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4785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长的求职经验.docx

学长的求职经验

学长的求职经验

本人罗鹏,来自邵阳学院08级网络工程班。

我的求职经历和绝大多数人不一样,去过深圳的人才市场应聘,去过广州参加淘宝笔试,后来我和另一个同学罗军跑到长沙,便开始了一段连续的较长的求职旅程:

我在中南湖大参加过36场宣讲会和一场招聘会,26场笔试、面试,笔试过的公司有:

XX、迅雷、小米、、西山居、天融信、恒生电子,进入到面试环节的有创维集团、TCL集团、多益网络、广州维动、东方博雅、天智伟业、同洲电子、群硕软件、星网锐捷、广州凯通、金发科技,其中创维、TCL、多益、维动、凯通进入到最后一轮,所以,我算是走完了找工作的全程。

回想起一个多月在外求职的经历,痛感无学长学姐传授经验,我们大四那么多人求职像无头苍蝇一般。

想到有更多的学弟学妹们是像我一样的井底之蛙,想到你们因信息的闭塞、见识与眼光的缺乏、经验的稀少,而重走我们的弯路时,作为邵阳学院的一份子,我于心不忍;作为可以发布消息的校园网管理员,我更不能安之若素。

今天,为了不被学弟学妹们骂,我更加需要把我所知道的方方面面做一个具体的、深入的总结(有生之年为了写篇文章断断续续花了一个多月,结合近十万字的笔记提炼了1.6万字),形成一种崭新的可以被复制和被发展的模式,为邵阳学院下几届学生铺就一条崭新的明路。

一、找工作的捷径

很多人都想走捷径,考研我是不知道有没有捷径,但我知道,搞清楚以下三件事,是找工作的终南捷径。

1.求职的特征及启示

1.相对于考研、考公只有一次机会,求职则能进能退。

进则应聘成功后可继续应聘更好的公司,退则应聘失败可进行针对性的提高。

了解这个区别,你才能深刻地明白这点:

找工作要趁早去经历,这样就能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从而把自己卖个高价钱。

2.信息、情报的获取。

呆在学校,多数人的出路也就是读书考试,上更好的学,大家获取的信息大同小异;但是踏入社会,不同行业,不同阶层,出路便也纷繁复杂,多了风险性和不透明性。

哪些场所找工作容易,哪些地方资源多,哪些行业发展特别快,这个时候信息、情报的获取变得尤为重要。

我出去经历过才晓得,原来对于计算机专业,长沙学院的找工作比湖南科大的还容易,因为地域优势和招聘成本,这一点后文会讲到。

3.实践。

比起考研,需要更多的历练,不仅面试,笔试同样需要经验的积累。

个人认为,在实战中成长是最为快速的一种方式。

4.需要专业基础,也需要情商。

你敢在没收到通知的情况下去霸笔、霸面么?

你是如何跟面试官进行交流的?

你的心理素质如何?

这些都需要情商,我在求职中与其他面试者交流发现,很多时候应聘成功的不一定是能力最强的,但往往是面试官觉得最符合岗位需求的人。

2.选择大于努力!

选择不对,努力白费。

个人认为,求职的选择应该分这么几类:

1.时间的选择

2B青年大四下学期3、4月份去找工作,普通青年大四上学期9、10月份去找工作,文艺青年大三开学去找实习工作。

2.投简历方式的选择

网投、宣讲会投递、招聘会投递、人才市场投递,其中以宣讲会最好,后面会详细谈到。

3.地域的选择

并非简单的地点选择。

比如说一个专业,一定有这个专业比较强悍的学校,那里便是优势资源集中的地方。

像计算机专业可以选择去西安、成都、武汉的高校,那里几乎是互联网公司的必经之地(很多互联网公司不来长沙的)。

如果师范类专业应该选择去师范类的名校找工作。

4.对具体行业的选择

forexample,同是计算机专业,可以选择的有IT服务行业,外包行业,培训行业,数码电子行业,互联网行业等等。

细分不同行业,探索不同行业特征,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

总有一些行业、公司涨幅比别的行业、公司高,不单纯是因为老板好,更多是它处的位置很特别,是时代赋予了它巨大的发展机会,如98年的华为、01年的移动、03年的XX。

了解行业特征,是找到那些特别的公司的第一步。

5.对具体职位的选择

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在中国,测试普遍比开发薪水低一等级,发展空间低一档次。

即使工资少,我也不会去选择测试、技术支持、维护这样的职位,因为隔行如隔山,跳公司容易,跳岗位难。

搞技术的选错了职位,这一个耽误,就是好几年。

6.offer的选择

选择发展大于起薪的offer,选择公司文化与自己的契合度最高的offer。

我这人比较短视,如果XX和小米同时录用我,我会选择XX,它的开发职位年薪最低也有13w。

但是如果没有年薪十万的offer,我一定会选择小米。

要知道,小米的员工都是雷军从各大公司挖角请来的,这家去年才成立的公司,一年都不到就让小米手机红遍互联网。

即使它的待遇只有3k多,还是在北京,但成为这家公司第一批应届生员工,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创业元勋。

11年的小米就是那些特别的公司之一(可惜当时人已招满,来湖南更多是为了宣传)。

还有更多被常人忽略的选择:

1.性格外向想从事销售工作的同学:

如果你在校把英语听说能力(四六级证书不等于听说能力)提升一下,将来出去从事外企的销售是非常好的选择,底薪比一般销售高很多。

2.立志考研而不希望工作太累的女生:

选择进入安稳的国企、事业单位是很好的选择,它们对学历要求高,但是能力要求较低,工作也较悠闲。

3.热爱游戏成绩又不好的同学:

将来可以从事游戏策划的职位,又有前途又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中国山寨化这么高的地方,一个优秀的游戏策划者千金难寻,前途不言而喻,但前提是你了解游戏策划的职位特征和能力要求)。

4.有胆量敢吃苦且英语听说能力好的同学:

有很多海外或者外派的职位,补贴达到惊人的程度,前提是你愿不愿意去贫穷落后或者伴随危险的地区。

这些东西都是我的初步了解,当把海量的信息和自己的经历结合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人生还有更多的精彩。

更多的收获看我这篇文章:

去中南湖大求职的收获----人生道路的选择。

3.以终为始,即以目标为导向。

这是我在迅雷宣讲会听迅雷的技术老大所说的,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我所做的离大一刚进来的目标已相差万里。

想想自己读大学选专业,因为对黑客的痴迷,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自身雕虫小技有余,理论性不足,进而想接受学校专门的计算机理论系统的学习,可是明明抱着找工作的心态,明明抱着比别人更清晰的目标来学校,可大三一年却茫然不知自己该做什么,错过了求职准备的黄金时期。

而你们是幸运的,因为有麓山就业网。

这是我求职的时候才发现的,长沙大学生找工作都用它。

很多时候在想,如果学长学姐告诉我们的哪怕只有“麓山就业网”这五个字,也足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它的作用:

1.及时得知湖南各大高校的招聘信息(非常难得)

2.提供了一个非常活跃的交流平台

3.学习他人的经验,快速成长

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具体目标,难以做到以目标为导向,实在有心无力,不知道从哪下手,那简单,给个传送门:

2011年9-12月中南大学校园招聘信息汇总

2011年2-5月中南大学招聘信息汇总

从招聘信息中,你将收获到不少东西。

举几个技巧抛砖引玉:

1.了解相关资讯,统计自己心仪的那几个职位的招聘信息条数(初步了解就业前景),还可用公司官网的社会招聘作为日后发展的参考,结合兴趣爱好、自身优势和经历,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

2.找出大多数公司需要的是什么,找出那几个心仪的公司需要的是什么。

3.设定三个公司作为目标职位的档次,上中下三档。

4.量化目标,学习知识,掌握所需技能。

5.经常关注目标公司的官网的实习生招聘。

这样一来,应该就有动力了吧。

需要指出的是:

记住这是起点,而非终点,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兴趣,萌生梦想。

二、我所倡导的模式

1.在刚进入大三就可以尝试找名企实习的工作,在8、9月份便进入找工作的状态

2..通过校园宣讲会的方式参加应聘

3..去省会城市的名校应聘

4.大三开始踏踏实实准备一年(拿到月薪5k的offer不成问题)

5.鼓励大一大二的学生提早去感受名校的校园招聘

6.建议大一大二的学生,想从事软件的去参加程序竞赛队,想从事网络的去担任网络中心的学生网管

答疑解惑

一、为什么大三的时候就去尝试找实习工作?

