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3844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4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4页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巡操员巡检标准.docx

巡操员巡检标准

巡检标准

一.巡操岗位主要工作内容

1、按时按有关规定进行巡检和抄表。

对CRT上没法监视到的参数和设备,应加强巡视;

2、保证巡检工作及时、到位,对巡检中发现的参数、设备异常应及时向主值或有关人员汇报,并作出力所能及的判断和处理。

3、必要时协助巡操组长完成现场操作;

4、每2小事向值长或主值汇报设备巡检情况;

5、完成值内安排的日常事务;

6、完成值长或主值安排的临时性工作。

7、加强自身培训,除现场培训外,应加强CRT有关运行技术培训。

二.岗位工作一般程序

1.锅炉巡检安排

1

时间

现场

根据班前巡检设备划分结分管设备进行重点巡检。

2

主控

1.查看相关运行记录、继电保护投退记录、以及相关设备缺陷登记情况。

2.必要时完成现场操作

3

主控

班前会,向值长汇报检查情况。

4

主控

岗位交接。

5

现场

按规定巡检路线、内容完成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6

主控

1.向主值或值长汇报巡检情况及了解现阶段运行工况。

2.必要时完成现场操作。

7

主控

午餐

8

现场

按规定巡检路线、内容完成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9

主控

1.向主值或值长汇报巡检情况及了解现阶段运行工况。

2.必要时完成现场操作。

10

现场

按规定巡检路线、内容完成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11

主控

1.向主值或值长汇报巡检情况及了解现阶段运行工况。

2.必要时完成现场操作。

12

主控

晚餐。

13

现场

按规定巡检路线、内容完成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14

主控

完成相关整理、登记工作,岗位交接。

2、汽机/电气巡检安排

2

时间

现场

根据班前巡检设备划分结分管设备进行重点巡检。

主控

1.查看相关运行记录、继电保护投退记录、以及相关设备缺陷登记情况。

2.必要时完成现场操作。

3

主控

班前会,向值长汇报检查情况。

4

主控

岗位交接。

5

现场

按规定巡检路线、内容完成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6

主控

午餐

7

主控

1.向主值或值长汇报巡检情况及了解现阶段运行工况。

2.必要时完成现场操作。

8

现场

按规定巡检路线、内容完成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9

主控

1.向主值或值长汇报巡检情况及了解现阶段运行工况。

2.必要时完成现场操作。

10

现场

按规定巡检路线、内容完成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11

主控

晚餐。

12

现场

按规定巡检路线、内容完成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13

主控

完成相关整理、登记工作,岗位交接。

三、巡检内容:

1.集控锅炉(包括电气)巡检安排表(以#1炉为例)

巡检点

名称

巡检内容

1

主控室

#1锅炉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参数;

#1炉吹灰盘的吹灰枪的投入运行情况;

#1炉运行设备及备用设备情况。

2

空预器

a)运行中检查油系统无漏油,冷油器冷却水畅通,冷却水出口温度小于30℃,油泵运行时轴承箱油位在油标尺高、低限之间;发现轴承箱油位不正常降低、升高应立即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b)检查空预器主驱动电机运行时辅助驱动电机不转动。

c)检查减速机无振动,无异常声音,各部件和轴端不漏油。

d)检查空预器运行平稳无刮卡、碰磨现象,观察空预器电流正常并且无抖动。

e)检查风烟系统各人孔、检查孔关闭严密,不向外漏风、冒灰和向内抽空气。

f)机组负荷180MW投入空预器热端密封装置,检查密封装置动作正常,调整结束密封装置位置指示标尺在投入位附近,巡检中要注意比对各班标尺的位置,发现较短时间标尺指示偏差大要及时汇报。

热端密封装置投入后要注意对空预器本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防止动静部分碰磨。

g)检查空预器着火报警装置无损坏,控制盘无报警。

h)检查空预器运行中电机外壳温度不超过80℃,空预器电机、油泵电机及相应的电缆无过热现象,现场无绝缘烧焦气味,发现异常应立即查找根源进行处理。

i)检查空预器支承轴承温度不高于60℃,导向轴承温度不高于70℃。

检查支承轴承润滑油温度高于50℃和导向轴承油温高于60℃,相应轴承润滑油泵自动启动,支承轴承和导向轴承润滑油温度低于45℃,支承轴承和导向轴承油泵自动停止。

减速器润滑油泵运行时润滑油压正常在0.2Mpa左右,润滑油滤网前压力大于0.25Mpa时应检查滤网是否堵塞,油压大于0.49Mpa时,安全阀将自动打开卸荷,来保护系统构件的安全。

