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6212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掘进作业规程.docx

《掘进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掘进作业规程.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掘进作业规程.docx

掘进作业规程

金泰煤矿

 

(巷道施工组织设计)

 

矿井名称:

金泰煤矿

巷道名称:

+860大净炭出山巷

技术负责人:

胡仕全

编制人:

胡仕全

审查人:

周久和

编制日期:

2005年3月15日

 

成都市和正贸易责任有限公司金泰煤矿生产技术科制

二00五年三月十五日

第一部分概况

一、煤田概况:

矿井所在煤田为崇大煤田,煤田南西起于大邑县温泉开发区黎沟,北东止于崇州市万家坪。

煤田含煤地层构造为神仙桥背斜构造。

含煤地层为三迭纪须家河组与小塘子组,地层厚度大约2600米,岩相单一,以碎屑为主(约占65%),次为粉砂岩(约占30%),而粘土岩及煤层占总量较小,无明显标志层。

二、井田概况:

崇大煤田共分12个井田,即:

伍家山井田、天宫庙井田、双沟口井田、何石桥井田、杨店子井田、水磨子井田、张家山井田、两河口井田、万家坪井田、中溪沟井田、神仙桥七星炭井田、大龙溪隐伏七星炭井田。

矿井所在井田为伍家山井田,位于神仙桥背斜丁南端西北翼。

矿井范围内为单斜构造,地层走向N100~180。

倾角150~350。

三、煤层概况:

煤田含煤地层共分五大煤组,由下向上即:

七星炭煤组(即A煤组)、牛角荒煤组(即B煤组)、大净炭煤组(即C煤组)、红豆泥煤组(即D煤组)、锁口炭煤组(即E煤组)。

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开采有两大煤组,由下向上即:

大净炭煤组和红豆泥煤组。

矿井开采煤层有:

小净炭(C12)、大净炭(C14)、红豆泥(D4)、大白泥(D8)。

四、工程概况:

1、巷道用途:

该巷主要用于开采+790水平至+860水平大净炭出山煤层的通风、行人、运输、排水、避灾、管线铺设及设备安装等用,为开采+790水平至+860水平大净炭出山煤层准备巷道。

2、巷道位置及相邻巷道关系:

该巷后面为2号暗斜井和大净炭出山通风眼;其2号暗斜井上部为1号暗斜井及人行下山;上部为+860大净炭出山巷、+900大净炭出山巷、+990大净炭进山巷;在进山方向有+790大净炭进山巷、+860大净炭进山巷、+900大净炭进山巷。

其详见+790大净炭出山巷巷道位置及相邻巷道关系图(图一)。

 

3、巷道形状及断面:

+790大净炭出山巷采用半圆拱巷道,巷道采用花厢背板支护,其巷道断面见断面图(图二)。

 

4、工程特征:

 

M

 

 

断面(㎡)

工程特征

掘进体积

支护

实体

松散

混凝土

支架

m3/m

m3

m3/m

m3

强度

m3/m

m3

厢距

架/M

特征

700

5‰

半圆拱

半煤岩

5.86

3.57

5.86

4102

11.72

8204

1

1

700

第二部份地质说明书

一、地质构造:

1、煤岩层走向、倾向、倾角:

巷道沿大净炭煤层掘进,煤层走向N150E,倾向N1050E,煤层倾角约280左右。

2、断层构造情况:

根据101地质队提供的地质资料,巷道掘进区域无较大的断裂构造,根据以往巷道掘进经验,巷道在掘进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一些较小的断层,不会给巷道掘进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巷道围岩特征:

大净炭煤层老顶为深灰色中细粒砂岩,较坚硬,主要细砂岩为主,厚度约15~20米;大净炭煤层直接顶为浅灰色泥质粉砂岩,属于软岩类,厚度约0.8~1.2米;大净炭煤层伪顶为炭质页岩,厚度在0~0.2米;大净炭煤层分上上两层,上层厚0.2米,中间夹0.2米的炭质页岩,下层厚约0.4米;大净炭煤层伪底为炭质泥岩,较软,有煤不成层状附存其中,有时全部变成煤炭,厚度在0.6~1米之间;大净炭煤层直接底为浅灰色泥质粉砂岩,属于软岩类,厚度约10~15米;大净炭煤层老底为深灰色中细粒砂岩,较坚硬,主要细砂岩为主,厚度约20~25米。