还都没准备好,太不现实了吧?

答:

1.要抓住求职能进能退的特点,一有机会就出动,大不了再卷土重来。

2.大多招聘都具有季节性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很多名企招大三甚至大二的实习生,只是相对数量少而已。

在招聘季还可以考虑跟大四的学长学姐一起去应聘。

如果过了的话,只能靠自己网申。

3.注意我用的是“尝试”两个字,过程比结果重要。

另外,要充分意识到,在实战中成长是最为快速的一种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准备方式。

4.不要担心学校或其他方面的事干扰你实习,等你进了名企,总会有办法解决。

就算担心,你也得拿到名企的offer之后,否则你还没资格。

5.找自己心仪的名企,如果发现职位不适合自己,宁愿抛弃、自己准备。

二、为什么非要参加校园招聘,其他的人才市场的社会招聘不可以吗?

答:

首先要明确一点,校园招聘是应届生进公司最容易、待遇最好、成长空间最大的一种方式。

1.公司不会因为你没有工作经验和项目经验不要你,它们看重的更多的是你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2.这样进公司的算公司内部培养的“自己人”,是公司的长期投资。

培养力度大,压力小,要求低,社招相反。

3.这样招来的大批应届生都感受同一个培养氛围,有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共同成长。

而如果公司只招来零散的几个应届生,没个像样的培养计划和氛围,成长空间就受限制了。

4.一般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社招进的要么难进,要么比校招进的工资待遇低一截,有些单位校招跟社招连签的合同都不一样。

5.跑人才市场太辛苦太累,而且好公司需要应届生会直接来校园招聘。

三、应届生找工作不是去校园招聘会吗?

答:

看到了电视上那些就业形势严峻的报道吗?

全都是招聘会的画面。

校园招聘会则有以下特点:

1.人山人海,僧多粥少,越是盲目的人越喜欢往那跑。

2.因为招聘成本的问题,招聘单位小企业占绝大多数,待遇不能令人满意。

3.校园招聘会集中大量企业,一般在大的场所举行,有入场限制:

很多大学实行保护主义,只准自己的学生进入。

我只参加过一场在湖大举行的招聘会,不知去年那次招聘会闹得比较大而引起争议还是其他原因,我去的时候湖大限制没这么严了,只要带简历和学生证(其他学校的也可以)即可入场。

随便逛了一圈,没啥好公司,草草投了两张简历便走了。

不过,通过招聘会拿个保底的offer还是可以考虑的,我当天就拿到一个offer,但是只能是保底而已。

我建议大家通过校园宣讲会求职。

四、校园宣讲会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

校园宣讲会是大中型企业面向毕业生的专场宣传活动。

校园宣讲会的特点:

1.公司好,无入场限制。

也只有大中型企业肯花大的人力、物力单独进行宣讲,而且一般挑选的地方是报告厅、多媒体教室等。

2.能了解到重要的行业资讯。

大公司是行业的风向标,它们的校园宣讲会有副总裁、总监级别等重要人物出场,通过几个重要的窗口,你能了解你平时不曾了解甚至不曾想过的东西,所以多参加校园宣讲会,对你的职业生涯发展有莫大的帮助。

3.可以了解公司文化和一些情况,算出公司跟自己的匹配度。

当你参加过的宣讲会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便能发现原来公司之间区别是很大的,不只是待遇方面。

分辨出这些区别,在拿到多个offer时,算出与它们的匹配度,你才能真正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五、为什么要跑到中南、湖大去参加校园招聘,会要其他学校的人吗?

