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37978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docx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docx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

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私法试题(硕士)

-

一、名词解释(3分*3)

1、applicablelaw

2、preliminaryquestion

3、法律规避

二、论述题(共66分)

1、如何看待统一实体规范和冲突规范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10分)

2、论国际私法渊源中的条约(12分)

3、论中国现行国际私法立法对“法律关系本座说”的运用(12分)

4、论“住所”在国际私法中的意义(16分)

5、试述外国法内容的确定(10分)

6、为什么在民商事交往中通常同时适用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6分)

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国际法学专业国际公法试题(硕士)

一、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4)

1、一国在表示同意收条约拘束时可以对其不愿接受的任何条款提出保留。

2、“不承认主义”既适用于对新政府的承认,又适用于对新国家的承认。

3、国家继承的情况下,被继承国参加的国际条约均应对继承国继续有效。

4、1970年联合国大会以决议形式通过的《国际法原则宣言》构成国家法的渊源。

二、名册解释(3分*4)

1、国际强行法

2、国家管辖豁免

3、国际习惯

4、情势变更

三、简答题(7分*2)

1、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

2、不干涉内政原则

四、论述题(12)

试述中国在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与实践。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历年试题

-

2003年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法学专业试题

第一部分:

国际法的基本理论问题(50分)

一、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四分,共20分)

1、与国内法不同,国际法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2、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一般法律原则都是现代国际法的主要渊源。

3、某一新国家只要具备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的要素,其他国家就应该予以承认。

4、美国在“9。

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针对恐怖分子和塔利班采取的军事行动不符合国际法所承认的国家行使自卫权的要求。

5、一国可以自由决定是否以何种方式使用本国参加的国际条约。

二、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与强行法(强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现代国际法有哪几项基本原则?

2、一国国际不当行为(不法)行为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排除国家行为的不当性?

三、论述题(14分)

试述现代国际法主体。

第二部分:

冲突规范的基本理论与制度

1、与统一实体规范相比,冲突法调整的方法有哪些特点?

(6分)

2、请回答反致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8分)

3、举例说明单边冲突规范和双边冲突规范的异同。

(8分)

4、请回答学说在国际私法中的意义。

(8分)

5、法院地法作为识别依据的可取之处表现在哪里?

(8分)

6、请简要介绍中国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12分)

第三部分:

国际经济法总论(5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普惠制

2、特许协议

3、跨国公司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布雷顿森林体制极其影响。

2、简述美国学者杰克逊的“国际经济法”概念。

三、论述题(18分)

试论经济主权原则的内容极其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发展。

smartsea

第一部分:

宪法学(75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些场所应该悬挂国徽?

A、天安门城楼

B、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庭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现场

D、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厅

2、根据宪法和法律,关于国家机关的领导体制,下列选项中正确的包括:

A、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D、最高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检察院

3、根据宪法和法律,关于民族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

B、自治县的人民法院不是自治机关

C、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

D、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无权制定地方性法规

4、根据宪法,县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包括:

A、县长

B、副县长

C、局长

D、秘书长

5、根据宪法,下列人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包括:

A、总理

B、副总理

C、国务委员

D、国务院秘书长

6、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下列人员中,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免的包括:

A、最高检察院检察员

B、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C、直辖市检察院检察长

D、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

7、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人员中,哪些应当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A、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B、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

C、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院长

D、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院长

8、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宪法解释的体制?

A、立法机关解释制

B、司法机关解释制

C、专门机关解释制

D、国家元首解释制

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写入宪法的时间是:

A、1982年

B、1988年

C、1993年

D、1999年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包括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解释法律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庇护权

2、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3、二审终审制

4、宪法性法律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宪法的发展趋势。

2、我国宪法对公共财产的保护是如何规定的?

四、论述题(15分)

试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我国基层政权的关系。

第二部分:

民法总论(75分)

一、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名誉权与荣誉权的区别。

2、简述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的区别。

3、简述显名合伙和隐名合伙的区别。

4、简述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

5、法律行为的口头表示方式和书面表示方式的效力有何不同?

二、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以诉讼时效为例,论述民法上的抗辩权的特征。

2、试述法人能力及其限制。

三、案例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一)甲与乙订立了合同,约定甲以其祖传的古董瓷瓶与乙交换其所有房屋。

双方办理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

古董瓷瓶在交付前意外毁损。

甲要求乙交付房屋,乙不同意。

甲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后作出如下判决:

因古董瓷瓶在交付前毁损使合同不能履行,故合同无效,房屋产权的变动因此归于无效。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1、请求交付房屋有无合法依据?

2、乙拒绝交付房屋有无正当理由?

