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8417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docx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docx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策划书

第一章项目的概况

一、项目名称: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

二、项目的主管单位:

*县环保局

三、项目的建设性质:

技改扩建

四、项目建设单位:

**养殖场,法人代表:

***。

**养殖场是集饲料加工、生猪自繁自养,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民营企业。

该场已达年生产生猪万头。

连续三年为**市龙头企业。

五、项目建设地点:

**省**市**县**镇***养殖场

六、项目建设年限:

2008年-2010年

七、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1.年出栏生猪6万头;

2.水产养殖100亩;

3.种植园200亩;

4.一座大型沼气工程配套一座有机肥厂和发电厂。

5.发展休闲-科普-农庄旅游

八、项目的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中

(一)固定资产总投资7250万元。

(二)流动资金2750万元。

2.项目资金的来源

项目资金:

固定资产投资部分申请省级开发项目6000万元,自筹1250万元(2008年11月止已投入资金2000万元)。

流动资金2750万元,通过市场运作企业积累滚动供给。

九、项目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完成后1.经测算,生产、销售正常后,年销售收入为13422.1万元。

其中生猪12000万元,水产养殖25万元,种植业1000万元,沼气28万元,有机肥345.6万元,发电23.5万元。

2.带动与幅射10多个乡镇2000户农民走新型养殖之路。

3.将在养殖界刮起旋风,为旅游界开辟新篇章------“养殖场”内休闲-科普-农庄旅游度假。

十、环境保护

本场项目对生猪产生的“三废”,首先通过沼气工程的达标降解,近于“零排放”,养殖场的粪污可以得到全面治理,一年四季无臭味;厌氧发酵后杀灭有毒有害病菌,切断许多寄生虫的生存条件,改善了人、畜生活环境,尤其是减少当地的水源污染;然后变废为宝,为农作物吸收利用;从而达到动物与植物间的良性循环。

也加大了土地的绿色覆盖率,提高了废弃山坡地的利用率,将为全市开创健康养殖的新河,对保护环境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项目的背景、必要性及其意义

一、项目产生的背景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农业的核心问题就是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就要通过农业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的问题。

有的国家为解决能源消耗过大和生态环境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发展代价。

2.2007年9月24日,9月24日农业部副部长高鸿滨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强调指出我国今后逐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3.我场是**市的市级龙头企业,**县的外三元种猪繁肓养殖示范基地,法人又是省级优秀共产党员,省市县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和关注,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并作为全市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的典型大力宣传推广,多次指示:

发展是硬道理,企业只有发展才有出路,发展一定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同时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多层效应,追求自身、社会、生态三方共赢!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伟大的先导邓小平同志指出: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身的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

同样的理由,我场自上规模以来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市场、质量、经营、管理、风险、发展、壮大、环境、排污等等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

以科学为先导,在前进中克服,在发展中解决。

2.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对能源、资源的利用,降低企业在发展中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家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环境保护法》,对于生猪产业发展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严格规定。

无疑地包含了对环境保护与生猪上规模健康养殖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跟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赶上或超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但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成长的中国经济与迅速污染的环境,似乎总以正比例向人们展示着,“发展与污染是双刃剑”吗?

回答是否定的!

作为全市养殖业的领军企业,义不容辞地带头解决发展与污染问题。

获得财富的同时,还自然以清新世界!

3.消费者渴望更多的“绿色健康优质”畜产品。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精神,推动我省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稳定市场供应,满足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全省组织实施“生猪产业发展462计划”其中有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0%。

我场是全县的养殖大户,年出栏数是我镇全年散养数目的总和。

多年来,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培育外三元种猪繁育养殖,强化生猪疫病免疫,遵循自繁自养的原则,推行先进养殖方式方法,加强与高校联系,更多地综合考虑生产方式对资源、环境、消费者的影响,上规模、讲质量健康发展生猪养殖。

三、项目建设的意义

1.对平衡生猪市场有着积极的意义。

生猪业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产业,猪肉的供应事关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民生。

今年的生猪价格持续走高,我省高层已高度重视,敏锐地觉察到我省生猪产业存在深层次的矛盾。

主要有:

生猪养殖与市场供求、种猪繁育能力与生猪生产、疫病防控能力与复杂多变的动物疫情等等。

我场此时扩大良种繁肓与生猪养殖,对缓解生猪市场的压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2.对自身发展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市场就是企业获得财富的“聚宝盆”,目前就是生猪行业最好的市场机遇,抓住机遇,挑战自我,迎面而上,做大做强。

3.实践健康养殖,促进农业资源深层次利用,提高产品质量,有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延长生物食物链条,实现能流、物流的循环多层次利用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原则。