答:

1.公司的宣讲会是面向地区的,去大公司的网站看招聘行程就会发现,通过跑十几个省会城市来辐射大半个中国。

所以很多公司不在乎来应聘的是不是本校的学生。

当然,不排除极少量公司是只招985、211学校的。

2.名校的招聘机制、场地安排方面都做得很完善,招聘效果好,人力成本低,所以在长沙有很多学校的学生跑到湖大中南应聘,长沙学院有能进迅雷的,和我一起面试的那个湖南商学院女生也进了创维集团。

3.名牌大学来的公司最多、最正规,最关键的是它们能够提供很高的薪酬福利和完善的培训体系。

后来我们慢慢地明白,一些公司绕开中南、湖大,选择二本学校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它们开不起中南、湖大的学生所能接受的工资。

4.敢来名牌大学的公司,即便是小公司,也是具有实力或者高速发展的小公司,即便工资不能达到5k,也能提供很大的成长空间。

六、为什么我能保证踏踏实实准备一年的人能有5k的工作?

答:

前提:

5k是对计算机专业并且工作在深圳的同学说的。

由于各专业工资待遇标准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但可作为参考。

1.自身经历所致,36场宣讲会,26场笔试、面试得出的结论。

即使是大公司,笔试、技术面都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完全可以事先准备。

2.针对求职进行为期一年有计划有的放矢的准备(包括求职技巧、心理素质的锻炼),不断实践,不断调整,想不做到都很难。

3.名校学生并非个个都强,弱校学生并非个个都弱,在我们学校同样有优秀的人才,只是很多人缺乏指引罢了。

当初倘若学长学姐跟我们指条明路,现在我们也不会那么不甘心。

七、怎样才能取得最大的发展呢?

答:

个人认为:

第一步,找到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什么是适合自己的路。

第二步,考虑公司文化和培养制度,并找到与自己的梦想、性格、自己的人生选择契合度最高的一家公司。

第三步,埋头两年,取得跨越式发展。

八、想从事网络的去担任网络中心的学生网管能学到什么?

答:

1.实践经验。

从事网络的最需要的是经验,很多看似复杂无解的故障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能应对自如。

在网络中心你能接触到很多实体设备,这是书本代替不了的。

2.思考深刻,见多识广。

上与院领导,下与学生,外与电信、锐捷,内与后勤、各系部打交道,特别是从那一批高你一个年龄段的人身上,你将看到自己年龄段的普遍缺点,你将从经验丰富的人身上学到不少受益一生的东西,少走了弯路。

3.善于协同合作、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由于工作本身的性质,有时候得两人以上才能完成,又经常需要跟很多人打交道,所以这些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而反观其他与我求职的人,多数是纯粹的学生,因缺乏经历而缺少职业素养,带着稚气求职:

思考问题较单一、停留在表面、情绪化、表达能力弱、缺乏沟通技巧、抗打击能力弱。

就像对待歧视这个问题上,当其他人还心里愤愤不平时,我已经在考虑如何再完善一下面试技巧,以应对下一家公司了。

九、想从事软件的同学去参加程序竞赛队能学到什么?

答:

对于其他专业,我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他们远没有我们计算机专业幸运。

因为我们有ACM国际大学生程序竞赛:

由美国计算机协会主办的,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它拥有极为严格的评判代码功能、极复杂的算法思维、极度公平的竞赛平台,正因如此,极度锻炼编程能力。

我们有开放的评判平台(北大、浙大、湖大、杭电等学校的OJ网站),人人都可接受与一流大学相同的锻炼,与一流大学的牛人相互交流,这是其他专业所不能相提并论的,省赛便是以ACM为参考而创建的。

我们需要的天长日久的积累:

要想提升能力,保持竞技状态,你得每周做一定量的题。

也就是因为这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求职时才有强大的自信。

程序竞赛的特点:

1.最重要的一点,编程不是看书做题就能学会的。

另外,有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学生特别受大公司青睐。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进大公司容易,反而小公司看不上没有项目经验的我们的原因。

再有,游戏公司比其他公司更注重算法,所以优先挑选有ACM参赛经验的人。

2.锻炼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我那两位考研的队友,他俩考研发挥的好,正是通过大大小小的比赛不断锻炼的结果。

相对于考研只有一次的机会,不知道有多少人因心理素质而折戟沉沙。

数学和英语在ACM竞赛里很重要,所以我特别鼓励考研的人大一就参加程序竞赛,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四反而比其他考研的人要强太多。

