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7772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大名一中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40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1.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绘画艺术追求水墨画简淡含蓄、形神兼备的风格,追求自然美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这一艺术追求体现的思想源于()

A.道家

B.儒家

C.墨家D.法家

2.春秋晚期,晋国铸邢鼎,孔子认为晋国“失其度矣”;鲁国贵族季氏用了周天子的乐舞,孔子认为这是“僭越”;季氏推行“田赋”(征收土地税),孔子认为这违反了“周公之典”。

孔子一再表示: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以下与材料中孔子思想不符的是

A.反对违反周礼的行为B.捍卫西周的礼乐文明

C.怀旧的保守主义倾向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3.董仲舒在《王道通三》中写道: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

”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

A.宣扬君权神授B.解释天人感应

C.劝君主行仁政D.强调教化民众

4.汉代前的君王从祖先承受君位,至汉朝立国,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就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

后来,适应这一“需要”的是()

A.“民贵君轻”说B.“五德始终”说

C.“知行合一”论D.“君权神授”论

5.宋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心意,有很大胆的见解,虽经典本

身,也有人怀疑。

这一现象表明

A.商品经济勃兴带动文化繁荣B.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

C.民族矛盾尖锐影响学术风气D.程朱理学推动儒学实现复兴

6.在清人赵翼所写的《廿二史札记》中,作者提到“元末殉难者多进士”的现象。

书中描写到:

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朝代,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汉族进士居多。

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

A.少数民族政权元朝灭亡的原因

B.元朝知识分子地位降低的原因

C.理学对读书人的影响

D.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7.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

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

由此可见,李贽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8.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

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明清时期()

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B.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

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D.儒家思想内部出现流派之争

9.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10.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

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

A.看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B.主张实行代议制

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

D.主张恢复君主制

11.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这主要表达了作者

A.歌颂人性的高尚和尊严B.倡导宗教面前人神平等

C.呼唤个人和社会的解放D.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弊病做出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

”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A、宗教改革并没有对天主教会进行改革

B、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C、宗教改革因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

D、宗教改革的目的是脱离罗马天主教皇的管辖

13.孟德斯鸿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

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A.三权分立思想B.人民主权思想

C.天赋人权思想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14.如同自然科学领域有“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发现人类社会也有“三大定律”:

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

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三权分立说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论D.人民主权说

15.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

”这表明卢梭主张

A.维持现有的社会秩序是实现基本人权的前提

B.努力构建社会新秩序是实现基本人权的保障

C.传统社会秩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D.维护现有社会秩序才能维护人权

16.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载:

“(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

得书易,则读书者不甚爱惜。

”其主要原因是()

A.印刷术的发展B.科举制度完善

C.造纸术有突破D.图书成为商品

17.下列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

②千里莺题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18.在文人眼中,书画同源。

明代徐渭的《风鸢图诗》中有“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诗句。

这两句题画诗反映出

A.文人画追求神韵意趣B.明代市井生活丰富

C.现实主义创造手法D.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19.牛顿经典力学创立,当初有科学家认为所有涉及到的物理学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不变的引力和斥力,因而只要把自然现象转化为力就行了。

结果到后来,“力”成了对现象和规律缺乏认识的避难所,把当时无法解释的各种现象都冠以各种不同力的名称。

这一事实表明经典力学的创立(  )

A.对自然科学的影响有得也有失      B.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C.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D.使人类在思想上获得了彻底解放

20.“将人类视为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人类的一切都可以用自然原因来解释,从而结束了基督教所称的人类与上帝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

”该材料评价的是

A.宗教改革B.进化论

C.相对论D.启蒙运动

21.“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这说明

A.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2.1996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到2.1%,为30年来最低水平。

1997年5月,美国失业率已降到4.8%,为1973年以来最低水平。

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3.2%,继续在西方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

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冷战结束,国防开支减少B.政府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

