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3477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docx

电磁辐射复习题答案

电磁辐射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1题)

参考文献

〔1〕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

〔3〕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

〔4〕生活区微波辐射测量方法GJB476-88

〔5〕赵亚民张林昌蒋忠涌.电磁辐射讲义.第一版,国家环境保护局监督管理司,1996-07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

(1)等效辐射功率:

答:

①在1000MHz以下,等效辐射功率等于机器标称功率与对半波天线而言的天线增益的乘积。

②在1000MHz以上,等效辐射功率等于机器标称功率与全向天线增益的乘积。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P4]

(2)各向同性响应:

答:

对电磁波不同极化方向和不同入射方向所具有的相同响应能力。

(3)频率灵敏度:

答:

宽带辐射测量仪在整个工作频带中幅度特性的频率不均匀性。

[生活区微波辐射测量方法P1]

2、

(1)热效应:

答:

指吸收电磁辐射能后,组织或系统产生的直接与热作用有关的变化。

(2)非热效应:

答:

吸收电磁辐射能后;组织或系统产生的与直接热作用没有关系的变化。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P4]

3、

(1)电磁辐射:

答:

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

(2)比吸收率:

答:

指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功率,即吸收剂量率。

(3)功率密度:

答:

在空间某点上电磁波的量值用单位面积上的功率表示,单位为W/m2;或在空间某点上坡印廷矢量的值。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P4].

4、

(1)长波:

答:

指频率为100~300kHz,相应波长为3~lkm范围内的电磁波。

(2)中波:

答:

指频率为300kHz~3MHz,相应波长为1km~100m范围内的电磁波。

(3)短波:

答:

指频率为3~30MHz,相应波长为100~10m范围内的电磁波。

(4)超短波:

答:

指频率为30~300MHz,相应波长为10~1m范围内的电磁波。

(5)微波:

答:

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相应波长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

(6)混合波段:

答:

指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波段混合在一起的电磁波。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P1]

二.填空题

5、国家标准规定的电磁辐射防护基本限值:

(1)职业照射:

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①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②;

(2)公众照射:

在一天③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④。

答:

①6min;②0.1W/kg;③24h;④0.02W/kg。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P1]

6、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关的防治措施描述包括:

①;②;③。

答:

①管理措施;②技术措施;③上岗人员素质。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P2]

7、可以免于管理的电磁辐射体:

(1)输出功率等于或小于①的移动式无线电通讯设备,如陆上、海上移动设备以及步话机等;

(2)向没有屏蔽空间的辐射等效功率小于:

0.1~3MHz,②;>0.3~30000MHz,③。

答:

①15W;②300W;③100W。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P2]

8、测量天线的主要参数: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答:

①有效高度(有效长度);②天线系数;③辐射强度;④天线增益;⑤方向性;⑥归-化辐射图(方向性图);⑦辐射效率;⑧天线阻抗;⑨天线的电压驻波比;⑩天线噪声温度。

[赵亚民张林昌蒋忠涌.电磁辐射讲义-65]

9、对伴有电磁辐射的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的人员,应施行电磁辐射防护训练。

训练内容应包括:

①;②;③;④。

答:

①电磁辐射的性质及其危害性;②常用防护措施、用具以及使用方法;③个人防护用具及使用方法;④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P3]

10、功率>200kW的发射设备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①②。

答:

①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为lkm范围全面评价;②如辐射场强最大处的地点超过lkm,则应在选定方向评价到最大场强处于和低于标准限值处。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P2]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①中波广播(535~1605kHz)的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过数百公里。

采用底部馈电(底部对地绝缘)的直立铁塔天线。

根据服务范围发射功率数十至数百千瓦不等。

()

②中波广播(535~1605kHz)的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过数百公里。

采用底部馈电(底部对地绝缘)的直立铁塔天线。

根据服务范围发射功率数十至数千千瓦不等。

()

③短波广播(4~19MHz内的部分频段)的服务半径大于1000km。

依靠电离层对天波的反射完成电波传播。

多用垂直天线,该天线在水平面与垂直面均有较强的方向性。

()

