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4550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语复习 Word 文档.docx

论语复习Word文档

高三上讲义《论语》复习讲义

(1)班级姓名

高考命题解析·儒家思想观点归纳整理

一、命题猜想·应对策略

结合近三年高考命题,可以从中得出这样的命题猜想:

1、《论语》的考查一般侧重于比较阅读(不同时期儒家对同一问题的观点∕儒家与其它学派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

2、命题形式一般有两角度(文意理解、观点概括∕观点的评析)

关于观点的评析:

先分析观点,后评价观点

二、儒家思想观点归纳(必须熟记)

(一)、为政以德――以德治国(德治思想)

1、重教化,轻刑罚。

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满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道德教化。

(先富民,然后以德化民)在礼刑问题上,孔子主张礼教是根本,不得已而用刑,必须慎用。

他认为宽严相济,政事才会谐和。

宽严结合,就是文武两手并用,德治与刑治都要。

2、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以义”。

(藏富于民思想,以民为本的思想)孔子主张统治者役使老百姓不要过分,要适宜。

孔子看到了当时两极分化、贫富悬殊过大的现实,认为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国家颠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来平均主义的经济主张。

注意辨析:

“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差别

“均无贫”按朱熹的解释是“各得其分”的意思,即不同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这是孔子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均贫富“实际含义是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3、为政需正己。

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

主张统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的“君子”,这样,为政者起表率作用,就会政通民和,国家得治。

(主张以德化民,反对暴政)

4、举贤才。

与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联系,他认为国君要治理天下,就必须举贤任能,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

关于贤才的标准,孔子认为应该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治国才能,这是一个德才兼备标准.

(二)、克己复礼――礼治思想(以礼治国)

1、礼的内涵。

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又是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循的礼仪规范。

2、仁与礼、仁与孝的关系。

“仁”是“礼”的基础和内核;“礼”是“仁”的目的与外在表现。

“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

“孝”是“仁”的根本。

如何尽孝?

孔子认为真正的孝不仅仅表现在行动上,更要表现在心中。

为长辈效劳,做些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请长辈享用,这些还不是孝的全部。

对长辈的孝应发自内心,比如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

当今社会日趋老龄化,子女对父母尽孝,不仅应体现在物质上,更应讲究“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常与老人交流,关心老人心理,尊重老人权利。

3、“礼治”的内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做到“各安其分,讲求秩序”。

4、“礼治”的作用―――①维护尊卑贵贱等级制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②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各安其分”,以保证社会的安定。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

1、辟人之士(孔子及其弟子)与辟世之士(隐士)

2、“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内涵:

①“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②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③是一种从政的强烈自信④是一种积极用世的态度,比一般“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态度更为积极。

(四)、仁者爱人――儒家的仁爱观

1、“仁”的具体内涵

①“仁”之精神:

爱人。

②“仁”之要本:

孝悌,即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③“仁”之原则:

忠恕。

“忠”,就是对人尽心竭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就是待人仁爱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仁”之上:

达到“圣”的境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2、儒家“仁”的最高标准

“仁”的最高标准是看一个人是否对社会作贡献,是不是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应拘泥于小信小节。

3、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

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儒家认为“兼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

怎样理解孔子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这一论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伟大思想及“中庸”的哲学思想。

人类利益的欲望是无限的,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也是巨大的。

人类绝不是地球资源的独占者,若没有与万事万物共存共荣的心态,终有一天大自然反扑的力量会吞噬一切

(五)、诲人不倦--儒家的教育观、文化观

1、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它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

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

2、教育原则和方法

①启发诱导原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假如学生未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就不勉强施教。

孔子特别重视让学生根据已知事物的知识、经验有所发挥,他与子夏对《诗经》的讨论引发子夏的顿悟,就是最好的例证。

②因材施教的原则。

孔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分科教育,定向培养。

如颜渊等重在德行,子贡等重在言语。

同一个问题,对子路说:

“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

”对冉有却说:

可以去做。

“就因为两人的性格差异,冉有做事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所退缩。

③自主学习原则。

如“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强调学生自我学习,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育者的素养

①在精神上要“安贫乐道”;②在学问探上要“切磋琢磨”,追求更高境界;③对学生的态度要“诲人不倦”.

