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2188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学发展规律。

2.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是指在个体成长中的某一段时期,其成熟度恰适合某种行为的发展。

最早起源于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对动物印刻行为的研究。

3.横断研究(横向)

横断研究是在同时期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几个年龄(年级)的被测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的测查并加以比较

4.纵向研究(追踪研究)

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5.动作技能是一种自动的、迅速的、正确的、柔和的动作,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动作,而是一连串的上百个肌肉与神经的协调动作

6.定向反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一个个体,包括新生儿都产生定向反射,这时,个体的心率就会起变化,注意力也会朝向刺激物,其他正在进行的活动(如吮吸、身体动作)立即停止,如果隔很长一段时间刺激物又重新出现引出定向反射的次数就会逐渐减少。

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地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习惯化。

个体已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之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这时的个体又产生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与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兴趣的现象称去习惯化

7.深度知觉即立体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觉

8.同化就是把外界因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的结构(是指把新的体验纳入已有图示中加以理解的过程)

顺应是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收到它所同化的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调整已有图示来适应新的刺激的过程)

9.守恒概念指个体能够认识到物体固有的本质属性不随外在形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特征

10.语用技能指交谈双方根据语言意图和语言环境有效地使用语言工具的一系列技能,包括说者和听者两方面的技能

11.依恋是婴儿寻求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哭、吸吮、喊叫、咿呀学语、身体接近和跟随行为,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

12.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他们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13.性别同一和性别角色同一:

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女性,这就是性别同一;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则是性别角色的认同

14.同伴是社会上平等、共同操作时,在行为的复杂程度上处于同一水平的个体

15.自我意识是作为主题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16.语音的发展:

语音是指语言的声音,和杂乱的声音不同之处在于它和意义紧密结合,而杂乱的声音毫无符号意义

17.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要的认知技能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遗传决定论:

高尔顿霍尔

绝对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

华生

共同决定论:

斯滕“辐合论”

相互作用论:

皮亚杰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儿童心理》标志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优缺点比较;

3.横向研究

优点:

1)研究者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实验研究任务,并可以同时对两个或几个以上的多个不同年龄人群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调查研究

2)节约时间和人力、物力,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数据资料

3)在同一时间对被试的心理进行测量和评价,可以避免研究结果受社会文化变化带来的影响

缺点:

1)被试之间的心理差异既包括年龄的差异,也包括由于各年龄人群组出生和年代不同,所经历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而产生的群体差异

2)缺乏系统连续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取样程序也比较复杂

4.纵向研究

优点:

1)比较系统地详细地了解人的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的量变与质变的规律

2)可以揭示人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与环境(家庭、学校)因素之间的关系

3)对于在短期内不能得出结论的研究,可以用这种方法,经长时间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缺点:

1)由于研究持续时间长,研究的被试数量会随时间的连续而逐渐减少

2)反复的评价和测量研究对象,可能会影响被试的发展,被试对评价测量产生熟悉效应,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3)时间较长,长期追踪要经历时代、社会、环境的变化,这通常会造成变量的增加

4胎儿的发育过程:

胚种期、胚胎期、胎儿期

5.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从上至下、由远及近、由粗到细或者说由大到小

6.心理运演的两特征:

可逆性、守恒性

7.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所获得智慧成就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具体性:

思维运算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2)可逆性:

是指能够抓住一个概念中各种具体变化的本质关系

3)把不同类的事物(互补或非互补的)进行序列的对应

4)群集结构的形成

5)自我中心观进一步削弱,即去中心的

8.深度知觉吉尔森和沃克“视崖”实验

9.方位知觉朱智贤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5~7岁),能比较固定地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

第二阶段(7~9岁)初步地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第三阶段(9~11岁),能比较灵活地、概括地掌握左右概念

10.语言获得理论代表人物

环境论:

1.模仿说:

阿尔波特、乔姆斯基、怀特赫斯特

2.强化说:

巴甫洛夫、斯金纳

先天决定论:

1.先天语言能力说:

乔姆斯基

2.自然成熟说:

勒纳伯格

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

1.认知相互作用论:

皮亚杰

2.社会相互作用论:

鲁利亚

11.情绪组成部分:

情境、身体状态、情绪表现、情绪体验

12.依恋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出生到3个月):

对人无差别反应的阶段

第二阶段(3个月到6个月):

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

第三阶段(6个月到3岁):

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婴儿从6、7个月起,对依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关切

13.依恋的类型:

回避型、安全型、反抗型

14.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

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多动症

15.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健康情感

1)使小学生的各种活动与积极的情绪体验相结合(经常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使儿童增强自信心,增加其心理健康)

