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9404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docx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知识应知应会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相关知识试题(人知人会)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

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

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皮用品,避免接触病人的体液和非完整的皮肤;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节;预防锐器伤;正确处理医疗废物;清洁消毒环境和呼吸道设备。

2、标准预防基本特点是什么?

其基本特点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向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3.什么是保护性隔离措施?

保护性隔离措施:

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

4.什么是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院内感染。

5.二级医院的感染率,Ⅰ类切口感染率的标准各是多少?

感染率≤8%,Ⅰ类切口感染率一般性手术≤0.5%;疝修补术≤3.25%;心脏间隔修补术≤3%;椎管手术≤1.5%;髋关节置换术≤0.5%;动脉支架封堵术≤6.25%。

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

6.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分别是多少?

1)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2)医院感染现患率≤10%。

3)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7.什么是医源性感染

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8.什么是高效消毒剂

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致病性芽孢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

9.什么是高度危险性物品

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

10.什么是终末消毒

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11什么是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12.什么是暂居菌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13.什么是飞沫传播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14.什么是医疗废物

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15.戊二醛浓度为多少?

达到灭菌需浸泡多少时间?

2%,容器加盖浸没10h。

16.院感的三级管理组织的结构是怎样的?

院感委员会,院感管理科,科室感染小组。

17.什么叫手卫生?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什么原则?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指征?

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的方法?

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

17.1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handwashing: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handrubbing: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surgicalhandantisepsis: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17.2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7.3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17.2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17.4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17.5医务人员洗手方法,见附录A。

附录A: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

A.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A.2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A.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A.3.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见图A.1。

A.3.2手心对于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2。

A.3.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见图A.3。

A.3.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4。

A.3.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5。

A.3.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6。

A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17.6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方法:

a)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b)严格按照附录A医务人员洗手方法A.3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

c)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17.7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a)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18.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

督促本科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3)发现医院感染病例督促经管医生及时报告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

(4)监测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5)每季组织一次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并做好记录。

(6)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每月将平时质控结果上交至医院感染管理科。

(7)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8)还应承担上级赋予的其他职责。

19.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20.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肺炎和梅毒等血源性传染病感染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以及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或者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而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

2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

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在发生科室完成):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0.5%碘伏、75%的酒精消毒伤口,必要时进行包扎。

被接触的黏膜,应当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

4)追踪血清学病毒抗原、抗体检测;

5)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和填写职业暴露情况登记表,

6)同时报告院感科,接受咨询和随访。

必要时到感染性疾病科找专职医生就诊和咨询。

22.《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当出现什么情形时,医院应当于1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3.《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当出现何种情形时,医院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24.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制度

l.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科室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如确认医院感染暴发,则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讨论,从控制感染传播范围,降低感染造成危害出发,制定全面调查、隔离、控制及治疗措施,分别由院感科、医务科及护理部分头协调行动,落实到位。

3.积极查找感染源及引起感染的可能因素,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同时配合卫生局及疾控中心对感染病人周围环境等进行必要的流行病学调查。

4.及时隔离病人,必要时隔离密切接触者及高危人员,按照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进行消毒处理,积极治疗感染病人,认真做好医护人员自身防护,避免感染的继续蔓延。

5.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期间,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小组每天汇总处置结果及进展情况并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随时对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并确保各项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遇有本院力量或设备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请院外有关专家或部门指导以协助控制疫情。

6.在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期间遇到的其他问题如设备、药剂、消毒药械等问题相关科室要认真配合,协助解决。

7.暴发流行控制后必须全面回顾总结整个医院感染暴发经过,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并进行整改。

8.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有关规定采取控制措施。

临床科室短期内发现3例临床症候群相似,并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3例及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25.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图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短期内发现某科3例及以上患者分离出药敏结果相似的同一种病原体时

报告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科

院感科组织调查、证实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

报告

报告

主管院长

院长、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

26.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控制流程

检验科发现一周内同一病区发现3例同种同源病原菌感染

报报告

启动标准

院感科相关科室

主任、护士长

预防措施

1.洗手

2.对病患采取接触隔离

3.对环境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医务科

流行病学调查

1.调查病史,确定社区感染或医院感染

2.环境、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病人感染部位进行微生物监测

3.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简介

分管院长

 