关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理解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是加工骨角玉石的方法,子贡引用这些诗句是比喻一个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致力于学问,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关于“绘事后素”章的理解

①子夏从“绘事后素”中联想到了“礼后乎?

”,即“礼与仁”的关系,提出了“礼以仁义等道德修养为基础”的看法。

②体现了孔子启发诱导的教育原则③体现教学相长④体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和孔子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

(六)、君子之风――君子的风范、儒家的义利观、富贵观、生死观

1、君子的风范――文质兼美

“文”――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

“质”――①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②杀身成仁③要见利思义④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

⑤安贫乐道⑥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⑦要乐以忘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

⑨要动静适宜⑩要心胸广大,意志坚毅。

如何理解“动静适宜”

智者认识和处理问题灵活迅捷而又变动自如,如水般灵动、自如;仁者坚守道义,稳重安定,有似于山。

明确:

君子内心的“仁义”必须坚守,不能动摇;表现为“礼”的外在行为、处事方式可灵活变通。

2、儒家的义利观、富贵观、生死观

①义利观:

儒家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

孔子这一“义利”观符合人们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道德”、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际。

②富贵观:

不符合于仁道的荣华富贵,君子坚决不接受,君子接受合法之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

③生死观――“杀身成仁”

“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不改其乐”的内涵

“不改其乐”就是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就是“安贫乐道”的精神。

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使人认识到人要有精神追求,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浮云的比喻义

①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如今天所说的过眼云烟;②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

③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孔子在这里用比喻把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表示得十分坚定。

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①“文”指的是礼、乐等外在形式,“质”指的是仁、义等内在本质。

儒家强调君子要做到“文”与“质”的完美结合。

君子既要坚守内在的仁义,外在的表现也要符合礼乐的要求。

(七)、周而不比――儒家的交友观

1、交友的总则―――强调以“义”交,不能以“利”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并且在交友的过程中要保持人格的独立。

2、察人的方法――看一个人的行为、经历、习惯和兴趣。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观过,斯知仁矣”。

3、择友的标准――以道德和学识为标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4、待人处事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直报怨(公平、公正),事人有度(适中交往)等。

5、交友的目的――培养仁德,促进品德培养。

(八)、中庸之道――儒家“中庸”的思想及其内涵

1、“中庸”思想的核心――“过犹不及”,强调为人处事要守度、得当。

2、“中庸”的内涵――在“过”与“不及”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认识事物、看待问题时,要不偏不倚,做人行事要采取适当的态度,恰到好处,绝不走极端,把握好一个“度”。

3、“中庸”思想的运用――治国、交友、待人处事都体现了孔子的这种哲学思想,是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

4、孔子评价他人的标准――不以众人不讲原则的好恶为依据,以善恶为标准

如何理解“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中行”之人世上少有,因此孔子退而求其次。

狂者虽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但立志是做人做事的前提。

狷者自爱其身,守节而不违法,这是人的最基本品德。

如果使狂者脚踏实地、躬行践志,使狷者树立远大理想,那这两类人恰好符合“中庸”的思想。

如何理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与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但对待事物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不人云亦云;小人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只求完全与人一致,不讲原则,所以不能和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

如何理解“乡愿,德之贼也”?

