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05072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0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docx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八年级生物上册(苏科版)期末考试《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共32小题)

1.(2019秋•吴江区期末)下列有关植物参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植物通过筛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C.植物通过表皮细胞散失水分

D.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对植物不利

2.(2019秋•镇江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任何外力的影响都是可以恢复的

B.生态系统结构越简单越易被破坏

C.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调节能力越强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2019秋•扬中市期末)下列几个选项中,常常是食物链中最后一个环节的是(  )

A.绿色植物B.肉食性动物C.植食性动物D.杂食性动物

4.(2019秋•扬中市期末)在“草→蚱蜢→食虫鸟→蛇”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

A.草B.蚱蜢C.食虫鸟D.土壤

5.(2019秋•海州区期末)下列有关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低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氧

B.在生物圈中,只有生物的呼吸作用才会消耗氧气

C.绿色植物对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D.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

6.(2019秋•海州区期末)生态系统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被称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

A.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

B.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

C.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和数量

D.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

7.(2019秋•泰兴市校级期末)在食物链“草→虫→鸡→鹰”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虫B.鸡C.鹰D.草

8.(2019秋•泰兴市校级期末)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造成核泄漏事故,最近,人们从日本近海海水中检测出放射性铯。

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鲟鱼这条日本近海食物链中,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A.硅藻B.浮游动物C.鲱鱼D.鲟鱼

9.(2019秋•泰兴市校级期末)为了保证城市市民每天都能获得新鲜的氧气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多植树种草

B.将楼房建造得更高住在高层

C.扩大每户房屋的空间

D.美化环境,增加美术作品和广告

10.(2019秋•泰兴市校级期末)下列各项中,能够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狐吃兔子,兔子吃草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C.人吃虎肉,老虎也吃肉

D.猫头鹰捕食田鼠,狐也捕食田鼠

11.(2019秋•泰兴市校级期末)在一个鱼缸内生物所形成的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A.浮游动物B.藻类C.小鱼D.细菌

12.(2019秋•建湖县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是单向流动的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以循环使用

C.可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的是呼吸作用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13.(2019秋•清江浦区期末)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经常是复杂的网状结构(食物网)。

这是因为(  )

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B.各种消费者一般以多种生物为食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会流失

14.(2019秋•常熟市期末)下列有关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链中的箭头要指向食物

B.食物链上的生物不能少于3种

C.位于食物链第二个环节的生物往往是肉食性的

D.食物链一般以植物开头

15.(2019秋•盐都区期末)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碳在BC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B.有毒物质通过BCD构成的食物链得到富集

C.有B的参与,碳循环不能进行

D.能量可以在BCD间循环流动

16.(2019秋•盐都区期末)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平衡时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能保持相对稳定

B.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C.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D.自然因素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17.(2019秋•盐都区期末)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可以依靠自我调节能力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

18.(2019秋•盐都区期末)“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

据此俗语可写出的食物链是(  )

A.泥巴→虾→小鱼→大鱼

B.虾→小鱼→大鱼

C.腐生生物→虾→小鱼→大鱼

D.微小水生植物→虾→小鱼→大鱼

19.(2019秋•铜山区期末)下列对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

A.阳光→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鸟→鹰

B.绿色植物→鼠→蛇→鹰

C.绿色植物→鼠→蛇→鹰→细菌

D.绿色植物←兔子←蛇←鹰

20.(2019秋•仪征市期末)下列有关食物链、食物网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引进外来物种时要慎重,要着重考虑到生态安全

B.能量在食物网中可以循环流动

C.在自然界中一定是体型大的动物吃体型小的动物

D.由于一个食物网中有很多生物,所以一种生物消失对整个食物网没有任何影响

21.(2019秋•东台市期末)“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

”据此可写出的一条食物链是(  )

A.虾→小鱼→大鱼

B.微小水生植物→虾→小鱼→大鱼

C.泥巴→虾→小鱼→大鱼

D.水→虾→小鱼→大鱼

22.(2019秋•东海县期末)假定在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的数量将会(  )

A.缓慢下降B.先上升后下降

C.保持相对稳定D.迅速下降

23.(2019秋•东海县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

B.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

C.食物链越短,可供消费者的能量越多

D.遵循双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规律

24.(2019秋•徐州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在一定地域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D.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生态系统不会遭到破坏

25.(2019秋•徐州期末)下列关于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遗体→真菌→动物B.猫头鹰→老虎→种子

C.草→兔子→狐狸D.青蛙→蛇→猫头鹰

26.(2019秋•徐州期末)越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其数量越少,这是因为越是顶端的生物(  )

A.生物越凶猛

B.生物形体越大

C.生物越珍贵,更易被捕杀

D.生物所获得的总能量越少

27.(2019秋•赣榆区期末)关于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

B.食物链内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C.一条食物链中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

