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3253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

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二、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

三、简答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

应如何计入GNP?

 

第二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

2、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总量;

C、平均消费倾向;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的总量。

3、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投资增加使储蓄()

A、不变;B、增加;C、减少;D、不确定。

4、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3;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5、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政府支出()亿元。

A、10;B、30;C、50;D、500。

6、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GNP增加()。

A、20亿元;B、60亿元;C、180亿元;D、200亿元。

7、若其他情况不变,所得税的征收将会使()。

A、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增大;B、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变小;

C、支出乘数增大,税收乘数变小;D、支出乘数变小,税收乘数增大。

8、政府在预算平衡条件下增加支出会使总产出()。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9、IS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经济含义是()。

A、利息率不变产出增加;B、产出不变利息率提高;

C、利息率不变产出减少;D、产出不变利息率降低。

10、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表示()。

A、利息率不变产出增加;B、利息率不变产出减少;

C、产出不变利息率提高;D、产出不变利息率降低。

11、水平的LM曲线表示()。

A、产出增加使利息率微小提高;B、产出增加使利息率微小下降;

C、利息率提高使产出大幅增加;D、利息率提高使产出大幅减少。

12、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元,会使IS曲线()

A、右移10亿元;B、左移10亿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

13、自发总需求增加10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A、100%;B、90%;C、50%;D、10%。

14、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C)

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

15、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

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

二、判断题

1、若资本的边际效率高于市场利息率,则表示现有投资规模偏小。

()

2、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

3、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时,增加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增加。

()

4、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越小。

()

5、在物品市场上。

利率与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利率与投资成方向变动。

()

6、若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IS曲线横截距增加。

()

7、若投资对利息率的反应提高,则在利息率下降相同时产出的增量减少。

()

8、投资乘数等于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

()

三、简答题

1、凯恩斯投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所得税降低对产出和利率有何影响?

四、分析说明题

1、用IS-LM模型简要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2、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节俭的悖论”。

五、计算分析题

1、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投资I=140-5r,

政府支出G=50,求:

(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2、假定一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

(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假定某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为:

C=0.8(1-t)Y,税率t=0.25,投资I=900-50r,政府支出G=800,,货币需求L=0.25-62.5r,实际货币供给M/P=500,求:

(1)IS和LM曲线;

(2)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4、设IS曲线为:

Y=5600-40r;LM曲线r=-20+0.01Y。

(1)求均衡产出和均衡利率;

(2)若产出为3000,经济将怎样变动?

5、设有下列经济模型:

Y=C+I+G,I=20+0.15Y,C=40+0.65Y,G=60。

求:

(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2)均衡的Y、C、I。

6、两部门经济中,如果在初始年份是均衡的,国民收入为1500亿元,现在:

(1)每期投资增加100亿元,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9,试问国民收入要达到多少亿元才能使国民经济恢复平衡?

(2)如果不是每期投资都增加100亿元,而是每期消费增加100亿元,上述答案上否会变?

如果每期消费增加150亿元呢?

 

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

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价格水平上升时()

A、投资会减少;B、消费会减少;C、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因素都是。

2、总需求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因()而右移。

A、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B、政府支出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D、税收减少。

3、使总供给曲线上移的原因是()

A、工资提高;B、价格提高;C、需求增加;D、技术进步。

4、在短期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力量是()

A、需求;B、供给;C、工资;D、技术。

5、在长期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力量是()

A、需求;B、供给;C、工资;D、技术。

6、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时,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总供给曲线移向()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7、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使产出()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8、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货币政策使价格水平()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二、判断题

1、价格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

2、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大,表明总供给曲线是长期总供给曲线。

()

3、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

4、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

5、若扩张总需求的产出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

三、简答题

1、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有何不同?

2、在萧条经济中,价格水平下降。

根据向下倾斜的总需求曲线,将刺激总需求增加。

这样,萧条将会自动走向繁荣。

这种说法对不对?

试分析。

3、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4、总需求曲线与单个商品的需求有何不同?

四、分析说明题

1、国民收入决定的三种模型有何内在联系?