④短波广播(4~19MHz内的部分频段)的服务半径大于1000km。

依靠电离层对天波的反射完成电波传播。

多用垂直天线,该天线在水平面与垂直面的方向性较差。

()

答:

①√;②×;③√;④×。

[赵亚民张林昌蒋忠涌.电磁辐射讲义P38]

12、

(1)当电磁辐射休的工作频率低于300MHz时,应对工作场所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别测量。

()

(2)当电磁辐射体的工作频率大于300MHz时,可以只测磁场强度。

()

(3)当电磁辐射体的工作频率大于300MHz时,可以只测电场强度。

()

答:

(1)√;

(2)×;(3)√。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P3]

13、电磁辐射按其来源途径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

(1)天然的电磁辐射来自地球的热辐射,太阳热辐射,宇宙辐射和雷电等。

()

(2)人工电磁辐射来自广播、电视、雷达发射设施及电磁能在工业、科学和医疗中的应用设备。

()

(3)现在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水平主要来自人工辐射。

天然辐射水平贡献也不可忽略。

()

(4)现在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水平主要来自人工辐射。

天然辐射水平较之人工电磁辐射的贡献已可以忽略不计。

()

答:

(1)√。

(2)√。

(3)×。

(4)√。

[赵亚民张林昌蒋忠涌.电磁辐射讲义P4]

14、测量仪器可以用干扰场强仪,频谱仪,微波接受机等。

(1)测量误差应小于士5dB;()

(2)频率误差应小于被测频带中心频率的1/10;()

(3)测量误差应小于士3dB;(4)频率误差应小于被测频带中心频率的1/50。

()

答:

(1)×;

(2)×;(3)√;(4)√。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P3]

15、

(1)高压电力设备包括高压送电线路及变电站。

()

(2)高压电力设备包括发电站和高压送电线路及变电站。

()

(3)高压电力设备造成电磁环境污染的原因是:

①电晕放电;()

②绝缘子放电电磁辐射噪声;()

③、工频电场;()

④以及还可能在线路故障时地电位升等。

()

答:

(1)√;

(2)×;(3)①√;②√;③√;④√。

[赵亚民张林昌蒋忠涌.电磁辐射讲义P20]

 

四.问答题

16、简述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骚扰的主要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

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骚扰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所谓“喀呖声”。

这主要是一连串间隔不同、持续期不同的射频电磁脉冲所组成,并非音频。

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家用电器(例如:

洗衣机、电冰箱、各种食物处理机械等)经常出现的电源通断而形成。

[赵亚民张林昌蒋忠涌.电磁辐射讲义P28]

17、简述电磁辐射测量仪表的基本组成及其测量原理。

答:

空间的辐射电磁场经天线接收,将电磁场转换为交变电压,并将此电压输入到电压测量仪表进行电压测量。

天线或其他类型的传感器的基本作用是将电磁场置换为电压,只要知道其转换系数,就可以从测到的电压得知电磁场强度的数值。

因而电磁辐射测量仪表是由天线及电压表两部分组成。

[赵亚民张林昌蒋忠涌.电磁辐射讲义P64]

18、简述测量接收机的主要组成及其测量原理。

答:

用测量接收机测量电磁噪声,习惯上以等效于正弦电压的值来评定其强弱。

这个“等效”的意义是:

在调谐到某一频率的接收机的输入端一次馈给噪声电压,而另一次馈给等辐高频正弦电压时,在此二种情况下的读数相同。

测量接收机测量电磁噪声的原理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等效的概念上。

现代的辐射电磁噪声测量仪,实际上是一台带有校准装置和满足特殊要求的测量接收机与测量天线的组合。

当然这类仪表不但能测量电磁噪声场强,而且还可以测量正弦信号或有用信号的场强。

从电磁噪声测量的角度看,一台用于测量电磁噪声的测量接收机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线性放大电路,非线性幅度检波电路以及带有一定指标要求的指示电表。

[赵亚民张林昌蒋忠涌.电磁辐射讲义P84]

