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6248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普通心理学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1.docx

《普通心理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1.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心理学1.docx

普通心理学1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个性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研究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的科学。

心理学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就其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关系,可以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知、情、意)。

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知是情和意的基础,情和意又反作用于知。

其中认知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知。

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的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

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性的体现,能根据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自觉的改造世界。

2、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世界的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与选择。

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价值、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它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

当人的个性倾向性成为稳定而概括的心理特点时,就构成了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区别于他人,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

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独特组合,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差异。

二、心理的实质

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应特性;

1、心理是脑的功能

2、脑是心理的器官。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

人的大脑反射活动主要是一个反射弧。

S感觉器官传入N神经中枢传出N效应器官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①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

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过程,其中社会生活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最主要源泉和内容。

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人的心理活动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③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冷冻的反映。

人的社会性需要使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上升为主观能动性,反映具有选择性。

三、心理学的任务是缆索和揭露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产生的规律,通过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与行为,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

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道德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2、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等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系统的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其优点是保持了客观性,但是是消极的等待被试的某些行为反映,因此是一种较缓慢的进程。

实验法是指人为的有目的的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实验法包括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

测验法是指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的方法。

五、心理学的发展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笛卡尔提出反射概念,但陷入二元论。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

赫尔姆霍茨测量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为心理学中应用反应时的测量方法奠定了基础。

费希纳建立了心物之间计量的关系以及心理物理学方法。

(对数定律:

感受的强度与刺激的强度的对数成正比。

韦伯提出了韦伯定律,认为一个刺激的最小可觉差的增值与刺激的大小成正比。

1、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派别

①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

认为心理学应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意识分为感觉、意向和感情三种基本元素,并首创内省法,即通过自我对其内在经验感受的观察和分析来从事研究。

②机能主义,詹姆士、杜威、安吉尔、卡尔。

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主要研究思维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

③行为主义,华生。

研究可观察测量的行为,强调以客观的观察和测量来记录人的行为,而意识不包括在研究范围内。

认为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的反映,是与相关刺激有关的。

个体的行为是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

④格式塔心理学,威特海默、考夫卡、科勒。

研究的主要课题是有关于人的知觉过程,认为人脑中有一个“场”决定人看外界东西的状况。

认为个体的任何经验或行为本身是不可分解的,每一种经验或活动都有它的整体形态。

⑤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新精神分析理论

⑥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属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的各级层面的问题,通过改善环境和创设条件以利于人类潜能的发挥,而达到“自我实现”。

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信息的获得、转换、简约、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的过程。

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

一、神经元、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控制行为,被认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其基本功能是接受和传递信息(处理信息)。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轴突为细长状称为神经纤维,轴突由髓鞘包裹起来,髓鞘起绝缘作用,是个体行为分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神经细胞,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可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分为运动神经元(传出NC)、感觉神经元(传入NC)和联络神经元(中间NC)。

在神经元之间,即神经系统内神经传导是单项的;而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即单个神经纤维是双向传导的。

神经兴奋表现为一系列可逆的生物电变化。

去极化的生物电局部电位

神经冲动的传导遵守全或无法则,具有相对不疲劳性。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1、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脊髓中间是呈H型的灰质,灰质主要是神经元的胞体,白质主要是神经纤维束。

灰质前端角状膨大称前角,主要是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其轴突组合成束,即脊神经的前根,直接支配骨骼肌。

脑分为脑干(延脑、脑桥和中脑)、间脑和小脑。

周围神经系统分为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脊神经分为31对,前根纤维是运动性的,后根纤维是感觉性的,所以脊神经兼有感觉和运动机能。

脑神经有12对,3对是感觉神经,5对是运动神经,4对是混合神经。

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是指控制各种腺体、内脏和血管的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在机能上有拮抗性。

2、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最重要的部分。

胼胝体主要传递两半球之间的信息,内囊是大脑皮层与下级中枢的信息通道。

大脑皮层分为感觉区、运动区和联合区。

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大脑皮层的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语言区主要位于大脑左半球。

3、大脑两半球具有单侧化

4、脑电活动

无刺激时大脑皮层持续节律性的电位变化叫自发电位,受刺激时引起的电位变化叫诱发电位。

脑电依据频率和振幅不同,可分为αβθδ波四种。

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对动物进行系统研究,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从宏观上阐明了大脑的活动规律。

