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新热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7138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新热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外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新热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外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新热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外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新热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外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新热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国外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新热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国外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新热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外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新热点.docx

《国外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新热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新热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外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新热点.docx

国外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新热点

国外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新热点

  摘要:

面对MEGA2版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及其《资本论》的出版发行及国际上研究马克思的新动态,我国理论工作者应深入研读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全面弄通其原意,跟踪国外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鉴别国外学者提出的各种观点。

在此基础上,梳理我国有关研究和宣传教育上的偏差,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积极扩大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果在国际上的交流和影响。

  关键词:

MEGA2版;经济学手稿及其《资本论》版本;国外马克思研究;新热点

  中图分类号:

FO-O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685(2009)0l-0119-04

  

  要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资本论》的原意,必须全面弄懂包括全部手稿在内的马恩原著。

因此,国际上许多研究者和信仰者都热切期盼着能把《资本论》的全部原始手稿编辑出版。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列宁就倡议收集马恩的全部文献手稿,组织力量编辑出版最齐全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只是由于当时条件限制,特别是当时原苏联国内的政治气候,结果只编辑出版了12卷(13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一版,即MEGA1版。

1966年后,原苏共中央和前东德统一社会党中央共同决定,由两国有关权威学术机构合作,并借助荷、法、英、比、日等国有关研究机构,再度计划将马恩的全部原始著作、文稿、书信、笔记摘录以及读书批注等所有的文献手稿进行编辑和出版,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2版。

他们把MEGA2版的编辑出版作为国际理论学术界的重大项目,通过国际化的学术力量来组织和实施,明确了该编辑出版项目的方针,即要在国际范围内联合德、荷、法、俄、英、比和日本等国的许多研究机构及大学,以德国柏林―一勃兰登堡社会与人文科学研究院为核心,把东西方的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一个庞大的研究网络。

他们不仅出版发行文字版,还计划出版发行电子版、网络版、刻录光盘,并计划设立专门的网站、网页等,以方便查阅、文献保存和扩大传播。

  近十几年来,在德、俄、荷、法、英和日本等国的许多学术机构的密切合作下,经过许多专家学者的长期努力,收录最齐全最权威的全新版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2版)正在不断地整理和编辑出版。

这一崭新版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出版发行,特别是其中的第二部分一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及其《资本论》的编辑出版即将率先完成,引起了国际理论界,尤其是经济学理论界的高度重视。

  

  一、国际上有关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及其《资本论》研究的新热潮

  

  由于MEGA2版第二部分能把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及其《资本论》各版本都原原本本地全部整理和编辑出版,因而引起世界范围内理论界特别是马克思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掀起研讨的新热潮。

这些研讨的新热潮主要有:

  一是出现新的“重读马克思热”。

上世纪初以来,已有几次这样的热潮,其中突出的有:

第一次是在1930年初、中期,由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被发现和出版,在国际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重新解读马克思的热潮;第二次是在二战结束后不久,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破败和两大阵营的严重对立,国际上有人呼唤马克思“第二次降世”,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找到答案或思路;第三次是在1980年末至1990年初,面对传统的苏东社会主义模式的纷纷垮台,以及科技革命新浪潮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西方学者中又掀起一股“重读马克思”的热潮,试图消除过去一些“误读误会”,并找出一些“新发现”。

所以,随着MEGA2版第二部分的持续出版,学者们将借助越来越多的文献去“重新解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二是出现新一轮的“回归马克思热”。

120多年来,每逢发生重大的历史性事件或社会的重大变革,学者们总能从马克思《资本论》的某些论断中找到新启示,或发觉以往人们对马克思有不少误读、误解。

如,1980年以来,一些学者发现关于“全球化”的思想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早已有之,特别是“苏东剧变”前后,许多学者指出苏东模式本身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文原意,特别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和逻辑。

又如,在西方学者看来,今天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社会停滞、贫富悬殊、失业增多等现象,早在140多年前就被马克思所揭示了。

同样,在拉美和非洲的一些学者认为,当今中心世界与外围世界的关系,就是中心世界剥削榨取外围世界的剩余价值,因而当年发达国家内部的资本家阶级和雇佣工人阶级的利益鸿沟和利益对立,已变化为中心世界和外围世界的利益鸿沟和利益对立。