该巷沿大净炭煤层布置,主要掘进煤层、煤层直按顶、煤层伪顶、煤层伪底和煤层直按底,在巷道遇断层时,有可能遇煤层老顶和老底。

其详见大净炭煤层综合柱状图(图三)。

 

大净炭煤层综合柱状图(图三)

名称

柱状

厚度

岩性描述

细砂岩

15~20

深灰色中细粒砂岩,较坚硬,主要细砂岩为主。

粉砂岩

0.8~1.2

浅灰色泥质粉砂岩,属于软岩类。

页岩

0~0.2

炭质页岩,成鱼磷状,较软。

0.2

成块状,为气肥煤。

页岩

0.2

炭质页岩,成鱼磷状,较软。

0.4

成粉状,为气肥煤。

泥岩

0.6~1

炭质泥岩,较软,有煤不成层状附存其中,有时全部变成煤炭。

粉砂岩

10~15

浅灰色泥质粉砂岩,属于软岩类,泥砂各占50%。

细砂岩

20~25

深灰色中细粒砂岩,较坚硬,主要细砂岩为主。

四、瓦斯及有害气体:

经多年开采和在开采过程中每年进行的瓦斯鉴定结果表明:

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取2003年瓦斯鉴定资料: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0.60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8.05m3/t。

大净炭煤层的绝对瓦斯涌出量0.24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5.88m3/t。

在掘进时,在放煤眼时瓦斯涌出量会增加。

五、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101地质队提供的井田地质构造和地层地质情况,巷道掘进不会受溶洞水的影响。

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断层水和裂隙水。

但不会影响巷道施工。

 

第三部份巷道施工方法

一、巷道施工方法:

+790大净炭出山巷施工采用手工与钻爆法兼并进行施工。

二、施工工艺:

1、钻眼:

巷道掘进采用手工掏槽,主要抽煤;掘岩采用钻爆法进行掘进;钻眼采用MZ-12岩电钻,钻杆采用麻花钻杆,钻头采用麻花钻头。

2、爆破:

采用3号煤矿安全炸药和瞬发电雷管进行爆破,装药采用正向装药,炮泥采用水炮泥和黄泥兼用,在内侧采用水炮泥,外端用黄泥填满,连线方式采用串联,通电起爆采用防爆型电容起爆器。

放炮母线采用绝缘回路母线。

炮眼布置详见爆破说明书。

3、装岩:

采用荒耙和出箕人工装煤(岩)。

4、运输:

采用1吨U型矿车运输。

人力推车至2号暗斜井下部车场,由绞车串车提升至上车场(即1号暗斜井下车场),再由绞车串车提升至+990水平1号暗斜井上车场,人力推车至地面矸石场和煤仓翻倒。

运输系统详见+790大净炭出山巷掘进运输系统图(图四)。

5、通风:

+790大净炭出山巷风量的确定、局扇风机的选择、风筒的选择、局扇风机安装位置的选定在后面的内容中作详细的阐述。

最终确定采用5.5KW局部扇风机送风,风机安装在+790大净炭出山巷内距+790大净炭出山通风眼10米以外的新鲜风流中,风筒采用φ400mm的抗阻燃胶质风筒。

其详见+790大净炭出山巷掘进通风系统图(图五)。

6、防尘:

因矿井没有防尘系统,其掘进防尘采用手动喷雾器洒水防尘,工人戴防尘口罩。

7、排水:

在+790平巷内采用水沟自流排水,通过水沟流入2号暗斜井下部+790水仓,由+790水泵房水泵抽至+860水平平巷后流入1号暗斜井下部+860水仓,再由+860水泵房水泵抽至+900水仓,通过+900水泵房水泵抽至+990水平平巷,通过+990平巷经主平硐由水沟排出井下,其详见+790大净炭出山巷掘进排水系统图(图六)。

