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06463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欣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学欣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学欣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学欣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文学欣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文学欣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文学欣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文学欣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文学欣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文学欣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欣赏.docx

《文学欣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欣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学欣赏.docx

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 

概述

 

(一)概念

广义的文学,指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包括纯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这是一种文化型的文学观念。

我国在魏晋以前,西方在18世纪以前都是这一观念。

狭义文学指用语言塑造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这是一种审美型的文学观念。

文学欣赏是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

还能够对文学作品的修辞、结构、语句作出细致的解读,领悟文字中蕴含的不尽意味。

文学欣赏包含感受艺术形象,体味艺术境界,领会思想内容,激起情感反应,玩赏艺术魅力,鉴别作品质量。

(二)文学欣赏的性质

1、文学欣赏是一种认识活动。

因为读者的知识、经验是有限的,但社会生活却是无限的,所以文学欣赏就成为读者认识客观世界、丰富生活经验、洞悉人生真谛的有效途径。

作者通过文学作品去认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去发见社会和自己。

2、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文学作品从情感上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愉悦、激昂、悲哀、愤怒等美的享受,这就是文学的审美属性。

当读者阅读一部作品时,会沉浸在艺术世界中,暂时忘却了现实生活,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解放感和愉悦感。

另外,人都有七情六欲,有一些理想,但现实生活中可能常常被压制,但在文学作品中,人的情感可以尽情的表达宣泄,现实中实现不了的愿望可能在书中实现,读者因此会动容感染。

3、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作家创作塑造文学形象是一度创造,读者阅读,生成新的文学形象是二度创造或叫再创作。

具体讲就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具体处境、文化素养等因素,通过想象和联想,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进行再加工、补充,使之成为自己头脑中生动丰满的艺术形象。

(三)、文学欣赏的特点

1、文学欣赏是一种借助形象与感情的审美享受活动,他始终离不开艺术形象的诱导和强烈情感的激发。

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首先通过理解文字意思、调动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把握作品中描写的艺术形象,优秀的文学作品会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吸引读者,感染读者,使读者通过艺术形象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的面貌,并进而通过理解它的本质意义,引起情感上的反应。

所以说形象所唤起的欣赏者的情感反应,是审美享受的重要标志,使文学欣赏的一个重要特点。

例如:

在读到陶渊明的饮酒诗:

“结庐再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们会被陶渊明悠然的心态所打动,很容易想到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非常喧闹的社会中,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中。

但只要我们的心远离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一些浮躁的情绪也会被克服,使自己的生活也变得安宁、闲适。

所以,现在我们读到陶渊明的诗总会在内心营造一个静谧、悠闲的感觉。

2、文学欣赏是感觉与理解相统一的审美认识活动,在欣赏过程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伴而行。

文学语言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我们在欣赏过程中通过文学语言这个媒介,在想象中再现作品所描绘的形象,进入作品所描绘的世界。

只有做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才会充分欣赏到文学的艺术之美。

这就是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等去理解作品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和艺术特色,从而得到思想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鉴赏上的愉悦。

3、文学欣赏是一种依靠想象与联想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想象在文学欣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学欣赏离不开形象,但也不是简单的再现形象,而是通过读者的想象、联想,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重新创造形象。

比如没参加过战争的人,也能通过作家形象地描绘,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体验、领略战争生活。

如果读者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和联想,就不可能对作品有深切地感受,不可能发现作品中那些弦外之音。

当然,不同的读者,由于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个性特点的差异,对于同一部作品中的形象,也很可能得到的印象不一样,因此人们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4、文学欣赏是以“共鸣”为重要特征的一种心理感应活动。

当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作家通过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强烈的打动了读者,引起了读者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相同或相近的思想感情,他们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为作品中正面人物的声烈欢呼,为反面人物的溃灭而称快,或者未正面人物的失败而悲痛,为反面人物的得势而愤慨,这种感情就是共鸣。

(四)文学欣赏的过程

文学欣赏的过程,实质上是由兴趣、期待、感知、情感等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它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准备阶段:

1、文化储备:

就是读者在欣赏前,对欣赏对象——文本的选择,这取决于读者的审美情趣、文化积淀和审美能力。

审美趣味:

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

文化积淀:

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

审美能力:

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

包括直觉能力(第一印象)、想象能力、移情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这种能力是可以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培养的,如多读书,多读优秀的作品。

2、期待视野:

指欣赏前,读者心理上对作品所抱的期待和要求。

表现为:

文体期待:

读者希望看到某种文体应该具有的那种韵调和艺术魅力。

如阅读小说,期望展示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塑造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意象期待:

意蕴期待:

对作品深层的情感、意义的期待指向。

如读者希望作品蕴含符合自己思想倾向的艺术境界,能流露出与自己相通的人生态度。

 

二是发生阶段:

文学欣赏具有由表及里的审美层次结构,即“言、象、意”,人们首先接触“言”,然后窥见“象”,最后领悟“意”。

文学欣赏的发生阶段主要指读者通过语言媒介,形成欣赏注意,进而感知文学形象的阶段。

1、欣赏注意:

文学欣赏的开始就是欣赏注意的形成,也就是读者阅读作品第一行、第一段、第一页时,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集中于该作品,尽快进入作品的虚拟世界中。

欣赏注意的形成,即是作品自身艺术魅力的结果,也是读者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2、感知形象:

文学创作是一个创造形象的过程,而文学欣赏是一个再现形象的过程。

比如读者读到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时,一位万般愁苦的思妇形象就会在头脑中再现。

 

三是发展阶段:

文学欣赏的高级阶段即发展阶段,是对文本意蕴的深入把握,这其间伴随着两种心理现象——想象的展开和情感反映的持续。

1、想象:

是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文学欣赏中重要的心理因素。

文学欣赏需要想象,是因为,首先,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符号,需要转化为艺术形象,这就离不开想象(林黛玉)。

其次,作品中的空旷结构,也需要读者运用想象去填补空白,使之连贯、完善。

巴尔扎克说,真正读得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的心中去发展。

可见,想象在意义理解中的不可或缺性。

2、情感反应:

情感是文学欣赏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具有巨大的推动力。

没有真正的情感投入,就没有真正的欣赏活动。

共鸣和净化是文学欣赏高潮来临的重要标志。

共鸣:

是一种心灵感应现象,指读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互相沟通、交流融合,同忧同喜。

也指不同读者对同一部作品产生共鸣。

例如:

净化:

是共鸣的进一步发展,指读者通过欣赏活动,实现去除杂念、提升人格、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过程。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

诗人,这是指导人们对于生活抱着高贵的观念,抱着高尚的感觉方式的领袖;在阅读他们的作品时,我们就养成了厌恶一切虚伪的和恶劣的东西,了解一切善和美的事物的魅惑力,爱好一切高贵东西的习惯;读了它们以后,我们自己也变得更好起来、善良起来、高尚起来。

 

四是延留阶段:

延留是读者对文学作品从感性认识为主到理性认识为主的飞跃,是欣赏活动的最高境界。

其表现为:

回味:

是阅读文学作品后的萦绕、回想状态。

比如读者读罢作品仍难以忘怀,感情仍陷在其中。

溶入:

对读者审美能力、精神风貌、人格产生影响。

如许多青年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立志投身革命,为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

(五)文学欣赏的内容

文学欣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解读文学作品蕴含的深刻思想,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二是领略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从而体验审美的情趣。

在艺术形式中,最具欣赏价值的是意境。

意境是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意境具有整体性,而一般所称的意象则是单个的,若干意象才组合成意境整体。

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独特贡献,且一直遵循着虚实相生的原则,李白《望庐山瀑布》就营造了一个雄伟壮丽且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学意境,阅读古典诗文,可以使读者体味到或雄奇或委婉或悲壮或优雅的审美情趣。

   西方文学基于求真的模仿,因此强调意象,既注重“意”的表现,又重“象”的刻画。

华兹华斯的《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是意象诗的代表作。

中国文学中,意境的特征是中和性,“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源于“天人合一”的古代文化,西方文学的意象则是基于“主客两分,物我两分”的核心观念。

而印度文学虽然强调意象并重,但更突出意象的神灵性,印度文学曾提出过味,韵等欣赏概念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中超功利的审美情趣。

在表现手法上,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表现手法是含蓄写意。

含蓄,即以隐喻,寄托,借代等语言形式来启发读者的想象,引导读者去体会作品的弦外之音,韵外之致。

柳宗元的《江雪》体现了孤傲独立的人格,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赠汪伦》透露了真挚的友情,杜甫“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爱国的情怀,《孔雀东南飞》中松柏梧桐交枝接叶,象征着忠贞的爱情,《儒林外史》则更是婉而多讽等,中国文学含蓄写意的美学风格既取决于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更受压于专制社会的淫威。

      西方文学则不然,率意直言颇少禁忌。

佩特拉克指出,我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这是一种享乐观的反映,文艺复兴的狂飙刮起了“人欲”的旋风,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更提出了酒神精神,为了酒神,人们在迷乱中狂欢醉舞,忘却了一切。

他进而认为,现代艺术的唯一出路是恢复这种酒神精神,这与中国文学用平和,简约的手法来表现隽永深沉,大相径庭。

(六)文学欣赏的文化背景比较

1、价值取向

不同文化孕育出各自独特的文学品性,中外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价值取向也是不同的。