19、简述球形偶极子场强表测量工频电场原理。

答:

球形偶极子场强表的探测电极是两个半球组成的偶极子,沿赤道平面相互绝缘,接在一个低阻抗的测量回路上。

把偶极子电极放入工频电场中,感应电流在测量回路的输入端产生一个电压降,经过测量回路放大、整流后送表头显示,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电场的电场强度。

[赵亚民张林昌蒋忠涌.电磁辐射讲义P119]

20、简述球形偶极子场强表测量工频电场的步骤。

答:

①若在室外测量一般应选择在晴天进行,相对湿度不宜超过80%;②在使用前应首先检查场强表的机械零位和电气零位,在高压电场内调整电气零位时,应将输入端短路。

使用前还应检查机内电池的电压是否能满足使用要求;③测试点附近应无杂物,绝缘底座必须水平放置,选择适当量程;④测量无关人员应远离球形电极2m以上;⑤表头指示值即为实际场强值。

[赵亚民张林昌蒋忠涌.电磁辐射讲义P120]

五、电磁辐射监测的质量保证

21、电磁辐射监测的质量保证包括哪些内容?

答:

①电磁辐射监测事先必须制定监测方案及实施计划。

②监测仪器和装置(包括天线或探头)必须进行定期校准。

③监测中异常数据的取舍以及监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应按统计学原则办理。

④电磁辐射监测应建立完整的文件资料。

仪器和天线的校准证明书,监测方案,监测布点图,测量原始数据,统计处理程序等必须全部保存,以备复查。

⑤任何存档或上报的监测结果必须经过复审,复审者应是不直接参与此项工作但又熟悉本内容的专业人员。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P4]

 所属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准号:

GB8702-1988

  UDC:

814.898.5

  中文名称: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英文名称:

Regulationsforelectromagneticradiationprotection

  标准颁布:

1988-03-11

  标准实施:

1988-06-01

  颁布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局

编辑本段1总则

  1.1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伴有电磁辐射的正当实践的发展,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一切单位或个人、一切设施或设备。

但本规定的防护限值不适用于为病人安排的医疗或诊断照射。

  1.3本规定中防护限值的范围为100KHZ~300GHZ。

防护限值与频率的关系见下图。

  1.4本规定中的防护限值是可以接受的防护水平的上限,并包括各种可能的电磁辐射污染的总量值。

  1.5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本着“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努力减少其电磁辐射污染水平。

  1.6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部门,均可以制定各自的管理限值(标准),各单位或部门的管理限值(标准)应严于本规定的限值。

编辑本段2电磁辐射防护限值

  2、1基本限值

  2、1.1职业照射:

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1W/KG。

  2、1.2公众照射:

在1天24H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02W/KG。

  2、2导出限值

  2、2、1职业照射:

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1要求。

  表1职业照射导出限值

  

频率范围MHz

电场强度V/m

磁场强度A/m

功率密度W/m2

0.1~3

87

0.25

(20)1)

3~30

150/

0.40/

(60/f)1)

30~3000

(28)2)

(0.075)2)

2

3000~15000

(0.5)2)

(0.0015)2)

f/1500

15000~30000

(61)2)

(0.16)2)

10

  注:

1)系平面波等效值,供对照参考。

  2)供对照参考,不作为限值;表中f是频率,单位为MHz;表中数据作了取整处理。

  2、2、2公众照射:

在1天24H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2要求。

  表2公众照射导出限值

  

频率范围MHz

电场强度V/m

磁场强度A/m

功率密度W/m2

0.1~3

40

0.1

(40)1)

3~30

67/

0.17/

(12/f)1)

30~3000

(12)2)

(0.032)2)

0.4

3000~15000

(0.22/)2)

(0.001)2)

f/7500

15000~30000

(27)2)

(0.073)2)

2

  注:

1)系平面波等效值,供对照参考。

  2)供对照参考,不作为限值;表中f是频率,单位为MHz;表中数据作了取整处理。

  2、2、3对于一个辐射体发射几种频率或存在多个辐射体时,其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之和,应满足式

(1):

  式中:

第i个辐射体j频段辐射的发射水平;对应于j泼动的电磁辐射所规定的照射限值。

2、2、4对于脉冲电磁波,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其瞬时峰值不得超过表中1.2所列限值的1000倍。

  2、2、5在频率小于100MHZ的工业、科学和医学等辐射设备附近,职业工作者可以在小于1.6A/M的磁场下8H连续工作。

编辑本段3对电磁辐射源的管理

  3、1下列电磁辐射可以免于管理

  3、1.1输出功率等于和小于15W的移动式无线电通讯设备,如陆上、海上移动通讯设备以及步话机等。

  3、1.2向没有屏蔽空间的辐射等效功率小于表3所列数值的辐射体。

  表3可豁免的电磁辐射体的等效辐射功率

  

频率范围MHZ

等效辐射功率,W

0.1~3

300

>3~300000

100

  3、2凡其功率超过3、1所列豁免水平的一切电磁辐射体所有者,必须向所在地区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并接受监督。

  3、2、1新建或购置豁免水平以上的电磁辐射体单位或个人,必须事先向环境保护部门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3、2、2新建或新购置的电磁辐射体运行后,必须实地测量电磁辐射场的空间分布。

必要时以实测为基础划出防护带,并设立警戒符号。

  3、3一切拥有生产电磁辐射体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加强电磁辐射体的固有安全设计。

  3、3、1工业、科学和医学中应用的电磁辐射设备,出厂时应定期检查这些设备的漏能水平,不得在高漏能水平下使用,并避免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扰。

  3、3、2长波通讯、中波广播、短波通讯及广播的发射天线,离开人口稠密区的距离,必须满足本规定安全限值的要求。

  3、4电磁辐射水平超过2、2、1规定限值的工作场所必须配备必要的职业防护设备。

  3、5对伴有电磁辐射的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的人员,应施行电磁辐射防护训练。

训练内容应包括:

  A、电磁辐射的性质及其危害性:

  B、常用防护措施、用具以及使用方法;

  C、个人防护用具及使用方法;

  D、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编辑本段4电磁辐射监测

  4、1对超过豁免水平的电磁辐射体,其拥有者必须对辐射体所在的工作场所以及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向所在地区的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A、新建、改建、扩建后的辐射体,投入使用后的半年内提交监测报告。

  B、现有的辐射体在本规定生效后半年内提交监测报告。

  4、2工作场所监测:

  4、2、1当电磁辐射体的工作频率低于300MHZ时,应对工作场所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别测量。

当电磁辐射体的工作频率大于300MHZ时,可以只测电场强度。

  4、2、2测量仪器应尽量选用全向性探头的场强仪或漏能仪。

使用非全向性探头时,测量期间必须不断调节探头方向,直至测到最大场强值。

  仪器频率响应不均匀度和精确度应小于+-3DB。

  4、2、3测量仪器探头应尽量置于没有工作人员存在时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位置。

  4、3环境监测:

  4、3、1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大多可视为平面波,因此只需测电场强度。

但在不能当成平面波的场所,需对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别测量。

  4、3、2测量仪器可以用于干扰场强仪,频谱仪、微波接受机等。

测量误差应小于+-3DB,频率误差应小于被测频带中心频率的1/50。

  4、3、3针对某一辐射体的特定环境测量,应依据所测辐射体的天线类型,在距该天线2000M以内最大辐射方向上选点测量或根据辐射方向图,分方位选点测量。

  4、3、4对于一般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布点,通常可依主要交通干线为基准,以一定的间距划分网格进行测量。

  4、3、5测点应选在开阔地段,要避开电力线、高压线、电话线、树木以及建筑物等的影响。

  4、4监测结果评价:

  4、4、1当工作场所的电磁辐射水平超过限值时,必须对电磁辐射体的工作状态和防护措施进行检查,查明原因,并应采取有效治理措施。

  4、4、2某电磁辐射体使环境电磁辐射水平超过本规定的限值时,必须尽快采取措施降低辐射水平,同时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告产生过量辐射照射的原因以及准备治理的措施。

