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87704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98 大小:33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98页
亲,该文档总共1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19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

第一章

2015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要点:

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活动的产生,教育学史上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即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

他提出了“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

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生来就具备一种由遗传而得的潜在的教育能力,从而使后代能持续地繁衍下去。

生物起源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并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在原始社会,儿童通过观察成年人采集、狩猎、编织等活动,不断模仿成年人干活,积累生活经验,从而习得了各种生存技能。

心理起源说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批判了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否认教育的社会性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年长一代为了延续种族的生产、生活,有目的地把生产技能、技巧以及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教育就是在这种经验传递中产生的。

人在社会中生活,就要在共同的行为规范中行动,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表达意义和情感的语言产生并发展,人类的大脑、四肢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和协调性不断增强。

所以,劳动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也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没有教育。

教育起源于劳动,依赖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

  同步训练

  1.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沛西•能

  C.达尔文

  D.赫尔巴特

  【答案】A

  【解析】心理起源说的基本观点为: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代表人物为孟禄。

他在《教育史教科书》中写道:

“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教育的发展。

”故正确答案为A。

  2.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答案】C。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而且存在于动物界。

  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影响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身心等方面发展变化的人,它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引导年轻一代,尤其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领路人。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都是教育者。

孩子入学之后,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学校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则成为主要的教育者。

教育者以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其通过教育活动传承人类文明的精髓,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象征。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就是在教育活动中学习、接受教育的人,是教育的对象,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接受各种成人教育的学生。

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不断地把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从而使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思想与品德得到发展和提高。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因而其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所获得的知识和所发展的能力的程度以及学习的效果。

  3.教育措施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者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主要包括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以及教育环境等。

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教育的内容是不相同的,随着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内容也会有所变化。

教育手段指的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既包括教育者教的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活动中运用的一些物质器具等,如教师教具、试验设备、教育辅助材料等。

  4.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两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存在于同一教育实践活动中,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

同时,二者又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在教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学习过程中,受教育者又是活动的主体。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教育内容,共同的活动目的――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同步训练

  1.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措施

  【答案】A。

解析: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2.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下列不属于教育内容的是()

  A.教科书

  B.试验设备

  C.教学参考书

  D.电视影像资料

  【答案】B。

解析: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主要包括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以及教育环境等。

教育手段指的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既包括教育者教的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活动中运用的一些物质器具等,如教师教具、试验设备、教育辅助材料等。

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

  现代学制从性质上看,分为资本主义学制和社会主义学制两种。

由于各国、各地区的情况不同,影响学制建立的因素存在差异,到20世纪初,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类型的学制。

  1、西欧双轨制

  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这种学制。

这种学制是古代等级特权在学制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结果。

一轨为非群众性的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学校多从古代学校发展而来,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学术性很强,学生学习可升到天学以上,属学术性的一轨。

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的新学校,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基础教育之后,便升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从事劳动生产的技术,属生产性的一轨。

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

这种学制显然不利于教育普及。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特权阶层的削弱,较高的学术性一轨已逐渐向劳动人民子女开放,但普通劳动者子女入学的仍然不多,原因在于这类学校学费昂贵,非劳动人民子女能承受。

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因免费或接受资助而得以入学。

但这种学制的学术性一轨的学术水平较高,像牛津、剑桥大学等就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

  2、美国的单轨制

  美国的现代学制最初也是双轨制,但是美国的历史发展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没有像英国皇室那样的特权阶层,在这样的历史传统下,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群众性的新学校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形成了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

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其特点是教育参差不齐,同级学校教学质量相差较大,许多学校的水平不高。

  3、苏联型学制

  帝俄时期学制是双轨制。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后,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制定了单轨制学制。

但这种学制又与美国的单轨制不同。

首先,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学制。

其次,它吸收了西欧双轨制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如职业技术学校单独设立。

再次,这种学制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

这种学制既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又使学术性保持较高水平。

但由于课时多、课程复杂,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必须统一,致使教学不够灵活,特别是地域性较强的课程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同步练习

  双轨制在(  )表现得非常典型。

  A.美国

  B.英国

  C.苏联

  D.中国

  【答案】B。

解析:

英国实行双轨制,美国实行单轨学制,苏联与中国为分支型学制。

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校”等,形成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

但由于古代学校教育不发达,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具有完整体系的学制是以现代学制的出现为标志。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比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晚,到清朝末年才出现。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冲击下,清政府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不得不对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进行改良,采取了“废科举、兴学堂”的措施。

  l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

虽然该学制未能实行,但从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

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需要21年,至通儒院需要26年。

  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于1912年对学制进行了修订,称为“壬子癸丑学制”,次年又陆续颁布了一些学校令,综合起来就构成了“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对旧学制的改动不大。

  1922年,由当时留美派主持的教育联合会,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制定、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

这个学制从小学到大学比癸卯学制缩短了5年,为16年,并在小学实行四二分段,这一改革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十分有利,后虽几经修改,但都没有重大变动,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同步训练

  1.近代由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是( )。

  A.壬子癸丑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学制”

  【答案】B。

解析: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等人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于l904年1月颁布执行,时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

  2.1902年官学大臣张百熙拟定了()

