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57414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96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docx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细目一 果实类中药概述

  要点性状鉴别

  鉴别果实类中药,应注意其形状、太小、颜色、顶端、基部、表面、质地、破断面及气味等。

  并注意是完整的果实还是果实的某一部分。

  注意果实的顶端有柱基等附属物,下部有无果柄或果柄脱落的痕迹;有的带有宿存的花被。

  完整的果实,观察外形后,还应剖开果皮观察内部的种子,注意其数目和生长的部位(胎座)。

  从气味方面鉴别果实类中药,也是很重要的。

  有的果实类中药有浓烈的香气,可作为鉴别真伪及品质优劣的依据。

  要点显微鉴别

  果实由果皮及种子组成,果皮的构造包括外果皮、中果皮及内果皮三部分:

  1.外果皮

  与叶的下表皮相当。

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

  表皮细胞有时有附属物存在,如具有毛茸,多数为腺毛,少数具腺毛或腺鳞。

  有时其表皮细胞中含有色物质或色素,如川花椒;

  有时在表皮细胞间嵌有油细胞,如五味子。

  2.中果皮

  与叶肉组织相当,通常较厚。

  大多由薄壁细胞组成,细胞中有时含淀粉粒,如五味子。

  在中部有细小的维管束散在,有时可能有石细胞、油细胞、油室或油管等存在。

  例如荜澄茄的中果皮内部有石细胞与油细胞分布;小茴香的中果皮内可见油管。

  3.内果皮

  与叶的上表皮相当;是果皮的最内层组织,大多由1列薄壁细胞组成。

  也有的内果皮细胞全为石细胞,如胡椒。

  有些核果的内果皮,则由多层石细胞组成。

  有的以5~8个狭长的薄壁细胞互相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呈镶嵌状,称为“镶嵌细胞”(为伞形科植物果实的共同特征)。

  

  细目二 种子类中药概述

  要点性状鉴别

  注意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纹理、种脐、合点和种脊的位置及形态;以及质地、纵横剖面、气与味等。

  形状大多呈不规则圆球形、类圆球形或扁圆球形,少数种子呈线形、纺锤形或心形。

种皮的表面常有各种纹理。

  表面除常有的种脐、合点和种脊外,少数种子有种阜存在。

  剥去种皮可见种仁部分,有的种子具发达的胚乳;无胚乳的种子,则于叶常特别肥厚。

  胚大多直立,少数弯曲。

  有的种子浸入水中显黏性,如车前子、葶苈子。

  也可取厚切片加化学试剂观察有无淀粉粒、糊粉粒、脂肪油或特殊成分。

  要点显微鉴别

  种子类中药的显微鉴别特征主要在种皮。

  1.种皮

  种子通常只有一层种皮,但有的种子有两层种皮,即有内、外种皮的区分。

  种皮常由下列一种或数种组织组成。

  

(1)表皮层:

多数种子的种皮表皮细胞由1列薄壁细胞组成。

  

(2)栅状细胞层:

  有些种子的表皮下方,有栅状细胞层,由1列或2~3列狭长的细胞排列而成,壁多木化增厚,如决明子;有的内壁和侧壁增厚,而外壁菲薄的,如白芥子。

  在栅状细胞的外缘处,有时可见一条折光率较强的光辉带,如牵牛子、菟丝子。

  (3)油细胞层:

  有的种子的表皮层下,有油细胞层,内贮挥发油,如白豆蔻、砂仁等。

  (4)色素层:

  具有颜色的种子,除表皮层可含色素物质外,内层细胞或者内种皮细胞中也可含色素物质,如白豆蔻等。

  (5)石细胞层:

  除种子的表皮有时为石细胞外,也有表皮的内层几乎全为石细胞组成,如栝楼仁或内种皮为石细胞层,如白豆蔻。

  (6)营养层:

  多数种子的种皮中,常有数列贮有淀粉粒的薄壁细胞,为营养层。

  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淀粉已被消耗,故成熟的种子,营养层往往成为扁缩颓废的薄层。

