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3292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民报》主要撰稿人朱执信(1885—1920)在翻译西方著作时,曾把“社会主义”译为“民生主义”。

其主要目的是(  )

A.传播西方思潮

B.社会主义的中国化

C.宣传社会革命

D.阐释新三民主义

解析把握材料中的“民生主义”即可判断选择C项。

答案C

2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是因为(  )

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此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②它的成立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③从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 ④它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这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广泛发动人民群众,他们领导的革命也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同盟会成立之前,已建立了许多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排除含①和②的选项。

答案B

3下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实力强大

解析图片中的“川”是指四川爆发了保路运动,“鄂”是指四川保路运动为湖北的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

“葫芦尚未捺下”说明原有的矛盾尚未解决,“瓢儿又起来了”表明新的危机又产生了,这充分说明当时的清政府已危机四伏。

综合以上分析,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A

4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

“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

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

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武昌”“新军”“推倒”等信息,表明叶圣陶所记的事件是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所要推翻的政府是清政府,故选A项。

答案A

5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解析本题属材料选择题,旨在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无数次革命,有很多封建王朝被推翻,所以A、B两项都不符合“有史以来所未有”“破天荒之创举”。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符合“变局”。

中华民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国”,开创了共和政体,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改造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最能体现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当时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措施是(  )

A.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宣布国内各民族平等

D.规定国家的主权属于国民

解析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在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下实行责任内阁制。

答案A

7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

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其目的都是(  )

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实行全民族抗战

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D.宣传新三民主义

解析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是为了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共产党认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一步,可见二者都是从民主革命的角度做出上述判断的。

答案C

8下图是美国邮政总署1942年发行的一枚邮票,其中采用了孙中山的照片,这透露出设计者追求的国家理想是(  )

A.自由民主独立B.人民民主专政

C.君主立宪政体D.三权分立体制

解析邮票上的信息有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关键词“民族、民权、民生”,还有美国总统林肯,林肯主张“民有、民治、民享”,二人都主张“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所反映的国家理想是自由民主独立。

答案A

9下列对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全部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者

B.以和平手段抗议英国殖民当局的压迫

C.以不合作的态度抗议抵制英国殖民者

D.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赢得印度自治

解析A、B、C三项都只涉及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手段,D项除此之外又涉及了斗争的目的,表述最全面。

答案D

10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  )

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B.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

C.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

D.发动群众展开抗税斗争

解析题目所列四项内容都是印度争取实现自治的斗争手段,但A、B、D三项只强调了“破”,而没有强调“立”。

答案C

11观察下图,图中的甘地正弯腰从海边抓起一把盐,这是他事业中最精彩的一个镜头。

该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  )

A.1915年B.1922年

C.1930年D.1948年

答案C

12下图所示的甘地这一举动(  )

甘地在“食盐进军”途中

A.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推向高潮

B.揭开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序幕

C.取得了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胜利

D.促进了印度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解析“食盐进军”揭开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序幕。

答案B

13甘地在《武力政策》一文中说过:

“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对“印度的力量”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印度劳动人民深受压迫,反抗性较强

B.英国殖民势力强大,印度实力弱小

C.印度宗教文化积淀极深而新的经济因素脆弱

D.印度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等信息可判断,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4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

“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

”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成功调和了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矛盾 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甘地是印度著名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一生致力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其理论和斗争方式对印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他并没有成功调和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矛盾,最终被印度教狂热分子杀害。

答案D

15伦敦《新闻纪事报》曾这样评价甘地:

“一位78岁的瘦弱老人竟以神奇力量震撼了整个世界……他所显示的力量,可以胜过原子弹的威力。

”“他所显示的力量”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揭开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给英国经济造成了一定打击

C.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彻底完成了印度的独立大业

解析从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开始,印度人民就展开了反抗,因此可将A项排除。

B项是针对英国而不是针对印度而言的,可以排除。

单靠非暴力的抵抗,是无法实现彻底独立的,D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5分,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在它施行10个月内,需根据临时参议院制定的国会选举法进行国会选举。