润滑油站滤网前后差压小于0.035Mpa,滤网差压大于0.035Mpa要进行切换。

j)监视空预器无停转报警和着火报警,排烟温度无异常升高,空预器入口烟温和出口风温差无异常降低,空预器对应负荷下烟风侧进、出口差压正常。

k)如空预器出现停转报警或主马达电流大于32A时,应立即到现场检查有无异常现象并把径向密封装置提升至高位(至少0°以上乃至最高位)。

l)加强空预器烟气及一、二次风出、入口差压监视,尤其是烟气侧出、入口差压监视;运行中差压升高应及时进行分析比较,并检查送、引风机电流变化情况,来确认空预器是否有堵;参考数据烟气侧差压大于500Pa应加强空预器吹灰;烟气侧差压大于600Pa应加强空预器吹灰,并适当提高空预器综合冷端温度;烟气侧差压大于900Pa应做好停炉空预器水冲冼的准备,结合送、引风机电流是否超限来确认是否停炉。

m)空预器火灾报警装置发报警时,必须到现场检查确认,通过观察窗检查空预器是否有异常(至少转动一圈以上)。

3

HWL-1,HWL-2阀

油箱油位、出口(16Mpa)及回油油压(13Mpa)正常,无泄漏现象,油泵运行正常。

4

火焰扫描冷却风机

a)风机运行良好,振动及声音正常;

b)风机马达及轴承温度正常;

c)风机入口滤网无杂物堵塞;

d)扫描风压正常,风压表无大幅摆动

e)火检冷却风机压力开关定值:

用途

定值KPa

报警

3.2

备用风机联动

2.4

停炉

2.2

A滤网脏

-2.0

B滤网脏

-2.0

5

燃油系统

a)油枪在投用前应保持清洁、不阻塞。

正常运行应保持备用状态,并定期由检修清理,保证油枪运行时雾化良好。

b)投用时应注意观察油枪着火良好,避免由于燃烧和雾化不良导致油雾带入尾部受热面和落入冷灰斗,从而造成尾部烟道燃烧、锅炉爆燃事故。

如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止该油枪运行,必要时关闭油枪进油手动阀。

c)启动油枪后,操作员应应经常到现场观察燃烧情况,并及时向值班员汇报。

d)油枪停用时应进行吹扫,如遇紧急停炉后短时期内不能重新启动时,应请检修清理油枪。

e)投油运行时应加强炉前油系统检查,如发现油枪软管、管阀等漏油现象时,应及时退出该油枪,并联系检修处理。

f)若遇有紧急情况下,远方无法投入油枪时,应至就地油枪控制箱操作,投入油枪。

g)炉前燃油系统各参数报警定值:

名称

单位

数据

燃油切断阀打开许可值

MPa

≥1.0

油压太低,燃油切断

MPa

≤0.30

燃油压力低,报警

MPa

≤0.40

燃油压力高,报警

MPa

≥1.80

油泄漏试验压力合适

MPa

1.50

油泄漏试验压力低

MPa

≤1.45

油温允许

≥0

燃油泄压

MPa

≥2.0

雾化蒸汽压力高报警

MPa

≥1.0

雾化蒸汽压力低报警

MPa

≤0.5

雾化蒸汽压力低切除

MPa

≤0.4

雾化蒸汽温高报警

≥250

6

给煤机平台

检查本体

(1)给煤机内照明正常

(2)给煤机内无异物,煤质良好,湿度正常,无大石块,没有发现煤粉自燃现象,落煤管无堵塞;

(3)给煤机皮带和清扫机输送带运行无异常。

2.检查驱动装置

(1)给煤机和清扫机电动机和齿轮箱振动、温度和声音正常;

(2)给煤机变频装置指示、电源正常。

检查给煤机就地控制盘运行状态正确,就地控制电源已合上,煤量指示正确,无报警;

检查各阀门开关状态正确,给煤机密封档板手动门开启,调节阀仪用气压正常;