所以,这些学者从马恩文献中读到不少精彩论述时,联系到重大事件和历史变迁,都会不约而同地要求重新“回归马克思”。

  三是出现新的“马克思经济学手稿文本研究热”。

有些专家学者发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著作中,许多文本手稿也存在某些出入。

如,马克思经济学的手稿文本之间本身就有一些差别和变化;在马克思逝世后出版的马克思经济学著作,包括《资本论》的各种不同版本之间存在差异;各种不同语言翻译出版的版本之间的语意语境的差异,即便是在马克思当年自己亲自审阅的德文版和法文版的《资本论》中,也有一些词句的语意语境存在差异。

  四是出现“重建马克思经济学”或“新马克思经济学”的热潮。

不少学者进一步感受到,“过去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被人们误读、误解和误传了不少,或被加入了不少东西,或马恩自己后来也有所修正和发展变化,并且还有“新发现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所以,一些学者要求“重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或力图勾画出一个“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并重新注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手稿的内容。

  五是出现“学术性马克思”或“文化遗产性马克思”的热潮。

发达国家的一些学者,如,马恩著作出版基金会主席赫弗莱德?

玛格教授、德国特里尔马克思故居研究中心主任蔓特莱克丝?

波维叶教授等学者,以及柏林――勃兰登堡社会与人文科学研究院MEGA2版项目部的专家们,几乎异口同声地主张,对待MEGA2版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及其《资本论》的研究,应限制在学术性、历史文献性或文化遗产性的范围与角度内,避免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价值判断的因素。

  六是出现“未竟马克思”的热潮。

西方某些学者特别是MEGA2版项目部的专家们认为,马克思《资本论》属于未完成的手稿作品。

因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出版以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还在努力搜集许多新资料,做了许多新的读书笔记,并对《资本论》第二卷手稿作过系统的补充修改,还研究了股份公司、借贷资本、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以及全球性的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甚至设想自己建立股份公司以加深体会。

直至马克思逝世前不久,马克思还在搜集新材料,力图对《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进行补充和修改。

  七是引发新的“马恩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比较热”。

此次热潮主要是针对以下问题开展的:

马恩之间存在多少文字表述乃至理论观点的差别;恩格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著作和思想的分析评论是否同马克思本意相一致;恩格斯在马克思身后整理出版的《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是否完全尊重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原意;恩格斯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时是否充分吸收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或思想观点;恩格斯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是否有重要的政治考虑――尽快展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体系性、回答反对者的挑战和责难、挽回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公众中的形象等。

  八是出现新的“超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热潮。

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尽管在当时是当之无愧的思想精神的精华,但在相隔一百几十年后的今天,这些理论遗产绝不可能会“现成地”给出种种答案和成为当代人手中的思想武器。

所以,他们主张在继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想的基础上“超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九是出现“告别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潮流。

有些西方学者试图从MEGA2版中进一步找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手稿中的一些所谓的“破绽”和“遗漏”,或抓住某些片段、枝节问题,或竭力强调当今科技革命成果和社会的巨大变迁,论证经典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存在着严重危机和严重落后于当今社会的问题,从而宣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终结等。

  

  二、国际上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及其《资本论》研究新热点的意图

  

  随着MEGA2版第二部分即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及其《资本论》的各版本即将率先完成并编辑出版,在国际思想理论界引发了不少新的研究热点或观点主张。

但究其意图,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力图全面弄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著作手稿的原文原意。

自从马克思的代表作――《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问世以来,特别是在马恩身后,对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及其《资本论》进行研究和解读的论著文献浩瀚繁多,还时常有新发现的马克思原著文献,如《巴黎手稿》以及其他书信,而且随着每个时期社会的巨大变化都会有一番新的“解读”。

但过了一段时期后,人们又可以惊讶地发现,之前的不少“解读”成为“误读”。

人们都企盼着从MEGA2版中寻找新的答案。

  二是意欲解构《资本论》体系或者“消解《资本论》体系”。

在西方,有些专家学者一直力图从马恩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中找出种种破绽和矛盾,或力图通过论证一百多年来社会的巨大变迁和出现的新特点,从而解构或消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这种企图在马恩在世时就已开始,并在德国思想理论界尤为活跃。