  4、4、3在对辐射水平进行评价时,应考虑到某一辐射体可能存在的几种辐射频率的贡献以及多个辐射体的贡献,即应满足式

(2):

  式中:

第M个辐射N频段辐射的辐射水平;

  对应于N频段的电磁辐射所规定的辐射限值。

编辑本段5监测的质量保证

  5、1电磁辐射监测事先必须制定监测方案及实施计划。

  5、1.1监测点位置的选取应考虑使监测结果具有代表性。

不同的监测目的,应采取不同的监测方案。

  5、1.2监测所用仪器必须与所测对象在频率、量程、响应时间等方面相符合,以保证获得真实的测量结果。

  5、1.3监测时要设法避免或尽量减少干扰,并对不可避免的干扰估计其对测量结果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

  5、1.4监测时必须获得足够的数据量,以便保证测量结果的统计学精度。

  5、2监测仪器和装置(包括天线或探头)必须进行定期校准。

  5、3监测中异常数据的取舍以及监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应按统计学原则办理。

  5、4电磁辐射监测应建立完整的文件资料。

仪器和天线的校准说明书,监测方案,监测布点图,测量原始数据,统计处理程序等必须全部保留,以备复查。

  5、5任何存档或上报的监测结果必须经过复审,复审者应是不直接参与次项工作但又熟悉本内容的专业人员。

编辑本段6名词解释

  6、1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radiation):

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

  6、2比吸收率(specificabsorptionrateSAR):

指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功率,即吸收剂量率。

  6、3功率密度(powerdensity):

在空间某点上电磁波的量值用单位面积上的功率表示,单位为W/M2。

  或在空间某点上坡印廷矢量的值。

  6、4等效辐射功率(equivalentradiationpower):

  6、4、1在1000MHZ以下,等效辐射功率等于机器标称功率与对半波天线而言的天线增益的乘积。

  6、4、2在1000MHZ以上,等效辐射功率等于机器标称功率与全向天线增益的乘积。

  6、5热效应(thermaleffect):

指吸收电磁辐射能后,组织或系统产生的直接与热作用有关的变化。

  6、6非热效应(non-thermaleffect):

吸收电磁辐射能后,组织或系统产生的与直接热作用没有关系的变化。

编辑本段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标准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放射环境管理处组织编制。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我国对电磁辐射的防护规定

http:

//tech.QQ.com 2009年09月18日11:

30 腾讯科技  我要评论(0)

1总则

1.1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伴有电磁辐射的正当实践的发展,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一切单位或个人、一切设施或设备。

但本规定的防护限值不适用于为病人安排的医疗或诊断照射。

1.3本规定中防护限值的范围为100KHZ~300GHZ。

防护限值与频率的关系见下图。

1.4本规定中的防护限值是可以接受的防护水平的上限,并包括各种可能的电磁辐射污染的总量值。

1.5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本着“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努力减少其电磁辐射污染水平。

1.6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部门,均可以制定各自的管理限值(标准),各单位或部门的管理限值(标准)应严于本规定的限值。

2电磁辐射防护限值

2.1基本限值

2.1.1职业照射:

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1W/KG。

2.1.2公众照射:

在1天24H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02W/KG。

2.2导出限值

2.2.1职业照射:

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1要求。

表1职业照射导出限值频率范围MHz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A/m功率密度W/m2

0.1~3870.25(20)1)

3~30150/0.40/(60/f)1)

30~3000(28)2)(0.075)2)2

3000~15000(0.5)2)(0.0015)2)f/1500

15000~30000(61)2)(0.16)2)10

注:

1)系平面波等效值,供对照参考。

2)供对照参考,不作为限值;表中f是频率,单位为MHz;表中数据作了取整处理。

2.2.2公众照射:

在1天24H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2要求。

表2公众照射导出限值频率范围MHz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A/m功率密度W/m2

0.1~3400.1(40)1)

3~3067/0.17/(12/f)1)

30~3000(12)2)(0.032)2)0.4

3000~15000(0.22/)2)(0.001)2)f/7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