检查无煤粉和密封风泄漏;

检查给煤机煤闸板门开启,煤闸板电动门良好,控制为“自动”方式。

7

AB火焰电视

a)查看是否有漏气、气风、发热,保护摄像镜头的风冷、水冷系统正常。

b)通过火焰电视的火焰显示认真监视炉内燃烧情况及煤粉着火距离,正常的燃烧,火焰呈金黄色,不偏斜,不冲刷水冷壁,有良好的充满程度。

c)当风压异常或水压异常信号发出后,摄像机推杆应能自动退出,否则应到就地手摇退出,待风压及水压正常后,重新投入运行,处理无效应通知热工人员。

8

炉顶排空气门平台

检查再热器进出口安全门良好无泄漏

安全阀状态正确

PCV阀不漏汽,无报警信号。

9

过热器减温水平台

检查过热器一、二级减温器无泄漏,调节阀和截止阀前后手动门开启,仪用气压正常,调节正常。

10

吹灰系统

a)当吹灰装置产生报警要立即就地检查核对。

b)吹灰装置卡在炉膛中不能电动退出要立即组织人员就地将吹灰器手动摇出,防止吹灰器吹损受热面和吹灰管烧坏,若短时无法退出,应将该吹灰枪蒸汽手动门关小;确认无法退出时,联系检修将该吹灰枪进汽门关闭,并采用接厂用压缩空气冷却,等待停炉处理。

c)正常运行中禁止解除自动和改变定值强投吹灰器,防止吹灰器损坏和蒸汽中带水吹损受热面。

d)检查炉膛和受热面吹灰蒸汽压力在2.0~2.2Mpa,吹灰蒸汽温度在320℃,吹灰蒸汽压力和温度自动跟踪良好,吹灰蒸汽压力平稳,吹灰蒸汽管道安全阀不频繁起座。

e)在吹灰过程中,应检查吹灰程序的执行情况和吹灰器的显示状态及电流值。

f)检查吹灰器运行中行走平稳无刮卡,拨叉机构动作灵活无卡涩。

吹灰系统管道、阀门、吹灰器内管填料密封和弹簧阀轴封处不漏汽。

g)吹灰器投运时若压力低一直报警应就地检查确认,如果压力低于1.5MPA时应停止吹灰,联系检修调整。

h)吹灰前按规定进行管道暖管疏水,疏水时间不少于300秒,若疏水阀阀开关不到位应通知维护处理好或就地采取措施后再执行吹灰程序。

暖管、吹灰过程中若发生水冲击时立即停止吹灰。

11

再热器减温水系统

检查再热器减温器无泄漏,调节阀和截止阀前后手动门开启,仪用气压正常,调节正常。

锅炉正常运行时,主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71±5℃以内,再热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69±5℃,两侧温差小于10℃。

汽温降至550℃以下时,应关闭相应分门或总门,汽温回升至550℃以上时再开启。

12

燃烧器系统

a)检查确认油燃烧器燃烧稳定。

b)检查点火器就地控制盘装置及电源正常,各运行指示灯与实际运行一致;

c)检查燃烧器风箱档板开关状态正确;

d)检查燃烧器无燃油、煤粉和雾化蒸汽泄漏;

