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7572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Ne20C12N14O16Fe56Mg24Cu64Ba137S32Na23Al27Cl35.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包括2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6分)

1.下列自然和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动物呼吸B.植物光合作用C.金属生锈D.石膏点制豆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选项,动物呼吸主要是将葡萄糖、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中有化合价的变化,故为氧化还原反应;B选项,植物光合作用主要是将水、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反应中有化合价的变化,故为氧化还原反应;C选项,金属生锈是铁被氧化的过程反应中有化合价的变化,故为氧化还原反应;D选项,石膏点制豆腐,发生的是聚沉现象,无化合价的变化,故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B.稀释浓硫酸C.蒸发D.过滤

【答案】A

【解析】A.容量瓶查漏的方法:

往容量瓶中加水,塞好瓶塞,将容量瓶倒过来,若不漏水,将瓶塞旋转180°,再倒过来,看是否漏水,A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B错误;C.蒸发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C错误;D.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D错误;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基础实验操作,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实验的方法、步骤和使用的仪器,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浓硫酸的稀释是解答的难点

3.下列反应中水起还原剂作用的是()

A.CaO+H2O=Ca(OH)2B.C+H2O(g)

CO+H2

C.2F2+2H2O=4HF+O2D.3NO2+H2O=2HNO3+NO

【答案】C

【解析】A、氧化钙与水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反应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是氧化剂,B错误;C、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水是还原剂,C正确;D、反应中只有氮元素化合价变化,NO2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错误,答案选C。

4.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A.K2SO3B.Na2SO4C.K2SO4D.KCl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阴影部分属于钾盐、硫酸盐和正盐,A、亚硫酸钾不是硫酸盐,A错误;B、硫酸钠是钠盐,不是钾盐,B错误;C、硫酸钾属于钾盐、硫酸盐和正盐,C正确;D、氯化钾不是硫酸盐,D错误,答案选C。

5.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水)——分液B.Fe(OH)3胶体(HCl)——渗析

C.水(NaCl)——蒸馏D.CO2(HCl)——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植物油不溶于水,分液即可,A正确;B、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可以,渗析即可,B正确;C、水中含有难分解的杂质,蒸馏即可得到纯净水,C正确;D、氢氧化钠也与CO2反应,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D错误,答案选D。

考点:

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名师点晴】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因此掌握物质的性质差异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例如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分液,萃取,蒸馏;盐析或渗析;洗气等。

6.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H3COONH4

CH3COO-+NH4+B.HI=H++I-

C.H2S

2H++S2-D.NaHCO3=Na++H++CO3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醋酸铵属于盐,完全电离,正确的是CH3COONH4=CH3COO-+NH4+,故错误;B、HI属于强酸,完全电离,故正确;C、H2S为二元弱酸,应分步电离,即H2S

H++HS-,HS-

H++S2-,故错误;D、HCO3-不能拆写,应为:

NaHCO3=Na++HCO3-,故错误。

考点:

考查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

7.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A

B

C

D

强电解质

KNO3

H2SO4

BaSO4

HNO3

弱电解质

HF

CaCO3

HClO

NH3

非电解质

SO2

CCl4

H2O

C2H5OH

 

A.AB.BC.CD.D

【答案】A

【解析】A、硝酸钾、HF和SO2分别是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A正确;B、碳酸钙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B错误;C、H2O能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C错误;D、NH3不能电离出阴阳离子,是非电解质,D错误,答案选A。

8.下列图标中警示腐蚀性物品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该标志代表爆炸品,A错误;B、该标志代表剧毒品,B错误;C、该标志代表腐蚀品,C正确;D、该标志代表放射性物品,D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

【名师点晴】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分别是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氧化剂、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要求能看懂图中形状代表的含义。

9.下列有关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分子均是由原子构成

B.某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组成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碱性氧化物均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能是金属氧化物

D.纯净的硫酸,纯净的盐酸均是纯净物

【答案】C

【解析】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均由分子构成,A错误;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也可能属于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故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B错误;C.碱性氧化物均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能是金属氧化物,例如七氧化二锰是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C正确;D.纯硫酸是纯净物,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D错误,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子、原子、离子、单质、氧化物以及纯净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明确这几个概念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选项B是解答的易错点。

10.下列四类反应:

①置换反应②复分解反应③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④离子反应,其中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只有②B.只有③C.只有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选A。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跟稀硫酸反应:

2Fe+6H+═2Fe3++3H2↑

B.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H++OH-═H2O

C.碳酸钙与醋酸反应:

CaCO3+2H+═Ca2++CO2↑+H2O

D.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O2+OH-═HCO3-

【答案】B

点睛:

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关键。

注意掌握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

(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

(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

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失去电子多的还原剂,还原性一定强

C.根据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D.“A氧化B”与“B被A氧化”,“A被B还原”表达的含义相同

【答案】D

【解析】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A错误;B.还原性强弱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没有关系,只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系,B错误;C.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C错误;D.“A氧化B”与“B被A氧化”,“A被B还原”表达的含义相同,均表示A是氧化剂,B是还原剂,D正确,答案选D。

