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9873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单元 第7讲 《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docx

第三单元第7讲《分数除法》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苏教版

【学霸笔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或通过画线段图进一步探索、体会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2、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反思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

注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学会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方面、情感与态度方面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知识汇总】

知识点1:

分数除法

1、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2、 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计算:

可以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但一般是遇到除以一个数,把它改写成乘这个数的倒数来计算。

【转化成分数的连乘来计算】

3、 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 分数除法的意义: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也可以直接用除法。

 注:

在单位换算中,要弄清需要换算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典例1:

分数除法】(2019•怀化模拟)一个数的是35,这个数是多少?

列式是(  )

A.35×B.35÷C.÷35

【思路引导】把这个数看成单位“1”,35是这个数的,要求这个数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完整解答】35÷=63;

答:

这个数是63.

故选:

B.

【典例2:

分数除法实际应用】(2018秋•路南区期中)小明时行了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1千米需要  时,每时行  千米.

【思路引导】

(1)求行1千米需要多少时,用“÷”,解答即可;

(2)求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即速度,根据:

速度=路程÷时间,即可解答.

【完整解答】

(1)=×=(时);

(2)=×5=(千米);

答:

行1千米需要时,每时行千米;

故答案为:

,.

知识点2:

认识比

1、 比的意义: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2、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a:

b=a÷b=

(b≠0)

3、 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叫比值。

 注:

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不带单位名称。

4、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5、 最简整数比:

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也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除了1意外没有其它公因数。

6、 化简:

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对比进行化简,方法:

先把比的前、后项变成整数,再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注:

化简比和求比值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意义不同,方法不同,结果不同】

7、 按比例分配问题:

将一个数量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几个部分,求每个部分是多少,这类问题称为按比例分配问题。

解决方法:

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

【典例3: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018秋•博兴县期末)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比值扩大到原来的9倍,比的后项应(  )

A.扩大到原来的3倍B.缩小到原来的

C.缩小到原来的

【思路引导】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如果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3倍,要使比值扩大到原来的9倍,那么比的后项就缩小到原来的.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3÷9=

答:

比的后项应缩小到原来的.

故选:

B.

【典例4:

按比例分配问题】(2020•巴中)小红有120张邮票,小明有104张邮票,小明给小红多少张邮票后,小红与小明的邮票张数之比为9:

5?

【思路引导】先求出两人邮票的总张数,然后把总张数按照9:

5的比例进行分配,求出后来小红的张数,再用后来小红的张数减去原来小红的张数,就是小明需要给小红的张数.

【完整解答】9+5=14(份);

(120+104)×

=224×

=144(张);

144﹣120=24(张)

答:

小明给小红24张邮票后,小红与小明的邮票数之比为9:

5.

知识点3: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 运算顺序: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2、 运算律:

加法的交换律:

a+b=b+a

               加法的结合律:

(a+b)+c=a+(b+c) 

               乘法的交换律:

a×b=b×a

               乘法的结合律:

(a×b)×c=a×(b×c)

               乘法的分配律:

(a+b)×c=a×c+b×c

知识点3: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题:

(1) 总数与部分数相比较的问题:

【分数乘法、减法】

一般解题方法:

先求出未知的部分数,再用总数减部分数等于另一部分数。

(2) 已知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量是多少的问题:

【分数乘法、加减法】

一般解题方法:

先求出多(或少)的部分,再用加法或减法求出结果。

注:

对于题中出现的带单位与不带单位的分数,要注意它们的意义不一样。

【典例5: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2019•衡阳模拟)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题时,把除以误看作乘,这样得到的结果是,正确的商是多少?

【思路引导】先用错误的结果除以错误的因数求出被除数,然后用被除数除以正确的除数,求出商即可.

【完整解答】

=××

=24

答:

正确的商是24.

1.(2020•徐州)小亮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第二天看了42页,这时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的比是2:

3.这本故事书共有(  )页.

