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7375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docx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docx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生)

  学习目标

  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第一时

  学习过程

  一老师语

  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巨星。

他壮游天下,生性狂放,磊落不群;他的诗境界壮阔,想象奇特,既有奇异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着真挚、质朴的人情味。

  二常识简介

  解题

  ⑴梦游:

  

  ⑵天姥:

  

  ⑶吟:

  

  

  

  

  

  ⑷留别:

  

  

  

  

  

  ⑸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

  2作者简介

  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

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

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李白的出身及经历具有传奇性,不论生、死还是经历都存在很多谜,其创作也出奇。

前人评李白思想及创作,多用一个“奇”字。

如“以奇文取称”(元稹)、“才大语终奇”(钱起)、“才矣奇矣”(白居易),这类评价语很多。

其他如贺知章所说“谪仙”、杜甫所谓“佯狂”,以至诸如令力士脱靴和骑鲸飞升之说,虽不言奇,但“奇”寓于中。

  杜甫很敬佩李白,在《春日忆李白》写道: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突出的是李白在诗中所表现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

这种个性,有些用“豪放飘逸”“豪爽感激”“豪迈俊逸”来概括,虽说法有所不同,但都突出一个“豪”字。

联系他的《将进酒》《蜀道难》。

等等诗歌,可以看出他的诗往往透过“豪”的表面寓于“悲”的实质,在悲感至极就以豪语出之。

这正是李白个性的基本特征。

  3作品背景

  这首诗作于出翰林之后。

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

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

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

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

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

  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三整体感知

  放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基调。

  

  

  

  2学生朗读或默读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

  例如:

解释下列加线词

  ⑴我欲因之梦吴越:

  ⑵栗深林兮惊层巅:

  ⑶虎鼓瑟兮风为马:

  ⑷失向来之烟霞:

  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势拔五岳掩赤城:

  ⑺烟涛微茫信难求:

  

  3学生进一步朗读,勾画过渡性语句,理清思路。

  ⑴从全诗看,哪些是写实,哪些是写虚(梦)?

  

  

  

  

  

  

  ⑵梦中仙境写了哪些图景?

  

  

  

  

  

  

  4理清本诗结构如下:

  (板书)

  一

  

  

  三

  

  

  四时小结

  这首诗作者用奇特的夸张描写了天姥山的雄姿,以主要的笔墨借助想像描绘了梦游天姥的情景,突出地展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

全诗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

同时,也反映了他消极的避世态度。

  五作业布置

  ⑴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

  ⑵结合注解整理文言字词

  第二时

  一检查背诵

  指名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文本鉴赏

  研习第一节(入梦缘由)

  ⑴齐读第一节

  ⑵思考:

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

  

  

  

  

  

  

  

  

  

  ⑶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

有何作用?

  明确:

  

  

  

  

  

  

  2研习第二节(梦游幻境)

  老师语:

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

  ⑴学生齐读第二节

  ⑵前后桌四人交流:

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l-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⑶学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

  

  

  

  

  

  

  

  

  

  

  

  

  

  ⑷自由熟读“梦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诵。

  3研习第三节(抒情表态)

  ⑴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梦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明确:

  

  

  

  

  

  

  

  

  

  

  进步性:

  

  

  

  

  

  

  

  ⑵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三诗歌小结

  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

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

  

  

  

  

  

  

  

  

  

  

  

  

  

  2你从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读出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

  明确:

  

  

  

  

  

  

  

  

  

  

  3艺术特色

  ⑴构思奇特。

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⑵想象丰富。

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⑶语言灵活。

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兼用长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缚。

  六作业布置

  阅读文本中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写一篇400字左右的鉴赏。

(小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