13.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产生,加入H+有气体放出的是()

A.Na+、Cu2+、Cl-、SO42—B.Fe3+、K+、SO42-、NO3-

C.H+、Al3+、OH-、NO3-D.Na+、Ca2+、Cl-、HCO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加入OH-溶液时,Cu2+、OH-会发生反应产生Cu(OH)2沉淀,当向其中加入H+没有气体放出,错误;B.加入OH-溶液时,Fe3+、OH-会发生反应产生Fe(OH)3沉淀,当加入H+没有气体放出,错误;C.H+、OH-会发生反应产生水,不能大量共存;Al3+、OH-会发生反应产生Al(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加入OH-时,Ca2+、OH-、HCO3-会发生反应产生CaCO3沉淀;当加入H+时,H+、HCO3-会发生反应产生CO2气体,正确。

考点:

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的知识。

1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可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所用NaOH已吸潮B.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不再补加水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内D.向容量瓶加水至时刻度线时俯视液面

【答案】D

【解析】A.所用NaOH已吸潮,导致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少,浓度偏低,A错误;B.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不再补加水,浓度不变,B错误;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内,导致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少,浓度偏低,C错误;D.向容量瓶加水至时刻度线时俯视液面,导致液面低于刻度线,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D正确,答案选D。

点睛:

明确误差分析依据是解答的关键,根据

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

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n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15.将标准状况下

LHCl溶于1L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mo1/LB.

mo1/L

C.

mo1/LD.

mo1/L

【答案】C

【解析】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

,质量是

溶剂水的质量是1000g,溶液质量是(

+1000)g,溶液的体积是(

+1000)g÷bg/cm3=

,则盐酸的浓度是

,答案选C。

1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28g以任意比组成的CO与N2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氧气,则转移4NA个电子

D.1L1mol/L的盐酸中有NA个HCl分子

【答案】A

【解析】A.CO与N2的相对分子质量均是28,且均含有2个原子,28g以任意比组成的CO与N2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2NA,A正确;B.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B错误;C.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每生成32g氧气即1mol氧气转移2NA个电子,C错误;D.盐酸溶液中不存在HCl分子,D错误,答案选A。

点睛:

要准确把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一要认真理清知识的联系,关注状况条件和物质状态、准确运用物质结构计算、留心特殊的化学反应(如本题中C选项)、阿伏加德罗定律。

避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做题时才能有的放矢。

二要学会留心关键字词,做题时谨慎细致,避免急于求成而忽略问题的本质。

必须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基础点进行辐射,将相关知识总结归纳,在准确把握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关系的前提下,着重关注易错点,并通过练习加强理解掌握,这样才能通过复习切实提高得分率。

17.已知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则49%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A.等于9.2mo1/LB.小于9.2mo1/L

C.大于9.2mo1/L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利用c=1000ρω/M,18.4=1000×ρ1×98%,c=1000×ρ2×49%,18.4/c=2ρ1/ρ2,硫酸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即ρ1>ρ2,18.4/c>2,即c<9.2mol/L;答案选B。

考点:

考查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18.镁、铝能够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A.性质不活泼,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B.镁、铝与氧气的反应速率极慢

C.经过了特殊工艺处理D.与氧气反应形成了氧化物保护膜

【答案】D

【解析】二者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内部金属与氧气反应,因此镁、铝能够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答案选D。

19.将钠、镁、铝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1:

2:

3B.6:

3:

2C.3:

1:

lD.1:

1:

1

【答案】C

【解析】钠和稀盐酸、水都反应,镁和铝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0.3molMg、Al完全反应需要盐酸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6mol、0.9mol,实际上n(HCl)=1mol/L×0.1L=0.1mol,所以镁和铝都剩余,根据2Na~H2↑可知,0.3molNa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0.3mol×1/2=0.15mol,镁和铝都剩余,所以二者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相等,根据氢原子守恒得生成氢气的量=0.1mol/2=0.05mol,所以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0.15mol:

0.05mol:

0.05mol=3:

1:

1,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据方程式计算,注意钠性质的特殊性,还要进行过量计算,以不足量的物质为标准进行计算,为易错题。

2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石灰乳与过量碳酸氢钙溶液反应:

HCO+Ca2++OH-===CaCO3↓+H2O

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FeCl3+3H2O(沸水)

Fe(OH)3(胶体)+3HCl

C.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H++OH-===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CO32-+2H+===CO2↑+H2O

【答案】B

【解析】A.石灰乳应该用化学式表示,A错误;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FeCl3+3H2O(沸水)

Fe(OH)3(胶体)+3HCl,B正确;C.氢氧化铜难溶,应该用化学式表示,C错误;D.弱酸的酸式根不能拆开,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钠、水和CO2:

HCO3-+H+===CO2↑+H2O,D错误,答案选B。

21.下列各项操作中,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硫酸④向AgCl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硝酸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①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开始发生反应:

Ca(OH)2+CO2=CaCO3↓+H2O;当CO2过量时发生反应:

CaCO3+H2O+CO2=Ca(HCO3)2,沉淀溶解,正确;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开始胶体的胶粒的电荷被中和,胶体聚沉形成沉淀,后来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沉淀溶解,形成FeCl3溶液,正确;③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

Ba(OH)2+H2SO4=BaSO4↓+2H2O,硫酸过量,沉淀不能溶解,错误;④向AgCl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硝酸,胶体胶粒的电荷被中和发生聚沉现象,硝酸过量,AgCl沉淀不能溶解,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反应现象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22.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mL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A.自来水B.0.5mol/L盐酸

C.0.5mol/LCH3COOH溶液D.0.5mol/LKCl溶液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加水稀释,离子浓度降低,导电能力降低,故错误;B、两者恰好反应生成NaCl,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几乎不变,导电能力变化最小,故正确;C、生成CH3COONa,CH3COOH是弱酸,而CH3COONa属于盐,导电能力增强,故错误;D、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大,故错误。

考点:

考查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等知识。

23.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5NH4NO3

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5∶3B.5∶4C.1∶1D.3∶5

【答案】A

【解析】在5NH4NO3═2HNO3+4N2↑+9H2O的反应中,氮元素由铵根中﹣3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氮元素由硝酸根中+5价降低为0价,被还原,氮气既是还原产物也是氧化产物,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5﹣0):

[0﹣(﹣3)]=5:

3.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与计算,难度中等,关键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再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判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

24.已知氧化性强弱顺序:

Cl2>Br2>Fe3+>I2。

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Br2+2I-=I2+2Br-B.2FeCl2+Cl2=2FeCl3

C.2FeCl2+2HCl+I2=2FeCl3+2HID.2Fe3++2I-=2Fe2++I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该反应能发生,A正确;B、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氯化铁,该反应能发生,B正确;C、氯化铁的氧化性强于碘,可以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但单质碘不能氧化氯化亚铁,反应不能发生,C错误;D、根据C中分析可知反应能够发生,D正确,答案选C。

考点: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25.如果Fe3+、SO42-、Al3+和M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为2∶4∶1∶1共同存在于同一种溶液中,那么M可能是()

A.Na+B.PO43-C.CO32-D.Cl-

【答案】D

【解析】Fe3+、SO42-、Al3+和M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为2:

4:

1:

1共同存在于同一种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可知,3×2+3×1>2×4,则M为阴离子,设电荷数为x,则3×2+3×1=2×4+x×1,解得x=1,又因为铁离子、铝离子与碳酸根、磷酸根离子均反应,不能共存,所以M是氯离子,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把握电荷守恒确定阴离子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常见反应。

26.M2O7X-与S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M2O7X-+3S2-+ZH+===YM3++3S↓+7H2O,则M2O7X-中M的化合价是()

A.+4B.+5C.+6D.+7

【答案】C

【解析】根据原子守恒可知Y=2,Z=14,根据电荷守恒可知14-x-3×2=2×3,解得x=2,根据正负价代数和为0可知M的化合价是+(7×2-2)/2=+6,答案选C。

27.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7,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答案】B

【解析】发生的反应有:

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则

(1)若酸碱均过量,则产生的氢气取决于铝,铝的质量相同,所以氢气相等,即为1:

1;

(2)若酸碱均不够,产生的氢气取决于酸碱,根据方程式可知酸碱产生的比值为1:

3;(3)现在的比值是5:

7,比值处于1:

3和1:

1之间,由于铝消耗盐酸量大于碱,此时对于铝与酸,铝过量而对于碱,铝不足碱过量,即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答案选B。

28.如图所示,室温下分别向密闭容器内可移动活塞的两边充入空气(已知空气体积占整个容器容积的1/4)、H2和O2的混合气体,若将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

活塞先左弹,恢复室温后,活塞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

则原来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①4∶5②2∶5③3∶8④7∶2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令空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反应前,左右两室的体积之比为1:

3,反应前右室的物质的量为3mol,反应后,活塞处于中央,两室体积相等,则两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后右室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发生反应2H2+O2

2H2O,

设H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

若氢气过量,则:

,解得x:

y=7:

2,

若氧气过量,则:

,解得x:

y=4:

5,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化学计算。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4分)

29.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5)A、B两个装置中应先点燃________处的酒精(喷)灯,点燃E处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产生水蒸气

(2).3Fe+4H2O(g)

Fe3O4+4H2(3).吸收未反应的水蒸气(4).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右端管壁有水珠生成(5).A(6).收集H2,并检验其纯度

【解析】

(1)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条件是高温,水的状态是气体,所以A装置的作用是产生水蒸气;

(2)B中是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四氧化三铁,方程式为3Fe+4H2O(g)

Fe3O4+4H2;(3)E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气体进入E装置前要干燥,否则会有危险,硬质玻璃管可能炸裂,因此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水蒸气,干燥氢气;(4)氢气还原氧化铜得到铜和水,即H2+C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