反射根据产生的条件不同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又称为无条件反射,是机体在种系发展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最基本的有吸吮反射、抓握反射,包括食物反射、内脏反射、防御反射、朝向反射、性反射等。

机体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叫作条件反射。

1、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建立的条件是强化(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

2、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

3、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抑制过程又可分为条件性抑制和非条件性抑制。

非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外界新异刺激出现,使正在进行中的条件反射产生的抑制)和超限抑制(由相对过强的刺激所引起的抑制)。

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习得,包括消退抑制(由于条件反射没有得到强化而产生的抑制,是条件性抑制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和分化抑制(在建立条件反射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对类似的刺激物不予强化,时类似刺激物引起的反映受到抑制。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机能:

大脑皮层的系统性功能(分析和综合)

4、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一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二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第一信号系统又受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与支配。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一、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心理是物质运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反映是指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是一切物质形态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高级的反映形式是以低级的反映形式为基础,它含有低级的反映形式,又不等同于低级的反映形式,具有自己的反映特点。

1、在物质发展的不同阶段,心里反映形式有:

无机物的反映形式,只有无力、机械、化学的;

生物的反映形式主要是感应性。

(感应性是指生物有机体以自身的活动或状态对直接影响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映。

是一种生理反应,而非心理活动。

心理的反映形式是一种对信号刺激进行反映活动的新的机能。

2、心理活动的反映形式的特征:

不仅能对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做出生物学意义的反映,而且能对刺激物的信号意义做出反映;是个体的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通过高级神经活动的分析和综合过程实现的。

3、动物心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感觉阶段(对单一刺激形成条件反射)、知觉阶段(能反映复杂刺激物的心理活动)、思维萌芽阶段(高等脊椎动物)。

二、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

意识是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其中语言和思维是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

人的意识是认识和体验的整体统一。

意识可以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环境的意识。

三、人类意识的特征

1、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表现为:

人类意识既有对客观环境的意识,也有自我意识;

人类意识是以抽象的概念形式反映客观事物为主要特征的;

人类意识离不开语言这一表达思想感情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人类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人脑和人的高级神经系统。

2、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

觉知性,是指人对外部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活动的了解。

能动性,表现为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前进性。

社会历史制约性。

第四章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定的对象)和集中性(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注意通常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又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伴随心里过程而产生,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征。

一、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二、注意的意义:

注意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

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

人会朝着刺激方向转动眼睛头部,还会出现植物性反应和脑电反应。

(诱发电位)

定向反射发生后随即发生适应性反射。

优势兴奋中心的转移是注意转移的生理机制。

注意必须在有机体觉醒状态下进行,而清醒状态依赖于大脑皮层与网状激活系统的相互作用。

海马和尾状核是实现精确选择行为的神经结构。

额叶在调节有意注意上起着重要作用。

1、注意的外部表现:

适应性运动(感觉器官朝向刺激物)、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集中注意时吸短呼长,高度集中注意时会暂时停止呼吸)。

视觉注意中眼睛又三种基本运动形式:

注视、跳动和追随运动。

当人们注意某个物体时,眼球运动并不是平稳地滑动,而是以跳跃的方式移动。

四、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也称消极注意或情绪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刺激物的特点(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和人本身的状态(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个体的心理、生理状态)。

2、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也称积极注意或意志注意。

有意注意是一种高级的注意形式,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

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合理地组织活动(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提出问题);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3、有意后注意

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五、注意的特征:

1、注意的稳定性

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并不是说注意总是指向同一对象,而是指注意的对象和行动会有所变化,但注意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不变。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条件:

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客体的复杂性;个体差异;年龄差异;主体的积极性。

注意起伏的周期包括一个正时相和一个负时相。

注意的分散(分心)是同注意稳定相反的状态,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把注意指向于其他的对象上。

与注意对象相类似的刺激,比不相类似的刺激干扰作用大。

2、注意的广度

即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包括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的对象越集中,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范围也就越大)和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任务越多,范围越小;知识经验丰富,范围就大)

3、注意的分配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注意分配是有条件的:

首先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其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