e)检查燃烬风调节挡扳的开度正确,三次风手动门开度正确。

f)如有结焦、积灰、堵灰现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13

AB/CD/EF油枪及看火孔

a)油枪在投用前应保持清洁、不阻塞。

正常运行应保持备用状态,并定期由检修清理,保证油枪运行时雾化良好。

b)投用时应注意观察油枪着火良好,避免由于燃烧和雾化不良导致油雾带入尾部受热面和落入冷灰斗,从而造成尾部烟道燃烧、锅炉爆燃事故。

如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止该油枪运行,必要时关闭油枪进油手动阀。

c)启动油枪后,操作员应应经常到现场观察燃烧情况,并及时向值班员汇报。

d)油枪停用时应进行吹扫,如遇紧急停炉后短时期内不能重新启动时,应请检修清理油枪。

e)投油运行时应加强炉前油系统检查,如发现油枪软管、管阀等漏油现象时,应及时退出该油枪,并联系检修处理。

f)若遇有紧急情况下,远方无法投入油枪时,应至就地油枪控制箱操作,投入油枪。

14

锅炉冷灰斗、打焦孔

每班必须看火,看火孔处的焦必须清除。

定期检查冷灰斗的结焦情况,判明结焦量的大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联系处理。

根据手摸冷灰斗的温度判断是否有渣(不下渣时应为回水温度,有渣时的温度要比不下渣时的温度高),根据捞渣机的出口判断渣量的大小(是否清水还是渣水混合物),根据冷灰斗底部观火孔判断是否堵死(从缝隙处即可看出),根据冷灰斗与捞渣机的结合面渗水判明渣板底部是否积渣堵死(正常时,水封液面在捞渣机的出口,不应出现在结合面处,可联系检修人员检查)。

在巡检时要加强对锅炉底部人孔门工作状况的检查,发现松动漏灰等现象要及时汇报并联系检修人员紧固

15

磨煤机系统

a)磨煤机齿轮油箱油箱油位及推力轴承油位和液压油站油箱油位保持在油面镜1/3~2/3范围内

b)通过油箱油面镜观察油箱内油质应透明,无乳化和杂质,油面镜上无水汽和水珠。

c)检查齿轮油箱温度应高于28℃,低于30℃检查油箱电加热自动投入,高于40℃检查电加热自动停止;检查液压油站油箱油温应高于20℃,低于20℃检查电加热器自动投入,高于30℃电加热自动停止。

d)检查磨煤机齿轮油箱润滑油压大于0.13MPa,供油滤网前后差压低于0.12Mpa;磨辊加载液压油站油压在15Mpa,液压油站回油滤网前后差压低于0.35Mpa;磨煤机就地油站控制箱各表计显示正常,无就地站报警。

e)磨煤机润滑油和液压油系统无渗漏,油站冷油器冷却水管道无泄漏,冷却水畅通。

f)磨煤机、给煤机及相应的风粉管道无漏粉、漏风现象。

g)磨辊轴承温度不高于90℃;分离器温度大于65℃,小于85℃;磨煤机密封风和一次风差压大于2.0Kpa,磨辊密封风压力大于12Kpa,磨煤机进出口差压小于6.3Kpa,磨煤机出口风压大于1.5Kpa。

h)磨煤机电机轴承振动不超过0.1MM,电机轴承温度不超过70℃。

i)磨煤机运行中磨煤机本体无严重振动,磨煤机内部无碰磨、刮卡和异音。

j)磨煤机磨辊高度在正常范围内,石子煤仓清理时石子煤中无大量的煤块。

k)给煤机运行中本体无振动,内部无异常声音;通过观察窗检查皮带无跑偏,无严重划痕和撕裂;给煤机下煤均匀,皮带上无杂物堆积。

l)磨煤机电机定子铁芯温度不超过100℃,线圈温度不超过115℃。

磨煤机电机、给煤机及清扫电机、油泵电机及相应的电缆无过热冒烟、着火现象,现场无绝缘烧焦气味。

发现异常应立即查找根源进行处理。

m)按要求检查排渣情况,清理排渣箱,检查清理出来的石子煤,记录排渣次数、石子煤量,对石子煤中的铁块必须判别是否是磨内的部件。

16

密封风机系统

a)检查风机、电动机和轴承振动、温度和声音正常;

b)检查轴承润滑油油位和油质正常;

c)检查密封风机的入口挡扳和出口挡扳的开关状态正确,与运行要求一致;

d)检查风机入挡板控制仪用气压力正常,不漏气;

