主题3科学使用家用电器

第一课时

使用电冰箱的学问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 2、了解电冰箱的基本操作常识 3、了解不同食物的存放位置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

电冰箱的基本操作常识。

活动过程:

1、认真观看课件,了解冰箱的有关知识。

 

(1)冰箱的分类 

(2)认识能效标识 

(3)认识冰箱主要部件,简单了解其工作原理 

2、观看《冰箱的使用》等视频,要求认真观看,了解食物贮存应注意的问题。

 

提问:

通过观看视频,我了解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展示运用 

1、展示《这些吃的应放在哪里?

》 

组内讨论后展示 

 

第二课时

巧用微波炉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使用微波炉的正确方法。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微波炉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难点:

制作微波鸡翅。

三、教学准备:

1、鸡翅一斤,微波炉、玻璃保鲜盒、盘子。

2、课件、微波炉使用方法的相关资料及使用说明书。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揭示主题

1、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对微波炉有哪些了解。

2、教师课件出示微波炉烹饪的美味食品图片。

(二)合作探究,了解用途。

1、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说明书了解微波炉的结构和功能。

2、根据搜集的资料,小组合作探究微波炉的烹饪有哪些要求。

(三)示范指导,解决难点。

1、教师请学生品尝做好的鸡翅。

2、教师重点示范

背面划刀-------加入配料----浸泡腌制----覆盖-----加热烹饪

(四)实践体验,掌握技能。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微波烹饪鸡翅。

2、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践。

(五)、交流评价,拓展延伸。

1、同学生互相品尝自己做的鸡翅。

2、教师出示用微波炉烹饪的不同美味菜肴,激发学习欲望。

 

第三课时

冷冻食品的解冻与制作

一、教学目标1、了解冷冻食品的有关知识和营养价值,学会冷冻食品的解冻方法。

2、通过学习冻食品的制作,培养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劳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了解冷冻食品的有关知识和解冻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制作冰块和牛奶雪糕。

三、教学准备1、冷冻食品一份;微波炉,玻璃保鲜盒,保鲜膜,手套,塑料冰盒,纯净水,牛奶,砂糖,淀粉,冰箱。

2、冷冻食品解冻的课件,和制作冰块和牛奶雪糕的视频。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揭示主题

1、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对冷冻食品有哪些了解。

2、教师用课件出示冷冻食品图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揭示活动主题。

什么是冷冻食品冰冻食品分为“冷冻食品"“速冻食品”。

把新鲜食品在温度低于-30℃下迅速冻结的食品称为速冻食品,而冻结温度在-18℃—-23℃的食品称为冷冻食品。

速冻食品的营养成分如何。

新鲜食品经过速冻加工,能降低食品基质中水分的活性,抑制微生物和许多酶的活性,降低各种化学、生化反应的速度,减缓食品腐烂变质速度,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鲜程度、色泽、风味及营养成分,这也是速冻食品的特点所在。

速冻加工对食品的各项品质仍有一定影响。

蔬菜中的多种酶即使在低温下也不易失活,而解冻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会使食品变色,影响质量。

食品在冻结的过程中,还会因降温、局部脱水及酸碱度(PH值)改变而发生蛋白质变性。

冷冻还能影响牛肉的嫩度。

(二)合作探究,了解用途

1、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食品解冻的方法。

解冻的方法:

冷冻食品的美味与解冻方法很有关系。

一般认为自然解冻较好,实际上不同的菜肴,解冻方法也不同。

有些未解冻就烹调,或者半解冻,70%、80%解冻后烹调等凭经验处理。

解冻时还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流失(流出来的汁)。

冷冻时睡着的食品营养成分,解冻后会活跃起来。

解冻后的食物要尽快吃完它。

要冷冻未煮熟的食物,前提必需是新鲜而干净。

自然解冻法使用前的前一天晚上,把冷冻食品放在冷藏库,或者室温解冻。

有些食品解冻后可以直接吃,如豆类、蛋糕、三文治等。

有些食品需要再加热才吃,如米饭、汤、红烧猪肉等。

流水解冻:

急需要解冻时,把冷冻食品放在双层袋里,封好口后放在容器里流水解冻。

绝不可以把食物直接放在水里解冻。

半解冻(50%~80%):

未煮熟的鱼,半解冻状态下烹调。

肉类解冻80%左右时烹调。

2、根据搜索的资料,小组合作食品解冻应注意什么,并完成书上表格,进行交流。

微波解冻的注意事项1、冷冻食品不要放在金属器皿中解冻。

2、食品的边缘部分如鱼尾,要用铝箔遮蔽。

3、为了使食品受热均匀,在解冻过程中,应关闭微波炉,变换食物的摆放位置。

4、密封包装食品要预先在包装袋上扎些小孔。

5、食品块越小、越薄,解冻速度越快。

第四课时

(一)示范指导,解决难点

1、教师请同学们品尝做好的冰块和牛奶雪糕,学生根据看到的、尝到的,以及生活中的经验,总结出需要的食材配料和制作冷冻食品的基本步骤。

2、教师重点示范:

(1)冰块冰箱内部有制冰盒,制冰时将自然冷却的凉开水倒入干净的冰盒内,然后放入冷冻室进行冻结。

倒入制冰盒的水一般不要超过冰盒容积的五分之四。

一般铝制制冰盒制冰需要1.5小时,塑料制冰盒需要3小时。

取冰时,先用凉开水浇在冰盒外部,待冰盒周围的冰自然融化后,扭动冰盒冰块,使其与冰盒脱离,然后倒出。

(2)牛奶雪糕配方:

牛奶250毫升,砂糖60克,淀粉20克,香草精微量,凉开水310毫升。

①将淀粉用水调开,经双层无菌纱布过滤,再加入牛奶。

放置火炉上,边搅动,边加热(火不宜过猛,注意不能烧糊),直至煮成均匀的稀糊状为止。

②离火放凉后,加入香草香精和剩余的凉开水,并搅拌均匀。

灌入冰棒模内,放入冰箱冷冻室。

温度可控制在-3~-1摄氏度。

③冷冻约一小时后,取出并插上冰糕棍,放回冰箱继续冷冻。

(二)实践体验,掌握技能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冰块和牛奶雪糕的制作。

2、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践。

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并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操作程序和要领。

(三)交流评价,拓展延伸

1、同学们互相品尝自己做的牛奶雪糕,并进行评价。

2、教师出示不同的冷冻食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

板书设计冷冻食品的解冻和制作

1、冷冻食品的解冻空气解冻法流水解冻法微波炉解冻法

2、冷冻食品的制作制作冰块制作牛奶雪糕

活动与探究-----主题4技术与创新

第一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身边技术创新的有关知识。

2、树立技术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技术核心是创造、理解创造的价值。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搜集技术创新的资料。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初步感悟。

1、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脑筋急转弯活动。

2、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

3、教师小结:

打破常规的思维就是一种创造。

(二)走进生活,寻找灵感。

1、请同学们读一读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2、小组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人的发明创造?

有什么启发?

3、小结:

平凡的生活蕴藏着创造的机遇。

(三)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请学生结合以上发明创造的故事,谈一谈感受。

2、集体交流。

3、小结:

如果向他们学习,那我们也能创造。

(四)走进生活、激发潜能。

1、教师结合儿童发明的充气雨衣的创新事例,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发明。

2、从他们的故事中你有什么想法?

3、小结:

发明源于生活。

4、填写“创意新点子”表格。

(五)、课后践行。

1、讲讲自己同龄人发明创造的故事。

2、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创新并不神秘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创新方法,使学生知道创造发明并不神秘,自己也可以尝试创造发明,从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刻苦钻研的品质。

二、教学准备:

课件

三、教学过程:

播放歌曲并且课前谈话:

同学们,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每个小组也是团结的小组,相信你们在这节课中,也会创造奇迹。

1、用视频导入:

播放小学生发明创造的相关新闻,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学生交流观看视频的体会。

(他们能做,我们也一定能!

因为创新并不神秘。

师:

同学们,要成为创新人才,还要学会一些创新方法。

哪个小组愿意与大家交流你们知道的创新方法。

2、学生展示交流创新方法:

(教师提示学生及时板书)

教师引导小组积极发言,向同学们介绍缺点改进法。

小组长介绍什么是缺点改进法,在原有物品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或改进原来物品的不足。

下面有我们组成员通过实例向大家介绍。

小组成员分别分别介绍,组员1:

这是抽取式纸巾,我们在用纸巾时,不用撕,直接抽取,很方便。

组员2:

老式电脑携带不方便,占用空间大,创造出平板电脑。

(动作)组员3:

有一种药叫白加黑,白天吃白片,利于学习工作,晚上吃黑片,利于睡眠。

组员5.6:

我们这里有两个衣架,哪个更实用?

我们通过比较发现,塑料制成的衣架结构设计更合理,功能也齐全,它是在加工改进铁制衣架的基础上创造的。

师生评价。

小组代表用课件介绍并提出思考问题:

大家好,这是多功能刀子,它的作用是既可以剪东西,还可以启罐头,还可以挂钥匙等等。

这是多功能床,既可以休息,还可以学习,储备物品……它是拐杖凳,更利于老人和残疾人外出。

大家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方面利用组合法?

学生发言,组长总结。

小组代表用播放视频及图片的方式介绍仿生创造法。

这是我们组搜集到的有关仿生视频的资料:

飞机依据鸟创造的。

另外我们还搜集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

船桨模仿的是鱼的鳍。

雷达依据蝙蝠的回声定位特点造成。

仿生水母,能使人们能够提前知道将到来的风暴,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请同学们交流其它的仿生创新方法。

学生交流。

教师简介:

需要法,创新可以是需要的驱动。

如生活中需要光亮人们发明了蜡烛、电灯等,需要快速通达信息出现电话、手机、广播等为了出行方便生产出自行车......

教师小结:

创新可以是改良优化;创新可以是巧妙组合;创新可以是仿生创造;创新可以是需要驱动。

教师出示“大显身手”:

(1)教师手里有编了序号1-6的物品,参与游戏的同学随便说两个物品组合。

(2)点号同学分析两种物品是否能组成新物品。

(3)其他同学可以对组合后物品进行评价。

 

第三课时

合作探究:

一、生活中,你发现哪些物品使用起来不方便?

小组内探究它们的问题与不足,设计创意方案。

小组讨论,教师出示温馨提示:

(1)小组为单位,选一些物品运用你掌握的创新小技巧设计一个方案。

(2)可以从物品大小、颜色、形状、制作材料、功能进行改造。

(3)完成发明小创意方案,比一比那组设计最新颖,有创意。

小组展示创意设计:

(1)小组代表介绍创新特色。

(介绍一下你们的发明动机、发明技法等方面)。

(2)其余小组评价哪些设计有创意。

二、总结提升:

教师:

同学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第四课时

保护创新成果

一、保护知识产权

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专利,是国家授与发明人或设计人对其发明设计成果在一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