8、供电:

+790大净炭出山巷掘进供电电源从+790水仓总闸供给,通过局扇风机开关供碛头岩石电,其详见+790大净出山巷掘进供电系统图(图七)。

8、支护:

巷道采用料石花厢背板支护,厢距1米,背板采用水泥背板。

其详见支护说明书。

9、铺轨:

人工铺轨,轨道采用15kg/m轨道,枕木用采用木枕木,枕木规格:

长1200mm,宽200mm,厚150mm。

轨距600mm。

枕木间距800mm。

钢轨之间采用夹板连接。

用掘进中的矸碎石作为道床。

10、水沟:

水沟布置在人行道侧,水沟形状为矩形,规格:

宽0.3m、深0.35m,断面:

0.105㎡,靠轨道侧用料石浆砌边子。

三、施工技术措施:

(一)爆破说明书:

1、炮眼布置图:

(见图八)。

 

炮眼

名称

个数

单孔深(m)

眼号

装药量(㎏)

起爆

顺序

单孔

合计

掏槽眼

辅助槽眼

辅助眼

2

1.5

1

0.3

0.3

1

帮眼

1

1.5

2

0.3

0.3

顶眼

3

1.5

3~5

0.3

0.9

2

底眼

5

1.5

6~10

0.45

2.25

3

合计

10

3.75

2、爆破参数及预期爆破效果:

指标名称

单位

参数

指标名称

单位

参数

炮眼利用率

%

95

单位岩体炸药消耗量

Kg/m3

0.45

循环进尺

m

1.43

单位岩体雷管消耗量

发/m3

1.19

循环实体岩石

M3

8.38

炮眼密度

个/㎡

1.71

循环炸药消耗量

kg

3.75

日循环数/日进尺

个/m

2/2.86

循环雷管消耗量

10

月循环数/月进尺

个/m

50/71.5

(二)、支护说明书:

1、支护材料及形式:

+790大净炭出山巷采用花厢背板支护,其主要支护材料有墙石、碹石和木材背板,厢距1米,背板间距0.2米。

墙基深度:

水沟侧0.4米,另一侧0.2米;水沟布置在人行道侧,水沟形状为矩形,规格:

宽0.3m、深0.35m,断面:

0.105㎡,靠轨道侧用料石浆砌边子。

2、支护图:

(1)、正视图见巷道断面图(见图二)。

(2)、侧视图:

(见图九)

 

(3)、府视图:

(见图九a)

 

图九注:

1、背板规格:

长1米,宽0.1米,厚0.05米。

2、墙石规格:

长0.4米,宽0.2米,厚0.2米。

3、碹石规格:

长0.4米,宽0.2米,内厚0.18米,外厚0.2米。

3、支护参数:

项目

指标

备注

净断面(㎡)

3.57

毛断面(㎡)

5.86

支护形式

花厢背板

厢距(m)

1

背板间距(m)

0.2

墙石个数(个/m)

13

拱石个数(个/m)

10

混凝土配合比

四、工程质量:

(一)巷道工程质量: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主检项目

巷道净宽

巷道中心线距任何一方间距不得小于50mm,不大于100mm。

巷道净高

腰线上、下均不小于设计30mm,不应超过50mm。

砌块沙浆强度

同配合比的试块,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5%,当试块分为3~5组后,不合格的不起过一组。

砌体厚度

砌体局部(连续长度不起过1米)厚度不起过设计5cm。

壁后充填

充填饱满,充填物符合要求。

基础深度

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到实体局部(连续长度不超过1米)深度不小于设计50mm。