3、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

(二)某乘客乘坐公共汽车未购车票。

到站时,售票员要求其补票。

该乘客拒绝补票并试图强行下车,被售票员阻止。

售票员说:

“不补票就不许下车”。

该乘客说:

“不让我下车是非法拘禁”。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1、乘坐公共汽车是何种法律行为?

2、售票员能否扣留逃票乘客?

3、该乘客的说法能否成立

国际私法

1997年

一、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中国A公司与法国B公司在北京签订一项技术转让合同,B公司坚持合同中有关法律适用条文必须明确规定:

“本合同适用法国法律,但法国的冲突法不包括在内”,A公司对是否接受此条款举棋不定。

如果向你咨询,你如何回答?

2.请指出下列规范属下哪类冲突规范,并说明。

(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发生的行为是侵权行为的,不作为侵权行为处理。

(2)夫妇之间的财产关系,依夫妇双方之本国法,夫妻双方无共同本国法时,依夫妻住所地法,夫妻住所不在同一国时,依波兰法。

(3)涉外合同外议适用当事人自己选择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时,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国家的法律。

3.我国A公司与甲国B公司(营业地在乙国)签订了一份购买空调机的合同,双方未就法律适用作出约定,后因空调机的质量问题发生纠纷。

请回答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应如何适用法律?

并用国际么法原则予以说明。

(1)甲国是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成员国,乙国不是缔约国。

(2)乙是缔约国,而甲国不是。

(3)甲、乙两国都不是缔约国。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国际么法调整的对象是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法律关系,请举例说明“涉外因素”表现在哪些方面?

2.“法则区别说”的内容及在国际么法中的地位。

3.请用国际私法原则分析国际投资经营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

4.请回答1988年《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的主要内容。

5.中国法律关于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是如何规定的?

三、案例分析题(共30分)

1.W国男子凯西,年满20周年,在中国与中国某外贸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向该公司购买圆钢500吨。

但是,在合同履行时,国际市场上的该货物价格暴跌,使得经营圆钢生意无利可图。

于是凯西以自己据本国法律规定尚未成年(W国法定成年年龄为23周岁)为由,否认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拒绝履行合同。

为此,该外贸公司法人代表在中国法院提起诉讼。

问:

凯西的理由能否成立?

为什么?

(12分)

2.日本公民A,因与日本B公司存在借货纠纷,经日本国横滨地方法院小田原分院判决,由B偿还A214亿日元。

由于B在本国无力偿还该项借款,日本国横滨地方法院小田原分院下达扣押令和债权转让命令,追加B在中国投资的中国日合资公司C为第三人,要求第三人将B在C的投资款人民币485万元扣押,并转让给A。

上述判及扣押令、债权转让命令经日本国有关法院依据“国际海牙送达公约”委托我国司法部向C转达后,以认为日本国法院的判决对中国法人不应产生法律效力,故拒绝履行,为此,A向中国某市中级法院提出要求执行的申请。

问:

我国法院该如何处理此案?

法律依据是什么?

(18分)

四、论述题(25分)

试述20世纪以后国际私法理论发展的新特点及其在立法上的表现。

1998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单边冲突规范

2.准据法

3.法律关系本座说

4.法律规避

5.特征履行说

6.仲裁条款的独立性原则

二、简答题(共26分)

1.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国际上的主要做法有哪几种?

(10分)

2.国际上关于确定法人国籍的依据主要有哪些?

(8分)

3.请回答我国立法中公共秩序保留条款的内容。

(8分)

三、论述题(注:

国际私法专业考生回答1、2题,经济法专业考生回答3、4题,共30分)

1.请评析柯里的“政府利益分析说”。

(15分)

2.试述1985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律适用公约》的主内容以及它与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关系。

(15分)

3.试术冲突规范的概念、结构和种类以及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

(15分)

4.论我国关于处理涉外经济合同争议的法律适用制度。

(15分)

四、案例分析题(14分)

被继承人孙×吉于1928年与丛×结婚,婚后生两个女儿,长女孙×蓉(原告)、次女孙×霞(已因病去世)。

1936年被继承人一人前往香港,与丛×终止联系。

1942年在香港与邓×(被告)结婚,关于1951年养充一女儿孙×贞(被告);被继承人前妻丛×于1958年与本村一农民结婚。

1981年被继承人以本人和邓×的共同名义购买了深圳市罗湖大厦3幢10楼C住房一套,1985年4月被继承人近世,其留在香港的遗产已由被告人邓×单方继承。

邓×于1985年9月来深圳办理继承罗湖大厦的房产手续,要求由原被告人3人平分位于深圳的房产,原告不同意,遂于1985年11月起诉于深圳法院。

原告声称,罗湖大厦的房产一套,是父亲孙×吉购买的,父亲在生前未能写出遗嘱是由于意想不到的原因,在他病重时曾反复嘱托前去香港探病的外甥作为其见证人,把深圳的房产留给原告。

同时,原告同意放弃被继承人留在香港的遗产。

被告孙×贞辩称,罗湖大厦的房产是父母合资购买的,是两人的共同财产,在香港的房产依香港的法律,被继承人去世后其妻作为第一合法继承人已正式继承,对在深圳的罗湖大厦房产,父亲没有留下遗嘱,要求原被告三人依法分割。

1.深圳法院有无管辖权?

