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7644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讲解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的开篇,其编写以事实材料说话,安排了较多的图片和活动,使学生直观地认识祖国的疆域特征。

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意义。

我国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和各种自然资源,工农业、交通运输、商业、对外贸易等生产部门,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位置,并在这个空间位置上发生、发展。

我国特定的空间位置,影响着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经济活动。

辽阔的国土,使我国的地形、气候乃至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为我国各生产部门提供广阔的场地,形成各地区自然、经济上的区域差异。

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辽阔的疆域,是掌握我国各种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学习中国地理其他各章节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掌握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知道我国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学会在地图上量算距离及运用文字、数据、地图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计算、分析、归纳能力,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概念,养成用图、读图、分析图的地理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建立学习中国地理的兴趣;通过对比评价“位置优越和国土辽阔”,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认识我国有辽阔的疆域,培养维护祖国统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位置、疆域空间想象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的地理知识学习,具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学生会浅意识的应用所储备的知识,但是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往往还不得法,不能熟练、准确的应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加大对地图的使用,深化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分析

1、教法

本课是学生了解中国人文环境的第一课。

该课主要是介绍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本课教学活动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在学生看书、读图基础上,以问题引路,着重采用地图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游戏法等,即“导、学、议、展、练”五位一体教学策略,重点突出一个展字。

通过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反复运用地图、开展游戏活动等,把“死”图变成“活”图,帮助学生将已有知识迁移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借助学生探究祖国河山的好奇心,利用小组合作读图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全体、全程主动参与学习,更好体现新课程的综合探究、开放创新的特点,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同时也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知识、借助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地理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地理的热情,开发学生智能。

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实现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2、学法

七年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窄等原因,看问题的层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因此,教师要抓住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积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①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象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②在探究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③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每周一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

学生畅所欲言:

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人口众多、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最北端最南端到了哪里……

教师归纳:

其实,爱祖国是不需要理由的,无论她博大或狭小、贫穷或富裕,我们都一样爱他。

因为我出生和成长在这里,因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朋友,有我熟悉的一切。

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他感到自豪。

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的建设她。

教师: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

这样的地理位置有哪些优越性?

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

濒临哪些海洋?

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

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

这样的导入,把学生的情绪带入高潮,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高昂的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通过学生畅所欲言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将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学导达标

【位置优越】

1、谜语激趣

教师出示谜语:

“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

学生猜测(中国的地理位置)。

教师:

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加以描述?

学生:

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方面。

教师:

从谜语中你能得到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哪些信息?

学生:

中国在世界的北半球、东半球,面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教师:

同学们能否根据这些信息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

学生在图上找到中国。

通过猜谜活动,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进而思考这些信息背后反映的中国地理位置并最终落实到地图上,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2、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对照“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疆域示意图”、地球仪,教材第2页文字内容,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地图,独立思考,填写下列表格:

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半球位置

东西半球

()半球

南北半球

()半球

大洲、大洋位置

()洲东部、()洋西岸

纬度位置

最北约为()度,最南约为()度。

大部分地区位于()带,少部分位于()带,没有()带。

海陆位置

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大陆东部,最大的大洋——()西岸,多岛屿、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合作交流

学生个人独立完成表格,小组内交流答案。

然后讨论落实这一部分知识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小组一:

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上。

明确中国的半球位置。

小组二:

在教材“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描绘出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的经线圈,看中国所处的半球位置。

小组三:

在“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疆域示意图”上,找到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看中国的纬度位置。

小组四:

通过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在地图上提取有关的地理信息,明确了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一般应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四方面去分析。

进一步体会到地图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

教师及时鼓励和评价。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时要做到认真仔细,把学生引到位,帮助学生克服不习惯使用地图时产生的困难,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地图,从读图中获取知识。

(过渡)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

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

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4、互动探究

教师为小组分配任务,要求学生小组内互动探究,探究出结果后,以丰富的形式进行展示。

活动一:

出示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图:

比较我国的纬度位置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的纬度位置有何不同?