硐室防水要求

无滴水和渗漏水。

砌体灰缝

灰缝饱满,无干缝、瞎缝。

水沟

水沟以畅通无淤泥为原则,水沟宽深不超过+40mm。

一般项目

压碴接碴

压碴儿不小于砌块宽度的四分之一,接碴儿严密。

砌体表面质量

无裂缝、无露筋、蜂窝、穴洞现象。

临时轨道

轨距误差不大于10mm,不小于5mm,轨道接头的间距不超过10mm,内错差不大于5mm,轨枕间距不大于1米,构件齐全,紧固有效。

巷道整洁卫生

设备器材堆放整齐,巷道无淤泥、无积水、无杂物、无浮矸。

(二)轨道质量标准:

主要项目

中心线距

轨道中心线距不得超过设计5mm。

接头平整度

上、下及内错差都不得超过2mm。

轨面高差

直线段不超过5mm。

曲线半径与加宽、加高

半径符合设计要求,加宽和外侧加高不超过10%。

坡度

整条巷道的轨面都保持与腰线相同,50米允许误差1%。

接头间距

直线段不应超过5mm,曲线段不应超过3mm。

道岔

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岔尖要靠紧滑板,且灵敏可靠。

一般项目

道碴

铺平砸实,轨枕埋入深度不小于1/2~2/3,轨枕下厚不小于100mm。

轨枕及间距

枕木规格符合要求,完整无损,铺设基本垂直轨道,两轨接头必须悬接。

轨型及零配件

巷道轨型一致,符合设计,扣件、道钉齐全,安装牢固严密有效,并与轨型一致。

(三)保证质量的措施:

1、巷道施工必须严格按本作业规程进行施工,其技术要求必须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2、炮眼布置必须严格按爆破说明书进行,装药量必须符合本规程的规定,防止超挖和欠挖而影响工程质量。

3、巷道须要支护时,必须按设计要求和支护说明书进行支护,其支护质量必须符合质量标准。

4、轨道铺设必须严格按本规程设计要求进行铺设,其质量必须符合轨道质量标准。

5、每个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都必须随时检查工程质量,发现问题必须及时纠正。

6、每班班长在下班前必须对本班施工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必须立即组织整改。

7、施工队长必须每天到该掘进工作面进行工程质量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安排整改。

8、矿每月组织一次巷道工程质量验收,并奖惩斗硬,对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坚决不予验收。

五、巷道施工通风设计:

(一)、风量的确定:

1、按排除炮烟所需风量计算:

Q=7.8·3√A·(S·L)2/t(m3/min)

式中:

A-同时爆破的炸药量,公斤;

S-掘进巷道净断面积,㎡;

t-排出炮烟的时间,一般取t=20min;

L-掘进巷道长度,米。

经计算:

Q=61.2(m3/min)

2、按稀释瓦斯所需风量计算:

Q掘=Q沼·K/(1%-C%)

式中:

Q沼-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1%-掘进工作面风流中的瓦斯允许浓度,%;

C%-掘进工作面进风流中的瓦斯允许浓度,最大不超过0.5%;

K-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一般取K=1.6。

经计算:

Q掘=38。

4(m3/min)

3、按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所需风量计算:

Q掘=60·V小·S(m3/min)

式中:

V小-掘进巷道内的最低风速,米3/秒;

S-掘进巷道的净断面,㎡。

经计算:

Q掘=53.55(m3/min)

4按最多工作人数计算:

Q=4·N(m3/min)

式中:

N-掘进工作面最多工作人数。

经计算:

Q=24(m3/min)

故掘进工作面应配风量为:

62(m3/min)。

(二)、风筒的选择:

根据我矿的风筒配置情况,该掘进工作面选用ø=400~500㎜风筒,风筒预选确定后,按下面的方法验证。

公式H=h摩+h局=(ALP/S3)Q2+h局;

式中:

H—风筒通风阻力,㎜H2O;

a—风筒摩擦阻力系数,公斤·秒2/米4;

L—风筒长度,米;

P—风筒净断面周长,米;

S—风筒净断面面积,㎡;

Q—风筒通过风量,m3/秒;

h局—局部阻力,㎜H2O;取摩擦阻力的10%。

选ø=400㎜风筒

查表得:

a=0.00050;

p=лø=3.14×0.4=1.257;