3.常出去比赛,拓宽眼界,能够对名校有理性的认识。

省赛是去举办的学校进行比赛,参加了三年,让我得以和很多大学的学生接触过。

所以求职的时候,虽然能力很弱,但至少在中南、湖大自报家门的时候我面无愧色,我并不会为我来自邵阳学院而自卑。

因为我即使比牛校的牛人菜很多,我也比牛校的一般人要强,就是这份自信,一直伴随我的求职始末。

4.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程序竞赛是三人一队共用一台电脑解题,需要队友默契的配合。

5.锻炼攻坚精神和不断挑战,不断超越的精神。

事实上,ACM是高智商的人的游戏,一般的人伤不起。

对于我们一般人的意义在于:

即使没拿到证书奖励,如此困难的环境、再大的打击你都挺过来了,把训练思维和模式带到以后的工作中,再大的困难和挫折也不足为惧了。

即使XX那张连湖大的研究生都觉得难的试卷,罗军一样过了笔试。

只要认真奋斗一年在程序竞赛上,再把基础知识全面复习到位,大公司的笔试照样过。

可是我们学校有太多太多人像我一样,把很多心思分到了别处。

依稀记得有位牛人说过:

ACM并不是你大学生活的全部,但是你在ACM生涯中没有全身心投入,那么留下也只能是后悔。

我就是因为不能很好处理网管和程序竞赛的冲突,所以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停留在原地,感觉到特别遗憾。

建议搞技术的参加程序竞赛就放弃团总支、学生会等活动,一心一意搞这个。

但不管怎么说,我的大学也没有白上,这两段特殊的经历不上大学是不能拥有的。

三、误区

误区1(最严重的莫过于此):

以为11月、12月和来年的3、4月份是招聘的两个黄金时间。

答:

这就是你们的很多大四学长学姐们感到遗憾和后悔的原因之一。

细想一下,哪个公司不求贤若渴?

在政府、学校举办的专场招聘会前,很多公司便来抢人才了。

校园招聘真正的黄金时期,是大四上学期:

9-11月份的时候,十月份是最高峰。

名校的学生到12月份基本手里都有offer了。

诚然,来年3、4月份会有一个小高峰,一方面是部分公司没录满而补录,一方面是给没考上研的同学留的,你确定你能够拼得过那些熟读了专业书籍只因数学、英语差点而落榜的同学?

而倘若你因信息闭塞,认识不足,真的等到来年去参加招聘会,面对人山人海,辛辛苦苦却只能捡别人挑剩的菜,怎能不心酸?

当然不排除,部分企业确实要3、4月份才来招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到那时机会稀少,竞争加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所以我一直强调找工作得趁早就是这个道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误区2:

等到好公司集中的时候再去。

答:

1.从公司角度考虑,不希望扎堆招聘,以免遭受重大的人才损失。

所以等到大公司集中再去这种想法本身就不现实。

2.没人能保证自己百分百中得到心仪公司的青睐,更多的人需要不断在求职中积累笔试、面试经验。

我10月16号才到的长沙参加XX笔试,因经验缺乏又浪费了很多大公司的机会,付出的代价很大。

误区3:

一类人:

大一大二只要扎实基础就行,找工作是大四的事。

另一类人:

认为学校理论学习毫无用处,自己去学习最新最热门的技术。

答:

这是两个极端的表现。

对于第一类人,我欣赏他们的远见,能够明白很多新发明、新技术还是得依靠古老、陈旧的基础理论并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但是如果毕业以后是就业,那么就无法拉开与其他求职者的差距,找工作通常不顺利,并不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明智之举。

对于第二类人,我佩服他们的实践能力,这类人找工作通常很容易,但是基础知识不牢,一方面难找到大公司的好工作,一方面则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不利,基础知识将成为瓶颈,难以快速晋升。

很多公司挑选的是有实践经历的求职者,但是又要求是本科以上,并且三方协议里规定要拿到学位证才可入职,便是明证。

误区4: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勤奋的大学生都用各种方式为就业增加筹码:

各种考证,各种班干、系干、院干,到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等等。

答:

先撇开这些,说说我自己的两段经验:

1.对于搞技术的,简历不是第一关,笔试才是。

只要你现场投了简历,你基本能获得一个笔试的机会(那些打酱油不入流的公司除外)。

但你只有通过笔试,你的简历才能真正被面试官看到。

换言之,你如果连笔试所涉及的基础知识都过不了,你简历上有再多的项目经验、再多的证书、再牛叉的获奖经历也是浮云。

2.我的简历里有一段是关于网络的三年实践经历,但是我面试的都是软件相关的职位。

即使同属于计算机专业,这段经历也不会对专业能力有多少帮助:

在我所经历的众多面试中,除了第三轮的老总面、经理面偶尔会通过这段经历来了解我的综合素质外,第二轮的技术面试官全部直接无视这个,无一例外。

以上足以说明一个事实:

如果你费尽心机所学所做,却不是企业所需,再多又有何用?

这就是你们的很多大四学长学姐们感到遗憾和后悔的原因之二。

考证:

我不反对通过考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如果只是为了找工作的时候多份敲门砖,考前抱佛脚,考完扔脑后,那你最终还是要悲催的。

今天考普通话,明天考个计算机专业的证书,后天再考个建筑设计类的证书,那些喜欢拿证书标榜自己能力的,多半华而不实,难成大器。

有时间应该花在看专业的经典著作上。

我个人认为,三四个含金量高的证书就够了,按含金量排序,第一个是英语四级证书(这个必须要有),第二个是专业竞赛证书(如计算机专业的ACM竞赛、省赛),第三个则是专业考试证书(如计算机专业的软考证书,别跟我扯出什么计算机等级证书来,那是给非计算机专业的人考的)。

各种班干、系干、院干:

大学就是半个社会,通过参加集体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尤其需要。

但如果你的专业是工科且希望靠专业技能找工作的话,那么你就得明白,所以能力都必须建立在你扎实的专业基础上。

我极力反对那些垃圾的学长学姐,鼓吹进团总支、学生会的好处:

多拿钱,好办事,甚至将可以随时上课请假这种牺牲专业学习的事拿来炫耀。

这几年,这样的井底之蛙我看多了。

如果你是垃圾,请不要把大一的学弟学妹们变成跟你一样。

对于大一新生,如果你的目标是进XX,那么你上学期可以好好享受大学生活的悠闲,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到了下学期就应该参加程序竞赛队,提升自己专业技能了。

对于立志搞销售或管理工作的,通过这个锻炼能力是必须的,但是不要试图把看似光鲜的东西写进你的简历里去,你写进去的应该是具体活动的策划组织,展现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学校里屁大的官职。

大学的干部,潜意识会让人联想到爱权利、爱内斗、贪钱腐败、人品有问题等特征,这些东西你应该学会避免。

到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我一个能力出众的同学,找工作不太困难,他想通过培训扎扎实实地为日后工作打下基础。

后来他进了不错的公司,并且实习期就被上级夸奖,为他的快速晋升取得了先机。

然而,多数人进行培训的动机是大学没学好,担心找不到工作。

固然,进行培训的人有项目经验的优势,但是代价除了动辄上万的培训费(IT培训费上万很正常)外,还有一点被很多人忽视:

进行培训一般是在大四上学期,与校园招聘的黄金时期相冲突。

像我们班很多进行培训的同学,都不得已错过很多良机。

大多只能通过社会招聘进企业了。

个人建议,要么你早作打算,不依靠培训,努力学习几年,到大四胸有成竹去应聘;要么你选择跟学校老师协商好(这个得靠自己了),大三就去进行培训。

实际上评价你值不值得做这些事的标准只有一个:

以目标为导向。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搜集信息,再确定几个发展方向,最后有针对性地锻炼能力。

当很多大四的回过头再看这些时,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无知,不清楚以目标为导向,甚至于迷失了目标,人云亦云,后果如此可怕。

希望学弟学妹们引以为鉴。

误区5:

我邵阳学院的,到名校找工作,歧视性会很大,肯定没机会。

答:

有人说:

什么是母校?

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它八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