①“乡原”之人,看上去忠厚老实,实则同流合污、阿世媚俗;②“乡原”之人,就是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③“乡原”之人不讲原则,四面讨好,自私伪善;④“乡原”之人违背了仁和礼的原则,貌似中庸实则违背了中庸之道,偏离了人道精神和社会公正。

(九)高山仰止――孔子的高尚品德和渊博学识,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1、“高山仰止”的内涵――孔子具有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所以学生尊敬孔子。

2、孔子高尚人格的具体表现

①为弟子学有所成而高兴②为弟子(子路)性格的缺陷而担忧

③为颜渊之死而悲恸④为伯牛有疾而痛苦、无奈

3、孔子学识渊博的具体表现

①颜渊三叹(叹老师学识之博大精深、叹老师循循善诱、叹自己入门之难)―(见“颜渊喟然叹曰”章)

②子贡与叔孙武叔的对话(比喻、对比)――赞美老师学问的博大精深,讽刺叔孙武叔的无知。

如何理解“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即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相比“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虽略显消极,却是君子“动静适宜”的具体表现,是儒家灵活处世的一种态度。

如何理解孔子对子路的评价

“由之瑟,奚为丘之门?

”门人不敬子路。

子曰:

“由也升堂,未入于室也。

”体现孔子对学生的关爱,评价他人能做到客观公正、一分为二。

如何理解“子之武城”章

孔子为弟子的成就而感到高兴,同时也为自己政治主张不得推行而感到惆怅。

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知错能改,善于接受他人批评的孔子形象,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孔子的高尚人格。

(十)沂水春风――“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1、理解孔门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

自信、有抱负、坦诚却有自负、鲁莽、轻率之嫌。

冉有:

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

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曾哲:

从容不迫、洒脱高雅。

2、理解“沂水春风”的内涵

曾点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美好的社会蓝图,是孔子心目中至淳至美的“大同世界”,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这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主张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

所以孔子赞赏曾点的主张。

《论语》复习讲义

(1)班级姓名

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

正确地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较深地领会孔子所提出的“均贫富”的含义。

一、整体感知

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

(1)重教化,轻刑罚。

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满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道德教化。

在礼刑问题上,孔子主张礼教是根本,不得已而用刑,必须慎用。

他认为宽严相济,政事才会谐和。

宽严结合,就是文武两手并用,德治与刑治都要。

(2)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以义”。

“义”者,宜也。

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过分,要适宜。

孔子看到了当时两极分化、贫富悬殊过大的现实,认为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国家颠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来平均主义的经济主张。

他说:

“有国有家者,不患而总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

(3)为政需正己。

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

他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所以孔子主张统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的“君子”,这样,为政者起表率作用,内然就会政通民和,国家得治。

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一定的道德水平要求.

(4)举贤才。

与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联系,他认为国君要治理天下,就必须举贤任能,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

关于贤才的标准,孔子认为应该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要依据“仁”的精神拥高尚的品德,还要能善于运用业务知识和技能。

简言之,贤才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治国才能,这是一个德才兼备标准.

二、自主探究

1、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治理国家?

①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

治理国家仅靠政令刑罚,民众是不会心悦诚服的,只有以道德去教化、引导民众,并把礼作为民众的行为规范,才能使民众自觉从善。

必须重民、爱民,省刑罚,薄税敛,以争取民心。

③统治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修己安百姓。

④举贤才、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2、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孔子认为:

“政者,正也。

”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为国家做事,也才能做成事.

3、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

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他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

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对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6.1)。

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

”教什么?

教之以礼、信、孝悌。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的理想社会。

4、如何理解“均无贫”?

“均无贫”按朱熹的解释是“各得其分”的意思,即不同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这是孔子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是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

5、讨论:

对于孔子的“德政”你站在现代立场如何看待?

法治、德政都是手段,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德政是一种理想化的管理方式,现实生命力不大。

德政是一种理想,基于人性本善,基于物质均匀.

三、经典好题

1、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2.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2.11)

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

(1)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1分)

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

(回答其中任何两个既可。

(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

请说说你的理解。

(3分)

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

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

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2、阅读《论语》中的相关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季氏将伐颛臾。

……

孔子曰:

“求!

周任有言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孔子曰:

“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6·1)

孔子在文中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意在说明什么?

第一个比喻说明季路、冉有不能阻止季氏攻打颛臾是严重失职;第二个比喻说明季氏攻打颛臾造成的破坏和灾祸,这也是季路、冉有辅佐季氏没有尽到责任的缘故。

选文中画线词语“均无贫”中的“均”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一样?

