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7908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docx

第四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奇妙的二氧化碳

主讲:

黄冈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舒宝生

一、知识概述

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2、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5、常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

1、人和动植物的呼吸

(呼吸作用: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2、化石燃料的燃烧;

3、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4、工业废气。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2、水和矿物质对二氧化碳的溶解。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①人类消耗的含碳燃料急剧增加,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②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在通常状况下,1L水中大约溶解1L二氧化碳气体,增大压强,会溶解更多。

在加压、降温条件下可以得到液态的二氧化碳;进一步加压、降温条件下可以得到固态的二氧化碳,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干冰易升华,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明显降低,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

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液态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

二氧化碳气体→液态二氧化碳→雪花状二氧化碳固体→干冰→二氧化碳气体。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活动与探究:

打开一瓶汽水瓶盖,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另一端伸入装有滴加了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的试管中,振荡汽水瓶,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 + 水 → 碳酸

   CO2   H2O   H2CO3

  但是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碳酸 

 二氧化碳 + 水

  H2CO3      CO2    H2O

2、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活动与探究:

将二氧化碳倒入燃有高低两支蜡烛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蜡烛熄灭,并且低的先熄,高的后熄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并且密度大于空气,可用于灭火。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活动探究: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 → 碳酸钙+水

   CO2   Ca(OH)2    CaCO3  H2O

  此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四)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如:

  二氧化碳+水→碳酸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2、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如:

  碳酸

二氧化碳+水

  过氧化氢

水+氧气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药品:

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和稀盐酸。

2、反应原理:

  碳酸钙+盐酸 → 氯化钙 + 水 + 二氧化碳

  CaCO3  HCl   CaCl2     H2O  CO2

3、实验装置:

因为上述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必加热,故气体发生装置如图所示。

4、收集方法:

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检验。

  验证:

将所得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出现白色浑浊,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验满: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6、放置:

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好玻璃片后,要正立放在桌面上。

注意事项: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上,阻止反应继续进行;也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原因是它与稀盐酸反应速度太快,不易控制;不能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原因是浓盐酸有强烈的挥发性,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HCl气体而使制得的气体不纯。

  

(2)制取CO2的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必须插在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导气管伸出胶塞的部分不能太长,只露出少许即可,以利于气体的排出;收集气体的导气管必须伸到接近集气瓶的底部,以利于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收集到较纯净的CO2。

  (3)气体的收集方法:

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某种气体,主要取决于这种气体的性质。

例如: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二氧化碳。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如氧气。

(六)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群产生有害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人的影响

1%

感到气闷、头昏、心悸

4%-5%

感到气闷、头痛、眩晕

6%以上

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返回-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大气和饮水被污染时,可能引起人的牙齿和骨骼变酥,引起这种污染的元素是( )

A.碘            B.氟

C.汞            D.硫

2、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剧增,要想减缓这一现象的发生,最理想的燃料是(C )

A.天然气          B.氢气

C.无烟煤          D.汽油

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破坏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汽车排放大量的尾气

4、除去SO2中少量的SO3,可将混合气体通入( )

A.装水的洗气瓶

B.装饱和NaHSO3溶液的洗气瓶

C.装98%浓H2SO4的洗气瓶

D.装NaOH的洗气瓶

5、城市大气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

A.铅笔的随意丢弃      B.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尾气

C.蓄电池的使用       D.化妆品的大量使用

6、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和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载体

7、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L气体X和1L气体Y反应后可得到1LSO3(g)和1LNO,且Y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物质之一。

则X、Y两种气体是( )

A.SO2、N2O4         B.SO2、NO2

C.H2S、N2O3         D.SO2、N2O

8、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

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9、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

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

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10、有关专家提出了“以废治废”的治理污染新思路,并且起到了一定的成效。

如冶炼钢铁时,为减少煤中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所造成的污染,一般是在煤燃烧时添加生石灰或石灰石进行固硫(主要是利用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

根据这一原理,有人将造纸厂回收的碱白泥(主要成份:

CaCO3和NaOH)掺进煤中进行固硫。

用碱白泥固硫时,下列所写的化学反应可能发生的是( )

A.向甲吹气           B.由甲吸气

C.向乙吹气           D.由乙吸气

显示提示

提示:

  1、C O2可使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而CO2只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若是空气,木条继续燃烧;若是氧气,木条燃烧得更旺;若是二氧化碳,木条会熄灭。

  4、A 由题知,一氧化氮难溶于水,所以收集—氧化氮气体的方法可以是排水法;一氧化氮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收集—氧化氮气体不可使用排空气法收集。

  5、AB 矿井里有可燃性气体和粉尘,沼气池里有CH4,液化气瓶内装的是石油液化气,这些物质遇到明火,极易燃烧产生爆炸。

因此进矿井,检修气瓶,清理沼气池都不能携带明火。

熔洞内含有大量的CO2气体,探险用火把照明,可给探险者发出危险信号,当火把逐渐熄灭时,说明洞内CO2浓度太高,应停止探险。

解本题极易漏选A,原因是对火把探险的意义不十分清楚。

  6、D 本题主要考查CO2的化学性质。

“雪碧”中溶有CO2,部分CO2和水反应可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CO2和水。

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然后再给溶液加热,碳酸不稳定变成CO2从溶液中逸出,溶液颜色又由红色变成紫色。

故D选项描述的溶液颜色变化正确。

  7、D 人工降雨是利用CO2升华时吸热的物理性质;植物的光合作用、制尿素化肥是利用CO2的化肥性质;CO2灭火即利用了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又利用了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

  8、D D只能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B、C只能证明CO2与石灰水、水反应的化学性质;A既证明了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又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

  9、D CO2作气态肥料,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物质。

二、综合题

11、某同学设计的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如图: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四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名同学在改正错误后,发现收集到的气体量不足,无法使位于瓶口的燃着的木条熄灭。

造成其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答案

  11、

(1)锥形瓶;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

  

(2)①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下 ②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中太长 ③用排水法收集 ④用稀硫酸作反应物

  (3)可能装置漏气;可能药品太少

 

12、“南极的冰化了”,这说的是南极一块叫“拉伸B”的冰架发生坍塌,其断裂的面积比上海市还大,这是大自然又一次发生的警告:

地球正在变暖!

