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9922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docx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带答案(4)

一、选择题

1.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阿里巴巴以排名第23位居2017年度全球500强品牌榜单上。

该网站名称出自哪个国家(地区)的民间故事集?

(  )

A.古代希腊B.古代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阿拉伯

2.坂本太郎编写的《日本史》记载:

“公元645年,中大兄皇子联合他人诛杀了苏我入鹿,消灭了代表旧势力的苏我氏一族,孝德天皇即位,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下列有关这次改新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仿效了中国秦朝的典章制度B.建立了天皇为国家象征的民主制度

C.建立的新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D.此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3.据下图推知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体现在

A.处在世界中心B.沟通东西方文明C.科技水平先进D.文学成就巨大

4.“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

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

”这说明

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B.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富庶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了上千年

5.1200年,法国国王腓力二世颁布法令规定,巴黎学生的人身不可受到市民的伤害,普通的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学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学生只能由宗教法庭审判。

这说明了(  )

A.大学有免赋税特权B.大学有司法特权

C.大学有教育自主权D.大学是法国的文化中心

6.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

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罚金归领主。

这个案例说明庄园法庭(  )

①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②惩罚违法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③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④维护了领主利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如图是如今常用数字符号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做出独特贡献的是

A.古埃及人B.古巴比伦人C.古罗马人D.阿拉伯人

8.2019年5月1日,日本新任天皇德仁继位,其年号为“令和”,打破了从公元七世纪中叶日本“大化”以来天皇年号均取自中国典籍的传统。

日本大化时代,通过学习中国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

A.阶级矛盾得以缓和,政局稳定

B.日本进入到幕府将军统治时期

C.开始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和制度

D.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9.1200年,法国国王规定了巴黎大学的首批特权:

世俗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大学师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大学师生只能由当地主教审理。

这说明当时的大学享有()

A.免赋税特权B.司法特权C.教育自主权D.信仰自由权

10.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后,其中央政权的鲜明特点是

A.武士效忠的对象是国家而非其主公B.武士阶层控制中央政权,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

C.孝德天皇掌握中央大权D.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

11.8世纪,印度的一位数学家携带数字书籍和天文图表,随着商人的驼队来到了巴格达城。

这时,中国的造纸术正好传入阿拉伯。

他的书籍很快被翻译成阿拉伯文,在阿拉伯半岛上流传开来,阿拉伯数字也随之传入阿拉伯各地。

随着东西方商业的往来,12世纪,这套数字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上述史实说明

①中国造纸术推动阿拉伯数字的传播②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③阿拉伯数字由印度传来④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早于欧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2.“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

”材料中的措施出自

A.梭伦改革B.法兰克王国土地改革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

13.12世纪末,日本中央政权的鲜明特点是

A.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

B.武士阶层控制中央政权,天皇成为虚君

C.孝德天皇掌握中央大权

D.天皇与幕府联合而治

14.“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

”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15.古印度创造的“计数法”、中国发明的指南针都由“他”传到了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

“他”指

A.希腊人B.阿拉伯人C.罗马人D.苏美尔人

16.被视为世界文学瑰宝的阿拉伯文学代表作品是()

A.《伊利亚特》B.《奥德赛》

C.《一千零一夜》D.《俄狄浦斯王》

17.比较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它们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大宗教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为了帮助劳苦大众B.都成为了当时统治者的工具

C.都产生于西亚地区D.都信仰上帝

18.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

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19.根据论从史出的原则,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屋大维创立元首制

使罗马共和国进入黄金时期

B

查理大帝时期的法兰克王国

使法兰西疆域辽阔,称霸东欧

C

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法典

使拜占庭帝国进入全盛

D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A.AB.BC.CD.D

20.对比图示中的两种钱币,可以认识到

A.日本国家缺乏技术创新公B.日本铸造工艺优于唐朝

C.日本文化受到唐朝影响D.日本全面使用中国汉字

21.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A.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D.莫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

22.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推动古代日本迅速发展的重要改革是

A.大化改新B.农奴制改革C.明治维新D.倒幕运动

23.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广泛使用也直接促进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对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创制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①印度人

②中国人

③阿拉伯人

④希腊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4.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掌握实权

B.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C.缓和了矛盾,稳定了政局

D.引进了中国的先进制度

25.阿拉伯帝国时期,政府鼓励吸收东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进而创造出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由此可知,阿拉伯帝国奉行的文化政策是

A.开放B.封闭C.扩张D.保守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现实热点,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文化掌握情况。

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

【详解】

依据题干给出的“阿里巴巴”,结合所学可知,阿里巴巴出自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均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经典故事.