  有的营养层中尚包括一层含糊粉粒的细胞。

  2.胚乳

  通常由贮藏大量脂肪油和糊粉粒的薄壁细胞组成,有时细胞中含淀粉粒。

  大多数种子具内胚乳。

  在无胚乳的种子中,也可见到1~2列残存的内胚乳细胞。

  胚乳细胞中有时含草酸钙结晶;有时糊粉粒中也有小簇晶存在,如茴香。

  少数种子有发达的外胚乳,或外胚乳成颓废组织而残留。

  也有少数种子的种皮和外胚乳的折合层,不规则地伸入于内胚乳中,形成错入组织,如槟榔;也有为外胚乳伸入于内胚乳中而形成的错入组织:

如肉豆蔻。

  3.胚

  是种子中未发育的幼体,包括胚根、胚茎、胚芽及子叶四部分。

  胚乳和胚中贮藏的营养物质主要为脂肪油、蛋白质和淀粉粒,其中以蛋白质的存在状态最为特殊。

  种子中贮藏的蛋白质。

可能成为具有特殊形状的颗粒——糊粉粒。

  在植物器官中只有种子含有糊粉粒。

  因此糊粉粒是确定种子类粉末中药的主要标志。

  糊粉粒的形状、大小及构造因植物种类而异,在中药鉴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细目三 常用果实种子类中药的鉴定

  要点来源(42种)

药材

药用部位

荜茇

胡椒科

荜茇

近成熟或成熟果穗

地肤子

藜科

地肤

成熟果实

五味子

木兰科

五味子

成熟果实

南五味子

木兰科

华中五味子

成熟果实

肉豆蔻

肉豆蔻科

肉豆蔻

干燥种仁

  续表

药材

药用部位

葶苈子

十字花科

播娘蒿或独行菜

成熟种子

芥子

十字花科

白芥及芥

成熟种子

覆盆子

蔷薇科

华东覆盆子

干燥果实

木瓜

蔷薇科

贴梗海棠

近成熟果实

山楂

蔷薇科

山里红或山楂

成熟果实

苦杏仁

蔷薇科

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

成熟种子

桃仁

蔷薇科

桃或山桃

成熟种子

乌梅

蔷薇科

近成熟果实

金樱子

蔷薇科

金樱子

成熟果实

沙苑子

豆科

扁茎黄芪

成熟种子

决明子

豆科

决明或小决明

成熟种子

补骨脂

豆科

补骨脂

成熟果实

枳壳

芸香科

酸橙及其栽培变种

未成熟果实

陈皮

芸香科

橘及其栽培变种

成熟果皮

化橘红

芸香科

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

外层果皮

吴茱萸

芸香科

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

近成熟的果实

川楝子

楝科

川楝

成熟果实

巴豆

大戟科

巴豆

成熟果实

  续表

药材

药用部位

酸枣仁

鼠李科

酸枣

成熟种子

使君子

使君子科

使君子

成熟果实

小茴香

伞形科

茴香

成熟果实

山茱萸

山茱萸科

山茱萸

成熟果肉

连翘

木犀科

连翘

干燥果实

马钱子

马钱科

马钱

成熟种子

菟丝子

旋花科

南方菟丝或菟丝子

成熟种子

牵牛子

旋花科

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

成熟种子

枸杞子

茄科

宁夏枸杞

成熟果实

栀子

茜草科

栀子

成熟果实

瓜蒌

葫芦科

栝楼或双边栝楼

成熟果实

牛蒡子

菊科

牛蒡

成熟果实

薏苡仁

禾本科

薏苡

成熟种仁

槟榔

棕榈科

槟榔

成熟种子

砂仁

姜科

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

成熟果实

草果

姜科

草果

成熟果实

豆蔻

姜科

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

成熟果实

草豆蔻

姜科

草豆蔻

近成熟种子

益智

姜科

益智

成熟果实

  《注》

  化橘红:

化州柚——习称“毛橘红”、柚——习称“光七爪”、“光五爪”

  豆蔻:

白豆蔻——“原豆蔻”、爪哇白豆蔻——“印尼白蔻”

  要点主产地(8种)

药材

产地

五味子

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

木瓜

安徽、湖北、四川、浙江等省,安徽宣城木瓜为上品

枳壳

江西、四川、湖北、贵州等省,以江西最为闻名,商品习称“江枳壳”