宋教仁为实现以党治政,在国会中取得多数,组织责任内阁,于1912年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之后,宋教仁到各地发表演讲,阐述政见,以扩大国民党的影响。

1913年春,袁世凯部下指使刺客在上海车站枪杀了宋教仁。

后来宋教仁案真相大白,国民党和民众开始看到袁世凯反对共和的真正面目。

孙中山也认识到把政权拱手让给袁世凯是一个历史性错误。

材料二 甘地提出的行动纲领十分简单而明确,他号召印度人民在各个方面抵制英国:

学生罢课,抵制英国人开办的学校;律师抵制英国人的法庭;政府官员拒绝到英国殖民机构任职;士兵拒不接受英国颁发的奖章,等等。

甘地希望通过这种运动推翻英国在印度的统治。

请完成:

(1)为了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后来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

(3分)

(2)在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孙中山与甘地采取的斗争方式、斗争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在国际影响方面,二者又有何共性?

(7分)

解析回答第

(1)问,结合材料一并回忆教材基础知识即可。

回答第

(2)问,要明确孙中山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甘地主张用非暴力的斗争方式;两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孙中山和甘地斗争侧重点的不同。

但是,二者领导的斗争都是为了实现民族的解放,都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

(1)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2)斗争方式:

孙中山实行暴力革命;甘地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

侧重点:

孙中山侧重于反对本国的封建专制统治;甘地侧重于反对外国的殖民统治。

共性:

都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

171923年孙中山这样概述其创立“三民主义”的思想路径:

“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汲取)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族主义观中国历史之所示,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

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

材料二 民权主义……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

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

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余之民权主义,遂圆满而无憾。

——以上材料见孙中山《中国革命史》

请完成:

(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分别因袭、规抚和创获了哪些思想主张。

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10分) 

因袭

规抚(汲取)

创获

民族主义

①    

②    

民权主义

③    

④    

⑤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孙中山的成长和活动轨迹,说明上述思想路径形成的原因。

(5分)

解析第

(1)问,首先要明确“因袭”“规抚”“创获”三个具有递进关系的概念。

其次仔细阅读材料,不难得出答案。

(2)问,可结合孙中山自幼接受传统文化和青年时期游学欧美日的经历来回答。

参考答案

(1)①民族独立;和平共处。

②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③考试、监察(纠察)二权。

④三权分立原则。

⑤五权宪法;实行直接民权制度。

(2)幼读私塾,接受传统教育;游历欧美日等,受西方思想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甘地)提出追求真理的道路只能是非暴力的道路,非暴力就是爱,是人的本性。

……从这个信念出发看英国统治,他认为英国在印度的剥削和专制统治是违背真理的,印度必须实现司瓦拉吉(自治);同时他又认为……印度的未来社会不应是现代文明的社会,而应是一个以男耕女织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没有剥削没有暴力的社会。

——林承节《印度史》

材料二 贾·尼赫鲁记述道:

“曹里曹拉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突然停止,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差不多全都表示愤慨,只有甘地例外。

……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

”“难道我们必须使三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践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

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斯文文吗?

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和内奸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暴力活动,我们对这种人有什么办法呢?

如果这是非暴力运动的唯一条件,那么非暴力的抵抗方法必然失败。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政治、经济思想。

(6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政治、经济思想。

(9分)

解析第

(1)问,抓住材料一中关键句“印度必须实现司瓦拉吉(自治)”“以男耕女织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社会”,然后得出自治和小农经济的结论。

(2)问,结合材料一主张和材料二英国对印度人民的镇压来辩证地分析甘地政治、经济思想的进步性和消极作用。

参考答案

(1)非暴力是追求真理的唯一道路;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自治;反对工业文明,倡导恢复自然经济。

(2)进步性:

推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开展;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局限性:

非暴力约束了群众斗争,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对西方工业文明认识片面;恢复自然经济,违背了历史潮流。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容闳是耶鲁大学第一位中国毕业生。

1868年,容闳正式提出“派遣留学生计划”,即“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国家储蓄人才。

