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31744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docx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第一章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

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健康及其标准

1.健康:

实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美的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

也就是说健康是生理健康(生理无重大疾病就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2.健康的十条标准(略)

二.心理

✧历史上,相当长一段实际,人们曾经认为心理是产生智力活动的器官,心理是心脏的机能。

✧亚里斯多德认为心脏是思想和感觉的器官,而脑的工作只是使来自心脏的血液冷却而已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现象是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表现形式。

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即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应过程,是心理现象的动态形式,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心理现象的静态形式,包括自我意识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现象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感觉、直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

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

1)自我意识

2)个性倾向:

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3)个性心理:

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

●所谓心理健康

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中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卫生联合会

●心理健康分为狭义的心理健康和广义的心理健康

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无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状态。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即除了无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也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发展心理效能能力。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

•无心理疾病

•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第二节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心理正常

心里不正常

心理健康

心里不健康

(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病)

含病态人格、神经病、各各类精神障碍

心理正常、心理异常问题示图

心理康宁

一般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精神疾病

心理健康状况序列

●心理康宁

个体的主观体验积极:

不觉痛苦,或者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行为与周围环境协调:

即他人不感觉异常

社会功能良好:

能够胜任家庭及社会角色

●一般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的亚健康状态,又称心理困扰

个体主观体验中愉快感小于痛苦感,但程度较轻;一般表现为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对个体社会功能影响较小;问题困扰的产生具有情境性;通常能自行调节或在指导下进行自我调节。

●心理障碍

部分一般心理问题可以累积、迁延、演变成为心理障碍;

个体的主观体验痛苦,社会适应不良,社会功能损害较大常伴有病理性变化,不经过专门治疗难以自行消失;

主要有神经症、人格异常、性心理障碍等。

●精神疾病(略)

第三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焦虑障碍

1)特定对象恐惧症:

指对个体对某个或某些物体或场所强烈的、持续的恐惧,尽管知道它实际上并不具有威胁,如对蛇、猫等动物,或对高处、黑暗、空旷的场所、飞机和电梯等特定情景恐惧。

2)社交焦虑症:

就是对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注视的一个或多个社交场合产生持续、显著的畏惧。

3)强迫症:

是以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心理障碍。

强迫症往往包括两类症状:

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比如有的病人出门后总是不放心门是否关好;有的病人寄出信之后常担心地址是否写错。

患者明知这些想法毫无意义,但又非想不可,因此焦虑不安,非常痛苦。

强迫行为,其目的旨在缓解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比如强迫性反复洗手,强迫性计数,强迫性礼仪动作等。

4)广泛性焦虑,广泛焦虑障碍的基本特征为广泛性和持续性焦虑,常伴有头晕、胸闷、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紧张,但其紧张不安与恐慌程度与现实处境很不相称。

5)创伤后应激障碍:

是指由异乎寻常的痛苦事件引发的精神障碍,也即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或持久的反应。

它能够诱发恐惧、无助或对损伤、死亡威胁反映出的恐怖。

典型表现是有与痛苦记忆或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噩梦,试图避免引发创伤的线索以及生理性唤醒的提高。

(2)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也称性行为变态,是指与生殖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和方式上与常人不同,且违反社会习俗。

常见的性行为变态有性欲倒错,比如恋物癖、裸露癖、窥视癖、异装癖和施虐癖等。

还有一种性心理障碍叫性别认同障碍,指具有与一个人自身生物性别相反的性别认同或性别感。

(3)人格障碍

(4)心境障碍

抑郁症、自杀、情绪失衡

(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既有遗传和生理因素,又有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

个体原因、学校教育原因、社会原因、家庭原因

心理健康——

(三)正确认识心理健康

角度有所不同,但基本理念一致;无绝对

第四节积极维护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a)不良情绪易于引发生理疾病

b)不良情绪导致心理障碍

2、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a)现代社会需要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b)变革社会要求人才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功发展的需要

积极维护心理健康

一、应正确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阅读相应的书籍、报刊杂志,浏览网络媒体。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包括听讲座和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参加集体培训,尤其是学生成长小组或专题辅导工作坊

二、对自我进行积极调整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可以使人心胸宽广,人生态度积极进取,心理健康。

2、充分认识自己与接纳自己

1)、大学生要对自己有正确的估价

既不能自轻自贱、自惭自卑,也不能自骄自傲、自我中心,自尊、自信、自立、自制、自强、自爱。

2)、不盲目与人他人比较

欣赏自己的独特性,同他人比较的标准恰当。

3)、有适当的抱负水平

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目标,注重享受实现目标的过程。

4、积极进行人际交往

5、学会管理和调整情绪

三、寻求心理帮助

四、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第二章积极适应与发展

第一节适应与发展对大学生成才发展的意义

一.健康生活的需要

适应是心理健康的一项最基本的标志,是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人生是一个不断使自己适应环境的过程。