吴茱萸

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省区,以贵州、广西产量较大,湖南常德质量最好

山茱萸

浙江、河南、安徽等省,浙江临安、淳安产者量大品优,有“杭萸肉”,“淳萸肉”之称

枸杞子

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宁夏的枸杞子量大质优

槟榔

海南、云南、广东等省

砂仁

广东省,以阳春、阳江为道地产区

  要点采收加工(5种)

  1.木瓜

  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

  2.枳壳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3.山茱萸

  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4.连翘

  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称“青翘”;

  果实熟透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习称“老翘”。

  5.槟榔

  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要点性状鉴别(42种)

  1.荜茇

  呈圆柱形,稍弯曲,由多数小浆果集合而成

  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齐的小突起

  基部有果穗梗残存或脱落

  质硬而脆,易折断

  断面不整齐,颗粒状

  小浆果球形,有特异香气,味辛辣

  2.地肤子

  呈扁球状五角星形,外被宿存花被

  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

  背面中心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梗痕及放射状脉纹5~10条

  剥离花被,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

  种子扁卵形,黑色

  气微,味微苦

  

  3.五味子

  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

  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

  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

  果肉柔软

  种子1~2,肾形

  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

  果肉气微,味酸

  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4.南五味子

  呈球形或扇球形

  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紧贴于种子之上

  种子1~2枚,肾形

  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

  果肉气微,味微酸

  5.肉豆蔻

  呈卵圆形或椭圆形

  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有时外被白粉(石灰粉末)

  全体有浅色纵行沟纹和不规则网状沟纹

  种脐位于宽端,呈浅色圆形突起,合点呈暗凹陷

  种脊呈纵沟状,连接两端

  质坚,断面显棕黄色相杂的大理石花纹,

  宽端可见干燥皱缩的胚,富油性

  气香浓烈,味辛

  6.葶苈子

  

(1)南葶苈子:

  呈长圆形而略扁

  外表棕色或红棕色,一端钝圆,一端近截形

  两面常不对称

  在放大镜下观察,表面具细密网纹,可见二条纵纹

  压碎后富油性

  气微,味微辛并有黏性

  

(2)北葶苈子:

  呈扁卵形,一端钝圆;另一端渐尖而微凹,凹处现白色点(种脐)

  表面具多数细微颗粒状突起,可见2条纵列的浅槽

  味微辛,遇水黏滑性较强

  

  7.芥子

  

(1)白芥子:

  呈圆球形

  表面灰白色至黄白色

  用放大镜观察,表面可见细微的网纹,一端有暗色小点状种脐

  破开,可见内含黄白色折叠的子叶,富油性

  无臭,味辛、辣

  

(2)黄芥子:

  种子较小

  表面黄色至棕黄色,少数为暗红棕色

  气微,味极辛辣

  8.覆盆子

  为聚合果,由多数小核果聚合而成

  呈圆锥形或扁圆锥形

  表面黄绿色或淡棕色,顶端钝圆,基部中心凹入

  宿萼棕褐色,下有果梗痕

  小果易剥落,每个小果呈半月形

  背面密被灰白色茸毛,两侧有明显的网纹

  腹部有突起的棱线

  体轻,质硬。

气微,味微酸涩

  9.木瓜

  长圆形,多纵剖成两半

  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

  剖面边缘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黄色

  种子扁长三角形,多脱落

  质坚硬。

气微清香,味酸

  

  10.山楂

  为圆形片,皱缩不平

  外皮红色,具皱纹

  有灰白色小斑点

  果肉深黄色至浅棕色

  中部横切片具5粒浅黄色果核,但核多脱落而中空

  有的片上可见短而细的果梗或花萼残迹

  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11.苦杏仁

  呈扁心形

  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一端尖,另端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

  圆端合点处向上具多数深棕色的脉纹

  种皮薄,子叶2,乳白色,富油性

  气微,味苦

  

  12.桃仁

  

(1)桃仁:

  呈扁长卵形,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

  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钝圆稍偏斜,边缘较薄

  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有颜色略深不甚明显的合点

  自合点处散出多数纵向维管束

  种皮薄,子叶2,类白色,富油性

  气微,味微苦

  

(2)山桃仁:

呈类卵圆形,较小而肥厚

  

  13.乌梅

  呈扁圆形或不规则球形

  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不平

  一端有明显的圆脐毛果肉质柔软,可剥离

  果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

  表面凹凸不平,有众多洞穴及网状纹理,

  内含淡黄色种仁1粒

  果肉稍有特异酸气及烟熏气,味极酸

  