2)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3)培养小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i.保持愉快的情绪

ii.控制和调节消极的情绪

16.弗洛伊德的个性发展理论:

本我、自我、超我。

超我包括:

一是良心,二是自我理想

17.自我评价发展特点

一、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龄而增高

二、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三、小学生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的初步倾向

四、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时间的发展过程之中,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

五、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18.柯尔伯格认为儿童区分性别角色大致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基本的性别同一:

儿童能正确地指出自己的性别(2~3岁)

2)性别的稳定性:

儿童指导一个人的性别是不会随年龄而变化的(4~5岁)

3)性别的坚定性:

儿童认识到一个人的外貌或活动的变化与性别无关(6~7岁)

同伴的作用

4)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5)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

6)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7)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体统的发展

19.同伴交往的类型(庞丽娟):

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一般型

20.游戏的理论代表人物:

精力过剩说(席勒和斯宾塞)娱乐放松说(拉扎鲁斯)复演说(霍尔)生活准备论(格罗斯)

二、名词解释

1、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3、客体永久性是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4、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5、记忆策略是指是我们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6、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叫自传体记忆。

7、、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8、形式运算:

这种摆脱了具体事物束缚,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

9、具体运算意指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有些问题在具体事物帮助下可以顺利获得解决。

这种摆脱了具体事物束缚,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就叫做形式运算。

10、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

11、社会性游戏指的是儿童在与游戏玩伴的社会互动中进行的游戏。

12、结构性游戏指的是有组织的目标导向的游戏。

也就是说,儿童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操作,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结果的游戏。

13、合作游戏指的是儿童为了达成同一个目标或满足同一个需要,在合作中一起游戏。

14、象征性游戏是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

象征性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

15、自我导向的装扮游戏指的儿童装扮的行为指向的是自己,他们自己是装扮行为的行动者。

16、角色游戏是儿童在扮演他人的角色中进行的游戏

17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18、发展的差异性,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9、性格是表现为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20、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21、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即掌握自己的性属性或相应的作用。

判断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对)

2、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

(对)

3、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

4、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

5、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对)

6、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

(错)

7、六七的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

(对)

8、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对)

9、母亲产生的长时间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

(对)

10、在怀孕后的头五个月,母亲生病对胎儿影响最大。

(错)

11、母亲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太大或太小。

(对)

三、简答

1、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1)以无意识记忆为主,

2)机械记忆和意义识记忆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并较多地运用机械记忆;

3)再认好于回记忆;

4)具有自传体记忆能力;

5)有特殊的记忆恢复现象。

2、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1)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2)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3)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3、简述儿童产生惧怕的原因。

1)熟悉环境的改变;

2)被他人惧怕情绪感染;

3后天经验所致

4、试述依恋的特征。

1)依恋对象具有选择性;

2)有亲近行为;

3)能从依恋关系中获取慰藉和安全感;

4)依恋关系的破裂会导致分离焦虑和痛苦;。

双方在情感和行为上有协调性

5、简述安沃斯提出的儿童依恋的模式类型。

焦虑——回避型、安全型、焦虑——反抗型

6、试述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1)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对儿童性格的不同影响;

2)儿童自身身体的吸引力:

相貌漂亮的儿童更易受其他儿童欢迎;

3)自身不同的行为表现:

外向、友好无攻击性行为的儿童较受欢迎;

4)认知能力的高低:

智商高的儿童与同伴的的接纳程度呈正相关;

5)教师的影响:

教师对儿童特征和价值的认可程度影响其他儿童对该儿童的接纳性。

7、简述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1)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评价

2)从对自己的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3)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的客观评价

填空题

2、婴儿从4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3、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4、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表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13、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15、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性侵犯,一种是敌意性侵犯。

17、柯尔伯格采用了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在两难推理中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18、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前道德阶段(0—2岁)他律道德阶段(2—7岁)、自律道德阶段(7—12岁)

19、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20、柯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划分为3水平,6阶段。

二、论述题

维果斯基是如果看待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对我们的儿童教育有何启示?