收集数据,分析原因

递交有关专家,提出改进对策

 

27.什么叫多重耐药菌,如何防控?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简答):

1、实施晨会交班;

2、病人给予单间隔离或床旁隔离;

3、病房、床旁、病人一览表贴蓝色接触隔离标识;

4、合理应用抗生素;

5、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手卫生规范;

6、医疗器械专人专用及时清洁消毒;

7、病人周边物品和环境每日清洁消毒;

8、病人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9、医务人员相对固定‘

10、诊疗和护理病人尽量安排在最后;

11、转诊病人之前通知接诊科室。

详答;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1.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

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2.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

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3.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医疗机构要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做好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

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五)、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检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感染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

28、呼吸机相关肺炎定义:

启动呼吸机控制呼吸≥24小时后发生的感染性肺炎,包括撤停呼吸杨和拔除人工气道导管后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策略:

1、降低口咽部和上消化道细菌定植:

1)经常口腔卫生:

每2-6小时,用0.1-0.2%洗必泰冲洗2)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3)通气时间较长的病人避免鼻腔插管。

2、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

1)半卧位:

预防与胃管给食有关的吸入,如果无反指征,将头部的床摇高形成30-45度角。

2)经常校正鼻饲管位子;3)调整进食速度和量以免反流;4)使用超过幽门的鼻饲管如鼻十二指肠、空肠管;4)使用特殊的ETT管,能进行声门下吸引。

3、保护胃粘膜的特性

4、减少外源性污染。

29、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

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集束策略:

1、留置导管术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

2、洗必泰皮肤消毒

3、尽量使用锁骨下静脉部位穿刺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则

5、每天评估是否需要继续留置导管

30、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

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临床诊断: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留置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

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集束策略:

1、具备置入尿管的适应征。

2、只要允许,应尽早拔出尿管

3、确保受培训的人员进行插管操作和导管的护理

4、使用无菌技术和无菌设备进行插管操作:

插管前后手卫生;使用无菌手套,无菌布、无菌棉球、使用抗菌剂或无菌溶液擦拭尿道周围,专人专用润滑剂;选择恰当的密闭式导管。

5、无菌插入后,确保导尿系统的密闭通畅:

如果无菌操作时出现污染、或者系统出现断裂、泄漏,应及时更换导管和集尿系统;确定装置和接口的密闭性;无菌采取标本。

31、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定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1.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1)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2)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

(3)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Ⅱ度、Ⅲ度烧伤创面。

2.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

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

同时累及切口浅部组织和深部组织的感染归为切口深部组织感染;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腔隙感染,无须再次手术归为深部组织感染。

3.器官/腔隙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2)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的证据

32、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

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增补)

1.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2.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

3.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

4.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

5.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

6.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种。

33、分级防护包括哪些?

如何防护?

1、一般防护:

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2、一级防护:

选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留观室、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和防护。

34、什么叫空气净化?

不同情况下空气净化有何种方法?

空气净化aircleaning:

是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等使其达到无害化的技术或方法。

25.1有人情况下可选用下列方法:

a)普通病房首选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良,宜采取机械通风;

b)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c)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或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器;

d)空气洁净技术;

e)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对人体健康无损害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

25.2无人情况下可采用以下方法:

a)可选用7.1的空气净化方法;

b)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c)化学消毒;

d)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适宜于超低容量喷雾消毒的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25.3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所处场所可选用以下方法:

a)受客观条件限制的医院可采用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宜采用机械排风;

b)负压隔离病房;

c)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d)使用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净化设备,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25.4普通患者出院或死亡后病室可选用以下方法:

a)通风;

h)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c)使用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叮批件的空气净化设备,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25.5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出院或死亡后病室可选用以下方法:

a)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b)化学消毒;

c)使用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净化设备,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35、常见多重耐药菌是什么?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36.什么叫隔离?

隔离是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二、填空题

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于2003年12月颁布实施。

2、100病床以上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3、感染知识培训,新上岗人员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学时,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年不少于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