2、用AD-AS模型比较两种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

五、计算分析题

1、设消费函数C=100+0.75Y,投资函数I=20-2r,货币需求函数L=0.2Y-0.5r,货币供给M=50。

价格水平为P。

求:

(1)总需求函数;(2)当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3)政府购买增加50时的总需求曲线并计算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4)货币供给增加20时的总需求函数。

2、设劳动需求函数L=400-10(W/P),名义工资W=20,未达充分就业时劳动供给弹性无限大,充分就业量为380。

(1)求P=2时的就业状况;(2)求P=5时的就业状况;(3)价格提高多少能实现充分就业。

3、已知:

C=100+0.7(Y-T),I=900-25r,G=100,T=100,Md/P=0.2Y+100-50r,Ms=500,P=1,求均衡的Y和利率r。

4、已知货币供给量M=220,货币需求方程L=0.4Y+1.2/r,投资函数为I=195-2000r,储蓄函数S=-50+0.25Y。

设价格水平P=1,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第四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

C、消灭了自然失业的就业状态;D、消灭了自愿失业的就业状态。

2、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

A、工资刚性;B、总需求不足;

C、经济结构的调整;D、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3、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A、消费物价指数;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均指数;D、以上均正确。

4、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A、债务人;B、债权人;C、在职工人;D、离退休人员。

5、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A、减少货币供给量;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D、增加财政赤字。

6、货币主义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A、只存在于长期;B、只存在短期;

C、长短期均存在;D、长短期均不存在。

7、认为长短期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均不存在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

A、凯恩斯主义流派;B、货币主义学派;

C、供给学派;D、理性预期学派。

8、财政部向中央银行借债弥补财政赤字,导致高能货币()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9、财政部向公众借债弥补财政赤字,高能货币()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10、中央银行收购公众持有的债券,导致债券价格()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11、由工资提高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A、需求拉动;B、成本推动;C、结构性;D、其他。

12、由原材料价格提高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A、需求拉动;B、成本推动;C、结构性;D、其他。

13、政府支出增加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A、需求拉动;B、成本推动;C、结构性;D、其他。

14、通货膨胀使实物财产所有者利益()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15、通货膨胀使货币财产所有者利益()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16、通货膨胀使工资收入者利益()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17、通货膨胀使利润收入者利益()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18、抑制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是指()

A、收入初次分配;B、收入再分配;C、收入、价格管制;D、其他。

二、判断题

1、在供给型通货膨胀情况下,若扩张总需求,则价格水平提高。

()

2、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

3、根据奥肯定理,在经济中实现了就业后,失业率每增1%,则实际国民收入就会减少2.5%。

()

4、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

()

5、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两者的差额;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两者的差额。

()

6、凯恩斯认为,引起总需求过度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

()

7、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

()

8、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

()

9、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学派,围绕菲利蒲斯曲线的争论,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

10、若发生通货膨胀则总产出一定增加。

()

三、简答题

1、凯恩斯是怎样解释失业存在的原因的?

2、失业的社会经济损失有哪些?

3、货币主义学派如何解释菲利普斯曲线的?

4、如果现在社会上失业率很高,人们估计政府要实现膨胀性经济政策,这属于适应性预期还是理性预期?

为什么?

5、什么是周期性失业?

凯恩斯是如何解释需求不足原因的?

四、分析说明题

1、试述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

2、试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有利论和不利论的理由各有哪些?

五、计算分析题

1、设某国价格水平在1998年为107.9,1999年为111.5,2000年为114.5。

求:

(1)1999年和2000年的通货膨胀率各为多少?

(2)若以前两年的通货膨胀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的预期值,计算2001年的通货膨胀率。

(3)若2001年的利率为6%,计算该年的实际利率。

2、假定某经济社会的菲利普斯曲线为gp=36/U-10,其中P和U均为百分数表示。

求:

(1)失业率为2%时的价格上涨率;(2)价格水平不变时的失业率;使失业率下降20%时的价格上涨率的表达式。

六、论述题

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之下,2008年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

国务院参事陈全生2008年12月18日在北京一论坛上表示,约有670万个就业岗位蒸发,主要集中在出口基地广东,使得失业人数远远高于官方统计的830万。

失业率攀升更是加剧了人们对社会稳定的担忧,而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不到8%,这一数字被认为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最低值。

陈全生敦促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就业机会,弥补因出口萎缩及政府过去控制增长所流失的就业机会。

为拉动内需,北京2008年11月出台价值586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重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什么是失业?

衡量失业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2.上述材料中的失业属于什么类型的失业?

为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失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体现了宏观经济学的什么定律?

4.为了治理失业,政府采用了什么宏观经济政策?

其原理是什么?

 

第五单元

一、选择题

1、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A、价格的波动;B、利率的波动;

C、国民收入的波动;D、就业率的波动。

2、从谷底扩张至经济增长的正常水平称为()

A、繁荣;B、衰退;C、危机;D、复苏。

3、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A、工资、价格不断上涨;B、投资减少、产品积压;

C、大量工厂倒闭;D、大量机器更新。

4、8-10年的经济周期称为()

A、库兹涅茨周期;B、基钦周期;

C、朱格拉周期;D、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5、熊彼特第三个长周期的标志创新产业为()

A、蒸汽机;B、钢铁;C、汽车;D、纺织。

6、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是因为()

A、外部因素的变动;B、乘数作用;

C、加速数作用;D、乘数和加速数交织作用。

7、如果国民收入在某个时期趋于下降,则()