  14.金樱子

  呈倒卵形,略似花瓶

  外表红黄色或红棕色,全身被有突起的刺状小点

  果柄部分较细,中部膨大

  宿萼端作喇叭口形

  花萼残基多不完整,盘状

  中央略突出

  

  剥开外皮(花托),内壁呈淡红黄色,内有30~40粒淡黄色的小瘦果,外包裹有淡黄色的绒毛

  内有种子1枚

  无臭,味甘酸,微涩

  15.沙苑子

  略呈肾形而稍扁

  表面光滑。

褐绿色或灰褐色,边缘一侧凹入处具明显的种脐

  质坚硬,除去种皮,可见淡黄色子叶2片,

  胚根弯曲、长约1mm

  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16.决明子

  

(1)决明:

  略呈菱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

  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

  一端较平坦,另端斜尖

  背腹面各有1条突起的棱线

  棱线两侧各有1条斜向对称而色较浅的线形凹纹

  质坚硬,不易破碎

  种皮薄,子叶2,黄色,呈“S”形折曲并重叠

  气微,味微苦

  

(2)小决明:

呈短圆柱形,较小,

  表面棱线两侧各有1片宽广的浅黄棕色带

  

  17.补骨脂

  呈肾形,略扁

  表面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具细微网状皱纹

  顶端圆钝,有一小突起,凹侧有果梗痕

  质硬。

果皮薄,与种子不易分离

  种子1牧,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

  气香,味辛、微苦

  

  18.枳壳

  呈半球形

  外果皮棕褐色至褐色,有颗粒状突起,突起的顶端有凹点状油室

  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梗痕

  切面中果皮黄白色,光滑而稍隆起,边缘散有1~2列油室

  瓤囊7~12瓣,少数至15瓣

  汁囊干缩呈棕色至棕褐色,内藏种子

  质坚硬,不易折断

  气清香,味苦、微酸

  

  19.陈皮

  

(1)陈皮:

  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

  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和凹下的点状油室

  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

  质稍硬而脆。

气香,味辛、苦

  

(2)广陈皮:

  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点状油室较大

  对光照视,透明清晰。

质较柔软

  20.化橘红

  化州柚呈对折的七角或展平的五角星状,单片呈柳叶形

  完整者展平后直径15~28cm

  外表面黄绿色,密布茸毛,有皱纹及小油室

  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脉络纹

  质脆,易折断

  断面不整齐,外缘有1列不整齐的下凹的油室,内侧稍柔而有弹性

  气芳香,味苦、微辛

  21.吴茱萸

  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

  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

  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

  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

  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粒

  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用水浸泡果实,有黏液渗出

  

  22.川楝子

  呈类球形

  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少数凹陷或皱缩,具深棕色小点

  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

  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

  遇水润湿显黏性。

果核球形或卵圆形

  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

  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

  气特异,味酸、苦

  23.巴豆

  呈卵圆形,一般具三棱

  表面灰黄色或稍深,粗糙,有纵线6条

  顶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

  破开果壳,可见3室,每室含种子1粒

  

  种子呈略扁的椭圆形

  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和种阜的疤痕

  另端有微凹的合点,其间有隆起的种脊

  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色薄膜

  种仁黄白色,油质

  气微,味辛辣

  24.酸枣仁

  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

  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

  有的两面均呈圆隆状突起

  有的一面较平坦,中间或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

  另一面稍突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

  另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

  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4,浅黄色,富油性

  气微,味淡

  

  25.使君子

  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具5条纵棱,偶有4~9棱

  表面黑褐色至紫黑色,平滑,微具光泽

  顶端狭尖,基部钝圆,有明显圆形的果梗痕

  质坚硬,横切面多呈五角星形,棱角处壳较厚,中间呈类圆形空腔

  种子长椭圆形或纺锤形

  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多数纵皱纹

  种皮薄,易剥离;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

  断面有裂隙

  气微香,味微甜

  26.小茴香

  为双悬果、呈圆柱形,

  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

  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

  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

  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

  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27.山茱萸

  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

  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

  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

  质柔软。

气微,味酸、涩、微苦

  