S=лr2=3.14×0.22=0.126;

L=710m;

Q=62(m3/min),62÷60=1.04m3/s;

h摩=(ALP/S3)Q2=(0.0005×710×1.257÷0.1263)×1.042=241.3㎜H2O;

h局=241.3×10%=24.1㎜H2O;

H=h摩+h局=265.4㎜H2O。

(三)、局扇风机的选择:

通过以上计算,采用5.5kw能满足要求。

(四)、局扇安装位置及风量确定:

Q=145+9S=145+9×3.57=177(m3/min)。

选定碛头的风量为62(m3/min),局扇风机安装在+790大净出山通风眼外距+790大净出山通风眼10米以外的+790大净炭出山巷内,该处供风量不得小于177(m3/min),实际风量为180(m3/min),能满足要求。

 

第四部份施工组织及循环作业图表

一、施工组织形式及作业制:

本巷道施工采用一日两个循环,4·6工作制。

第一班:

早班,负责手工抽煤、砌水沟工作。

作业时间:

8——14点。

第二班:

早中班,负责打眼、放炮、出碴、支护、铺轨工作。

作业时间:

14——20点。

第三班:

中班,负责手工抽煤、砌水沟工作。

作业时间:

20——2点。

第四班:

晚班,负责打眼、放炮、出碴、支护、铺轨工作。

作业时间:

2——8点。

二、施工人员配备:

1、手工抽煤、砌水沟班安排3人。

其中:

班长一人手工抽煤一人、砌水沟一人。

两个班共计6人。

2、打眼、放炮、出碴、出碴、铺轨班安排5人,其中:

瓦检员一名、班长一名、放炮员一名、出碴运输铺轨工两人。

两个班共计10人。

3、队长一名。

该掘进工作面应配备人员17人。

4、劳动配备:

工种

班组

全队

工种

班组

全队

班次

人数

班次

人数

班次

人数

班次

人数

班长

1

1

4

4

砌水沟工

1

1

2

2

队长

1

装岩铺轨工

1

2

2

4

打眼工手工抽煤工

1

1

2

2

放炮员

1

1

2

2

瓦检员

1

1

2

2

全队

队长

1

17

三、劳动工具配备:

掘进工作面配备MZ-12岩电钻两台,麻花钻杆2根,麻花钻头10个,荒耙4把,出箕6只,1.5米长钢钎一根,2米长长钢钎一根,厢刀一把,二锤一把,临时支柱长2.2米长4根,1米长4根。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岩电钻

MZ-12

2

麻花钻杆

2

麻花钻头

10

厢刀

1

临时支柱

2.2米和1米

各4

荒耙

4

出箕

6

钢钎

1.5米和2米

各1

二锤

1

四、循环作业图表:

工序

时间

(分)

时间(小时)

891011121314

151********0

2122232412

345678

手工抽煤掏槽

270

砌水沟

90

打眼前准备及安全检查

30

打眼

90

装药放炮通风

60

装岩运输

120

铺轨

60

五、施工组织制度:

1、施工前必须认真组织该巷施工人员学习本规程,做到人人懂,个个会。

2每班上班前,带班班长应组织本班人员开好班前会,交待、布置本班的安全生产工作和施工工程质量情况。

3、班长和队长应合理安排各工序工作人员,做到任务到组,责任到人。

4、带班班长应按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和技能安排工人的工作,蛑持证上岗。

每个工人必须服从安排,不得串岗和混岗。

 

第五部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进尺、工效:

1、日循环数、日进尺:

根据劳动组织安排,巷道施工采用一日两个循环。

又根据爆破说明书中的预期爆破效果,循环进尺为1.43米。

故巷道施工的日进尺为:

1.43×2=2.86(米)

2、月循环数、月进尺:

考虑到巷道施工受其它因素的影响,每月考虑25个工作日,故月循环数为:

25×=50(个)

月进尺为:

25×2.86=71.5(米)

3、巷道施工工效:

巷道道施工直接工效:

2.86÷16=0.18(M/工日)

巷道平均工效:

2.86÷17=0.17(M/工日)

二、巷道成本:

1、巷道施工单价含人工工资、炸药雷管费、低质易耗品、材料费。

参照临近矿井结合本矿实际暂仃为280元/米。

2、其它材料消耗:

钢轨:

0.016(t/m)×3000(元/m)=48(元/米)

枕木:

0.045(m3/m)×700(元/m3)=32(元/m)

道钉和夹板:

20(元/m)

通风及打眼电费:

23.69(元/m)

3、巷道成本为403.69(元/m)。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1

掘进断面

5.86

2

净断面

3.57

3

坡度

5‰

4

岩石硬度

f

4~6

5

工程量

m

700

6

炮眼利用率

%

95

7

日循环数

2

8

平均日进度

m

2.86

9

实体岩石

M3/m

5.86

10

松散岩石

M3/m

11.72

11

施工天数

245

12

炸药消耗

㎏/m

2.63

13

雷管消耗

发/m

7

14

木材消耗

M3/m

0.045

15

钢材消耗

T/m

0.016

16

掘进工效

M/工日

0.18

17

巷道施工平均工效

M/工日

0.17

18

巷道成本

元/M

403.69

 

第六部份施工安全措施

一、顶板管理:

1、巷道必须按支护说明书及时进行支护,其支护质量必须符合工程质量要求。

2、每个工作人员在工作前和整个工作过程中都必须始终坚持敲帮问顶,发现危岩必须及时处理,若一时处理不掉,可采取临时支护加以控制,同时还必须随时观察,或采用强制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理。

3、永久支护距碛头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2米,永久支护与碛头之间必须采用临时支护或临时支护进行无空顶作业。

4、碛头必须经常配备长不小于2.2米、直径不小于12㎝的临时支柱4根和长不小于1米、直径不小于10㎝的临时支柱4根,长2米和1.5米的钢钎各一根,厢刀和二锺各一把。

二、钻眼:

1、钻眼时,必须按岩电钻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在钻眼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衣扣和袖扣都必须扎好,必须戴好手套和口罩。

3、在钻眼过程中必须采用湿式钻眼;放炮洒水;冲洗岩帮;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

三、破岩:

1、必须采用本规程规定的炸药和雷管,并按本规程爆破说明书进行爆破。

2、引药制作:

(1)、制作引药必须有在顶板完好、避开机电设备的安全地点进行。

(2)、从成束的雷管中抽取雷管时,应先将雷管脚线理好,手应拿在雷管脚线上,不准拿在雷管管体上抽取雷管。

雷管抽出后应将脚线扭结成短路状态。

(3)、制作方法:

用竹质或木质小棍在炸药药卷上扎一小孔,然后将吉管插入,将雷管脚线盘在药卷上放好,禁止用雷管扎眼。

3、装药:

(1)、掘进工作面装药采用正向装药。

(2)、装药前必须先清除炮眼内的煤粉和岩粉,然后用竹质或木质的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严禁冲撞或捣实。

药卷装好后,雷管脚下线必须扭结成短路状态并悬空。

(3)、其装药量不得超过本规程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炮眼除装药部分外内侧装20㎝水炮泥,其佘必须用炮泥填满。

(4)炮泥应用水炮泥或黄泥,严禁用可燃性材料代替炮泥或炮眼内不装炮泥。

(5)、坚持“七不装药”:

瓦斯超限时不装;炮眼深度和最小抵抗线不符合规定不装;炮眼内温度忽高忽低原因没有查清楚不装;炮眼内出水,情况不清不装;掘进透旧坑及巷道对穿时,无安全措施不装;过断层、渡冒顶无安全措施不装;倒掉消焰剂不装。

4、放炮:

(1)、放炮工作必须有由经过专门培训,且考试合格,并持有放炮合格证的放炮员进行。

连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由放炮员一人操作。

(2)、必须严格执行放炮员、瓦检员、带班班长“三人连锁放炮制”,并务尽其责,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