  A.《强迫教育章程》

  B.《奏定学堂章程》

  C.《京师大学堂章程》

  D.《钦定学堂章程》

  【答案】D。

解析:

1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

虽然该学制未能实行,但从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考察社会物质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时所提出的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思想是:

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

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而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

  

(1)指人的物质生产、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2)指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

  (3)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4)指人的自由发展。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教育目的确定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对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确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方面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都曾提出过应使人的体力、智力和道德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问题。

但是他们的论述都是脱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只是从“神的意志”或“人的本性”出发来说明和解释人的发展。

到了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人也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没有从根本上说清人的发展与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条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为考察和说明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的方法论。

它要求在规定人的发展的同时,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

人的发展“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用这种科学的人的发展观作指导,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人的发展的社会必要性和社会制约性,在确立和实现教育目的中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从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大工业生产发展对人的影响中,看到了“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坚持全面发展的方向,丰富培养人的素质,更好地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同步训练

  1.确定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凯洛夫的《教育学》

  B.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答案】D。

解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和理论上的依据。

  2.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D。

解析:

略。

  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

  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C.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D.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

  【答案】A。

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虽然存在一定的发展差异,但是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的总体趋势上却具有一些共性的、本质的规律和特征。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掌握儿童、青少年的习性,顺利地开展教育工作,就一定要了解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主要包括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和不均衡性。

  1.顺序性

  从出生到成人,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从生理方面来看,身体的发展基本是按照“从头部向下肢”、“从中心部位向边缘方向”发展的过程。

从心理角度来看,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记忆也是由无意义的机械记忆过渡到有意义记忆阶段的。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也认为,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阶段向前发展的,因而人的认知包括前后相继的四个阶段,即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所以,教育者一定要注意个体发展的顺序性,不能“揠苗助长”、急功近利。

  2.阶段性

  个体身心的发展是连续的,但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呈现出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

各个阶段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发展矛盾,具有不同的发展任务。

现代心理学把人的一生概括为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等几个阶段。

相邻两个阶段个体的发展具有过渡性,但每两个阶段在生理、心理和行为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3.差异性

  人的发展的差异性是指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性。

有的儿童身心的某些方面很早就发展起来,但有的儿童比较“晚熟”,需要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

这种差异性就表现为不同儿童在同一方面发展速度和水平的差异。

此外,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还表现在单个个体不同方面发展的差异性。

因此,教育者一定要尊重和理解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发展差异,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的成长。

  4.不均衡性

  个体的身心发展也具有不均衡的特征,其一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不均衡发展,比如智力的发展就表现出不均衡性,出生后的几年发展很快,随后发展减缓;其二是指不同方面的不均衡发展,如心理方面的感知觉发展较早,然后是思维能力的发展,情感的成熟就比较晚。

  5.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来得到部分的补偿。

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来补偿视力方面的缺陷。

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协调并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继续发展。

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那么即便是不太严重的疾病或磨难也会把他击倒。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藏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同步训练

  1.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

“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答案】C。

解析:

因材施教就是指针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教育,它反映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2.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答案】B。

解析:

略。

第二章

课程的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根据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两种类型。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指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

它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

其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强调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

  2.经验课程

  经验课程亦称“活动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经验课程以开发与培育主体内在的、内发的价值为目标,旨在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

学生的兴趣、动机、经验是经验课程的基本内容。

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感受。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两种类型。

  1.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体系严密、逻辑清晰的学科知识。

  2.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指将源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课程内容以一定的方式与一个主题、问题或源于真实世界的情境联系起来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掌握综合性知识并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不同,可以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种类型。

  1.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是指由国家统一组织开发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课程。

它具有统一规定性和强制性的特征,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2.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指由地方组织开发并在本地实施的课程,即由地方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在关注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传统,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直接反映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自主开发并实施、管理的课程。

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3.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主开发并在本校实施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根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同,可以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类型。

  1.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某一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主要是指同一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历而开发的课程。

必修课程还可分为国家规定必修课程、地方规定必修课程和校定必修课程等。

其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必修课程的根本特征是强制性,它是社会或机构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2.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指在某一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

它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允许个人选择,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五、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内或教育机构中用正式文件颁布而提供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表现为课程方案中明确列出和专门要求的课程。

  2.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则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样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本质区别在于:

显性课程是指有明确目标要求的,公开性的,并为所有课程主体所意识到的课程,即一般意义上的课程。

而隐性课程则是在学校环境中伴随着显性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而产生的,可能对学习者产生实际影响而又不为某一(几个)课程主体(开发者、实施者、学习者)所意识的教育因素。

  同步训练

  1.在我国新的课程结构中,高中阶段以( )为主。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D.选修课程

  【答案】B。

解析:

在我国新的课程结构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2.学校课程通常以()的形式出现。

  A.选修课程

  B.必修课程

  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

  【答案】A。

解析:

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行决定的,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3.下列不属于综合课程的形式的是()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学科课程

  D.核心课程

  【答案】C。

解析: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都是综合课程的形式,隶属综合课程,只不过综合的程度以及设计的思路略有差异。

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学科中心课程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是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它源于中国古代的“六,艺”和西方的“七艺”。

后来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百科全书式的学科课程,德国的赫尔巴特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设置不同的学科课程,英国的社会学家、教育家斯宾塞从“教育是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