1、教学应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一致。

1)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第一种水平是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可能发展的水平即“最近发展区”(通过成人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

2)维果斯基将学校中的教学与发展比作是最近发展区和现实发展水平间的关系。

童年期的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并加以引导才是好的教学,教学的可能性由它的最近发展区决定,一个正确有效的教育既要确定教学的最低阈限,也要确定教学的最高阈限。

2、启示:

1)对儿童的教育存在最佳时期,一定时期的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2)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3)教学应着眼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对发展过程加以及时的组织、对不良倾向加以及时调整,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三、应用题

(一)根据材料描述请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并谈谈研究儿童气质的教育意义

材料:

她易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事情。

在实验中,两根铁丝本应是等长的,但实际上有极细微的差异。

先后参加实验的10个同龄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这个差异。

她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

有时其他小朋友凑过来玩,她也不说话,只是厌烦地把他们推开,更不易与陌生人接触。

她情绪不易外露,受到表扬时,也没有什么表示。

在幼儿园里遇到不高兴的事,可以毫无表情,但回家后对着妈妈哭。

她上课时很安静,总是一个姿势坐着。

吃饭时,不管饭菜多么好,从不见她大口吃。

午睡时,她总是把衣服一件件叠好放在椅子上。

如果椅子稍歪一点,她要把它放正,还要看上几眼,然后才躺下。

起床时,穿衣动作也很慢。

她是偏于抑郁质的孩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气质的问题,它有类型的差异,而没有好坏的区别。

也就是说,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

对于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其周围的成人和教师,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对抑郁质的儿童,则应注意发扬他的长处,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的自信心等。

(二)根据材料描述请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并谈谈研究儿童气质的教育意义

材料:

他性子很急,每次拿小人书,都是拿一大叠,翻得很快,即使新书也很快看完,喜欢活动量大的活动,每次玩创造性游戏,总是玩打仗。

他是全班扔沙包扔得最远的一个。

他爱逞能。

有一次全班小朋友正在排队,他突然跑出队伍,用力拉住正在转动的转椅。

他上课时坐不住,随便站起来,或在椅子上乱动,常常发出叫声。

即使老师对他有所示意,他仍然克制不住。

对老师的提问常常没有听清楚就急着回答,因此常常答非所问。

答;他偏于胆汁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气质的问题,它有类型的差异,而没有好坏的区别。

也就是说,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

对于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其周围的成人和教师,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如对胆汁质的儿童应培养他的自制力,让他学会冷静、沉着和有耐心。

(三)每天睡觉前,倩倩必须把一条粉红色的毯子放在枕头边,她总是把脸贴在小毯子上才愿意入睡。

如果哪天小毯子被妈妈洗了还没有干,倩倩就哭闹着不愿意睡觉。

就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她连上幼儿园也要带着她的小毯子。

为此,倩倩的妈妈有些迷惑不解,女儿为什么睡觉时就要盯着平常的一条小毯子呢?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答;这是一种明显的依恋行为的表现,倩倩将小毯子看成是获取心理安全的替代物。

儿童依恋的表现(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跟随等);依恋对行为的影响:

对社会性、情感、认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需要认真对待。

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平时的行为表现,给予更多的关爱,包括生体上的触抚和语言、目光上的交流等,使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

(四)当孩子遭遇挫折时

  小一班的毛毛从幼儿园回家一直噘着小嘴,一副可怜的样子。

妈妈一问才知道,今天幼儿园小朋友画画比赛,很多小朋友都得了五角星,可毛毛没有。

毛毛越说越委屈,“哇”地一声哭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毛毛的心理,并为毛毛妈妈提供教育孩子的建议。

答;这是毛毛在幼儿园受挫后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正常表现。

说明毛毛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

挫折最容易损伤孩子的自信,但也可以增强孩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成功和失败,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孩子自尊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真实的成就为基础;

一味的赞美和无条件地接受的方式来提高孩子自尊的做法是错误的;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养育行为能帮助孩子建立可信赖的自尊:

作为妈妈一方面要维护孩子小小的自尊心,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要向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使其通过主观努力去实现。

(五)基尼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女孩。

她母亲双目失明,丧失了哺育孩子的基本能力;父亲讨厌她,虐待她。

基尼自婴儿期起就几乎没听到过说话,更不用说有人教她说话了。

除了哥哥匆匆地、沉默地给她送些食物外,可以说,基尼生活在一间被完全隔离的小房里。

她严重营养不良,胳臂和腿都不能伸直,不知道如何咀嚼,安静得令人害怕,没有明显的喜怒表情。

基尼3岁被发现后,被送到了医院。

最初几个月,基尼的智商得分只相当于1岁正常儿童。

多方面的重视使她受到了特殊的精心照顾。

尽管如此,直到13岁,都没有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不能进行最基本的语言交流。

据调查分析,基尼的缺陷不是天生的。

根据以上案例,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基尼的缺陷说明了什么?

(2)小基尼在精心教育下,仍不能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这说明了什么的影响作用?

提示:

(1)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需要解释遗传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幼儿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

(2)说明儿童各种心理的发展存在关键期。

需要解释关键期概念及适时的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