A、净投资大于零;B、净投资小于零;

C、总投资大于零;D、总投资小于零。

8、根据经济统计资料,经济周期性波动最大的一般是()

A、资本品的生产;B、农产品的生产;

C、日用消费品的生产;D、没有一定的规律。

二、判断题

1、当某一经济社会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时,总需求逐渐增长但没有超过总供给。

()

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

3、基钦周期是一种中周期。

()

4、经济学家划分经济周期的标准是危机的严重程度。

()

5、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特征之一。

()

6、熊彼特周期是一种长周期。

()

7、顶峰是繁荣阶段过渡到萧条阶段的转折点。

()

8、经济周期在经济中是不可避免的。

()

三、简答题

1、消费不足论怎样解释经济周期?

2、熊彼特怎样解释经济周期?

3、投资过多论怎样解释经济周期?

4、纯货币理论怎样解释经济周期?

四、论述题

1、试述经济周期四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2、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经济波动为什么会有上限和下限?

 

第六单元

一、选择题

1、假如要把产量的增长率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量比等于4时,根据哈罗德模型,储蓄率应达到()

A、28%;B、30%;C、32%;D、20%。

2、资本与劳动在生产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这是()

A、哈罗德模型的假设条件;B、新古典模型的假设条件;

C、哈罗德模型和新古典模型共同的假设条件;C、新剑桥模型的假设条件。

3、根据哈罗德模型,储蓄率提高,则合意经济增长率()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4、根据哈罗德模型,若资本生产率提高,则合意经济增长率()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5、实际增长率等于合意增长率小于自然增长率,表明经济()

A、持续萧条;B、持续过热;C、均衡;D、变化不确定。

6、实际增长率等于合意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表明经济()

A、持续萧条;B、持续过热;C、均衡;D、变化不确定。

7、新剑桥模型认为,与利润收入者相比,工资收入者的储蓄率()

A、较高;B、较低;C、相等;D、不确定。

8、根据新剑桥模型,若工资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提高,则社会储蓄率()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9、根据新剑桥模型,若利润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提高,则社会储蓄率()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10、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失业率下降;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D、城市化速度加快。

11、为提高经济增长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B、刺激消费水平;

C、减少工作时间;D、推广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

12、根据哈罗德模型,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经济将()

A、持续高涨;B、长期萧条;C、均衡增长;D、不能确定。

13、如果实现了哈罗德的自然增长率,将使()

A、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B、实现均衡增长;

C、实现充分就业下的均衡增长;D、经济持续增长。

14、当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率时。

厂商的反应()

A、增加投资;B、减少投资;C、保持原投资水平;D、不能确定。

15、强调经济增长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模型是()

A、哈罗德模型;B、新古典模型;

C、哈罗德模型和新古典模型;D、新剑桥模型。

二、判断题

1、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技术进步。

()

2、只要有技术进步,经济就可以实现持续增长。

()

3、哈罗德模型认为,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经济将会收缩。

()

4、新古典模型认为,在长期中实现均衡增长的条件是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

5、新古典模型认为,资本-劳动比率的改变是通过价格的调节进行的。

()

6、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研究的是同样的问题。

()

7、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和社会福利的增加及个人福利的增加。

()

8、在经济增长中起最大作用的因素是资本。

()

三、简答题

1、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2、经济增长的特征有哪些?

3、简述经济增长的含义。

四、分析说明题

1、新古典模型怎样论述一致性条件的实现机制?

2、实际增长率、合意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不相等会出现什么情况?

五、计算分析题

1、已知资本增长率为K=2%,劳动增长率为L=0.8%,产出或收入增长率为Y=3.1%,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为a=0.25,问;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为多少?

2、假设国民收入中资本的份额a为0.4,劳动的份额b为0.6,资本的供给增加了6%,而劳动供给下降了2%,对产出的影响会怎样?

3、设利润收入者的储蓄率为15%,工资收入者的储蓄率为5%,利润收入占总收入的30%:

(1)社会储蓄率为多少?

(2)若劳动增长率为2.5%,资本生产率为0.25,一致性条件是否满足?

若不满足应如何调节?

4、设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P/Y)为0.2;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Sp为0.4,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Sw为0.2,资本-产量比率为3,试根据新剑桥模型计算:

(1)储蓄率;(2)经济增长率;(3)如果Sp、Sw、C都不变,要使经济增长率达到12%,P/Y与W/Y分别应该是多少?

这时收入分配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七单元

一、选择题

1、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A、政府购买;B、税收;C、政府转移支付;D、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2、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3、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增加税收;B、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D、增加转移支付。

4、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增加政府支出;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D、增加货币发行。

5、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A、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B、增加货币供给;

C、降低法定准备金率;D、提高贴现率。

6、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