A.180B.105C.70D.63

2.(2019•怀化模拟)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就是把这个数(  )

A.缩小4倍B.扩大4倍C.缩小

3.(2018秋•大港区期中)在下面的横线里填上“>”、“<”或“=”.

÷5  ;÷  ×;×  ÷;6÷  15.

4.(2020•林西县)t水泥,如果每次用去t,  次用完;如果每次用去它的,  次用完.

5.(2020•嵩县)甲、乙两筐西瓜共重280千克,从甲筐取出​​放入乙筐,两筐西瓜就一样重.原来甲筐西瓜重 180 千克,乙筐西瓜重  千克.

6.(2019•湘潭模拟)一台电脑先涨价,又降价,现价与原价相同.  (判断对错)

7.(2017•大祥区模拟)甲数比乙数多,乙数就比甲数少.  .(判断对错)

8.(2016春•霸州市期末)直接写得数

5×5×5=

÷4=

0÷=

﹣=

0.5﹣0.25=

4÷=

12﹣12×=

0.375÷=

9.计算下面各题.

÷÷÷648÷

 

10.(2019秋•天等县期中)赵大爷家养的鸡和鸭共有700只,其中鸡的只数是鸭的.赵大爷养的鸡和鸭各多少只.

 

11.(2016秋•井冈山市月考)红光肥皂厂12月份已经生产肥皂4500箱,比原计划多生产.12月份计划生产肥皂多少箱?

 

1.(2019秋•雅安期末)黄龙沟内有八大彩池群.其中,明镜池群有180个彩池,约占争艳池群的,约占浴玉池群的.浴玉池群是全部彩池的,争艳池群是全部彩池的几分之几?

(  )

A.B.C.D.

2.(2018秋•南京期末)估算4.95÷+的值是多少,可以用下面哪一道算式?

(  )

A.5÷4+1B.5×4+1C.5÷4+2D.5×4+2

3.(2015秋•毕节市期中)比的少的数是(  )

A.B.C.D.

4.(2019•湘潭模拟)一杯糖水,糖的质量占水的,糖和糖水的质量比是(  )

A.1:

15B.15:

1C.1:

14D.14:

1

5.(2018秋•卢龙县期末)六

(2)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女生人数是男生的B.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C.男生比女生多D.女生比男生少

6.(2018秋•祁东县期中)甲、乙两数相差20,如果将甲乙两数都减少,这时两数的差是 

7.(2016秋•黄埔区期末)一个数增加它的后是,这个数是  ;一个数减少它的后是,这个数是  .

8.(2019秋•丹江口市期中)一种盐水有120克,盐与水的比是1:

5,如果再放入5克盐,那么盐与水的比是  ,盐与盐水的比是  .

9.(2015•谷城县模拟)4÷(+)=4÷+4÷=16  .(判断对错)

10.(2019秋•会宁县期末)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判断对错)

11.(2015秋•邹城市校级期末)如果A:

B=7:

5,那么A比B多. (判断对错)

12.(2018秋•廉江市校级期末)怎样简单怎样算.

×+×0.6

÷+×

24÷(+)

 

×4÷×4

÷

+÷+

 

13.(2010秋•武汉期末)

14.两个相同的瓶子里装满糖水,甲瓶里糖和水的质量之比是1:

9,乙瓶里糖和水的质量之比是1:

10.这两瓶糖水混合,这时糖和水的质量之比是多少?

 

15,.(2019秋•红安县期末)李想养成了天天打卡看书的好习惯.一本故事书,他第一天看了30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这时已看页数与未看页数的比为1:

2,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基础达标练答案解析

1.【分析】已看的与未看的页数之比是2:

3,那么看的页数就是总页数的;把总页数看成单位“1”,第二天看的页数是总页数的(﹣),它对应的数量是42页,由此用除法求出总页数.

【解答】解:

42÷()

=42÷

=180(页)

答:

这本书共有180页.

故选:

A.

2.【分析】除以一个数(0除外)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据此即可得解.