为什么?

不一样。

农民起义的口号“均贫富”,是站在穷人的立场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均无贫”则是站在贵族统治者的立场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均贫富”是要劫富济贫,而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是不可能有这种思想的。

孔子要人们严守礼制,各得与名分相应规格的财富,安于等级名分,不可互相侵夺,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

3、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孔子曰:

“求!

无乃尔是过与?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

“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

(1)在本章中,孔子借用“风”与“草”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请用文中原句回答)――――子欲善而民善

(2)从“何以伐为?

”和“焉用杀?

”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张,那么孔子提倡的是什么呢?

(1分)――以德治国

(3)孔子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作用,但是他又叫他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可也!

”,这样做不是自相矛盾的吗?

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呢?

(4分)

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应该是以德治国,并且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说教育熏陶(1分,要肯定孔子的思想);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上的,有时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人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1分);冉有的这些话让孔子觉得他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冉有再也不用用那种道德去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

(1分)表述通顺、完整(1分)

《论语》复习讲义

(2)班级姓名

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

明确礼与仁、礼与孝的关系,了解孔子所提出的克己复礼、所主张的君臣关系与宋儒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主张的联系与区别。

一、整体感知

“礼”与“仁”的关系

礼,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

孔子最为推崇的是周礼,因为孔子认为:

“周监于二代,郁乎文哉,吾从周。

”因为周代的礼借鉴了夏商两个朝代,乏,又对此了增减,所以变得完美丰富了。

概括地讲,周礼包括三个层——礼义、礼仪或礼俗三个层面。

“孝”与“仁”的关系

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做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又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

“孝”即孝敬父母,“孝悌”指尊敬兄长。

“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孔子思想追求安稳、和谐,于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非常重视家庭的稳定,而在家庭稳定的维护上,就需要人们处理家庭成员关系的时候以孝道为出发点。

只有在保证父母兄长在家庭时的权威地位,只有在每个独立的小家庭都稳定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稳定才能够得到保障。

只要在家庭中良好地实行孝悌,就可以锻炼人们从政的本领,就可以发挥和从政一样的政治效果。

这样也就可以将他有关“仁”的思想,以“孝”作为基石,以“克己”作为形式,要求人们从行为的各个方面约束自己,从而最终达到“复礼”的目的,实现“仁”的设想.

二、自主探究

1、本课记载的是孔子有关恢复周礼的主张,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克己、崇古、秩序、道、正名、孝悌、报恩、崇乐尚仁。

2、孔子首先提出“克己复礼是为仁”的主张,并提出实践仁德的细目,细目的内容有哪些?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言勿动。

3、孔子要恢复的是什么礼?

孔子为什么要提出恢复周礼?

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

当时社会礼崩乐坏,而周礼鉴于复二代,郁郁而文,恢复周礼能起到规范社会的作用.

4、孔子认为恢复周礼的内涵有哪些?

礼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恢复周礼的内涵有要正名,要各安其分,要孝悌,要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

礼的首要条件是天下有道.

5、孔子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是什么?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的最高境界,这实际就是周礼所规定的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和以贵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

6、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

试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

“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目的与外在表现。

“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

三、经典好题

1、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6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

“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1)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

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生活中的“吾”,只关心“吾食之”,并且是一个反问句,与孔子君臣父子天伦人伦关系的理解实在是天壤之别。

(2)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因为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他们给了我们人间第一爱。

因此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都不孝敬,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爱的根本了。

乌鸟尚知反哺,更何况人!

2、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1)请从上述文字中写出一个成语。

犯上作乱

(2)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

请联系实际加以评析。

孔子认为真正的孝不仅仅表现在行动上,更要表现在心中。

为长辈效劳,做些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请长辈享用,这些还不是孝的全部。

对长辈的孝应发自内心,比如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

当今社会日趋老龄化,子女对父母尽孝,不仅应体现在物质上,更应讲究“精神赡养”,常回家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