  28.连翘

  呈长卵形至卵形,稍扁

  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和多数突起的小斑点

  两面各有1条明显的纵沟

  顶端锐尖,基部有小果梗或已脱落

  青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突起的灰白色小斑点较少

  质硬;种子多数,黄绿色,细长,一侧有翅

  老翘自顶端开裂或裂成两瓣

  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多为浅黄棕色,平滑,具一纵隔

  质脆;种子棕色,多已脱落

  气微香,味苦

  “青翘”以色较绿、不开裂者为佳

  “老翘”以色较黄、瓣大、壳厚者为佳

  

  29.马钱子

  呈纽扣状圆板形,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

  表面密被灰棕或灰绿色绢状茸毛

  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有丝样光泽

  边缘稍隆起,较厚,有突起的珠孔

  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

  质坚硬,平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

  子叶心形,叶脉5~7条

  气微,味极苦

  

  30.菟丝子

  呈类球形

  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粗糙,种脐线形或扁圆形

  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

气微,味淡

  

  31.牵牛子

  似橘瓣状

  表面灰黑色或淡黄白色,背面有一条浅纵沟

  腹面棱线的下端有一点状种脐,微凹

  质硬,横切面可见淡黄色或黄绿色皱缩折叠的子叶,微显油性

  气微,味辛、苦,有麻感

  

  32.枸杞子

  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

  表面红色或暗红色

  顶端有小突起状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

  果皮柔韧,皱缩;果肉肉质,柔润

  种子20~50粒,类肾形,扁而翘,表面浅黄色或棕黄色

  气微,味甜

  

  33.栀子

  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

  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

  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

  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

  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

  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

  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

  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

  气微,味微酸而苦

  

  34.瓜蒌

  呈类球形或宽椭圆形

  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

  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基,基部略尖,具残存的果梗。

轻重不一

  质脆,易破开,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

  果瓤橙黄色,黏稠,与多数种子黏结成团

  具焦糖气,味微酸、甜

  

  35.牛蒡子

  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

  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2条较明显

  顶端钝圆,稍宽,顶面有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迹

  基部略窄,着生面色较淡

  果皮较硬,子叶2,淡黄白色,富油性

  气微,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

  

  36.薏苡仁

  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

  表面乳白色,光滑,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1淡棕色点状种脐

  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较宽而深的纵沟

  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味微甜

  

  37.槟榔

  呈扁球形或圆锥形

  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

  底部中心有图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显疤痕状种脐

  质坚硬,不易破碎

  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气微,味涩、微苦。

  

  38.砂仁

  

(1)阳春砂、绿壳砂:

  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

  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

  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果梗

  果皮薄而软。

  

  种子集结成团,具三钝棱

  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5~26粒

  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

  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

  质硬,胚乳灰白色

  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2)海南砂:

  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

  表面被片状、分枝的软刺,基部具果梗痕

  果皮厚而硬

  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3~24粒

  气味稍淡

  39.草果:

  呈长椭圆形,具三钝棱

  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具纵沟及棱线

  顶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

  果皮质坚韧,易纵向撕裂

  剥去外皮,中间有黄棕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为8~11粒

  种子呈圆锥状多面体

  表面红棕色,外被灰白色膜质的假种皮

  种脊为一条纵沟,尖端有凹状的种脐

  质硬,胚乳灰白色

  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40.豆蔻

  

(1)原豆蔻:

  呈类球形

  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3条较深的纵向槽纹

  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凹下的果柄痕,两端均具浅棕色绒毛。

  果皮体轻,质脆,易纵向裂开,内分3室,每室含种子约10粒

  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背面略隆起

  表面暗棕色,有皱纹,并被有残留的假种皮

  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2)印尼白蔻:

  个略小

  表面黄白色,有的微显紫棕色

  果皮较薄,种子瘦瘪

  气味较弱

  

  41.草豆蔻

  为类球形的种子团

  表面灰褐色

  中间有黄白色的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

  每瓣有种子多数,粘连紧密,种子团略光滑

  种子为卵圆状多面体,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

  种脊为一条纵沟,一端有种脐

  质硬,将种子沿种脊纵剖豫瓣,纵断面观呈斜心形

  种皮沿种脊向内伸入部分约占整个表面积的1/2

  胚乳灰白色

  气香,味辛、微苦

  42.益智

  呈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