说说我国纬度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活动二:

屏幕展示蒙古、日本图:

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

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活动三:

通过以上分析,补充下表,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点。

发展农业生产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外交往与合作

发展海洋事业

其他

5、展示交流

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对以上三个活动进行展示:

小组一采用讲述法的形式对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进行了阐述:

俄罗斯、加拿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地区,纬度较高,而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由于它们所处的温度带单一,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地区在中纬度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这种地理位置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为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小组二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对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三个学生代表分别扮演蒙古人、日本人和中国人

蒙古人:

我们国家是一个内陆国,有许多陆上邻国进行交往,陆上交通发达。

日本人:

我们国家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海上交通便利

中国人:

你们国家的地理位置固然有自己的优点,从海陆位置的角度分析,我认为都不如我们中国的好,原因是蒙古国深居内陆,在气候上比我国干旱,在农业方面就要受到影响;由于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交往。

日本国四面环海面积狭小,资源匮乏,只能通过水路与空中与外面联系。

而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陆地面积广大,与多国接壤,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开发海洋资源,同时海上交通便利,便于近海和远洋航行,有利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小组三采用演讲的形式对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

发展农业生产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外交往与合作

海陆兼备,有利于发展与各国的政治经济联系

发展海洋事业

沿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海洋资源的开发

其他

我国跨纬度广,各种各样的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海陆位置特殊,世界地位日趋重要。

造就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

如海滨风光、内陆沙漠、北国冰雪、海南热带风光等等。

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提供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东部降水丰沛,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陆上便于同邻国发展对外交往与合作。

以上问题通过合作探究、小组间展示交流,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评价、指导和鼓励。

【国土辽阔】

(过渡)优越的位置给中国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加上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的共同努力等等条件的共同作用,我们的国力蒸蒸日上,为迎接建国6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推出了一系列节目。

我想我们也推出一个片子,片子的名字叫“魅力大中国”,拍这个片子,老师主要想突出一个字“大”,体现中国疆域之大。

老师找到三份很好的资料,一份是课本第4页“中国疆域示意图”、一份是课本中第4——5页文字内容,三是课本第6页“我国领土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图”和“我国领土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图”。

看上去好像不多,但实际上内容很丰富,老师邀请同学们当一次导演,睁开你们的火眼金睛,在这三份资料中找寻出能体现中国之大的有效信息,为我们的制作提供素材!

由于学生的读图能力有限,所以设置合作环节,希望通过合作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通过地图获取知识。

1、我自主我快乐

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成员争先恐后地表达,学生之间合理评价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1)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相当于欧洲的面积。

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

(2)中国濒临广大的海疆,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还有台湾岛濒临的太平洋洋面等海域。

(3)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

……

2、我参与我进步

教师设置“我当测量家”、“我当探险家”、“我当小法官”三个游戏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我国疆域之大。

小组选择活动,设计活动方案并实施探究,然后着重从活动过程、活动结果、活动体会等几方面进行展示交流。

活动一:

我当测量家

首先在“中国疆域示意图”上找到我国的四至点,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然后读出四至点所在的经度(或纬度):

最东端135ºE,最西端73ºE,最北端53ºN,最南端4ºN,计算出我国东西跨62个经度,南北跨近50个纬度,纬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110千米,计算出我国领土南北距离约为5500千米。

在“中国疆域示意图”上测得我国领土东西端的图上距离约为7.9厘米,根据该图比例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33千米,计算出东西端距离约为5000千米;测得南北端的图上距离约为8.7厘米,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南北端的实际距离约为5500千米。

通过计算和测量,我们组普遍体会到祖国疆域之大,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深深为之骄傲和自豪。

教师及时鼓励和评价,然后对四至点内容归纳成歌诀帮助学生速记:

“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活动二:

我当探险家

探险小组将组员分为红队和蓝队,两只探险队都从朝鲜出发,红队沿陆上国界线按照逆时针方向探险,找到并说出沿途经过的陆上邻国;蓝队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大陆海岸线,说出濒临的海洋,以及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两个大岛的名称,

红队展示探险成果:

陆上邻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4个,

蓝队展示探险成果:

濒临的海洋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共6个,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

两队共同的体会是:

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探险精神,得出我国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合作,海洋面积广阔,海上交通便利,海洋资源丰富,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教师归纳口诀帮助学生记忆:

“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

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

然后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描画陆上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加深对我国之“大”的印象。

活动三:

我当小法官

展示“我国领土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我国领土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图片,判断“当海南岛进入春耕大忙季节时,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和“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洒落着阳光”是真是假。

刚才测量家已经量算出我国最北端53ºN,最南端4ºN,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我们还知道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造成了我国南北气候具有很大差异,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所以会出现当海南岛进入春耕大忙季节时,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我国最东端135ºE,最西端73ºE,东西相差约62个经度,相差4个小时,东边地点的时刻比西边早,所以会出现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洒落着阳光的景象。

教师和学生相互鼓励、评价。

3、我阅读我愉悦

学生充满激情和热情地朗读教材第5页的阅读材料——美丽富饶的祖国海洋。

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热爱之情感。

教师小结:

我们从陆地,海疆面积,四至点的风光迥异,邻国之多等等方面了解了中国疆域之大。

作为一名导演,要善于将这些素材整理和编辑,才能制作出精美的片子,请同学们课下利用我们今天提供的素材,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制作“魅力大中国”,相互交流。

把国土辽阔这一知识点以多种方式展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联系平时已有的知识,通过合作学习展开讨论,进一步深刻体验中国疆域之大。

4、我提高我成长

教师:

我国领土面积大有什么利弊?

请同学们思考,小组内谈论。

学生:

领土面积大,资源丰富,利于经济发展;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但边界很长,也可能由于利益争端而导致领土纠纷,国防建设上会有一定的困难;海岸线长,临海多,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有时也会由于领海问题产生争议;领土很大,但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也不少,不利于全国统一繁荣……

教师补充资料:

2001年4月1日8时36分,美国军用侦察机向三亚外海抵近侦察,我军某部派两架飞机对美机进行跟踪监视,9时07分,中方飞机在离我邻海104海里处正常飞行,美机突然大动作转向,撞我一部飞机尾部,致使我机失控坠海,飞行员王伟英勇牺牲。

美机肇事后,未经中方许可,闯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方机场。

请同学们思考:

美机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我国的主权?

为什么?

王伟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树立寸土必争的领土观念,寸海不让的海洋观念。

加强维护祖国统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三)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谈自己的收获。

出示学习结果自我总结提纲:

(1)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我有什么体会?

(3)我对这节的学习经历有什么感受?

(4)这节课的问题解决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还有别的方法吗?

(5)这节课的学习对我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启迪?

学生对照提纲认真反思。

教师发现学生准备差不多时,要求学生向其他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知识网络:

北半球、东半球

中纬度————位置优越————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陆地面积————国土辽阔————海洋广阔

(世界第三)

领土四端相距远疆界长,邻国多

(四)智能测评

课堂练习是检测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晴雨表”,通过检测及时反馈信息。

1、抢答题

(1)我国南北跨______很广,约_____度,大部分位于____纬度地区,属于____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_____带,没有____带。

(2)我国西部深入_______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_______洋,有众多的_______和______,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下列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

(4)中国是一个()国家

A岛国B大陆国C海陆兼备D半岛国

(5)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约()千米,陆上疆界长约()千米

(6)我国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我国最东端的邻国是();

2、游戏活动:

“海上万里行”航线设计活动,要求学生设计出从渤海到南海的最短航线。

发给每组一张空白的“中国近海图”。

活动要求:

航线需经过我国的6个海上邻国、两大岛屿、两个海峡、一个海湾,把地名标注于地图上。

看哪一组完成的最快最好,待各组完成后将设计成果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五)迁移提高

教师:

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

下面进行演讲比赛,题目是《祖国,我为你自豪》。

学生准备、演讲。

教师评价和鼓励。

通过设置即兴演讲,让学生将本节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锻炼学生的组织材料和演讲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思想情感。

(六)设悬结课

教师播放《大中国》,提出:

我们的国家疆域辽阔,在国家行政管理上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管理的工作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是比较好的。

那么我们国家是如何管理的呢?

请同学们课后调查一下,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析和学习。

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