2.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中期以后(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D符合题意;大化改新模仿的是隋唐制度,A排除;大化改新建立了封建制度,B排除大化改新发生在日本统一之后,C排除。

故此题选择D。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3.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被誉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所以据图推知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体现为沟通东西方文明,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图片内容无关,排除;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阿拉伯人的贡献,结合图片的中国四大发明的内容以及阿拉伯数字的传播解答问题。

4.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

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

”结合所学知识,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阿拉伯人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创造,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B符合题意;阿拉伯数字是有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人对其进行了改造,材料也没有体现,A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阿拉伯创造了独居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与“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富庶”无关,C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阿拉伯创造了独居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与“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了上千年”无关,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

5.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在城市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学校,大学拥有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根据材料“普通的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学生”“学生只能由宗教法庭审判”可知,大学有司法特权。

AC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B。

【点睛】

本题需要结合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主旨是大学有司法特权。

6.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被罚款6便士”可知,庄园法庭惩罚违法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根据材料“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可知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罚金归领主”可知,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利益,②③④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庄园法庭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排除含有①的ABC,故选D。

【点睛】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庄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本题根据材料排除错误选项即可。

7.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D符合题意;古埃及人和阿拉伯数字无关,A排除;古巴比伦与阿拉伯数字无关,B排除;古罗马人对阿拉伯数字无关,C排除。

故想D。

8.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公元七世纪中叶,日本仿照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制国家逐渐发展成集权封建国家,故D符合题意;根本性变化是指日本的社会性质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故A不符合题意;日本进入到幕府将军统治时期是在12世纪末,故B不符合题意;大化改新是将唐朝制度和日本实际相结合,并非全盘唐化,故C不符合题意。

故D符合题意。

9.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世俗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大学师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大学师生只能由当地主教审理”可知,当时的大学享有司法特权,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免赋税特权、教育自主权、信仰自由权,故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10.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并设幕府于镰仓。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当时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故B符合题意。

A是武士道的特点,但不是中央政权的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

CD是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时期,此时幕府统治尚未建立,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8世纪,印度的一位数学家携带数字书籍和天文图表,随着商人的驼队来到了巴格达城”的信息可知,③阿拉伯数字由印度传来符合题意;依据题干“中国的造纸术正好传入阿拉伯。

他的书籍很快被翻译成阿拉伯文,在阿拉伯半岛上流传开来”的信息可知,①中国造纸术推动阿拉伯数字的传播符合题意;依据题干“随着东西方商业的往来,12世纪,这套数字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信息可知,②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符合题意;④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早于欧洲与题干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④的BCD三项;故选A。

12.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内容“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

”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C符合题意;梭伦改革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分给公民”无关,A排除;法兰克王国土地改革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分给公民”无关,B排除;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与题干内容无关,D排除。

故此题选择C。

13.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晚期,日本的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幕府统治时期国家权力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天皇成为虚君,因此B项正确;幕府统治时期,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排除A项;幕府统治时期,天皇大权旁落,实权在武士阶层手中,因此孝德天皇不可能掌握中央政权,排除C项;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但天皇没有实权,因此当时不是天皇与幕府联合而治,排除D项。

故选B。

14.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

”可知,此内容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西欧城市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15.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古代著名连接欧亚大量的是“丝绸之路”。

在这些商路上奔波的商人中间,有不少阿拉伯人。

他们把中国的古代发明,如指南针等,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他们把古印度创造的“计数法——阿拉伯数字”传到世界各地。

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知,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是阿拉伯人,故选B。

16.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课本所学,《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被视为世界文学瑰宝,C正确。

ABD都是古希腊文学代表作品,排除。

故选择答案C。

17.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在社会矛盾重重,人们渴望自由、平等、幸福的情况下产生的,其教义都宣扬忍耐、顺从等主张,都成为了当时统治者的工具。

所以三大宗教的共同之处是都成为了当时统治者的工具,B符合题意;三大宗教并不是都为了为了帮助劳苦大众,所以A不符合题意;佛教产生于印度,不属于西亚地区,所以C不符合题意;佛教并不是信仰上帝,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8.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其“新”主要体现在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

抓住通过关键词“大化改新的新”是解题的关键,其“新”主要体现在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19.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麦加,迫使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他在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麦加从此成为伊斯兰教圣地,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D正确;屋大维创立元首制,使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排除A;查理大帝时期的法兰克王国,法兰西疆域辽阔,称霸西欧,排除B;查士丁尼组织编撰法典成为各国研究和制定法律的基础,排除C。

故选D。

【点睛】

本题以框表为依托,主要考查伊斯兰教建立和阿拉伯国家兴起。

20.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唐朝始铸于621年的开元通宝是圆形方孔钱,日本始铸于708年的和周开宝同样也是圆形方孔钱,说明日本的铸币样式借鉴了中国的铸币样式,体现了日本文化受到唐朝影响,C正确;图示体现不出ABD的内容,排除。

故选C。

21.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可知,题干表明罗马法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B符合题意,ACD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2.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日本通过大化改新的改革从奴隶社会转变为了封建社会,选项A符合题意;农奴制改革是近代俄国进行的额改革,排除B;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历史的改革,排除C;倒幕运动是日本明治维新前进行的改革,排除D,故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古代日本”,大化改新是日本古代历史上的改革,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23.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对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创制,传播做出重要贡献的是印度人和阿拉伯人。

①③符合题意。

B符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24.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故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此题选B。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实质性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5.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根据“政府鼓励吸收东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进而创造出独特的阿拉伯文化”可知,阿拉伯帝国奉行了开明文化政策,A符合题意;BCD项题干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择A。

【点睛】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