e)检查无漏风和漏润滑油现象,风机入口滤网差压值不高。

17

捞渣机

a)检查捞渣机液压油泵电机电流平稳无抖动,内部无刮卡、碰磨声;观察捞渣机刮板无掉落,环链与链轮的啮合是否良好,环链无跑偏和断裂,检查捞渣机轴端不冒水。

b)检查捞渣机减速机内部无异音,轴端不渗油,油质良好。

c)检查各渣水管道、捞渣机本体、渣仓无漏渣、漏水现象。

d)检查冷灰斗和捞渣机内不堵渣,溢流水量正常。

e)检查溢流水池、贮水池水位正常。

f)检查排水沟无灰渣沉积和杂物堵塞,排污泵、排泥泵根据水位自启正常。

g)检查灰渣池搅拌器运行正常。

h)检查渣仓渣位、捞渣机PLC柜无报警,渣床水温在45-55℃。

i)检查捞渣机液压张紧装置油压正常(8~10MPa),控制柜上无异常报警。

j)根据锅炉排渣量在控制面板上逆时针旋转增加捞渣机转速,最高转速为5cm/s。

k)正常运行当中,每班应定期对炉底上水封检查无被破坏现象。

l)正常运行当中,每班应定期对炉底斜坡检查无被封堵现象,否则应通知检修人员协同处理堆灰问题。

18

溢流水泵

a)污水提升泵运行正常,运行泵马达和轴承温度、振动、声音均正常;

b)备用泵备用良好,备用泵和运行泵的出口手动门在全开位置;

c)废水池液位正常,浮子位置正常无卡涩;

d)开关在“合闸”位置,泵控制方式在“自动”;

e)运行泵“红灯亮”,备用泵“绿灯亮”;

f)泵出口压力正常,表计指示无大幅摆动;

g)管道各部无漏水现象

19

锅炉MCC房

a)各相间电压指示正常。

b)指示灯状态正确。

c)继电器无异常掉牌、指示。

d)开关无异音、异味、过热情况。

e)母线无过热现象。

f)PT、CT无异音、异味、渗油现象。

g)各接头无松动、接触不良过热现象。

h)开关分合闸位置与实际一致。

i)开关柜完整关好,盘上指示灯指示正确。

j)开关柜无异味、异响、过热现象。

k)灭弧罩完好。

l)各接头、线圈、继电器无过热、变色及焦臭现象。

20

空压机房

a)检查空压机就地控制面板无报警,出现报警立即根据报警内容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b)开启空压机罩壳在外部检查空压机内部清洁,进气过滤器和通风风扇和通风口无杂物。

c)检查油气分离器油位正常,油位在油面镜中可见,发现油位降低应及时停止空压机联系检修加油。

d)检查空压机运行中是否有异常声音,空压机及其相连管道是否漏油、漏水、漏气。

e)检查完毕关闭空压机罩壳。

f)检查空气通过空压机入口过滤器的最大流速不大于1.0~1.3m/s,折合压力损失约为100~250Pa。

g)检查空压机冷却水出口温度大于5℃。

(冷却水出口温度低于5℃,禁止启动空压机)

h)检查空压机的空气出口温度应不超过40℃,每台空气压缩机卸载装置的高温报警设在108℃(指进入冷却器的空气温度),停机温度设在109℃。

i)检查润滑油系统中润滑油的回油温度不超过70℃,润滑油压力不低于0.1MPa并可调,润滑油系统能承受的压力不低于0.4MPa。

j)检查厂用仪用和杂用压缩空气母管压力在0.8-0.7Mpa之间,运行空压机出口压力在0.8-0.7Mpa之间,运行空压机排气温度低于109℃。

k)检查空压机控制面板无报警。

l)检查微热再生干燥装置干燥和再生循环正常。

m)检查前置过滤器、后置过滤器前后压差小于0.05Mpa(就地差压指示不在红色区域)。

n)每次切换完后打开备用空压机罩壳检查油气分离器油位正常(联系退出备用空压机备用状态);每天夜班依次开启微热再生干燥装置前后置过滤器和仪用、杂用贮气罐底部排水门30秒,排除内部积水。

21

通风机房

a)冷却水管理中主要检查进水、出水温度(进水温度正常15~33℃,出水温度正常<40℃);

b)冷冻水管理中同样主要检查进水、出水温度(正常进水温度10~18℃,出水正常温度6~8℃);另外,辨听主机在运转过程中是否有异常振动或噪声;检查压缩机润滑油,要求油镜中的油位应保持在可视的位置

c)对于冷却塔,应查看冷却塔风机运转是否平稳,冷却塔水位是否正常;检查管道、阀门是否渗漏,冷冻保温层是否完好;检查控制柜各元件动作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的气味或噪声等等。

d)在巡视监察过程中,如发现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若处理不了的异常情况,应报给检修部。

