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4273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docx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

作文:

七月的天山

  3*七月的天山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的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蓝天衬着高高矗立的巨大的雪峰。

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

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

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到那阳光透射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越来越显得优美。

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的细碎的日影。

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的声音,增添了密林的幽静。

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很少飞来,只偶尔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

 

  如果说进到天山像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

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了,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到嫩脂似的感觉。

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丝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这密密层层的成丈高的野花,花朵赛过八寸的玛瑙盘,花瓣儿赛过巴掌大。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微伸一下手,就可以捧到满怀你最心爱的大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七月的天山语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甘肃省临夏县路盘学区:

陈治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描写了那些景

  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2、摘抄优美的语句。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总-分-总。

  2、有感情朗读,感受天山的美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

  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

  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李白有诗云: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诗人笔下的“天

  山”令人神往。

那就让我们随同作家碧野一同走进天山去看一看、游

  一游吧!

  2、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天山?

  二、初读课文

  1、想自己去欣赏一下课文吗?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要求读通

  句子、读准字音。

思考课文的结构和写作顺序。

  2、检查反馈

  出示:

白缎山涧俯视饮马洄水涡白皑皑马

  蹄溅起重重叠叠萦绕绵延矫健马鞍

  3、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学习写景的课文有几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我们先来完成前面的三点,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到答案。

  a、说说课文的结构。

  b、写作顺序。

对,这是一篇游记,是按照游

  览的顺序来写的。

你能找到表示地点变换的词句吗?

像这样一边走一边看就叫做“移步换景”。

  c、课文写了天山的哪些重点景物呢?

  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

  三、细读第2-4自然段;

  1、第2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

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2、组词。

  缎溅俯皑浙鞍

  3、反义词对比记忆。

  寒冷——逼近——茂盛——

  4、近义词对比记忆。

  留念——照耀——规律——茂盛——

  5、形近字比较。

  莫膜腊措浑挥

  6、写出加点字的近义词。

  进入天山,迎面送来的是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投射到的清澈的水底。

  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

  7、词语积累。

  例:

白皑皑

  例:

斑斑点点

  例:

研究研究

  8、指出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而下,像千万条闪耀的银链。

  

(2)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吗?

是的。

  (3)鱼在水中快乐的游来游去。

  (4)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9、修改病句。

  即使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在花海中,人显得精神格外。

  骑马穿行林间看到马蹄溅水的声音。

  10、选出搭配不正确的几项。

  A观赏音乐B气氛强烈C尊重人格D改善环境

  E充满生机F身体强壮G改进生活H天空开朗

  提高部分

  一、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列句子连成一句话写在横线上。

  1、爸爸的医术很高。

许多人都来找爸爸看病。

  2、你做了充分的准备。

你应该发言。

  二、读古诗,答问题。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

涧:

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人闲:

寂静得听不见人声。

空:

空寂。

春山:

春天的山峦。

  想一想:

诗中以哪些活动的景物,衬托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

  趣味部分

  一、连线。

  重庆春城

  昆明江城

  武汉山城

  拉萨羊城

  广州日光城

  二、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

  2、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牧人、树木等。

  3、他说的话真逗,我的肚子都要笑破了。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七月上天山》学案

  3、七月上天山

  一、看拼音,写词语。

  gāochùmǎānwānyánmátíyíngyàojiǎojiànbáiáiái

  (  )(  )(  )(  )(  )(  )(  )

  二、比一比,组词语。

  疆蜿碗蜒诞蹄僵豌婉蜓涎啼矫索鞍  yǐn  zhîng娇萦按饮      重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yìn  chïng的溪流的森林  的天山  的银链的春天的大海  的草原  的沙漠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幽静    增添    凉爽    俯视

        

  五、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仿写一句。

  1、这密密层层成丈高的野花,朵儿赛过八寸的玛瑙盘,瓣儿赛过巴掌大。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4、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语文对我最感兴趣了。

  2、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晨练。

  3、早稻熟了,田野里像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1)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资料准备

  天山风景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江南山水、山中溶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长江、黄河,奔腾咆哮、一泻千里;三山五岳,千姿百态、雄伟壮丽,看一看,想一想,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天山:

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

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米,峰顶白雪皑皑。

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

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

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

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

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著名作家碧野笔下的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

  带着对天山的向往,读一读课文,看看七月的天山会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遇到不会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问老师。

然后检测生字掌握情况,用大屏幕出示易错的字词,指名领读。

  2.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出示要求,再读感悟。

  1.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划出相关句子。

  2.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3.积累优美语句。

  重点检查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把握。

  汇报,出示句子──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原来,作者上天山不是登上天山的顶峰,而是骑在马背上,从天山之外走到天山

  深处,记下一路上所看到的独特的风景,这就是什么“游记”。

  课文是按照移步换景即地点变换来写的?