C.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D.没有出现大规模经济危机

23.“近代化”是研究中国历史经常见到的词语。

XX词条对此解释:

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

它包括:

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有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②B.①②C.③④⑤D.①②③⑤

24.按照中国近代思想演变过程排列以下思想主张的顺序()

①“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③“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A.①③②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①

25.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

宣传各种社会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

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B.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

C.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D.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

26.叶德辉评论中

国近代某现象时说:

“欲托孔子以行其术,托尊孔之名,伏伪经之渐。

”该评论针对的是()

A.反对把孔子神化的李贽B.倡导中体西用的洋务派

C.推行改革变法的康有为D.主张尊孔复古的袁世凯

27.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堪称“红色中华第一书”,初版的千余册立即销售一空,又应读者要求于同年9月重版。

至1926年5月,此书已相继印行17版。

这表明当时()

A.中国人由此开始接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

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时代主题D.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

28.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西方文明“举凡政治之所营,教育之所期,文学技术之所风尚,万马奔驰,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

一切虚文空想之无禆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

可见陈独秀鼓吹西方学说的真正目的是()

A、彻底颠覆中国的传统文化

B、促进社会的全面革新和进步

C、实现穷思极解泛文空论的理想

D、把西方文明融入中国儒学文化中

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

“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

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30.孙中山说: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31.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是()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32.“我们就是要好好向世界先进经验学习,不然总是跟在人家后面爬行。

你们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人家是怎样搞的。

长期把自己锁在本乡本土,不与外界交往,闭关自守,只能把我们国家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由此可知,邓小平认为()

A.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外交政策总体上是正确的

B.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历史优越性,应该承认现实

C.中国只有走向市场经济,否则无法实现现代化

D.中国必须坚定走对外开放战略,大胆取长补短

33.某版主在党建论坛上发表了一个关于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讨论帖,很多网友进行了跟帖,其中与主题讨论不相符合的内容是()

A.邓小平理论诞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B.《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是体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著作

C.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社会主义本质”、“一国两制”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3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A.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强调党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

D.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35.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于1999年1月在杭州宣布,当今农业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超级水稻的培育技术将由中国人率选攻破。

这种杂交水稻亩产量超过800公斤,技术难题目前已经基本解决,3~5年内将大面积推广生产,这是世界水稻育种的又一次新的飞跃。

材料反映了()

A.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的更新发展

B.科技发展导致农业商品化的提高

C.技术革命催生了新的产业部门

D.新技术革命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

36.下图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戏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

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

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完成

B.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的推动

D.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高涨

37.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38.20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把“普通人头脑中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钢刀刻下来的”、“内心真实”按着顺序记录下来。

这种主张

A.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追寻B.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特征

C.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D.反映了文学多元化格局下的融合

39.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体现该风格的作品是()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B.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C.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D.萧伯纳的《苹果车》

40.有人评价某一剧作时说:

“看了这些戏,我们我们都感到好笑,忍俊不禁,但在笑声中却隐藏着深深的悲哀与寂寞。

尽管剧情虚妄、台词荒唐,我们不难发现剧中人有些方面跟我们十分相似,而剧中的荒诞现象正是我们不合情理的生活现实的极度夸张。

”对这一剧作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

①剧情虽荒诞不经,但寓意深远

②体现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衰落

③反映了作者对人类处境的焦虑

④现实与传统相互冲突驱使下的精神探索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国势所由强。

故泰西之强强于学,非强于人也。

然则欲与之争强,非徒在枪炮战舰也,强在学中国之学,而又学其所学也。

今之学其学者,不过粗通文字语言,为一己谋衣食,彼自有其精微广大之处,何尝稍涉藩篱?

