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5810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8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x

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防水施工方案

YY口220千伏输变电及附属设施工程

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二〇一三年月日

1.

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XX设计研究院设计的YY口220千伏变电站及生产附属设施工程施工图(工程编号2005001)

1.2国家相关规范、规程、及地方标准:

a)《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b)《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c)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d)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e)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f)京建质〔2009〕289号文

1.3国家电网相关规定

a)《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定(试行)》(国网基建[2006]699号)

b)《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国网基建〔2011〕146号)

c)《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148号)

d)《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工[2003]153号)

e)《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质量责任考核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06]674号)

f)《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办〔2010〕250号)

g)《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创优规划编制纲要》等七个指导文件(基建质量[2007]89号)

h)《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基建质量[2006]135号)

i)《变电工程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规范》(Q/GDW274-2009)

j)《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

k)《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光盘(基建质量[2009]290号)

l)《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248-2008)

m)《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Q/GDW183-2008)

n)《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220kV变电工程分册)

o)《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库(2009)》(国家电网基建〔2009〕68号)

p)《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Q/GDW250-2009)

q)利用数码照片资料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基建安全〔2007〕25号)

r)《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文)

s)《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基建质量[2010]100号)

t)《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流动红旗竞赛实施办法》(国网基建〔2011〕147号)

2.

工程概况

2.1基本概况

工程名称

YY口220千伏变电站及生产附属设施工程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工程地点

建设规模

总用地面积7478.5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846.5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5385.2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2461.28平方米。

地下建筑层数为5层,地上建筑层数为12层

资金来源

业主自筹

工期计划

工期895日历天:

计划开工日期:

2012年09月14日,计划竣工日期:

2015年02月25日

质量要求

确保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合格标准

创优目标

争创北京市建筑工程长城杯

2.2建筑设计概况

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47846.5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5385.2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2461.28平方米。

建筑高度(檐高)

60米

用地面积

7478.57平方米

耐火等级

一级

建筑抗震设防

设防烈度8度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设计标高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7.20

层数

地下5层,北侧裙楼地上为6层,南侧主楼地上为12层

建筑层高

地下一层层高6米,地下二层层高5米,管道夹层层高2.2米,地下三层层高分别为5米,地下四层层高分别为5.5米,地下五层层高为4米,首层层高为6米,二~四层层高5.4米,五~十二层层高4.2米

功能布置

本工程包括220KV变电站主厂房及电力科技馆两部分内容。

地下一层为双层机械式机械车辆停车库,地下二层南侧为设备用房,北侧为电力公司客服中心职工餐厅及部分附属用房,地下三~五层为220KV变电站用房。

在变电站和设备用房之间满设设备管道夹层,裙楼一~六层为电力公司客服中心对外营业及办公用房,主楼一~七层为科技馆展陈空间,八~十二层为电力公司客服中心办公用房

防水

地下防水等级为I级

底板

自防水混凝土、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顶板

自防水混凝土、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耐根型防水卷材

侧墙

自防水混凝土、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屋面

裙楼

自粘型橡胶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

主楼

自粘型橡胶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

卫生间等有水房间

1.5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

楼地面

混凝土(楼)地面、混凝土防水地面、地砖(楼)地面、石材楼面、彩色混凝土耐磨楼面、防水地砖楼面、架空活动地板楼面、耐磨混凝土楼面、全钢活动地板楼面

内墙

涂料墙面、防水面砖墙面、珍珠岩吸声墙面

顶棚

刷涂料顶棚、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珍珠岩吸声顶棚、板底喷涂料顶棚、铝条板顶棚

外墙墙面

干挂石材外墙、玻璃幕墙外墙、干挂开孔石材+玻璃幕墙,外围护墙外保温采用80厚岩棉板

门窗

实木装饰门、木质防火门、防火卷帘门

金属推拉窗、铝合金百叶窗

2.3现场情况

本工程防水面积较大约20000平米,双层3+4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卷材数量约2300捆,场地面积狭小无法存放。

地下防水施工时在卷材生产厂家库房内订购好材料后,分批提料分批进场。

施工前邀请监理及建设单位人员考察材料生产厂家,并根据检验批数量对防水卷材进行见证取样。

施工过程中,卷材分批进场,每次进场数量满足一个工作日使用为限(首次进场按2工作日考虑)。

进场卷材存在场地西侧及南侧塔吊附近,并尽快通过塔吊运输到施工面,在施工面分类,整齐码放。

2.4工程难点

管理方面难点:

本工程防水等级一级,质量要求高,地下变电站的功能要求决定一旦出现渗水、漏水现象,后果十分严重,必须加强现场质量管理,确保防水质量100%合格。

技术方面难点:

地下变电站进出线于地下暗挖管沟接驳部位防水做法是本工程重点难点之一。

接头出结构外边线1米多,该部分的自防水混凝土模板支设及混凝土浇筑难度较大,外防水粘贴及收口难度较大,一旦处理不好,易引起工程渗漏水发生。

地下室集水坑、电梯井等数量较多,不规则平面处防水施工,是本工程地下防水施工的重要质量控制点。

变形缝、车道与结构交接部位、穿墙管线等细部构造处理,是本工程重难点之三。

车道与结构交接部位重点应控制好不同时间浇筑的结构沉降差,防止沉降差过大把防水材料拉断破坏,同时先施工结构的防水预埋要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防止因中埋式防水材料损坏导致变形缝处渗漏水。

3.

施工部署

3.1质量目标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地下防水子分部工程合格率为100%,屋面防水、浴厕间等地面防水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3.2劳动力组织及职责分工

管理层负责人:

现场设现场经理,对生产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现场经理下设防水专业责任工程师,负责防水专业的质量、进度、安全等具体工作的落实。

工人数量及分工:

现场施工高峰期需要防水材料运输工10人,基层处理和底油涂刷工人5人,防水铺贴工人15人,合计30人。

具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工人调配,以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3.3工期安排

施工部位

工期计划

2013年3月30日前完成防水专业分包的考察和招标工作,2013年4月15日前分包主要管理人员进场,20日前完成防水材料复试检验,材料开始分批进场。

底板

根据结构流水段组织流水施工

开始时间:

2013年4月24日

结束时间:

2013年5月31日

外墙

根据结构流水段组织流水施工

开始时间:

2013年5月28日

结束时间:

2013年10月20日

地下室顶板

根据结构流水段组织流水施工

开始时间:

2013年10月14日

结束时间:

2013年11月7日

屋面

附楼屋面:

2014年2月10至2月15日

主楼屋面:

2014年5月1至5月5日

集水坑、电梯井

开始时间:

2013年9月10日

结束时间:

2013年9月15日

卫生间、开水间等有水房间

根据初装修计划穿插进行

消防水池

开始时间:

2013年9月10日

结束时间:

2013年9月15日

4.

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熟悉审查图纸、学习有关规范、规程

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和专业工长认真熟悉、理解图纸,将图纸中的不明确的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

各项工程施工前,组织专业工长和技术工程师、责任师等人员学习与施工有关的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特别注意对最近更新的一些规范的熟悉和应用,由技术员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对防水方案、技术交底、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行交底,并形成交底记录。

本工程防水做法一栏表:

施工部位

防水做法

底板和外墙

1.自防水钢筋混凝土2.3+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地下室顶板

1.2mm防穿刺防水层3.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2.自防水钢筋混凝土

屋面

3+3厚自粘型橡胶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

集水坑、电梯井

20厚1:

2.5聚合物水泥砂浆

卫生间、开水间等有水房间

1.地面采用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

2.墙面采用1.5厚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层

消防水池

2厚高分子涂膜柔性防水层

4.2机具准备

序号

名称

用途

序号

名称

用途

1

料桶

装冷底油

7

扁铲

清理地面

2

滚刷

涂刷底油

8

扫帚

清扫地面

3

刮板

刮边

9

弹性盒

弹线

4

丁字尺

割量卷材

10

喷灯

热熔卷材

5

裁纸刀

切割卷材

11

压辊

压平卷材

6

开刀

封边

12

灭火器

防火

以上材料根据现场进度情况进场充足数量,并按照施工人数*1.2系数进行配置。

4.3材料准备

提前做好材料的采购计划,并根据不同材料进场复试时间,提前进场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防水卷材:

本工程防水卷材采用3厚和4厚复合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厚防穿刺防水卷材,数量约36000平米(其中2厚防穿刺防水卷材约6000平米),3厚自粘型橡胶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数量约4000平米,。

所有防水卷材进场前邀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卷材生产厂家进行考察,选择实力强,质量保证措施到位的厂家供应防水卷材。

受场地狭小限制,防水卷材每次进场数量较少,为了解决分批进场分批试验即费时费力,也不利于质量保证的缺点,我们计划从生产厂家一次将所需卷材全部订货,然后存放在厂家库房内,然后根据检验批从库房中直接抽样复检。

进场时根据订货的批号验收,如果不是订货的批号一律不予进场。

聚合物水泥砂浆:

聚合物水泥砂浆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预拌砂浆,数量较少,进场时检查合格证、材料质量证明文件等

聚氨酯防水涂料:

使用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主要使用在有水房间地面,数量较少,进场后及时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施工。

高分子涂膜柔性防水层:

是新型特级橡胶防水涂料,涂膜是由各种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配合嵌缝材料构成,可只涂几层涂膜,也可在涂膜之间放置玻璃纤维,合成纤维或无纺增强布,以形成一种增强的涂料防水层。

本工程防水涂膜应用于消防水池,数量较少约500平米,进场后按规定数量取样复试。

5.