22

一次风机

a)一次风机运行中应经常检查风机轴承及马达轴承温度正常,如发现有不正常的升高,应立即查明原因。

b)定期对风机轴承油位及其液压润滑油系统进行检查。

c)当一次风机动叶自动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将自动改手动,并加强对运行参数的监视,通知热工人员处理。

d)风机严禁在喘振值内运行,发现喘振报警应立即关小动叶,降低负荷运行,直到喘振消失

e)正常运行中,应对一次风机的参数进行监视,不得超限

f)一次风机马达电流正常。

g)风机轴承振动<5.6mm/s。

h)风机轴承温度<85℃。

i)马达轴承温度<60℃。

j)液压油压>2.5MPa。

k)润滑油流量>3L/min。

l)一次风机及电机轴承箱油位应保持在1/3~2/3范围内,发现油位不正常降低、升高应立即查找油位升高、降低的原因进行处理。

m)通过油箱油面镜观察油箱内油质应透明,无乳化和杂质,油面镜上无水汽和水珠。

n)一次风机及电机轴承温度正常应在60~70℃及50~60℃范围,当发现轴承温度超过正常温度,经油系统检查和调整未发现异常应及早停止风机进行检查处理。

当电机轴承温度超过70℃,风机轴承温度超过95℃保护未动作应手动停止风机运行。

o)一次风机及电机运行中轴承振动在0.05MM以下,当振动超过0.12MM应立即停止风机运行。

p)一次风机及电机运行中无异音,内部无碰磨、刮卡现象。

q)一次风机电机定子铁芯温度不超过100℃,线圈温度不超过115℃。

引风机电机及相应的电缆无过热冒烟,着火现象,现场无绝缘烧焦气味。

发现异常应立即查找根源进行处理。

23

送风机

a)风机正常运行工况点在失速最低线以下,集控和就地开度指示一致,以确保风机运行中系统无喘振,风机电机不过载。

b)送风机及电机轴承温度正常应在70℃以下,当发现轴承温度超过正常温度,经检查和调整未发现异常应及早停止风机进行检查处理。

当电机轴承温度超过90℃,风机轴承温度超过95℃保护未动作应手动停止风机运行。

(注意:

当送风机电机和引风机轴承温度跳变,在1分钟内升高超过3℃超过温度表量程,要立即就地检查核实轴承温度是否实际升高并检查测点是否故障,如测点故障造成测点指示不准不必停止风机运行,应立即联系检修进行处理)。

c)送风机及电机运行中轴承振动在4.0mm/s以下,当振动超过5.6mm/s应立即停止风机运行。

d)检查风机及电机运行中无异音,内部无碰磨、刮卡现象。

e)检查风机电机线圈温度不超过90℃。

风机电机、油泵电机及相应的电缆无过热冒烟,着火现象,现场无绝缘烧焦气味。

发现异常应立即查找根源进行处理。

f)风烟系统如有风机试转时无特殊情况下其他风机的润滑油泵均应投入运行,防止风机有转动时损坏轴承。

g)风机油站油泵运行方式应尽可能可能错开,使其在不同380VPC母线运行,避免PC母线失电时扩大事故。

24

电除尘

a)通过上位机,严密监视各高压控制柜一二次电压、电流、浊度仪指示、加热温度及各电磁振打器、卸灰系统的运行情况。

b)经常检查火花率在规定范围内,若发现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使除尘器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c)每天白班应对设备进行定期巡回检查,并做好记录,检查内容为:

d)高压硅整流变压器应无渗油、漏油现象,油质、油位、油温正常,矽胶不变色,引线无过热、变色、焦味等现象。

e)高压硅整流变压器的正常油温不得高于80℃。

f)高压隔离开关柜无放电声音。

g)各电磁振打器运行正常。

h)各人孔门关闭严密无漏风,排灰系统严密、无漏灰。

i)灰斗电加热运行正常。

j)出灰装置运行正常,输灰管道畅通无堵。

k)各处保温完整、照明充足、现场清洁。

l)发现设备缺陷及设备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机长,及时填写设备缺陷通知单,并作好记录。

m)做好辖区的清洁卫生工作,认真填写运行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25

引风机

a)引风机油站油箱温度应高于30℃。

低于30℃检查油箱电加热自动投入,高于40℃检查电加热自动停止。

b)引风机电机轴承润滑油压正常调整在0.35MPa,油站滤网前后差压低于0.1MPa,轴承润滑油供油温度调整在30~40℃,轴承润滑油流量充足。

c)风机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