注意分配的能力主要是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出来的。

4、注意的转移

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的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注意转移的快慢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新活动)的性质。

影响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

原来注意的强度;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对新事物的理解程度。

六、注意的认知理论

1、过滤器理论

布鲁德本特。

人类面临的大量信息,通过一个过滤器的调节,它按照“全或无”原则工作,接通一个通道,通过一些信息,使这部分信息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而其他通道则被阻断,信息不能通过,暂时储存在短时记忆中,并迅速衰退。

这种方式使中枢神经系统负担不致过重。

魏尔福特把它成为单通道模型或瓶颈理论。

认为注意是一个瓶颈或过滤器,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首先经过一个过滤器,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加工,而其他信息则被阻断在外,而完全消失了。

新异的、强烈的刺激、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容易通过过滤器而被注意。

人所期待的信息也容易通过过滤器而被注意到。

2、衰减理论(过滤器说和衰减器说都是把注意看成是一个控制系统,负责对一定量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特瑞斯曼。

认为没有集中而设想被关闭的通道,事实上并没有完全被阻断,而是被衰减,其中重要的信息仍可以得到高级加工并反映到意识去。

还将阈限概念引入高级分析水平,且指出项目的意义、熟悉程度、上下文和指示词以及人的个性倾向都是影响阈限的因素。

3、注意的完全加工理论

希夫令。

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模式识别之后,人们能不受或少受限制的同时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而人类信息加工受阻则在于个人不具备记住这种分析结果的能力。

4、注意的资源限制和智源限制理论

注意的智源限制任务是指注意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执行某项任务分配了较多资源,则作业得到改善。

资源限制任务是指当执行某些任务的作业时不是受智源的限制,而是由资源的质量问题所造成。

第五章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感觉是认知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

感觉的反映形式是对当前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感觉可分为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和内部感觉(接受机体本身的刺激,反映机体的位置、运动和内部器官不同状态的感觉)。

一、感觉的生理机制

一定感觉是一定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分析器是感觉器官、传入神经和大脑皮层感觉中枢所组成的统一形态机能结构。

任何感觉的产生,首先要有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客观事物的刺激模式。

其次是由刺激引起的在神经系统和脑内的神经生理活动,即信息加工活动,最后在大脑中枢产生感觉体验。

二、感觉的意义:

既能提供人类生存的重要线索或依据,也为人们及时把握客观环境产生新的认识,维持身心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三、感觉的测量

感觉的测量是说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1、感受性

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

感受性是人的感觉系统的基本指标。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度量的。

2、感觉阈限

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是用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来能过的大小来表示的。

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简称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分为感觉的下绝对阈限RL和上绝对阈限。

从上绝对阈限到下绝对阈限之间的距离,即是人的有关感受性的范围。

绝对阈限与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

差别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引起两个同类性质刺激物最小差异量,与之相应的感受性称为差别感受性。

韦伯定律

(I为原刺激量,△I为差别感觉阈限,k为韦伯分数,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常数)

3、心理物理定律

是表明物理刺激的强度与它所引起的感觉量之间的关系。

①费希纳定律又称对数定律或韦伯——费希纳定律,

(S为感觉量,K为常数,I为刺激量),觉的变化要比刺激强度的增长慢,即心理感觉量与物理刺激量的对数值成正比。

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数增加。

但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范围。

②史蒂文斯定律,认为随刺激量的乘方函而变化,即感觉到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

(P表示感觉大小,I表示刺激的物理量,K为常数,b表示由感觉到的刺激强度决定的幂指数)

4、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

①最小变化法,又称极限法、系列探索法或最小可觉差法,刺激按强度的递增序列和递减序列交替的方法呈现,各序列的刺激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以小步阶段变化,探索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或阈限值。

②恒定刺激法,又称次数法或正误法,在整个实验中始终应用若干恒定的刺激量,并以随即顺序反复呈现这些刺激来测定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一般选用5~7个恒定的、从被试感觉不到至感觉到了的等距刺激

③平均误差法,又称再造法、调整法或均等法,让被试自己来调整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相等,然后根据被试多次调整好的刺激与标准刺激的误差的平均值来确定阈限值。