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1卷材防水施工:

5.1.1施工条件:

a)建筑物基层已满足安装防水材料的条件,基层表面的含水应率小于9%。

b)在大于5级风的情况下不得施工;下雨天不得施工。

c)最低温度小于-10℃不得施工。

5.1.2施工准备:

a)材料准备: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采用热熔施工法,把卷材热熔搭接,熔合为一体,形成防水层,达到防水效果。

b)人员准备:

序号

工种

人数

工作内容

1

项目经理

1

负责全面工作

2

技术人员

1

编制方案、制定措施、整理资料、技术交底

3

质安人员

1

质量安全监督、工程验收

4

测量人员

1

放线、

5

采购人员

1

材料供应及时通知检验

6

主要施工人员

30

清除层面基层,涂刷底层涂料、铺贴卷材、面层处理

7

机械设备

1

维修所有机械小工具等

8

零星

1

零星工程

9

后勤人员

1

现场办公、生活管理

c)施工机具准备:

机具名称

用途

机具名称

用途

料桶

装冷底油

扁铲

清理地面

滚刷

涂刷底油

扫帚

清扫地面

刮板

刮边

弹性盒

弹线

丁字尺

割量卷材

喷灯

热熔卷材

裁纸刀

切割卷材

压辊

压平卷材

开刀

封边

灭火器

防火

5.1.3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处理剂铺贴附加层弹线定位第一道防水卷材铺贴第二道防水卷材铺贴质量检验成品保护

a)基层清理

将基层清理干净,基层上不得有其它杂物,基层要平整、密实。

b)涂刷基层处理剂:

基层干燥后,涂刷基层处理剂。

用长把排刷把冷底子油涂刷在干净干燥的基层表面上,复杂部位用油漆刷刷涂,要求不露白,涂刷均匀。

干燥4h以上至不粘脚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c)附加层施工

对所有角度小于135º的阴阳角部位、立面墙与平面交接处做附加层处理,附加层宽度一般为500mm。

对凸出基层部位部分机构做500mm宽附加层。

d)弹线、试铺

在铺贴卷材前,先在基层上弹好粉线,确定卷材铺贴位置及搭接缝尺寸,然后进行试铺,为正式铺贴作好准备。

e)卷材的配置

应将卷材顺地下室长方向进行配置。

如下图

卷材铺贴:

大面积铺贴时,第一层卷材的端头对准基准线,顺基准线向一个方向滚铺,采用热熔施工。

热熔施工时,持喷灯人应站在卷材滚铺的前方,把喷灯对准卷材和基面的交接处,同时加热卷材与基层,喷灯头距离卷材面保持在50~100mm距离,与基层成60º角。

卷材搭接缝施工:

在热熔粘结搭接缝前,先将下一层卷材表面的隔离层用喷灯熔化,具体操作,由持喷灯的工人用抹子当挡板沿搭接线向后移动,喷灯火焰随挡板一起移动,喷灯应紧靠挡板,距离卷材约50~100mm。

(如下图)。

 

 

卷材的搭接宽度长、短边均不小于100mm,搭接缝的边缘以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为宜,然后用喷灯均匀热熔卷材,搭接缝用小抹子把边抹好

f)第二层卷材铺设:

在铺设第二层卷材时,其搭接缝必须和第一层卷材的搭接缝错开为二分之一的卷材宽度,其铺设方法及接缝方法和第一层相同。

应注意安排好两层卷材之间的粘合的施工时间,不要间隔时间太长,以免第一层卷材表面污染灰尘后,影响两层粘合效果。

g)平面和立面连接部位的卷材铺贴:

本工程采用外防内贴法施工,卷材宜先铺立面,后铺平面;铺贴立面时,应先铺转角,后铺大面。

并使卷材紧贴阴角,不应空鼓。

立面墙上防水层应满粘。

h)保护墙卷材施工:

采用外防外贴法施工时,在铺平面与立面相连的卷材,应先铺贴平面,然后由下向上铺贴,并使卷材紧贴阴角,不应空鼓。

在永久性保护墙上满粘卷材,粘贴要牢固,在临时保护墙顶上可虚铺卷材,并使上层卷材长出下层卷材不小于30mm,将卷材固定在临时保护墙上,抹低标号砂浆保护,以使接头不被损坏和玷污(如下图)。

外墙防水外防内贴法施工示意图

待底板和立面墙结构施工完毕,拆除临时保护墙,在墙体结构上抹1:

3水泥砂浆找平层。

i)地下室外墙卷材配置

地下室外墙卷材配置应顺长向上下铺贴如下图:

地下室外墙卷材错槎接槎如下图:

j)地下室底板防水层与立墙防水层的搭接:

将底板卷材接头剥出,清除卷材表面浮土及污物。

在墙体找平层上涂刷基层处理剂,待干燥后将卷材牢固的满粘的墙体上,然后再将立面卷材压住底板卷材接头进行施工。

5.1.4主要节点构造做法

a).集水坑防水处理:

集水坑构造和高低跨处的阴阳角均要设置附加层,基本构造如下图:

 

b)东、西两侧与电缆暗挖隧道接口部位做法:

正式图纸明确后,补充该部位。

c)阴阳角部位做法:

所有阴阳角部位均附加每侧不小于300宽附加层,卷材接头部位不得设置在阴阳角位置,且接头位置错开接头部位宽度大于500mm。

5.2涂膜防水施工

5.2.1涂膜防水介绍:

a)有机防水涂料:

主要包括反应型防水涂料、水乳型防水材料和聚合物水泥型防水涂料,固化后形成柔性防水层,用于主体结构的迎水面作防水层。

b)水乳型防水涂料:

水乳型防水涂料是一类以水为溶剂的挥发固化型有机防水涂料。

c)反应型防水涂料:

双组分或多组分材料,按规定比例混合配制,涂刷后各组分发生交联反应,固化成膜的防水涂料,如聚氨酯防水涂料。

d)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基料,加入少量无机活性粉料(如水泥、石英砂等)制成的水凝固型涂料。

e)无机防水涂料:

包括水泥基、水泥渗漏结晶型防水涂料,在水泥中掺有一定数量的无机活性材料的涂料,可改善水泥固化后的物理力学性能。

可用于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或背水面作防水层。

此类涂料不适用于变形较大或受振动部位。

f)胎体增强材料:

聚酯无纺布、化纤无纺布或玻纤无防布等纤维材料,在两层涂膜之间铺贴用以提高涂膜的抗拉强度和改善其延伸率,使涂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g)耐水性:

是指防水涂料在浸水168h后,材料的粘结强度及砂浆抗渗性的保持率(即与浸水前的比率)。

5.2.2一般规定:

a)涂料防水层所用的材料必须配套使用,所有材料均应有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设计要求。

b)防水涂料为多组分材料时,配料应按配合比规定准确计量、搅拌均匀,每次配料量必须保证在规定的可操作时间内涂刷完毕,以免固化失效。

c)防水涂料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

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5.2.3施工准备

材料要求:

a)防水涂膜的外观质量和物理性能应符合《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附录A、A.0.2条的各项要求,见表1.4.4.2-l~3同时须经试验检验。

b)防水涂料所需的材料必须具有产品说明书,试验报告,并需经抽样复验。

主要机具:

涂膜防水施工的主要机具为垂直运输机具和作业面水平运输机具,配料专用容器以及施工中的涂刷辊压等小型工具。

作业条件:

a)上道工序防水基层已经完工,并通过验收;

b)地下结构基层表面应平整、牢固、不得有起砂、空鼓等缺陷。

c)基层表面应洁净干燥,含水不应大于9%。

技术关键要求:

a)涂料材料及配套材料为同一系列产品具有相容性,配料计量准确,拌合均匀,每次拌料在可操作时间内使用完毕。

b)基层处理符合要求,基层应保持清洁、干燥,在涂料涂刷之前应先在基层面上涂刷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待其表面干燥后,随即涂刷防水涂料。

涂料与基层必须粘贴牢固。

c)涂膜应根据材料特点,分层涂刷至规定厚度,每次涂刷不可过厚,在涂刷干燥后,方可进行上一层涂刷,每层的接搓(搭接)应错开,接搓宽度30~50mm,上下两层涂膜的涂刷方向要交替改变。