派遣之法,初次可定一百二十名学额以试行之。

此百二人中,又分为四批,按年递派,每年派送三十人。

留学期限定为十五年。

学生年龄,须以十二岁至十四岁为度。

视第一、第二批学生出洋留学著有成效,则以后即永定为例,每年派出此数。

派出时并须以汉文教习。

至学生在外国膳宿入学等事,当另设学生监督二人以管理之。

此项留学经费,可于上海关税项下,提拨数成以充之。

——摘编自陈经兴《容闳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是容闳毕生的追求。

容闳全身心倾注于教育计划的设计与实施,为社会转型提供一批栋梁之才;洋务运动期间,被曾国藩委以全权,引入“制器之器”,为近代机器制造业奠基;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向太平军提出组建军队、培养海军、建立学校教育体系等七条改革;参与戊戌变法维新,促进辛亥革命,走在社会政治变革的前沿。

——摘编自李华兴

《容闳:

中国近代化的卓越先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容闳“派遣留学生计划”的特点。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容闳在推进中国近代化方面所做的贡献。

(8分)

参考答案

(1)特点:

以政府为主导,逐步推进;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注重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加强对幼童的监督管理;国家资助。

(2)贡献:

推进中国官派留学生,为中国近代化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爱国救亡,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和革命事业,引领时代发展,推进中国政治的民主化;积极引进西式机器设备,认识到先进技术的重要性,有助于推进中国经济的工业化。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质量检测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1925年孙中山病逝,北洋军阀将领徐树铮送了一副挽联:

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兴,一言而丧;十稔以还,使无公在,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对该联的理解适当的是(  )

A.该联反映出北洋军阀对国民大革命的恐惧

B.北洋军阀统治独裁专制,所谓“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是言不由衷

C.该联肯定了孙中山在反对军阀割据、维护国家统一中的重要作用

D.该联肯定了孙中山在维护民主共和中的重要作用

解析:

选D 上联赞扬孙中山以建立平民政治为目标,创立的思想、政党都带有“民”字,下联称赞中山先生的伟大,真正做到了“天下为公”,也可理解为孙中山结束了封建帝制的伟大功绩,以上分析可知D项符合题意。

2.右图是宋庆龄为孙中山守灵照片。

右侧挽联上书写:

“功高华盛顿,识迈马克思,行易知难,并有史言传海内”。

若为此联进行注释,可选的事例有(  )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制定“实业计划” ③进行国共合作 ④发动北伐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选A “三民主义”提出是1905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实业计划”,孙中山与1924年提出新三民主义,倡导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是从1926年开始,孙中山于1925年逝世,故④错误。

A项符合题意。

3.“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

”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解析:

选D 注意时间“1923年前后”,联系孙中山晚年接受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展“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大革命,因此D项符合题意。

4.甘地认为:

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非暴力是认识神、认识真理的手段,是强者的武器。

这种抽象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学说在当时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

A.有利于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宣传

B.为谴责英国的殖民压迫提供了理论武器

C.有利于印度资产阶级发动群众进行斗争

D.有利于防止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

解析:

选C 在印度民族解放斗争中,非暴力理论是指导思想,绝不仅限于宣传和谴责,而是发动群众斗争。

5.有人这样描述甘地:

“他有宗教家深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

”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的背景是(  )

A.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B.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C.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国大党

D.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要求

解析:

选A 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损害了印度人民的利益,引发了印度人民的反抗,“食盐进军”运动将其推向高潮。

6.印度诗人泰戈尔在甘地去世前十年写道:

“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

”诗人如此评价甘地的依据主要是(  )

A.甘地主张以苏俄为师,在社会经济领域推行国家主义

B.甘地领导印度人民驱逐了殖民者,取得了民族的独立

C.甘地的“仁爱思想”和“坚持真理”成为印度的财富

D.甘地长期担任印度国大党领袖,致力于消除种姓制度

解析:

选C 甘地认为“坚持真理”是强者的武器,它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

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行为,以“仁爱”精神为主旨,这一思想成为印度的财富,故答案选C项。

7.甘地和凯末尔在斗争方式上的最大区别在于:

是否(  )

A.提倡民族独立     B.反对帝国主义

C.采用暴力革命D.坚守民族传统

解析:

选C 甘地主张采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凯末尔采取的是武装革命的方式,故C项正确。

8.某班同学通过因特网搜索到右面一幅图片,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洛桑和约》是在承认土耳其国家独立的基础上签订的

B.《洛桑和约》对土耳其来说是较为有利的新和平条约

C.在《洛桑和约》中土耳其的基本主权得到承认

D.《洛桑和约》的签订表明土耳其成为亚洲强国

解析:

选D 《洛桑和约》签订时,土耳其刚刚获得民族独立,其国力亟待提高,此时的土耳其还不能称为强国。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孙中山和甘地都对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解决农民的痛苦,归结是要耕者有其田。

这个意思,就是要农民得到自己劳动的结果,要这种劳动的结果不令别人夺去了。

……统一之后,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

……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所谓禁止洋布,便是抵制英国进口的纺织品,他认为这是经济侵略手段之一,使得印度原有的纺织工业一落千丈。

更深入一层的观察,他才根本反对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因为那是资本家压迫劳工。

……当然他更是一位爱国者,借着纺纱织布鼓舞着亿万的印度人民,走向团结为国的一致目标之下,不为谋利,同时却是帮助他人,至少是充分做到自服其布。

——吴俊才《印度史》

(1)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经济主张。

(6分)

(2)开展家庭纺织运动是甘地经济自主运动的主要内容。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提倡手工纺织运动的作用。

(3分)

(3)据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和甘地对待西方工业文明的不同态度。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经济主张的相同目标。

(6分)

解析:

(1)问,依据材料一中“归结是要耕者有其田,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

……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等信息来概括答案。

(2)问,依据材料二中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经济、民生以及政治角度归纳答案。

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振兴实业”以及材料二中“反对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分别概括二人的态度;第二小问,从经济独立与民生角度归纳共同点。

答案:

(1)主张:

耕者有其田;振兴实业;节制资本。

(2)作用:

有利于抵制英国经济侵略;有助于农村手工业的发展,改善民众生活;激发了人民的民族意识,推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展。

(3)态度:

孙中山:

主张发展实业(或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甘地:

反对大机器生产。

目标:

经济独立自主;人民生活改善。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冬,孙中山北上,沿途发表多次演说。

在一次演说中,他指出:

“对于欧洲人(指西方帝国主义者),只用仁义去感化他们,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是和平的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像与虎谋皮,一定是做不到的。

我们要完全收回我们的权利,便要诉诸武力。

——摘编自王志光《孙中山反帝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二 非暴力的核心是爱和感化。

甘地继承了古代耆那教、佛教和印度教道德观中的“戒杀”原则……虽然甘地的“非暴力”学说带有很浓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但是也表现出他对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强烈追求。

——摘编自朱明忠《学者评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

材料三 在印度皇家警察任职过的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对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还做出了另一番的解释:

在每次危机中,甘地都会挺身而出,制止暴力——从英国人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印度人根本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在甘地领导印度独立运动的40多年里,警民总共将近8000人死亡。

在英国人撤离的一年之内,印人自相残杀约达100万人。

——摘编自黄家杨《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作用有多大》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思想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这一思想形成的原因。

(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甘地“非暴力思想”的来源。

(4分)

(3)材料三认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存在什么不足?

(5分)

解析:

(1)问,从“诉诸武力收回我们的权力”一句话中概括其主张;根据材料一中“1924年冬”,结合所学,从近代的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孙中山的反思等几个角度分析其原因。

(2)问,从材料二省略号前后两句话的层意中分析其来源。

第(3)问,从材料三破折号后的内容中分析其不足所在。

答案:

(1)主张:

武力,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

帝国主义不断干涉和破坏中国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孙中山对自身革命斗争的反思。

(2)来源:

印度传统宗教;西方人道主义思想。

(3)不足:

限制了民族反帝运动的发展;无法阻止暴力冲突。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甘地)提出追求真理的道路只能是非暴力的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