中国古代文学坚持以善为美德原则,其核心是尚善。

据《论语·八佾》记载,孔子对《韶》乐的赞美是“尽美矣,又尽善也”,而对《武》乐的评价却是“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尽善尽美的艺术观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也设定了文学评判的最高标准。

这种尚善的理想主义在文学上,往往表现为揭露社会的黑暗,抒发爱国的情怀和追求高洁的人格。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境界,屈原“恐皇舆之败绩、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的执著追求,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

屈原以降,尚善的理想主义绵延不绝。

李白“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的傲岸,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激情,直至关汉卿、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等,无一不是揭露封建专制的腐朽,讴歌对新生活的憧憬为主题。

其中《西游记》的孙悟空的形象更是尚善理想主义的典型,从而使作品具有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

应当说中国古代文学尚善的理想主义直接受“诗言志”(《尚书.舜典》、“文艺载道”等儒家学说的影响,尤其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使之更上了一层楼。

以诗教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一贯强调人格和诗文的统一性,因此,形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文化传统,则是历史的必然。

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古典文学则坚持以真为美德原则,其核心是求真。

西方的文学创作强调模仿现实世界。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就在于它惟妙惟肖地复制自然。

当然,这种模仿是有选择性的,应当描绘出事物的本质。

这种模仿自然的文艺本质论,自亚氏开始,至贺拉斯,达芬奇,一直到波瓦洛,代代相递,在西方古代占据着显赫的位置。

西方文学到浪漫主义时期,文学从模仿外物跳到另一个极端——纯粹地表现主观,例如华兹华斯认为,诗的本质是强烈的感情的自然流露,对此,埃布拉姆斯用镜和灯为比喻,评述了上诉两种倾向,形象而精到。

西方文学的求真品行与其思维形态紧密相关。

西方的思维偏重外在客观事物的仔细观察,注重于事物内部的关系分析,即醉心于逻辑。

因而,在文学欣赏中,人们喜欢把文学艺术类比于自然科学,强调理性分析。

求真,既指追求社会科学的真理,也指对事物描写的真实和思想反映的真实,从亚氏的诗学乃至当代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等文学理论,无不闪烁着求真这一特色。

 

(1、会意:

指对作品中的字词、文句的意思的理解和准确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作品意蕴、旨意地把握。

这是文学欣赏的起点。

(1)排除语言障碍:

认识字词,以及一些字词的深层意蕴,包括隐喻、象征、用店或文化意蕴,特殊语境中的引申义、暗示义等。

如在中国古诗词中,“柳”表示惜别之情,“杜鹃、梧桐”传达凄凉伤感,“菊花、松柏”象征坚贞、清高和高洁,“鸿雁”表达游子思乡和羁旅伤感之情,还指代书信和相思之情。

(2)在理解和准确把握字词、文句意义的基础上,对整个作品的意义有一个总体的感受,包括艺术形象的内涵、作者融入作品中的感情等。

这需要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去理解和体悟。

如杜甫的诗歌《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很容易理解,是诗人战乱在外漂泊,心中充满对妻子对加的思恋之情。

如果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经历,站在诗人的角度来体会,就会发现,作者飘泊在外不可能知道家中妻儿的情况,使中所描写的妻子闺中独看的情景是诗人自己的想象。

这里携妻子思念丈夫,是为了表现诗人对妻子的思念,正是出于对妻子彻骨的思念,才能够如此形象、真实地想到妻子的思夫之苦,才能够想到将来团聚之日,夫妻二人能够共倚窗前,在同一片月光下互诉离别相思之苦,这样理解就深化了一步。

2、体味

指对作品遣词造句得仔细推敲,对表达情感和旨趣的结构手法的探究。

由于文学表达特殊需要,有的作品要依靠对语言的变形、违反常规的使用来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这只靠凭第一感觉体会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探究作品是如何传达情韵的。

如杜甫的《秋兴》之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其中,“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将正常的语序打破,正常的语序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作者是有意打破语序的。

这组诗是作者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所作,诗中回忆昔日盛唐繁盛之境,对比当时衰败之境,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凄凉悲苦的迟暮之感。

本诗是这组诗的最后一首,除最后一句外都描绘了一种盛世中秋季的生机盎然和繁华胜景,因为是秋季之景,所以讲“香稻”、“碧梧”通过倒装的手法置于句首,以突出稻粒的富足、梧桐的繁茂,来衬托盛世的繁盛之境,这样既合乎《秋兴》之题,又凸显了盛世之象。

3、评判

是文学欣赏的最后一个阶段。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欣赏,对作品的旨趣、内涵、标的技巧、结构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考察,然后对作品作出定位和判断:

文学性的高与低,精神旨趣的雅与俗。

 

一、进入文本世界

文本就是作者创造出来的作品,是读者阅读的对象。

阅读文本是读者对文学文本的审美创造,由于读者的文化修养、阅读背景、阅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对同一文本,读者的审美感受也是千差万别的,“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无论如何读者也不会把他想像成骑瘦马,挥长矛的唐·诘诃德。

作为审美创造活动的文学欣赏是以文本为基础的有限创造,离开文本,文书欣赏就失去了自身的创造性。

所以,细读文本,全面掌握文本的细节是文学欣赏活动的基点和开始。

细读文本就是从文本结构入手,从语言开始,对文本的形象、情感、结构和叙事方式、意义进行全面分析,寻找审美创造的切入点,打开艺术想象空间。

二、保持虚静心态

就是指欣赏文学作品时,读者要自觉摒弃一切欲求杂念和先在经验,为欣赏营造一个凝神静气的澄彻心境。

如阅读金庸的武侠小说时,如果读者从日常经验出发,去看待文本中的奇幻情节,一定会觉得难以相信,产生武侠小说无聊、不真实的观念。

这样读者就将自己逐出了艺术想象的空间,从而无缘于金庸武侠小说丰富的审美内涵。

三、展开自由想象

想象是文学欣赏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

离开了想象,读者无法完成对文学文本的鉴赏。

只有在文学欣赏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根据个人的印象和积累,来补充增加作家在文本中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性格的时候,读者才能体会到文学文本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内涵。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人迹板桥霜,鸡声茅店月。

”诗句,只有十个名词,没有其他任何词。

如果我们通过想象把每个名词转化为鲜活的文学意想,这些初看没有生命色彩的词汇就会相互激活,交织成生的的情境画面:

天色薄明,逆旅在外的人就在乡野茅店的一声声鸡鸣的催促中顶着寒霜,匆匆上路了,可月光下乡野板桥上的寒霜已经印上早行者的足迹。

这幅图景中,“板桥、茅店”传递着荒凉、萧瑟的感觉,“霜”有压抑之感,“月”有寒冷之意,“鸡声”传出催促之音,“人迹”暗示旅途漫漫。

所以一幅逆旅在外,颠沛转徙的人生图景便呈现出来了,并且使人产生一种苦涩沉闷,身不由己的生命感受。

这样,诗的审美内涵就在自由的想象中得以实现。

四、追溯创作背景

文学欣赏常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知人论世的思想来源于孟子,他认为对作者生平、思想及有关情况的了解和作者所处时代的认识是理解其文必不可少的条件。

因为每一部作品都产生于特定的时代,都是作者对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生感受进行审美创作的结果,知人论世的方法可以从创作意图的方面帮助读者深化对文本意蕴的理解。

如鲁迅的小说多取材于不幸的下层平民百姓,通过刻画他们的性格和命运,画出国民的灵魂。

他这种特点于鲁迅的身世、人生道路、世界观等有联系。

但有些作品(主观感受型小说、象征类诗)就不适合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文学文本是具有开放性结构的审美创作客体,一部文本之所以不朽,不是因为它把同一种意义强加给不同的人,而是因为它向一个人暗示了不同的意义。

我们不能把自己认定的作者的创作意图作为文本的主旨,从而限制审美想象的空间,抽干文本丰富的审美意蕴。

五、品味象外之象

优秀的文学文本总是包含超出文本形象层面的深刻意蕴,这就是文本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

文本通过文字所表现出来的作为读者接受基础的审美意象,是文本的第一个象;通过读者对第一个象的领悟和把握,想象出来的一幅虚幻景象,就是象外之象,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情与景的结合,令人回味无穷,具有朦胧和不稳定的特点。

这是文学欣赏中的最高级形态,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如《红楼梦》,我们可能都知道它通过宝黛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婚姻制度的残酷,通过四大家族的衰败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必然没落。

但《红楼梦》的深层意蕴不止如此。

它作为一幅完整的艺术长卷,它的形象整体走势似乎朝向结束,衰败,毁灭,消亡。

无论是痴情的爱情悲剧,还是显赫世家的没落,无论是水做的女儿们悲惨的被毁,还是泥做的男人们沦落,无论是祖传家业的挥散,还是恩宠权势的消亡,其中的人物无论贵贱,竟没有一个活得痛快,故事不分大小,竟没有一桩结局圆满。

万般事端似乎都只为一个字而存:

“空”,所以使人自然而生“人生如梦”“万般皆空”的感触。

这一切与文本的篇名联系起来时,“空、梦”的生命悲剧感就会越来越强烈,这也就是支配读者审美兴趣的象外之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