二.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三.成功人生的需要

“生活的成功与否,要看适应能力与其内外机遇调剂融合的难度是否相对应”

积极的适应就是发展。

面对当今我国剧烈变革着的社会,面对着无数的挑战和机遇,谁拥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谁就能够获取成功。

第二节适应与发展的有关理论

一.适应与发展的含义

1.什么是适应

适应是一个人通过不断调整自身,使其个人需要能够在环境中得到满足的过程,适应也是自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

人与环境的适应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

一种是人自身做出改变

一种是环境改变

通常情况下,人们选择环境,改变环境是有一定限度的:

大多数时候,人与环境的适应,要求人自身做出调解,适应既定的环境。

2.什么是发展

人的发展:

是指人生的发展,是人的身心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变化的过程。

人的心理发展:

是伴随着人的身体发育成熟,人的认识,情感能力和社会性等方面获得完善成长的过程,它是一个人整个一生中的行为和心理发展过程。

●影响发展的主观因素:

人的发展不都被动地取决于环境,人的心理活动,人对自我的认识,人的个性特点,人的积极主动精神,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发展是积极的适应

人们对环境的适应,从适应的方向上看,大体有两种:

积极的适应

消极的适应

积极的适应:

个体在客观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与环境的不适应行为,增强个体在环境中的主动性、积极子那个,使自身得到发展。

消极的适应:

这种适应是人与环境的消极互动过程。

个体认同,顺应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压抑了自身的积极因素及自身的潜能,违背了人的心理发展方向。

二.我国学者提出的对于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任务要求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学会与人相处

学会学习

 

第三章认识自我

心理现象

3.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感觉、直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

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

4.个性心理

1)自我意识

2)个性倾向:

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3)个性心理:

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

第一节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基本含义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

一个人对自己各种状况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身和对待自己的统一。

它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

自我意识的结构从形式来说

 

1.自我认识:

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及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

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

“我是什么样的我”,“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

2.自我体验:

对自己的态度,包括:

自爱、自尊、自信、自卑,优越感和责任感等。

“我是否满意自己”“我能否接纳自己”。

3.自我控制:

对自己行为态度和对他人态度的调控,包括:

自律、自立、自控和自励等。

“我怎样控制自己”,“我怎样使自己成为满意的人”。

 

1.生理自我:

对自己身体和生理状况的认识与评价

2.心理自我:

对自己心理和个性特征的认识和评价

3.社会自我:

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与评价。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埃里克逊的自我发展理论)

埃里克逊认为:

人的发展是依照渐成论原则进行的。

人的生命是一个周期,可以分为八个阶段:

这些阶段是以不变的序列展开的,而且在不同的文化中普遍存在的。

如果前一阶段的核心问题为解决,就会影响到下阶段自我意识的顺利发展,从而发生心理危机,出现情绪障碍。

E.H.Erikson的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八个阶段:

1.婴儿期。

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2.童年期。

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

3.学前期。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4.学龄初期。

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

5.青春期。

核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与自我角色的形成,主要是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

6.成年早期。

建立家庭,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7.成年期。

成家立业,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

8.成熟期。

即老年期。

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

(三)自我意识的特征

1.客观性

自我意识的客观性在与同别人比较、分析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镜像自我”——库利的观点

2.矛盾性

自我意识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之间的矛盾。

——追求的目标:

理想与现实

——做人的准则:

星星、月亮、太阳

——对人的评价:

行、不行、都行

3.形象性

自我意识的形象性在于自己在自己心目中和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展现。

自我过程的三因素影响。

三个因素(自我评价、自我增强、自我表现)

4.独特性

自我意识发挥出主动性和独立性,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与独特的形态。

5.倾向性

自我意识的倾向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四)自我意识的功能

1.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的功能。

自我意识对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决定于自我意识的性质,即主动进取型或被动消沉性。

2.自我情绪体验的功能。

具体表现:

自尊心的功能;自信心的功能;自我控制的功能。

自我意识中包含的两个重要成分——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个人行为有重大影响,对个体的学习与工作具有控制和推动作用。

(五)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

1、社会经济地位;2、社会文化环境;3、家庭;4、角色扮演;5、他人的评价;6、参照群体。

(六)青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1、青年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自我”分化。

确切地说属少年期。

将自我分化为“主体我”与“客体我”。

也被称为“自我发现期”。

第二阶段:

“自我”矛盾,“自我”的混乱。

“主体我”与“客体我”发生矛盾,导致:

自我萎缩,即“主体我”占优势,过分看低现实“自我”;自我扩大,即“客体我”占优势,夸大现实“自我”。

第三阶段:

“自我”同一。

自我通过三个途径达到同一;

一是积极改造现实“自我”,接近理想“自我”;

二是降低理想“自我”的标准,同时改善现实“自我”;

三是放弃理想“自我”的标准,自暴自弃迁就先是“自我”。

“自我”同一的两个重要条件

一是正确地认识自己,即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培养正确评价。

二是有较强的自控能力,是行为服从智力的要求。

两者的结合程度反映出自我是否达到同一。

行为服从自己的主导目标时,是“自我”达到同一的标志。

2.、青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自我评价趋于稳定和成熟。

自我评价是对自己本身的思想、年龄、水平、个性等方面所做的评价,实际我控制的前提。

全面、客观、主动和冷静地分析别人的评价,不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

(2)自我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

一方面依赖自我评价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坚毅、忍耐、克制等)意志品质的体现。

(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和容貌。

特别敏感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容容貌的缺陷会引起焦虑。

(4)道德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

道德的内容,不是由年龄决定的,主要是社会的影响和教育内容决定的:

道德的发展,从形式上说由和智力发展水平,道德观念的掌握深度密切相关。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

1.主观的我和社会的我之间(不一致时)的矛盾。

表现:

主观认为“真实”的我与社会认为“虚假”的我矛盾;主观“肯定”的我与社会“否定”的我的矛盾。

矛盾产生的结果:

(1)接受社会的评价,修正自我观念,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2)拒绝别人的评价,坚持原有的自我观念,我行我素。

(3)全盘接受他人的评价而改变自我评价。

2.理想(希望、愿望)的我和现实的我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表现:

(1)对自我缺乏客观认识,而对现实的自我不满情况下否定自己;

(2)过分追求完美。

矛盾朝着不同方向转变

(1)积极的方向,以“理想的我”为目标不断自我完善;

(2)消极的方向,不坚持“理想的我”而自暴自弃。

3.自尊和他人认同的矛盾。

自尊:

对自我满意与否的自我体验。

纳撒尼尔∙布兰暨(美)认为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相信我们具有思考和应付生活中基本挑战的能力;相信我们具有权利得到幸福,感受到有价值配得上,有权表明我们的需要和愿望。

自尊和他人认同的矛盾表现:

(1)过分的自尊;

(2)自自尊的贬抑(自我否定)。

4.自立和依附他人的矛盾

5.自尊、自立与逆反的矛盾。

集中表现为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

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

(1)逆反行为发生在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

(2)教育内容多为健康、正确、善意的;(3)逆反行为多为教育方式不当引起的;(4)逆反行为的程度轻重不一

逆反心理和行为是为满足和自立采取的一种消极方式的结果。

不仅不能从中获得满足,相反却严重地损害了自己的自尊和资历,使是自己的人生多走弯路。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1.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提倡大学生与时俱进,改革传统的思维方式,尊重和培养大学生独立的自我意识,培养自尊、自信、开拓、创新的精神;改革传统的培养机制,真正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家庭和学校中营造一种民主、和睦、温暖的环境。

2.加强自我意识的修养

(1)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

获取成功的体验(避免经常失败);获取道德的体验(正义感和同情心是道德体验的基础);获取美的体验(能使人愉快、热爱生活和追求理想)。

(2)加强自我实现意向的调控,应有科学的态度(理想的确立、客观性、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完善“现实的我”(反馈监督、批评修正、调节控制)。

三、自我评价

(一)自我评价的涵义

1.自我评价的概念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

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自我评价发展的一般规律:

评价他人的行为→评价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

2自我评价的意义

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3.自我评价包括社会比较与自我评估

(1)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是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获得有关自我重要信息的过程。

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比较:

儿童期——时序比较;青春期——独特自我;成年期——相似比较;老年期——多重比较。

(2)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是指通过能提供有关自己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来检验自己的自我观念的过程。

自我评估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主观分析,是自我评价的主要形式。

二、个性倾向性

含义:

个性倾向性是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

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反映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和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行为的方向、内容和方式,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制约着所有的心理活动。

组成:

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世界观是个性中的最高层次。

(一)需要

1.需要的含义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是机体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应。

(1)需要是现实要求的反映。

生物需要,社会需要:

一切都带有社会性——社会制约。

(2)需要是个人的一种主观状态。

需要仅是个体反映机体内部或外界生活的要求而产生的,并为自己感受或体验到的一种心理状态。

人类行为原因的模型:

需要——→动机——→行为

刺激

结论:

人缺乏什么就会追求什么。

2.需要的种类

(1)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生理需要,饮食、休息、睡眠、运动、排泄、性等,是生存需要,瘦社会生活条件制约,具有社会性。

社会需要,劳动、交往、道德、美、自尊等,是高级需要,不满足——不舒服、不愉快。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精神需要是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要。

交往、认识、美、道德、创造等

人类需要层次呈波浪式发展

个人需要结构的演进不想间断的阶梯,而是波浪式发展的。

第一层次的需要不一定完全得到满足以后才产生高一级的需要,较低一层的需要高峰过去后,较高一级的需要才能起优势作用。

(二)动机

1.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发动和维持活动的个性倾向性(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是活动的动向和方向。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需要的表现形式。

产生动机的必要条件:

需要和刺激。

需要在强度上达到一定水平,并并指引行为朝向一定方向才能成为动机。

刺激和需要相联系时,刺激才能引起活动从而形成活动的动机。

 

2.动机的功能

引发功能。

引发活动的动力源泉。

指引功能。

指引行动的方向和目标。

激励功能。

对行动起着维持和加强的作用。

(三)兴趣

1.兴趣的涵义

兴趣是一个人努力趋向某种客体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个性倾向。

或者说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优先注意、积极探索、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的心情。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

兴趣对象即需要对象,是需要的表现形式,是动机的进一步发展。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

兴趣对活动的作用:

对未来的准备作用(发展方向)、正在进行活动的推动作用、活动创造态度的促进作用(激发创造性)。

2.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广阔性。

兴趣的广度或范围。

(2)兴趣的集中性。

多种兴趣的中心兴趣或主导兴趣。

(3)兴趣的指向性。

对什么发生兴趣。

(4)兴趣的持久性。

稳定程度。

(5)兴趣的效能性。

推动活动的力量。

爱好:

当兴趣进一步发展成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时,就发展成为爱好。

兴趣是爱好的前提。

爱好不仅是对事物优先注意和向往的心情,而且有从事活动的倾向。

爱好是和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兴趣的发展

第一阶段(最初水平):

有趣。

具有表面性、情境性、弥散性、变化性、和不稳定性。

第二阶段(中等水平):

乐趣。

有趋向专一和集中,并产生特殊爱好时又产生兴趣。

第三阶段(高级水平):

志趣。

志趣与崇高理想、远大目标相联系:

有自觉性、方向性、坚持性和社会价值。

(四)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1.理想

指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的特征:

实践性、时代性、现实可行性和超越性。

 

理想的层次

生活理想

职业理想

道德理想

2.信念

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即坚定某种观念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

信念的特征:

实践性

稳定性

偏倾性

亲和性

多样性

信念的强度:

取决于主体的信任程度。

信仰:

高层次信念。

3.世界观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态度。

是个性倾向的最高层,影响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阶级世界观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就是哲学。

个人的世界观是个人意识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心理研究的对象。

心理学研究人的世界观在各种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形成过程和规律。

个人的世界观受阶级世界观所制约,并表现出阶级的特点。

世界观包括四个成分:

认识因素、观点因素、信念因素和理想因素。

认识、观念、信念和理想相互作用形成世界观。

而世界观又反过来影响认识、观点、信念和理想的形成。

 

三、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

是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的组成:

气质、性格、能力等。

其中以性格为核心,它影响着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反映出个体的基本精神面貌和意识倾向,集中地体现的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

(一)气质

1.气质的涵义

气质是不以活动的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具有某些气质特征的人,常常在不同的活动中显示出同样气质的动力特点。

(1)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指向性的动力特征。

速度方面:

感知速度、注意力集中时间长短、思维的快慢。

强度方面:

情绪的强弱、意志力的大小。

指向性方面:

倾向于外部世界、还是倾向于内心世界。

(2)气质的天赋型

(3)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环境、教育年龄的增长可使气质的某些特征发生变化。

2.气质的心理特征

(1)感受性:

人对外界影响的最小程度产生心理反应的能力。

是神经系统强度特性。

(2)耐受性:

人在时间和强度上经受外界刺激作用的能力。

是神经系统强度特征

(3)反映的敏捷性:

一是对同强度内、外刺激做出不随意反应的程度;二是指行为反应和心理变化过程进程的速度,是神经系统灵活性。

(4)可塑性:

改变自己行为以适应环境变化的难易程度。

神经系统灵活性。

(5)情绪兴奋性:

以不同速度对微弱影响产生情绪反应的特征。

即是神经系统强度也是灵活性。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