温室效应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双面使用纸张。

双面使用纸强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3)请再举出一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_____________。

显示答案

  12、答案:

  

(1)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森林植被的大面积破坏。

  

(2)节约纸张,就可以节约造纸所消耗的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节约纸张,就可以减少造纸所需木材用量,从而保持森林植被的总量,这样可保证吸收更多二氧化碳。

  (3)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13、小明在实验室里学习制取CO2,他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组装仪器后,进行了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见下图A。

请你帮他判断一下,这套装置是否漏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从稀H2SO4、稀HCl中选择了一种酸,与石灰石反应制CO2。

想一想他不选另一种酸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用图B装置来制取CO2,你认为是否理想?

_____________。

  (4)请你告诉他集满CO2的集气瓶,应该_____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显示答案

  13、解析:

  

(1)由图A看到,浸在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气密性良好。

  (3)B中,气体发生装置符合要求,但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答案:

  

(1)不漏气、气密性良好

  

(2)稀硫酸跟石灰石反应生成CaSO4微溶,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3)不理想(或否)

  (4)正

14、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1)选择药品。

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装置。

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你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气体。

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检验。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因此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他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答案

  14、

(1)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2)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或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与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相同)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机器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4)不正确。

其他气体也可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或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15、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择___________。

显示答案

  15、

(1)试管;铁架台

  

(2)A;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

  (3)大理石(或石灰石);E

-END-

  

课外拓展

泡沫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是人们常见的消防器材之一。

  实际使用的泡沫灭火器,常用硫酸铝来代替盐酸(或硫酸),用碳酸氢钠来替碳酸钠,为了发生泡沫,常加入甘草或皂角等作原料制取的液体。

把泡沫灭火器倒转时,两种药液相互混合,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硫酸铝 + 碳酸氢钠 → 硫酸钠 + 氢氧化铝 + 二氧化碳

  Al2(SO4)3  NaHCO3    Na2SO4   Al(OH)3    CO2

  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发泡剂形成泡沫,从喷嘴中喷射出来,覆盖在燃烧物上,使燃烧物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

  但是,因为泡沫中含有水分,不宜用于扑救遇水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如钾、钠、电石等);对于电器火灾,要在切断电源后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

 

干冰的妙用

  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可用它做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在电影和电视里,你常常会看到一些云雾缭绕的幻境。

它们是怎么拍摄出来的呢?

你可能已经想到了,这些云雾是利用干冰由人工制造出来的。

在摄影棚里要用到干冰,干冰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于是就形成了人造的云雾。

不过,这些只是“小云”、“小雾”罢了。

如果用飞机从高空中撒布干冰,就能制造大片的云雾。

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了。

这就是人工降雨的奥秘。

 

 

-END-

  

中考解析

例1、(宿迁市)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下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解析:

  倾倒液体时要掌握三要点:

一倒(瓶盖倒放)、二对(标签对手心)、三靠(试剂瓶口紧靠试管口)。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选用向上排气法。

检验装置气密性时用两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气管的另一端有气泡冒出,证明气密性完好。

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收集满了,所以选项D是错的。

答案:

例2、(西宁市)下图是实验室制取CO2并检验CO2化学性质的装置。

  

(1)A是CO2制取装置,反应容器内有石灰石,长颈漏斗内应注入_______;

  

(2)B内装有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C内装有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有两支高度不同的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说明CO2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解析: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是CO2的性质。

题目通过一套较完整的实验流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CO2能与Ca(OH)2、与H2O反应的化学性质,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及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

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不难。

解题时应引起注意的是:

(1)小问长颈漏斗内应注入的盐酸不能写成“稀硫酸”。

因稀硫酸与CaCO3反应能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它沉降下来包在大理石表面,能防止反应的继续发生。

第(4)小问第二空不能填“灭火”,若出现此错误答案,则是把CO2不支持燃烧的性质与用途混淆了。

答案:

  

(1)盐酸

  

(2)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水→碳酸

  (4)下面一枝蜡烛火焰先熄灭,上面一枝后熄灭,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例3、(佛山)如下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要用KMnO4固体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装置______(填编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步骤是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

  (3)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HCl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4)丙同学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试用最简单的方法证实你的推测:

_______________。

解析: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成功与否,除了能根据反应原理选择装置外,还要掌握正确的规范操作步骤。

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水槽中导管的取出与熄灭酒精灯的顺序非常重要。

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的温度降低,管内气体压强减小,水槽中水可能会倒流至试管,造成试管炸裂。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该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当用浓盐酸时,产生的CO2气体中一定含有HCl气体,当将它们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时,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而HCl溶于H2O生成盐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猜测C装置产生的气体时不要离开题意,并联系O2和CO2的制法和性质。

答案:

  

(1)①烧杯;②锥形瓶

  

(2)A;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

  (3)BC

  (4)CO2或O2;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为CO2;若木条燃得更旺则为O2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