【解答】解:

据分析可知:

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就等于这个数乘4,就是把这个数扩大4倍;

故选:

B.

3.【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①④分别求出左面的得数,然后比较即可.

【解答】解:

在下面的横线里填上“>”、“<”或“=”.

÷5=;÷>×;×<÷;6÷=15.

故答案为:

=,>,<,=.

4.【分析】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t水泥,如果每次用去t,求多少次运完,列式为:

÷;

把水泥的总量看作单位“1”,如果每次用去它的,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列式为:

1÷;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

=6(次)

1÷=8(次)

答:

如果每次用去t,6次运完,如果每次用去它的,8次运完.

故答案为:

6,8.

5.【分析】把甲筐西瓜的质量看作单位“1”,从甲筐取出​​放入乙筐,两筐西瓜就一样重,由此可以乙筐比甲筐少甲筐质量的

=,那么乙筐西瓜原来的质量相当于甲筐原来的

(1),由此可知,两筐的总质量相当于甲筐原来的(1

),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甲筐的质量,进而求出乙筐的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

280÷(1+1﹣2)

=280÷(1

=280÷

=180(千克)

280﹣180=100(千克)

答:

原来甲筐西瓜重180千克,乙筐西瓜重100千克.

故答案为:

180,100.

6.【分析】设原价是1,第一个单位“1”是原价,提价后的价格就是原价的1+;第二个的单位“1”是提价后的价格,现价是提价后价格的1﹣,求出现价再与原价比较即可.

【解答】解:

1×(1+)×(1﹣)

=×

<1

即现价低于原价.

故答案为:

×.

7.【分析】根据“甲数比乙数多,”知道是把乙数看做单位“1”,即甲数(1+),然后用两数的差除以甲数,即可得出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然后比较即可判断.

【解答】解:

÷(1+)

=÷

所以甲数比乙数多,乙数就比甲数少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

8.【分析】根据整数乘法、分数除法、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依次进行计算即可;其中12﹣12×应根据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解答】解:

5×5×5=125

÷4=

0÷=0

﹣=

0.5﹣0.25=0.25

4÷=10

12﹣12×=3

0.375÷=

9.【分析】根据分数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

÷=×=

÷=×=

÷6=×=

48÷=48×=84

10.【分析】把鸭的只数看成单位“1”,鸡的只数是鸭的,那么总只数就是鸭的(1+),它对应的数量是700只,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700只除以(1+)即可求出鸭的只数,进而求出鸡的只数.

【解答】解:

700÷(1+)

=700÷

=500(只)

700﹣500=200(只)

答:

赵大爷养的鸡有200只,鸭有500只.

11.【分析】把原计划生产的箱数看成单位“1”,实际生产的箱数是原计划的(1+),它对应的数量是4500箱,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4500箱除以(1+)即可求出12月份计划生产肥皂多少箱.

【解答】解:

4500÷(1+)

=4500÷

=3750(箱)

答:

12月份计划生产肥皂3750箱.

强化提优练答案解析

1.【分析】首先把争艳池群的个数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争艳池群有多少个;再把浴玉池群的个数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争浴玉池群有多少个;然后把彩群的总数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彩群的总数,最后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

【解答】解:

180

=180×

=660(个)

180

=690(个)

690

=690×5

=3450(个)

660÷3450=;

答:

争艳池群是全部彩池的.

故选:

C.

2.【分析】根据估算方法,把4.95看作5,除法变乘法就是5×4,23看作24那么≈2,整个式子就变成5×4+2,解答即可.

【解答】解:

根据估算方法,4.95÷+≈5÷+2=5×4+2

故选:

D.

3.【分析】先算的,所得的积再减去,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

×﹣

=﹣

=.

答:

是.

故选:

C.

4.【分析】糖的质量占水的,表示把水看作14分,糖是1份,糖水是1+14=15份,再用糖比糖水就是它们的质量比.

