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6452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

六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

第六单元

单元教材解读

 《轻叩诗歌的大门》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诗海拾贝”,由四首古诗和两首现代诗组成,建议开展的活动有:

搜集诗歌,整理资料,欣赏诗歌;第二部分“与诗同行”,由三首儿童诗和两个诗歌故事组成,建议开展的活动有:

自己动手写写诗,举办诗歌朗诵会,合作编本小诗集。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整理诗歌,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分类,感受诗歌的魅力。

2、感受儿童诗的特点,并初步学写儿童诗。

3、通过多样性的实践性的作业,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单元学习重点

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单元学习难点

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单元课时划分

共10课时

诗海拾贝5课时

与诗同行3课时

单元测试2课时

 

诗海拾贝

课题

活动计划

课时

1

主备人

王宣利

学习目标

制订本单元活动计划

学习重点

确立活动的内容,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

学习难点

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自主

学习

阅读单元导语,明确要求

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合作探究

讨论活动计划包括哪些内容和要求。

自由读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

展示

交流

活动目的:

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体验朗诵诗歌的乐趣和创作诗歌的成就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思想感情。

活动主题:

走进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学写诗歌。

活动时间:

两周

活动流程:

制定活动计划——研读阅读材料——搜集、整理诗歌——学写诗歌——举办“诗歌朗诵会”——学写活动总结。

确定全班活动计划

达标

检测

完善活动计划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盘点

收获

1、学到这里我明白了:

2、学到这里我懂得了:

总结归纳

作业布置

小组内制定活动计划,汇报交流,形成书面材料。

板书设计

综合性学习:

轻叩诗歌的大门

活动目的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流程活动总结

课题

《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

课时

1

主备人

王宣利

学习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学习重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自主

学习

1.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2.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

注音:

潜()径()重()

3.我还有以下问题: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

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理解《诗经.采薇》

诗意。

2、探究有关《诗经》的知识。

3、朗读《春夜喜雨》,理解内容,了解有关唐诗的知识。

1、自由读古诗

2、参照注释,小组合作理解。

3、查阅资料,了解唐诗知识。

展示

交流

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叫《诗》,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的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般。

唐诗的内容广泛:

有的从侧面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情感等。

汇报交流,进一步感悟《诗经》和唐诗的魅力。

达标

检测

写出几个唐朝著名诗人的名字:

------------------------------------------------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盘点

收获

1、学到这里我明白了:

2、学到这里我懂得了:

总结归纳

作业布置

背诵这两首古诗

板书设计

诗经.采薇《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风》《雅》《颂》

春夜喜雨唐诗——诗人众多内容广泛

课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课时

1

主备人

王宣利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了解古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学习重点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诗、词、曲的有关资料。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自主

学习

1、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

2.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

合作探究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了解诗、词、曲:

查阅资料了解诗、词、曲知识。

展示

交流

1、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在说着丰收,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天空中轻云飘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2、诗、词、曲:

西江月:

词牌名。

(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词的题目,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

如我们学过的《忆江南》)

天净沙:

曲牌名。

(它也是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曲的题目,它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曲的题目是秋。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式。

《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诗盛行于唐代,它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有单调、双调之分。

单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

参照诗词赏析,体会诗歌的意境。

达标

检测

 解释个别词语:

别枝惊雀:

见:

听取: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茅店: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飞鸿影下: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盘点

收获

1、学到这里我明白了:

2、学到这里我懂得了:

总结归纳

作业布置

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

又听到了什么?

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板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词:

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

《天净沙.秋思》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课题

《太阳的话》《白桦》

课时

1

主备人

王宣利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拓展阅读主题丛书有关内容。

学习重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学习难点

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现代诗的有关资料,搜集诗歌的特点的有关资料。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自主

学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合作探究

1、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快读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

3、古诗与现代诗有什么异同?