从当年的杜林到目前德国社会民主党人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和MEGA2版项目部专家等。

当然,在当代西方哲学界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结构主义等学派中,也都不同程度地试图以自己的“主义”来解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随着MEGA2版第二部分的不断编辑出版,这些不同思潮流派的专家学者和相应的政党政客,都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是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著作竭力“降格”,即限定为“历史文献”,从而把马克思设限为“历史文献性马克思”。

多年来,有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人物都竭力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定位于“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文献”、“文化遗产”,其不言而喻的潜台词,即真实意图就是反对一些国家的政党和组织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也反对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作为改造社会的思想理论体系。

因此,西方不少研究机构和学者一方面对编辑出版MEGA2版有很高的热情和很多投入,另一方面又以此大力宣传他们的思想观点。

他们要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著作手稿都限定在“学术性”、“历史文献性”和“文化性”范围内,否定其所具有的社会革命性、阶级性和劳动群众历史主体性等社会基本属性。

  四是力图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在马恩逝世以后的100多年里,整个世界的时代背景和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重大而又深刻的变化。

因此,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经济学,特别是如何建设一整套既符合马克思经济学的原意及其基本逻辑框架,又能用之以剖析和解答当今社会的新变化、新矛盾和新挑战的经济理论体系,无疑成为国际上许多学者的重要目标。

所以,很多研究者都期待着能从MEGA2版中获得新发现和新收获,用于“重新构造”符合自己心愿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或用其来支持自己的经济理论框架建设。

  

  三、我国经济学理论界积极应对的措施

  

  面对国际上研究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及其《资本论》版本的各种新热点和新观点,我国经济学理论工作者应积极应对:

  一是深入研读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的各种版本,全面弄懂弄通其原文原意。

日本的一些专家不仅直接参与了MEGA2版的部分工作,而且在国际上再次站在研究马克思《资本论》手稿的前沿,这值得我们重视。

我们应强化队伍组织,加大投入,加快MEGA2版的中文翻译和出版的步伐。

同时,要通过专题研修班、高级读书班、课题组等形式,整合专业人才资源,按学科分门别类地研读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及其《资本论》各种版本。

  二是跟踪国际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特别是紧密跟踪德、日、俄、法、英、荷等国学者最新的研究动态及研究成果。

可通过增派访问学者、提供出国学术访问的机会和经费、邀请从事MEGA2版第二部分编辑整理工作的国外专家学者来华访问和讲学、主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增设相关的研究课题、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项目等途径和形式,提高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开放性和国际化,使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迅速跟上国际节拍,通晓国际上研究的一些热点“话语”和重要“议题”。

  三是客观清醒地分析研究国际上出现的各种“论点”和“主张”。

仔细辨别其合理成分或科学因素,把握这些“新发现”、“新论点”的目的与实质。

既不能一概否定国外学者的观点,也不要不加分析、不加鉴别地去追捧或传播西方学者的某些观点;要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学者最新研究成果中的合理内核。

  四是在认真研读手稿和版本的基础上,结合对国外学者有关观点的剖析鉴别,认真梳理我国有关研究和宣传教育方面存在的偏差。

这种偏差包括我国过去对马恩政治经济学著作的某些误读误解和马恩政治经济学著作翻译、转译过程中语意语境上的某些偏差甚至谬误以及过去受前苏联“斯大林版本”影响或由于过去受某些“左倾”思想和教条主义的影响所造成的某些差错或谬误。

  五是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精髓,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

借助MEGA2版出版的契机,进一步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建设,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精髓,特别是其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指导我国经济改革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并把我国丰富的实践和宝贵的经验升华为理论――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思想理论宝库。

  六是积极促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成果在世界上的交流和影响。

充分运用各种有效途径和有利场合或有利因素,吸引国际学者进一步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在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有许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许多新研究和新贡献,从而使我国学者在国际上研究MEGA2版马克思《资本论》手稿的热潮中能逐步掌握应有的“话语权”和“议题主动权”。

  

  责任编辑:

杜 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