28.(2019秋•金湖县期末)地球上种类繁多的植物可以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物质,它们是(  )

A.水、二氧化碳B.水、氧气

C.有机物、氧气

29.(2019秋•东台市期末)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的能量来源各不相同,但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  )

A.绿色植物B.肉食动物C.微生物D.阳光

30.(2019秋•射阳县期末)在一个由草、羊、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人类将狼全部杀死,那么羊的数量将会怎样变化(  )

A.不变B.增加

C.先增加后减少D.减少

31.(2019秋•徐州期末)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维持原状。

但是,如果放养的牲畜太多了,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原样了。

这说明(  )

A.草原生态系统不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B.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极差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D.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易遭到破坏

32.(2019秋•东台市期末)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是(  )

A.先有物质循环,然后才有能量流动

B.由于有了能量的流动,所以才有了物质循环

C.虽然二者是同时进行的,但它们是各自独立的过程

D.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移和释放

二.解答题(共13小题)

33.(2019秋•扬中市期末)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图中的生产者是  ,蛇、鼠等动物属于  。

(2)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

(3)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  逐级传递的。

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

34.(2019秋•南通期末)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捕食关系。

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植物属于  ,如果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  和  ;

(2)图中有  条食物链:

写出图中包含鼠的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

(3)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狼的数量大量减少,  的数量将会增多,但不会无限制增加下去。

图示生态系统中,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35.(2019秋•建湖县期末)以下是研究、治理、利用生态系统的两则材料,请分析回答:

材料一我国科研人员将油菜、棉花、马铃薯、拟南芥(一种植物)、酵母菌和果蝇(一种昆虫)6种生物载入载荷罐,并提供水、土壤、空气、光照等生长条件,搭载“嫦娥四号”探测器到达月球,进行了人类首次对月面生物生长培育实验。

材料二我校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到森林公园研学旅行,利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对该公园的生物与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

如图一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1)据材料一回答:

若把密闭的载荷罐看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6种生物中能作为分解者的是  。

(2)据材料二和图一回答:

图一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写出图一中具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

(3)据材料二和图一﹣回答:

该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主要是  通过  作用所固定的能量。

(4)如果土壤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  不断积累。

36.(2019秋•射阳县期末)如图为某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  (填图中其中一种生物)。

(2)兔将草吃掉后,  (填“能”或“不能”)获得草全部的能量,这是因为草中的能量部分用于兔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部分用于  作用消耗;此外,动物的粪便、遗体等也含有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可被  者继续利用。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向流动、逐级递减。

37.(2019秋•铜山区期末)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下表是该食物网中一条食物链所涉及的生物体内DDT的含量。

请回答有关问题:

名称

DDT含量(PPM)

土壤

0.00005

生物A

0.7

生物B

0.04

生物C

0.004

生物D

70.5

生物E

5

(1)该食物网和  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

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

在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鹰的捕食途径有兔、鼠、蛇三条途径,鹰通过捕食  的途径获得能量最少。

(3)依据表中数据可知,该食物链中的生物A最可能是  (填生物名称)。

38.(2019秋•仪征市期末)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和食物链,图2表示图1中某条食物链中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补充的成分是  和  。

蛇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

(2)请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图1食物网中既属于捕食关系又属于竞争关系的生物是  。

(4)图2中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

39.(2019秋•东台市期末)东台是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这里有国家4A级景区黄海森林公园,这里的条子泥湿地是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分析回答:

(1)黄海森林公园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人造生态林园。

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相比,黄海森林公园属于  生态系统,它的自我调节能力  。

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中的  有关。

(2)甲图是条子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图解,ABCD是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④是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

据你分析,D是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填序号),③、④的关系是③  ④(填“小于”或“大于”)。

图中C属于第  营养级,图中问号处应代表的过程是  。

40.(2019秋•东海县期末)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食物网共有  条食物链。

(2)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及  。

(4)该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41.(2019秋•东台市期末)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草原的草生长时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被草固定的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时具有两个特征:

  ,且  。

当“野火烧”枯萎的野草时,野草中的能量主要以  的形式散发出去。

(2)“野火烧不尽”的枯萎的草也可以被枯草杆菌分解成无机盐和水,枯草杆菌在生物分类上属于  。

如图中的图  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的示意图。

这类生物在结构上的特征是  。

42.(2019秋•东台市期末)试根据生物圈中物质循环的图解,回答问题。

(1)图中A代表的生物种类是:

A  。

(2)图中a表示  作用,b表示  作用,c表示  作用,d表示  过程。

43.(2019秋•赣榆区期末)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共含有  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  ,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他们通过  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最终食物来源。

(3)近几年,此生态系统中的老鼠数量猛增,给当地的牧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为了治理鼠害,当地政府引进了鼠类的天敌如鹰、各种蛇类,有效抑制了鼠害的发生。

这种治理方法叫做  。

44.(2019秋•东台市期末)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最短的一条:

  。

(2)在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3)图中的生产者是  ,它处于食物链的第  营养级。

(4)要想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  和  ,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污染,体内含有有害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

45.(2019秋•徐州期末)如图呈现的是冰峪沟的风景:

在那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澈见底的溪水,会鸣叫的蝉,以及挥舞双刀的螳螂,还有不停嬉戏的鸟儿……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在这个家园里,有些成员并不“安宁”,常常可以看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情景。

请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冰峪沟属于  生态系统。

(2)该生态系统中的蝉、鸟、螳螂等动物属于  。

(3)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

(4)秋天到了,看着满地的落叶游客们不禁吟道:

“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

(5)食人鲳体色艳丽,是一种时尚的观赏鱼类,它不仅捕食鱼类,也会攻击该水域其它动物,如果有人把其引入该水域,则将会严重破坏该水域的  ,从而对该水域的  造成巨大危害。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八年级生物上册(苏科版)期末考试《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精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2小题)

1.【答案】A

【解答】解:

植物的蒸腾作用通过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A正确;

B、筛管运输有机物;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B错误;

C、蒸腾作用通过气孔散失水分,C错误;

D、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D错误。

故选:

A。

2.【答案】A

【解答】解: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态系统结构越简单越易被破坏,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但这个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很难恢复。

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

因此,选项A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

A。

3.【答案】B

【解答】解:

A、绿色植物位于食物链的第一个环节;

B、肉食性动物位于食物链的第三个环节或三个以上的环节;

C、植食性动物吃绿色植物,位于第二个环节;

D、杂食性动物位于食物链的第三个环节。

根据食物链的组成关系,以上选项中肉食动物常常是食物链中的最后一环。

故选:

B。

4.【答案】A

【解答】解: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

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并且是不循环的。

在“草→蚱蜢→食虫鸟→蛇”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草。

故选:

A

5.【答案】C

【解答】解:

A、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A错误;

B、生物只要是活的,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表达式为: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

但是自然界中,并不只有生物的呼吸作用才会消耗氧气,比如燃烧,金属的锈蚀等都会消耗氧气,B错误;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C正确;

D、大气中的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二氧化碳占0.03%,所以并不是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D错误。

故选:

C。

6.【答案】C

【解答】解:

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与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无关,A错误;

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与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无关,B错误;

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C正确;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地理位置无关,只与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关,D错误。

故选:

C。

7.【答案】D

【解答】解:

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

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因此该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是草。

故选:

D。

8.【答案】D

【解答】解:

根据生物富集现象,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鲟鱼这条日本近海食物链中,鲟鱼营养级最高,则它的体内铯含量最多。

故选:

D。

9.【答案】A

【解答】解: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

此外,植物有吸附和吸收多种有害污染物的功能,大面积的树林效果尤为显著。

绿色植物还可以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调节气候。

因此,要保证城市居民每天能得到新鲜的氧气,应采取的措施是多植树种草。

选项B、C、D均不能使环境得到新鲜空气。

故选:

A。

10.【答案】A

【解答】解:

A、狐吃兔子,兔子吃草。

能够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

草→兔子→狐,A符合题意;

B、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不能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因为其中缺少生产者,B不符合题意;

C、人吃虎肉,老虎也吃肉,不能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因为其中缺少生产者,C不符合题意;

D、猫头鹰捕食田鼠,狐也捕食田鼠。

不能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因为其中缺少生产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1.【答案】B

【解答】解: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

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含能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含能量越多。

食物链中藻类位于第一营养级,因此生物数量最多的分别是藻类。

故选:

B。

12.【答案】D

【解答】解:

A、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

A错误;

B、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

B错误;

C、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C错误;

D、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于光能。

D正确。

故选:

D。

13.【答案】B

【解答】解: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个体数量越庞大,其中的食物就越多,彼此间的联系也就越复杂。

因为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草食动物的食物,而一种草食动物既可以吃多种植物,又可能成为多种肉食动物的捕食对象,从而使各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

故选:

B。

14.【答案】D

【解答】解:

A、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A错误;

B、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上的生物可以少于3种,如植物→人,B错误;

C、食物链的可以表示为:

绿色植物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食物链不包括微生物,因此通常位于食物链第二个环节的生物是植食性动物,C错误;

D、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食物链一般以植物开头,D正确。

故选:

D。

15.【答案】A

【解答】解:

A、由图可知碳在BC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A正确;

B、B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所以构成食物链B→C.有毒物质通过BC构成的食物链得到富集。

B错误;

C、B既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能释放二氧化碳,说明B是生产者,没有B的参与,碳循环不能进行。

C错误;

D、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

D错误。

故选:

A。

16.【答案】D

【解答】解:

A、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

A正确;

B、生态系统的各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

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生物的数量将会发生变化。

B正确;

C、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C正确;

D、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D错误。

故选: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