【解答】解:

1:

(1+14)

=1:

15

答:

糖和糖水的质量比是1:

15.

故选:

A.

5.【分析】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

4,设男生人数是5,女生人数就是4,由此逐个分析选择求解.

【解答】解:

设设男生人数是5,女生人数就是4,总人数就是4+5=9;

①、4÷5=,女生人数是男生的,本选项说法正确;

②、4÷9=,女生占全班人数的,本选项说法正确;

③、(5﹣4)÷4=,该班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本选项说法正确;

④、(5﹣4)÷5=,女生比男生少,本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6.【分析】可以运用赋值的方法,令甲数是30,那么乙数是30﹣20=10,分别把这两个数看成单位“1”,用乘法分别求出它们的,进而求出减少后的数,再相减即可.

【解答】解:

令甲数=30,

那么此时乙数是30﹣20=10;

减少后的甲数:

30﹣30×=27

减少后的乙数:

10﹣10×=9

它们的差:

27﹣9=18;

答:

这时两数的差是18.

故答案为:

18.

7.【分析】

(1)把这个数看作单位“1”,一个数增加它的后是这个数的1+=,所对应的数是,然后再用除以即可;

(2)把这个数看作单位“1”,一个数减少它的后是这个数的1﹣=,所对应的数是,然后再用除以即可.

【解答】解:

(1)÷(1+)

=÷

=.

答:

这个数是.

(2)÷(1﹣)

=÷

=.

答:

这个数是.

故答案为:

,.

8.【分析】先去总份数,再求出盐的质量占盐水质量的几分之几,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原来盐水中含盐多少克,再根据比的意义,分别求出现在盐与水的比、盐与盐水的比即可.

【解答】解:

1+5=6

120×=20(克)

120×=100(克)

(20+5):

100

=25:

100

=1:

4

(20+5):

(120+5)

=25:

125

=1:

5

答:

盐与水的比是1:

4,盐与盐水的比是1:

5.

故答案为:

1:

4、1:

5.

9.【分析】根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的加法再算除法计算出结果再与16比较即可.

【解答】解:

4÷(+)

=4÷()

=4÷

=4×

因为≠16

故答案为:

×.

10.【分析】比的性质是指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根据比的性质直接判断.

【解答】解:

因为只有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才不变;

所以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11.【分析】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用A与B的差除以B,求出A比B多几分之几即可.

【解答】解:

因为A:

B=7:

5,

所以A比B多:

(7﹣5)÷5

=2÷5

所以题中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

12.【分析】

(1)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

(2)把除以化成乘以,再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

(3)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4)运用乘法的交换律、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5)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

(6)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解答】解:

(1)×+×0.6

=×(+0.6)

=×1

=;

(2)÷+×

=×+×

=×(+)

=×1

=;

(3)24÷(+)

=24÷

=57.6;

(4)×4÷×4

=÷×4×4

=(÷)×(4×4)

=1×16

=16;

(5)[2﹣(﹣0.5)]÷

=[2﹣]÷

=1÷

=;

(6))+÷+

=+2+

=2.

13.【分析】解决此题关键在于0.8,0.8可化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可化成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5可化成;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6可化成;用分子4做被除数,分母5做除数可转化成除法算式4÷5,4÷5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可化成16÷20;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

【解答】解:

=0.8==16

故答案为:

25,4,20,24.

14.【分析】第一瓶中糖占糖水的,水占糖水的,第二瓶中糖占糖水的,水占糖水的,这两瓶糖水混合,糖占(+),水占(+),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写出这时糖和水的质量之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

【解答】解:

(+):

(+)

=(+):

(+)

=:

=21:

199

答:

这时糖和水的质量之比是21:

199.

15.【分析】把一本故事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两天已看页数与未看页数的比为1:

2,则两天一共看总页数的,因为第二天看了全书的,所以第一天看了全书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第一天看的页数除以(﹣)就是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解答】解:

30÷(

=30÷

=360(页)

答:

这本书共有36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