多年来,我市积极探索生物共生的种植、养殖和种养及庭院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探索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有机结合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

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建设模式是最好的模式:

“猪-沼-果-水产”,我场致力实现这个模式,不仅是资源深层次利用,改变产业结构,而且更利于提高生猪的质量,生产出高品质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一体化控制生产流水线,保证食品安全。

4.发挥龙头效应,展示典范成果,带动农民致富,增加社会效益。

“三农”问题是我国的主要问题,农民的增收,历年来是领导一直考虑的问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了,农民的钱袋子是否鼓起来了,农民的致富本领是否强了,农民的奋斗方向是否准了……我场企业法人首先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是顺应改革浪潮先富裕起来的,是农民兄弟创业成功典范,“富我一个不算富,更多的兄弟富了才算富!

”穷苦出身,让他深知农民创业“三缺”:

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二小一难”:

胆子小、步子小、销售难。

然后是一位省级优秀共产党员,市级龙头企业的法人,深知肩膀上的责任,一直以来胸怀“三农”,关注“三农”,带领农民向土地要财富,向市场要财富。

始终记住一句话: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场的发展方向、发展状况、发展模式就是农民活生生的教科书。

第三章项目承建单位基本情况

一、单位人员状况

1.单位名称

***养殖场

2.单位性质

民营企业。

3.法人代表

法人代表**,为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党和各级政府给了很多荣誉,先后获得“省***”、“省***”、“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优秀诚信个体工商户”、“**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人员状况

本场现有加工、饲养、管理人员25人,其中大学学历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人。

二、固定资产状况

1.**养殖场是集饲料加工、生猪自繁自养,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民营企业。

目前养殖原种和二元母猪1000头,法国大约克、美国杜洛克、丹麦长白种公猪20头,年出栏外三元商品猪1.5万头以上,饲料加工厂现年加工能力15000吨。

2007年实现资产总值6095万元。

2.现有建筑设施与配套仪器设备状况

全场占地面积100亩。

其中猪舍占地50亩,饲料加工厂占地10亩,一间较为简陋的疫病治疗室,配置疫病诊疗仪器30套。

三、专业技术管理

本场的科技力量雄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很强,主要科技人员正在研发良种猪配套繁育技术及其产业化配套技术。

与中科院、、农大建立稳定的技术依托关系,是农大的科技示范基地。

四、产业化经营和产品销售状况

本场在发展之初就对周围村民进行扶持指导,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对本镇、本县及周围区县养殖户从三个方面进行扶持订单收购玉米、生猪放养与回收、蛋鸡放养与回收。

从苗种引进到销售及各阶段技术全程跟踪服务,扶持养殖资金达70多万元,辐射6个乡镇16个行政村,年受惠农户达250多家,直接受益近900万元。

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

具备年收购玉米10000吨、菜粕500吨的能力。

2005年与上海总公司肉食品公司签订了生猪产销合同协议,每年生产的商品猪,全部提供给上海,进入上海农工商超市。

总之,本场是**市最大规模的生猪养殖企业。

其设备先进、饲料配方科学、市场营销稳定、经营科学灵活,是典型的农业化民营科技龙头企业,在全省也是屈指可数的明星企业。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条件

一、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省**县**镇**村,是场址的延伸。

养殖小区建设在荒山坡地上,属于非居民区,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区位优势、自然条件、人文关系。

县、镇、村领导和当地群众都非常支持本场的发展。

二、地理位置、气候等区域环境及水电资源

**县是全国农业生态示范县,独具区域优势和地理环境,**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位于县城5公里,有着丰富的玉米、糠皮生猪原材料资源。

这里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

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平均年降水量1670毫米,最高可达2708毫米,年平均气温15-16度,无霜期236天,适宜多种生物生长。

地下水地表水储备丰富,绕建设小区环行有一来自**源的**水渠。

电力由**变电所输送。

三、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

项目建设单位具有20年养殖经验,扎实的养殖基础,先进的管理技术水平,完善的市场运营机制,标准的规模场管理,强大的市场带动能力,和睦的群众关系。

四、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倾情指导。

本场科技含量高、规模大、效益佳,是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农民致富的成功典范,是全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现场指导,因而多次获得省市县的嘉奖,县委、县政府多次鼓励,要把**做大做强,如期完成项目,为全县及全市实践健康养殖开创新局面,引领和培养新型农民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章项目的实施

一、项目建成后的总体布局

全场场区大致的格局是“两山一平地”,总面积520亩。

分9个区:

原山坡地(),东面①商品猪场区,中间是②生活区,西面③饲料加工区;新山坡地坡顶④种猪舍区,⑤疫病控制实验室,其余空地栽种林木,新山坡地与平地的过度地带水产养殖区,修⑥一座中型水库,中间平坦地带边缘排污净化区建⑦一座大型沼气池,平坦地⑧经果林区栽种植物,其余部分栽种林木,中间⑨新场区大门及围墙及科普长廊和旅游接待点。

具体如下:

1.①和④160亩作为商品猪区和种猪舍区,能繁母猪原种储备达1000头,二元母猪储备2000头,年生产生猪80000头,二元母猪10000头。

原种公猪储备60头。

2.③饲料加工区10亩,年加工能力30000吨。

3.⑤疫病控制实验室,可以对抗体、抗源进行检测,细菌分离,药敏实验等。

4.⑦一座大型沼气池。

沉沙池规格50立方米,水解酸化池200立方米,调节计量池100立方米,日处理123。

9吨排污物,日产沼气960立方米的USR厌氧反应器2座,沼液贮存池600立方米,容积600立方米的贮气柜1座及阻火设施,锅炉房60平方米,功率60KWH的沼气发电设备1套,有机肥加工厂1900平方米,配套附属工程及相关仪器设备。

年产沼气35万立方米,年沼气发电47万KWH,年产有机肥4320吨,年产沼液肥2万立方米。

5.⑥一座中型水库100亩,养殖兼蓄水;水产品产量25吨。

6.⑧作为经果林区200亩,栽种高品质猕猴桃,产量将达到10000吨。

7.⑨新场区大门及围墙及科普长廊和旅游接待点

二、项目的技术标准、方案和工艺流程

(一)标准

1.项目建设按照总体设计方案统一规划、统一建造、统一饲养、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组织实施。

2.养殖区的建设

商品猪区和种猪区统称养殖区。

根据**县人民政府政办**号文件《关于印发**县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我场对养殖小区进一步做好生猪养殖的生态环境工作,按照《动物防疫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省地方标准DB34等规定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建设养殖小区有利于通过统一方式组织生产和销售,推行标准化养殖,有效地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杜绝滥用药物及添加物,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对畜产品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

3.种植区建设

**及间种樟树以及各绿化林木统称种植区。

按照树种间优势互补、病害相克的原则,进行选种、栽种。

零污染排放的处理水进行浇灌。

4.水产养殖区建设

水库与龙虾养殖沟统称水产养殖区。

按照**省对龙虾规范养殖的技术标准进行建设,充分利用我场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下脚料。

5.饲料区建设

国家鼓励企业积极采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6.沼气区建设

采用USR厌氧消化器和发酵工艺属国内先进技术,采取进中温发酵,有机质降解速度快,去除率和产气率较高。

COD去除率达80%以上,产气率达1:

1。

全系统实现污水零排放,符合生态要求。

7.科普长廊和旅游接待点建设

经环保部门测评后达到人畜适居的环境后,在种植区内开发旅游,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巧夺天工的人工设计,治理“三废”技术的科学运用,(“废水”通过沼气工程,“废污”干物质通过有机肥厂,“废气”通过微生物),种植农作物吸收利用,形成动植物间的良性循环。

从“生猪”“***”“特种水产品”养殖种植现场展示,到相关科学知识的传播入手,开辟科技长廊。

(二)实施方案及工艺流程

项目实施的时间:

2008-2010年,建设时间为三年。

2008年完成:

项目建设的准予,扩建饲料加工厂厂房与大型机器设备引进与安装。

2009年完成:

用地的征用与整形,疾病控制中心的土建工程,猪舍的基建(外部设施的安装),饲料加工厂设施的完善;大型沼气工程起动。

2010年完成:

水电设施的配套安装;疾病控制中心设备的添置;大型沼气工程有机肥厂和发电厂,种猪的选择与引进;各项工作人员的招聘与培训;小区的外围及科普长廊和旅游接待点建设;各项工作全面起动,完善与修改各项工程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第六章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一、项目扩建投资规模

1.项目总投资1.0亿元

2.扩建面积420亩

二、项目的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中

(一)固定资产总投资7250万元。

其中土地700万元;疾病控制实验室200万元;扩建生猪场房及设施1500万元;经果林地基础设施(储物保鲜等)580万元;水库、虾池基础设施170万元;沼气池建设350万元;有机肥厂120万元;发电厂70万元;扩建饲料厂房180万元;围墙150万元;及场内水电道路基础设施170万元;旅游基础设施100万元;引种原种公母猪2730万元;---及其它种苗230万元

(二)流动资金2750万元。

2.项目资金的来源

项目资金:

固定资产投资部分申请省级开发项目6000万元,自筹1250万元(2008年11月止已投入资金2000万元)。

流动资金2750万元,通过市场运作企业积累滚动供给。

三、项目收益

项目建成后,经测算,生产、销售正常后,年销售收入为13422.1万元。

其中

1.本场年出栏生6万头,按每头销售2000元计算,销售收入12000万元。

2.本场***年产1000吨,按每公斤10元计算,销售收入1000万元。

3.水产养殖25吨,按水产品每公斤10元计算,销售收入25万元。

4.产沼气35万立方米,按每立方米0.8元计算,销售收入28万元。

5.生产有机肥2300吨,按每吨1600元计算,销售收入345.6万元。

6.发电每年47万度,按每度0.5元计23.5万元。

7.旅游开发效益

8.推广10000头二元母猪和20000万头外三元仔猪。

 

第七章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

一、环境影响

据测算一个应用传统养殖技术和管理存栏的万头商品猪场,日排放粪尿、污水量达100多吨,相当于1个5-8万人城镇生活废弃物排放量。

猪场排放的污水化学需氧量(COD)、5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悬浮固体物(SS)分别超过国家标准的53倍、76倍和14倍。

部分猪场污水不经处理,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营养素的富集,破坏土壤植被生存。

同时猪场恶臭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和大气污染。

本场项目首先通过沼气工程的达标降解,近于“零排放”,养殖场的粪污可以得到全面治理,一年四季无臭味;厌氧发酵后杀灭有毒有害病菌,切断许多寄生虫的生存条件,改善了人、畜生活环境,尤其是减少当地的水源污染;然后变废为宝1.将沼渣、沼液用于栽培高档植物及其它绿色植物,2.将生产中的高蛋白质物质消毒之后用于龙虾喂养。

3.延长生物食物链条,实现能流、物流的循环多层次利用,通过沼气降解、植物的循环多层次利用,将有着很好的环境效益,还环境以清新,还环境以原本。

二、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完成后,将

1。

在生猪养殖界刮起旋风,为旅游界开辟新篇章------“养殖场”内旅游度假。

让人们在休闲娱乐中感,在休闲中学习种植和养殖的科学知识,特别对中小学生了解农业,意义非常深远。

2。

在原推广畜、禽养殖技术基础上,再完成并推广先进种、养殖技术3项,1.优质***种植技术2.生态法生猪养殖技术3.引进与推广2个以上新品种;

3。

直接或间接解决2000人口的就业,人均可增加收入五到七千元;

4。

疾病控制中心的起动,将***市所有养殖户带来福音;

5。

项目实施后,通过龙头效应,推广10000头二元种猪和20000头外三元仔猪,将带动周围10多个乡镇2000余户农民走向高标准,生态综合规模化养殖场致富路,培养和造就一批技能全面、技术先进的新型农民,直接接受企业服务农户1000户,将是现有直接服务对象的2倍;

6。

促进了环保持事业的发展,为广大公众树立了生态保护意识;

7。

循环多层利用资源,保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今后的无害化生产。

 

第八章技术保障

本场的科技力量雄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很强,主要科技人员正在研发良种猪配套繁育技术及其产业化配套技术。

长年与中科院、武汉农大、**农大建立稳定的技术依托关系。

本场现有加工、饲养、管理人员25人,其中大学学历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人。

参与我场项目主要技术人员名单

姓名

性别

服务处所

技术职称

项目责任

养殖场

企业法人

项目实施责任人

项目技术总顾问

项目技术顾问

农大

高级兽医师

项目技术总监

畜牧局

高级畜牧师

项目技术责任人

畜牧局

高级畜牧师

项目技术责任人

畜牧局

高级兽医师

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养殖场

项目技术实施人

养殖场

项目实施人

第九章项目可行性综合结论与建议

我场实施这个项目有其外部形势的需要,也有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一句话:

大形势,大发展,经济、社会、生态三方共赢。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项目与时俱进,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和前瞻性。

符合国家“三农”政策,也是《**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意见的实施意见》(****号)中提出的“推动我省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稳定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项目的具体实施,将彻底改变我场的养殖环境,实现畜产品的安全生产,从根本上完善我场的产品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消费者对“健康优质”畜产品的需要。

国内的健康养殖主要是以“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的形式体现的,项目的实施也将为今后国家倡导健康养殖开创新河,对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做出有效力地示范带动,对休闲旅游开辟新思路,做出新文章,对养殖场今后发展品开辟新思维,创造新的附加效益。

建议纳入政府组织实施的“农业经济循环”类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