  四、汇报交流,升华情感。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抒情的笔调,写出了独具风韵的天山之夏!

下面就让我们仔细地阅读课文,看文中都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

  1.天山的雪峰、溪流是什么样的?

  学生汇报雪峰和溪流的特点:

描写了哪些景物?

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先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景物:

雪峰、云影、雪水、溪流。

  出示:

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描绘方法:

衬托──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比喻──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2.洁白高耸的雪峰,欢快跳跃的鱼儿,使得夏季的天山有如秋天般凉爽而又富有生机和活力。

随着作者脚步的移动,我们又将见到另外一副天山美景图。

学生汇报森林特征:

这段话抓住了森林的哪些特点?

  先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明确:

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以“塔松像撑开的巨伞”突出高大;以马蹄溅水;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

  3.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作者用精致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

天山的野花在作者笔下更是美不胜收,别有风韵!

汇报野花的特点: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五彩缤纷、像织绵绵延„„像霞光耀眼„„像彩虹绚烂,突出了色彩艳丽此外,“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显其多;“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

  4.天山深处山色柔嫩,山形柔美。

溪流两岸满地鲜花,犹如进入了春天的大花园。

请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你能给最后一段换种说法吗?

  作者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五、实践演练,积累语言。

  1.摘抄优美词句。

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2.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阳光旅行社要招聘一批天山景区的小导游。

招聘条件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七月的天山》运用丰富的想象,确切精当的比喻描绘出了天山之夏的独特风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浓浓的赞美之情。

  2.拓展阅读。

  唐代大诗人李白诗云: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清代诗人洪亮吉诗云:

“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现代散文家汪曾祺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

“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

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

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

  这些都是名家笔下的“天山”,多么令人神往啊!

  拓展阅读《三峡之秋》或《迷人的夏季牧场》。

  七、板书设计

  七月的天山

  进入天山雪峰溪流

  再往里走森林

  走进深处野花

  奇异风光天山景生机无限七月情4《七月的天山》课前小研究

  瓮安一小四班语文课前小研究  教师赵小俊

  第4课七月的天山

  姓名:

    组号:

      小组评价:

  课前1分钟内容:

搜集关于天山山脉的资料

  一、朗诵: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本课共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生字新词:

  1、给下面生字注音组词,给多音字注音,并认真读读。

  生字注音组词:

缎涧俯皑

  蹄溅延鞍

  易错提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画线的多音字注音:

饮马溪  重重叠叠

  2、在课文中圈出下列词语,读一读。

重点理解画线的词语,把意思写在书

  上。

  白缎马蹄马鞍  俯视幽静  皑绵延

  三、理解内容:

  1、课文作者主要描写了天山的景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

  者      的情感。

通过朗读课文,我感受到了        。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天山景色的?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

  四、我能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1第三课《七月上天山》教案

  第三课《七月上天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进行旁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优美语句并积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批读。

  教学难点

  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体会并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

  有关天山的地理位置及特点介绍的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去过新疆吗?

去过新疆的天山吗?

今天,让我们循着作家碧野的笔触,去感受天山七月的美景。

  2.板书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进行旁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优美语句并积累。

  二、第一次自学指导

  1.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学生自学。

  3.指名交流。

  三、第二次自学指导

  1.出示自学指导一

  再次深入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了解这篇文章的结构。

  2.学生交流,教师适当予以点拨引导。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尝试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尝试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引导深入学习

  出示自学指导:

  1.按照课后第2题的要求,边读边思边批。

  作者写了7月天山的哪些景物?

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如:

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水。

这段描写,让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寂静的清凉世界。

不仅寂静,而且充满生机。

  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么独特,那么令人神往。

作者是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这一景物的呢?

  哪些想象和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生动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见的景物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除了比喻外,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欣赏?

  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层次非常清楚,从蓝天到雪峰,接着写融化的雪水,最后写雪水汇成的溪流从上到下,很有条理。

  这篇课文各段中都有很多写得生动的地方值得我们探究发现。

由学生自读自批。

  2.交流批读情况。

  ①小组交流自己的批读内容。

  ②对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合作探究。

  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

这段话或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如:

写雪峰、雪水时的确切比喻;“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许多叠词,读起来很有韵味,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静的美;还有描写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读的。

  ③在全班进行交流。

  可以由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让学生自主阅读欣赏,积累佳句。

  2.交流自己的欣赏感受。

  四、检查生字掌握的情况

  1.同桌互查和全班抽查。

  2.书写生字和摘抄优美词句。

  板书设计:

  进入天山  神奇的雪山

  3七月上天山  往里走    幽深的森林

  再往里走  烂漫的鲜花不是春天胜似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