④信号侦查论,又称为信号检测论、信号觉察论,被试的主观判定标准对感觉阈限是有影响的。

认为在感觉刺激时,存在着两个过程:

感觉过程和判断过程。

四、视觉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光。

波长在380——760微毫米的范围的光称为可见光波。

人眼接收的光主要来自光源及其照射在物体上而被物体反射出来的光。

1、视觉的生理机制

眼睛的构造:

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

眼球壁分为巩膜和角膜,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视网膜和部分视神经。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包括椎体细胞(明视觉感受器)和棒体细胞(暗视觉感受器)。

内容物包括水晶体、房水和玻璃体,它们都是屈光介质。

视觉的传导机制

2、视觉现象

在明视觉的条件下,人眼对560微毫米的光(黄绿色)感受性最高,但在暗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05微毫米的光(蓝绿色)感受性最高。

当强度相同时,最敏感的光波波长向偏短波方向移动,视网膜的这种光谱敏感性的变化称为光谱亮度曲线位移。

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的变化。

分为明适应(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和暗适应(人眼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

3、光波的强度、波长和纯度分别决定了人视觉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

明度是指光刺激的强度作用于眼所产生的视觉结果。

色调则是区别不同色彩的特性。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单色光的饱和度最大,其掺入白色愈多愈不饱和。

人对色光混合而产生的色觉有三个定律:

互补率、间色率、代替率。

色光的混合不同于颜色的混合,色光是一种加色法(波长相加),颜色是减色法,色光混合后明度增加,颜色混合后明度减弱。

4、色觉理论

杨——赫三色说,三种感色光的椎体细胞,可以较好的解释色光混合现象与负后像现象,但无法解释色盲现象。

黑林四色说,三对感光视素(黑白、红绿、黄蓝),可以很好的解释色盲以及正负后像,但无法解释三原色混合可以获得光谱上众多相似颜色视觉的现象。

5、色觉缺失

包括色弱和色盲。

色弱是指对光谱中的红色和绿色区域的颜色感受性很低。

色盲是指丧失颜色的辩解能力。

6、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人的视觉器官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

α=A/D*57.3°(α为视角,A为物体高度,D为物体离眼睛的距离)。

视角越小,视觉的敏锐度就越大。

7、闪光融合

人眼不能分辨某个单个闪光,而将其感觉为一个稳定的连续光的现象。

8、视觉后像

是指刺激停止作用于视觉感受器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

分为正后像(与原刺激性质相同的后像)和负后像(与原刺激性质相反的后像)。

9、视觉对比

是指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以分为明暗对比和彩色对比。

五、听觉

听觉是人通过听觉器官对外界声音刺激的反映。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一定频率范围的声波。

20——20000Hz可引起听觉。

声波有三种物理属性:

频率、振幅和波形,分别引起听觉的三种心理感受,即音调、音响和音色。

声音分为纯音和复合音。

纯音是单一的正弦振动波,复合音的振动波仍为呈周期性称为乐音,若无周期性规律则称为噪音。

1、听觉的生理机制

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系统和卵圆窗。

内耳由前庭器官和耳蜗构成。

耳蜗又分为鼓阶、中阶和前庭阶。

基底膜是听觉感受器,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

空气传导(鼓膜振动引起中耳室内的空气振动,再经卵圆窗传至内耳)和骨传导(振动产生的声波由颅骨传入内耳)。

2、听觉的属性:

音调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

音响是声波振动的幅度(强度)引起的听觉特性。

音色是反映声波混合的听觉特性。

3、声音的混合和掩蔽

有声波作用引起的共振现象叫共鸣。

震动物体的振动频率与邻近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

强化与干涉

差音是两个声波频率之差的音调。

和音是两个声波频率之和的音调。

声音的掩蔽是指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人只能感觉到其中一个声音的现象叫声音的掩蔽。

纯音对纯音的掩蔽,掩蔽音强度高效果好;噪音对纯音的掩蔽,噪音强度低时效果好;噪音和纯音对语言音的掩蔽,噪音比纯音效果好。

4、听觉疲劳和听力丧失

听觉疲劳是指在声音刺激长时间连续作用后,听觉感受性会降低。

表现为听觉阈限的暂时性特高。

听力丧失主要有传导性耳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