涂料涂刷全面、严密。

d)有纤维增强层时,在涂层表面干燥之前,应完成纤维布铺贴,涂膜干燥后,再进行纤维布以上涂层涂刷。

质量关键要求:

a)防水涂料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

b)涂膜应具有一定的抗渗性,即涂膜的耐水性应不低于80%。

c)防水结构边角部位,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及预埋件部位的处理符合构造要求,涂层粘结牢固、严密。

d)涂层粘结牢固、严密,无空鼓、起泡、堆积、流淌、露底漏刷、胎体增强材料封边牢固无翘边。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a)施工现场应通风良好,在通风差的地下室作业,应有通风措施。

b)操作人员每操作1~2h应到室外休息10~15min。

c)现场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物套,避免污染皮肤。

环境关键要求:

a)防水涂料严禁在雨天、雪天、雾天施工;五级风及其以上时不得施工。

b)预计涂膜固化前有雨时不得施工,施工中遇雨应采取遮盖保护措施.。

c)严冬季节施工气温不得低于5℃。

d)溶剂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和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施工环境温度宜为-5~35℃;水乳型防水涂料的施工温度必须符合规范规定要求,施工环境温度宜为5~35℃。

5.2.4施工工艺

涂刷前的准备工作:

a)基层干燥程序要求

基层的检查、清理、修整应符合要求。

基层的干燥程度应视涂料特性而定,为水乳型时,基层干燥程度可适当放宽;为溶剂型时,基层必须干燥。

b)配料的搅拌

采用双组分涂料时,每份涂料在配料前必须先搅匀。

配料应根据材料生产厂家提供的配合比现场配制,严禁任意改变配合比。

配料时要求计量准确(过秤),主剂和固化剂的混合偏差不得大于5%。

涂料的搅拌配料先放入搅拌容器或电动搅拌内,然后放入固化剂,并立即开始搅拌。

搅拌简应选用圆的铁桶,以便搅拌均匀。

采用人工搅拌时,要注意将材料上下、前后、左右及各个角落都充分搅匀,搅拌时间一般在3~5min。

掺入固化剂的材料应在规定时间使用完毕。

搅拌的混合料以颜色均匀一致为标准。

c)涂层厚度控制试验

涂膜防水施工前,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的涂膜厚度及涂料的含固量确定(计算)每平方米涂料用量及每道涂刷的用量以及需要涂刷的遍数。

如一布涂,即先涂底层,铺加胎体增强材料,再涂面层,施工时就要按试验用量,每道涂层分几遍涂刷,而且面层最少应涂刷2遍以上。

合成高分子涂料还要保证涂层达到lmm厚才可铺设胎体增强材料,以有效地、准确地控制涂膜层厚度,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d)涂刷间隔时间实验

涂刷防水涂料前必须根据其表干和实干时间确定每遍涂刷的涂料用量和间隔时间。

涂(刷)基层处理剂时,应用刷子用力薄涂,使涂料尽量刷进基层表面毛细孔中,并将基层可能留下的少量灰尘等无机杂质,像填充料一样混入基层处理剂中,使之与基层牢固结合。

e)涂料涂刷施工

料涂(刷)可采用棕刷、长柄刷、橡胶刮板、圆滚刷等进行人工涂布,也可采用机械喷涂。

涂布立面最好采用醮涂法,涂刷应均匀一致。

涂刷平面部位倒料时要注意控制涂料的均匀倒洒,避免造成涂料难以刷开、厚薄不匀现象。

前一遍涂层干燥后应将涂层上的灰尘、杂质清理干净后再进行后一遍涂层的涂刷。

每层涂料涂布应分条进行,分条进行时,每条宽度应与胎体增强材料宽度相一致,每次涂布前,应严格检查前遍涂层的缺陷和问题,并立即进行修补后,方可再涂布后遍涂层。

地下工程结构有高低差时,在平面上的涂刷应按“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原则涂刷。

立面则由上而下,先转角及特殊应加强部位,再涂大面。

同层涂层的相互搭接宽度宜为30~50mm。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应大于100mm,接涂前应将接槎处表面处理干净。

f)胎体增强材料

可以是单一品种的,也可采用玻纤布和聚酯毡混合使用。

如果混用时,一般下层采用聚酯毡,上层采用玻纤布。

两层以上的胎体增强材料可以是单一品种的,也可采用玻纤布和聚酯毡混合使用。

如果混用时,一般下层采用聚酯毡,上层采用玻纤布。

胎体增强材料铺设后,应严格检查表面是否有缺陷或搭接不足等现象。

如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修补完整,使它形成一个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