深入小组,点拨指导

展示

交流

1、《太阳的话》写于1942年,是艾青到延安后写的,他为我们歌咏了太阳的美善真,借太阳象征光明进步,表达了对进步、民主的新生活的向往。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

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

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

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

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诗歌的特点:

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语言具有音乐美。

3、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小组内交流发现,

班上交流,评议确定。

达标

检测

模仿写一首小诗,不少于五行。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盘点

收获

1、学到这里我明白了:

2、学到这里我懂得了:

总结归纳

作业布置

背诵《太阳的话》《白桦》这两首诗

板书设计

诗歌的特点

反映生活思想性跳跃性音乐性

课题

给诗歌分类、欣赏诗歌

课时

1

主备人

王宣利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读通诗歌,读懂诗歌。

学习重点

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学习难点

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准备

搜集诗歌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自主

学习

“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已经搜集了很多诗歌,这节课我们就对搜集的诗歌进行整理。

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交流,对本组内搜集的诗歌进行整理,参考如下表格。

诗歌名称

类别

作者

朗读感情

2、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3、从哪些方面来欣赏诗歌?

深入小组,点拨指导

展示

交流

2、可以按内容分:

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可以按题材分:

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可以按形式分:

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

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

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

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3、预设

(1)美读。

(2)品味语言。

(3)展开联想、想象。

师补充:

“美读”即带有审美、欣赏性的朗读。

用这种方法练习读《我们去看海》

达标

检测

填空:

诗歌可以按内容分:

()

可以按题材分:

()

可以按形式分:

()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盘点

收获

1、学到这里我明白了:

2、学到这里我懂得了:

总结归纳

作业布置

小组内整理搜集到的诗歌

板书设计

整理欣赏诗歌

诗歌的分类:

时间、国别、内容、体裁、形式等

欣赏诗歌:

诵读、语言、想象和联想等

教学反思(诗海

拾贝)

与诗同行

课题

自己动手写诗

课时

1

主备人

王宣利

学习目标

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

2、尝试写诗

学习重点

掌握写诗歌的技巧、尝试写诗。

学习难点

学写诗歌。

教学准备

观察搜集素材。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自主

学习

1、熟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读懂大意。

前段时间我们阅读了诗歌、搜集了诗歌、整理了诗歌,本次活动我们来写写诗歌,做个小诗人。

合作探究

1、写诗和作文一样,首先要有内容可写,想想,你们想写哪方面的内容?

2、如何使诗的语言生动优美?

深入小组,点拨指导

展示

交流

1、学生自由汇报:

写校园、写小猫、写奶奶、写小树等。

2、运用拟人和比喻;运用夸张;运用假设。

师举例:

运用夸张如交通警察/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就是交通警察/因为他有“气功”/只要单手轻轻一推/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不动了。

达标

检测

尝试写诗,写完后自己读一读。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盘点

收获

1、学到这里我明白了:

2、学到这里我懂得了:

总结归纳

作业布置

写诗,修改评议。

板书设计

自己动手写诗

选材——语言——写诗——修改——欣赏

 

课题

诗歌朗诵会

课时

1

主备人

王宣利

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学习重点

选择诗歌,并掌握朗诵技巧。

学习难点

诗歌朗诵会形式、内容的确定。

教学准备

选择诗歌、确定形式。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自主

学习

课前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并做好准备。

诗歌形式、题材可以不限。

也可以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

展示

交流

评委根据要求进行评议。

姓名或

组名

诗歌名称

感情饱满

3分

语言标准

3分

声音洪亮

2分

仪态大方

2分

总得分

1、评选优秀小组或个人。

2、请老师或学生给获奖的同学颁奖。

3、请获状同学以座谈会的形式畅谈自己对诗歌欣赏的感受。

盘点

收获

1、学到这里我明白了:

2、学到这里我懂得了:

总结归纳

作业布置

讨论诗歌朗诵的技巧。

板书设计

诗歌朗诵会

感情饱满语言标准声音洪亮仪态大方

课题

写活动总结

课时

1

主备人

王宣利

学习目标

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学习重点

写活动总结

学习难点

在活动总结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便取长补短。

教学准备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自主

学习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合作探究

如何写好活动总结?