故善学者必先明本末,而向而言西学。

分而言之,如格致、制造等学,其本也(各国最重格致之学,英国格致会颇多,获益甚大,讲求格致新法者约十万人),语言文字,其末也。

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

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

材料二:

维新派与洋务派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认为西方之所以强大,原因并不只是在于他们在“技器”方面比较先进,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有优良的政治制度,以及自由、民权观念。

因此他们不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同时也提出了制度变革。

——徐克谦《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

材料三: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今且日新月异。

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西学”的主要内容。

你如何理解“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的主张?

(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与洋务派主张的不同之处和实践结果的相似之处。

(6分)

(3)材料三中陈独秀认为中国应如何摆脱“蒙昧时代”?

在学习西方上,与材料一、二相比有何新特点?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近代前期中国思想解放的特点。

(3分)

42、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

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

……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

……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

材料二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中文版第3卷

材料三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

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五四:

未完成的启蒙》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政治追求上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

(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

(6分)

(4)据以上分析,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2分)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前旧有文化而融贯之……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声名文物之邦,中国的孔教甲于万国,西洋只有格致枪炮厉害,学来这点便得……设若议论稍不如此,便被人看做“心醉欧风者流”,要受一世人的唾骂了。

——《毛泽东早期文稿》

材料三:

中国的特点:

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

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

,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材料四:

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

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

——《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主张。

(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毛泽东提出的观点。

在材料三中,毛泽东又提出了怎样的看法?

(3分)

(3)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2分)

(4)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观点的相同点。

(2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1-10ADADBCCADA11--20ABDCBAAAAB21--30ACBDBCBBCD

31--40CDBCABABAD

41.【答案】

(1)“西学”:

西方的先进科技。

理解:

以中国传统伦理纲常作为国家的根本,辅以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

(3分)

(2)不同:

洋务派主张单纯学习西方科技;维新派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和思想观念。

相似:

都没有实现中国的富强,以失败告终。

(6分)

(3)如何摆脱:

科学和人权并重。

新特点:

注重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

(2分)

(4)特点:

学习西方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由器物、制度到思想文化层面),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紧紧相连。

(3分)

42、

(1)原则:

保持和谐关系、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

(4分)

(2)批判对象:

更加公开、猛烈地抨击天主教会,并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

(2分)

政治追求:

追求自由、平等,进而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

(2分)

(3)不同:

西方的思想启蒙重视人的价值和自由权力,而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忽略了人性的解放,更偏重于救亡图存。

(2分)

原因:

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等。

(4分,答出两点即可)

(4)认识:

思想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变化;人文主义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产物。

(2分,言之成理即可)

43.【答案】

(1)主张:

借鉴欧

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模式,吸收世界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与中华民族文化融合,将中华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使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共同发展。

(3分)

(2)观点:

批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错误。

看法: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决定中国不能走合法斗争道路、“城市中心道路”,而应该走“工农武装割据”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分)

(3)观点:

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我们有益的文化知识,反对故步自封,从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2分)

(4)相同点:

根据中国国情,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西结合,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强国道路。

(2分)

 

1.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文学作品的风格,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

饰”、“追求自然美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材料主旨体现的是“顺其自然”,这与道家思想相一致,A项正确;题干“顺其自然”与儒家思想不符,排除B;题干“顺其自然”与墨家思想不符,排除C;题干“顺其自然”与法家思想不符,排除D。

故选A。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作品·风格;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

2.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中的“失其度矣”和“僭越”“这违反了“周公之典””都可以看出孔子是反对违反周礼的,捍卫西周的礼乐文明的,A和B正确。

春秋晚期是社会转型时期,孔子还在维护捍卫周礼,不顺应时代潮流,具有保守主义倾向,C正确。

D项错误,孔子维护的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故本题答案选D项。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

3.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汉代儒学——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

董仲舒从“王”字入手,美化君权,分析君权的神圣,宣扬君主代表上天统治民众,即君权神授,A项符合题意,正确;“天人感应”意指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仁政”,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教化”,排除D。

故选A。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名师点睛】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掌握。

(1)儒家思想是在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