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大讲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7904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素养大讲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健康素养大讲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健康素养大讲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健康素养大讲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健康素养大讲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健康素养大讲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健康素养大讲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健康素养大讲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健康素养大讲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素养大讲议.docx

《健康素养大讲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素养大讲议.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健康素养大讲议.docx

健康素养大讲议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健康66条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25条)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①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情绪乐观、稳定,能保持心理平衡;适应环境变化;乐于工作、热爱生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意志坚强,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遮掩口鼻。

随地吐痰有什么不好?

  随地吐痰是一种不卫生、不文明的行为,痰液中含有病菌,随地吐痰会污染环境,传播疾病。

3.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个方面。

心理平衡包括三个方面:

①.三个快乐:

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行其乐。

②三个正确:

正确对待自已、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

③三个既要:

既要尽心尽力奉献社会,又要尽情品味美好人生,既要在事业上有颗进取心,又要在生活中有颗平常心,既要表益求精于本职工作,又要有多姿多彩的业余生活。

④一日三餐合理安排,适量运动,贵在坚持,重在适度。

4.劳逸结合,成人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睡眠时间不足不利于健康,中学生9小时,小学生10小时,睡眠环境要有清新空气,不要蒙头睡觉;睡眠资势以右侧或仰卧为好;按时睡觉;按时起床;选择舒适的枕头;睡前要心情平稳,避免焦虑或激动,不做剧烈运动。

5.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①吸烟是高血压、冠心病、肺癌、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戒烟一时有困难,每天吸烟应限量,最好不超过5支,并逐渐减少直到彻底戒烟。

②吸烟有害健康,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占全年死亡人数的12%,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

③烟草烟雾中至少含有三种对人体有危险的化学物质:

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物质,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物质。

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的能力。

④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2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2倍。

⑤在国外也有报导:

苏联有一名青年第一次吸烟,吸一支大雪茄烟后死去。

英国一个长期吸烟的40岁的健康男子,因从事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夜吸了14支雪茄和40支香烟,早晨感到难受,经医生抢救无效死去。

法国在一个俱乐部举行一次吸烟比赛,优胜者在他吸了60支纸烟,未来得及领奖即死去,其它参加比赛者都因生命垂危,到医院抢救。

6.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

7.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8.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绿化美化环境,产生氧气。

那么环境污染主要指哪几方面的污染呢?

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

9.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

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采集的血液量一般为200-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献血的年龄为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

10.正常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体温:

正常测腋下温度为摄氏36.4-37.4度之间,超过37.5-38.5度为低热,38.5-39中热,39度以上为高热。

  脉搏:

正常成人每分钟60-100次,少于60次是心动过缓,超过100次心动过速。

  呼吸:

正常成人每分钟14-20次。

(或16-20次/分)

  血压:

正常成人收缩压90-139mm,舒张压60-89mmHg。

①预防高血压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定期体检,测量血压。

②对待高血压应做到四点:

限盐减重,戒类限酒,合理膳食,常炼心宽。

③高血压可导致全身动脉硬化,以及心、脑肾等许多脏器的损害甚至引起中风、心力衰竭,脑底动脉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11.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12.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

13.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14.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接受正规治疗是控制结核病的有效措施,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开窗通风,勤晒被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5.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开始有全身不适、疲倦、食欲减退、低热、盗汗、咳嗽、咯痰等症状,妇女还月经不调等。

如何早期发现结核病?

 咳嗽、咳痰超过三周或有咯血并可伴有发热或胸痛等症状,就有可能得了肺结核病,最好先到专业结核病防治机构作胸部X线和痰结核菌检查诊断。

肺结核病防治三要点是①.接受规范治疗②.重视生活调养

③.防止人际传染

16.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要坚持服药6-8个月。

17.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预防乙肝应做到四点:

①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1-6个月3针全程接种乙肝疫苗②防止血源传播③防止性传播④防止生活接触传播。

家里有了肝炎病人怎么办?

及时治疗。

在家休养者要按时服药。

注意隔离消毒(病人的碗筷要专用,毛巾、衣服要用水煮消毒);关心照顾病人,接触病人后要及时洗手,不吃病人吃剩的食物。

乙型肝炎与甲型肝炎的传染途径有何不同?

甲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染(食物和水)。

乙型肝炎通过血液、唾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尿液等传染。

艾滋病的传播及高危人群?

  艾滋病的传播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艾滋病易感的高危人群是:

性乱者、多性伴者、静脉吸毒者、滥用血液制品的人容易感染艾滋病。

18.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蚊子可以传播疟疾、痢疾、登革热等疾病,苍蝇可以传播霍乱伤寒等疾病,老鼠可以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疾病。

蟑螂可以传播痢疾、伤寒等多种疾病。

19.异常肿块、腔肠出血、体重减轻是癌症重要的早期报警信号。

预防癌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不吸烟、少饮洒,合理的膳食,少糖少盐,坚持体力活动,维持理想体重,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疫苗接种,如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预防肝炎,有助于预防肝癌。

几种易致癌的饮食习惯?