深入小组,点拨指导

展示

交流

动手写总结,小组内评出优秀总结

老师读活动总结范例,学生了解活动总结的写法。

盘点

收获

1、学到这里我明白了:

2、学到这里我懂得了:

总结归纳

作业布置

写一份《轻叩诗歌的大门》的活动总结。

板书设计

活动总结

活动目的活动情况自己的收获努力方向

教学反思

与诗同行

 

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下列词语或诗句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4分)

徜(chánɡ  tánɡ)徉            花重(chónɡ  zhònɡ)锦官城

澎湃(bài    pài)            路转溪桥忽见(jiàn  xiàn)

二、辨字组词。

(6分)

 径(          )     姗(          )     萤(          )

经(          )     珊(          )     莹(          )

蝉(          )     雀(          )     泥(          )

弹(          )     鹊(          )     昵(          )

三、从下列诗句中找出成语写在括号里。

(5分)

1、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荣全凭弱冠争。

 (                   )

2、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                   )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

4、人如天马行空惯,笔似蜻蜓点水轻。

 (                   )(                )

四、将下列诗题、朝代与作者用直线连起来。

(5分)

《春夜喜雨》                              现代                    金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元朝                    杜甫

《天净沙•秋思》                          唐朝                  辛弃疾

《太阳的话》                              当代                  白朴

《我们去看海》                           宋朝                 艾青

五、在诗句里填入反义词。

(5分)

1、(     )边日出(     )边雨,道是(     )晴却(   )晴。

2、欲把西湖比西子,(     )妆(     )抹总相宜。

      3、(     )云翻墨未遮山,(      )雨跳珠乱入船。

     4、绿阴不(    )来时路,(     )得黄鹂四五声。

六、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里。

(6分)

1、“野径云俱黑”中的“俱”的意思是(     )。

A、都,全都          B、具体                C、详细

2、“路转洗头忽见”中的“见”的意思是(     )。

A、见面              B、同“现”,出现       C、再见

3、“当春乃发生”中的“发生”的意思是(     )。

A、催发植物生长      B、事情出现            C、头发生长出来

七、想一想,写出描写四季的诗句各一句。

(4分)

   1、春的诗句:

                                                                     

   2、夏的诗句:

                                                                     

   3、秋的诗句:

                                                                    

   4、冬的诗句:

                                                                   

八、阅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练习。

(13分)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百草红叶黄花。

1、用横线画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十种景物。

(4分)

2、这两首小令都描写了秋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

白朴的《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的情绪,曲中“                     ”一句使全曲静中有动,“                 ,                         ”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5分)

3、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4分)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

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新-课-标-第-一-网

 D、从此曲题目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念之情。

九、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17分)

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出生出身)书香门第,他的外祖父是清代最著名的文字学家段玉裁。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龚自珍因不满朝政,弃官离开京城回家乡浙江仁和。

一路上,田园(荒漠荒芜),商业衰败,人民困苦不堪,龚自珍摇头叹息。

有一天,龚自珍走到镇江的南郊,看见一群人正在这里举行仪式,向玉皇大帝及雨神祈求降雨。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握笔凝思,准备写祈雨的文章。

龚自珍也(凑揍)了过去,忽见那个老者把笔放下,双手合十念道:

“阿弥陀佛,大手笔来也!

”原来这老者是龚自珍的老朋友。

龚自珍也不推辞,大笔一挥写下了著名的诗篇: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数,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知道,人世间的灾难大多是人造成,是统治者昏庸无道、用人不当造成的。

祈雨是无用的,(     )降了雨(     )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用人问题,是人才问题。

没有人才,或有人才而不用,国家就永远不会太平和富强。

1、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字词打“√”。

(3分)

2、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分)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2分)

祈求:

                                                     

不拘一格:

                                                 

4、读画线的句子,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写下来。

(2分)

                                                                                                

5、在辞官回家的路上,龚自珍看到了怎样的情形?

(2分)

                                                                                                  

6、在诗中,诗人对清朝末年(  )十分痛惜,并大声疾呼(  )。

(4分)

A、扼杀生机、窒息思想,导致万马齐喑的局面。

B、举行仪式,向玉皇大帝及雨神祈求降雨。

C、要振兴国家,挽救危亡,就需要涌现出大批立志改革的仁人志士。

D、不满朝政,弃官离开京城回家乡。

7、“九州”代称中国。

下面是中国代称的有(       )(多项选择)。

(2分)

 A、华夏   B、中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