  挑食、偏食,喜吃熏烤油炸食物,喜食热食物,喜食咸鱼、酸菜,常吃高脂肪食物。

20.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将患者的头部后倾,抬高下巴检查呼吸,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手放在胸腔中部按压,在胸腔处有节奏的冲击性按压使患者的胸廓下陷3—5cm。

21.应该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

心里不痛快,就找朋友聊聊,或是看看心理医生。

现代人普遍存在心理问题,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只是往往自已意识不到,我们应该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

22.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23.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24.妥善存放农药和药品等有毒物品,谨防儿童接触。

25.发生创伤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时,应立即包扎止血;对骨折的伤员不应轻易搬动。

保持骨折肢体原位;尽快就近找木板或纸板把骨折肢体固定,急送医院抢救。

大出血时立即包扎,伤员骨折了,搬动的时候要小心。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34条)

26.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饭前便后要洗手。

27.每天刷牙,饭后漱口。

28.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前面13条已讲过

29.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

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吸烟有损害他人健康。

30.少饮酒,不酗酒。

①果经常过量饮酒,对健康有害。

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对肝脏的损害最严重,可引起酒精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

甚至肝癌。

②量饮酒还可使大脑神经系统受损,出现头晕头痛、昏昏欲睡,步态不稳、言语失常、四肢麻木。

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15克。

31.不滥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

这种药长期服用会上瘾,可不要滥用啊。

32.拒绝毒品。

维护健康

33.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34.讲究饮水卫生,注意饮水安全。

35.经常开窗通风。

开窗透气,心旷神怡,阳光的中紫外线能杀多种致病微生物。

通风不好的屋子,会增加病菌,病毒在室内传播的机会。

36.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37.经常食用类、豆类及其制品。

①小朋友喝奶有利于生长发育,老年人喝奶可以减少骨质丢失。

②建议每人每天摄取30—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品。

大豆中含有优质蛋白质,多吃大豆制品可以补充人体蛋白质。

38.膳食要清淡少盐。

碘很容易挥发,烧菜时不要将碘盐直接放入油锅爆炒,尽量在菜烧好即将出锅时加盐。

每人每天不要超过6克盐。

那么食用碘盐有什么好处呢?

  ①预防缺碘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②预防胎儿或儿童发育不良、智力低下(俗称呆小病)。

39.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40.生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

41.不滥用抗生素。

42.饭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

43.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饮食卫生安全

44.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不要吃过期食物,不要吃标识上没有确切生产厂有名称、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口。

45.妇女怀孕后及时去医院体检,孕期体检至少5次,住院分娩。

①一般在怀孕3个月内进行初次早孕检查,以后每4周检查1次,怀孕28周后每2周检查1次,怀孕36周后每周检查1次,直至分娩。

②减轻早孕反应:

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白开水,再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面包、馒头等,稍后再起床,这样可以减轻反应。

46.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月合理添加辅食。

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最好在出生半小时之内就要让孩子吃上初乳,母乳有助于婴儿发育,增强婴儿的免疫能力,孩子出生后的头4个月应给予纯母乳喂养,不需添加辅食,添加辅食应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由细到粗,婴儿6个月后添加辅食,辅助食品大致可分四类:

①米、面等粮食;②鱼.肉、乳、肝、血等动物性蛋白质,大豆制品等优质植物性蛋白质;③.蔬菜和水果;④.油和糖,油以植物油为好。

47.儿童青少年应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与书本距离不小于30厘米,连续读书或者看电视、使用电脑一小时要休息片刻,休息时尽可能向远处眺望,走路看书、躺着看书、行、进的车厢里看书都不好。

48.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习惯。

49.孩子出生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一定要坚持让孩子按计划免疫的规定程序完成预防接种。

50.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51.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病禽要有处理措施,如挖坑深埋。

52.家养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

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或流动清水彻底冲洗伤口,然后用酒精消毒,并尽快到医院或疾病控制中心就医,对伤口作进一步处理,并尽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53.在血吸虫病疫区,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及时预防性服药。

54.食用合格碘盐,预防碘缺乏症。

人体内如果缺少碘就会影响智力发育,还会引起各种碘缺乏病。

坚持食用碘盐能有效预防碘缺乏病。

55.每年做1次健康体检。

可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健康问题和疾病,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56.系安全带(或戴头盔)、不超速、不酒后驾车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57.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

溺水是我国1-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58.安全存放农药,依照说明书使用农药。

59.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

①预防煤气中毒要做到:

尽量避免在室内使用炭火取暖,使用炉灶时要注意通风,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要安装烟筒;②煤气中毒的人会感到头痛、头晕、心慌、眼花、呕吐、四肢无力、口唇樱桃红色、呼吸困难等,严重者会出现昏迷,若得不到及时抢救就会死亡。

③烤火炉使用两个月要清理一次烟筒,以免烟灰堵塞烟筒,影响煤气排出。

三、基本技能(七条)

60.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拔打120急救电话。

61.能看懂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

62.会测量腋下体温。

(腋下体温测量方法:

先将体温计度数甩到35℃以下,再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下最顶后夹紧,10分钟后取出读数)

63.会测量脉搏。

脉搏测量方法:

将食指、中指、无名指指平放于手腕桡动脉搏动处,计一分钟搏动次数后、刚喝过热水,以及情绪激动刚结束体育运动时,测量的准确性都会受到影响,运动后20分钟才可以测量脉搏。

64.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

65.抢救触电者时,不直接接触触电者身体,会首先切断电源。

发现有人触电时要立即关闭电源,也可以用不导电的物体将触电者与电源分开,并且马上紧急呼救。

66.发生火灾时,会隔离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会拨打火警电话119。

2010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