法律依据是什么?

(4分)

2.两地房产应如何适用法律?

依据是什么?

(5分)

3.关于被继承人口头遗嘱的效力应如何应用法律,依据是什么?

(5分)

1999年

一、简答题(共52分)

1.简述“先决问题”及其法律适用。

(8分)

2.简述法人属人法和内国的外国人法的适用范围。

(10分)

3.试述夫妻财产制的法律适用问题。

(8分)

4.简要说明“结果选择说”。

(8分)

5.简评“识别”的依据。

(10分)

6.请回答:

在出现区际冲突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准据法。

(8分)

二、论述题(共48分)

1.试述我国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条件及程序。

(12分)

2.试述“客观标志说”与“最密切联系说”的异同。

(16分)

3.从1988年《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谈涉外继承法律适用的新发展。

(20分)

2000年

1.说明国际私法国际性的表现。

(12分)

2.简评“国际礼让说”。

(8分)

3.论司法管辖权与法律适用的关系。

(25分)

4.试述自然人行为能力的准据法确定。

(10分)

5.试述1985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律适用公约》关于确定合同准据法的原则。

(15分)

6.简述国际民事诉讼的诉讼代理制度。

(15分)

7.案例分析(15分)

中国某女与美国某男于1994年在中国登记结婚。

二人婚后在美国定居,其婚姻财产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均包括动产和不动产若干。

1999年,该女在中国某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离婚。

庭审中,该二人对上述财的分割问题争执不下。

请问:

你认为法院应该根据什么法律处分分别位于两国的动产和不动产?

理由是什么?

2001年

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本地法说的思想基础。

2.简述单边冲突规范与双边冲突规范的区别与联系。

3.举便说明法律规避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4.请回答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在法律适用上的异同。

5.简评《民法通则》关于涉外婚法律适用的规定。

二、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你如何认识国际么法统一化问题?

并在你认识的基础上介绍海牙国际么法会议的宗旨及成就。

2.讼“意思自治原则”及其在非合同领域的运用。

3.1958年《关于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即纽约公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我国的运用。

三、案例分析(每小题15分,国际法考生答案例一,经济法考生答案例二)

1.中国某男,已婚。

1992年被派往某穆斯林国家建设某项工程。

在该外国工作期间该男子与当地一年轻女子发生恋爱关系,并根据当地“一夫多妻制”的规定结婚。

1996年,该男子因工作期满回国。

回国之后不久,在一次车祸中死亡,并在中国留下遗产若干。

其在国外的妻子随后来到中国继承上述遗产,因与其国内妻子发生争执,而诉诸法院。

请问

(1)本案涉及哪些国际私法问题?

(2)你认为中国法院应如何适用法律?

为什么?

(1)假设一:

X为法国人,Y为中国人,Y在中国法院对X提起损害赔偿请求。

问:

中国法院应如何法律解决纠纷?

为什么?

(2)假设二:

X为法国人,Y为中国人,X在撞伤Y的同时,还使另一法国人Z受伤,Y,Z在有管辖权的同一中国法院对X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

问:

中国法院应何国法律确定X对Y和Z的损害赔偿责任?

请你对以下三种主张分别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并说明理由:

()

A.均适用中国法;

B.均适用法国法;

C.X对Y的赔偿责任适用中国法;对Z的赔偿责任适用法国法。

国际公法

2000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战俘

2.一般法律原则

3.国家的继承

4.国际法院咨询管辖权

5.条约法中的情势变迁

二、问答题(共40分)

1.为何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严重侵犯中国使馆的特权或豁免?

(16分)

2.国家的领空主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0分)

3.《联合国宪章》第2条为联合国及其成员规定了哪些原则?

(14分)

三、论述题

1.试述难民的法律地位。

(20分)

2.试述公海的自由航行制度。

(20分)

2002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情势变迁

2.永久中立国

3.联合国专门机构

4.外交团

5.国家边界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纽伦堡和辽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确立了哪些惩治战犯的原则?

2.外交代表有哪些特权与豁免?

3.确立外国人待遇有哪些原则?

三、论述题(共40分)

1.试述国际法院的管辖权。

2.试述专属经济区制度。

国际经济法

2000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GSP

2.D/A方式

3.保兑信用证

4.国际贸易术语

5.限制性商业区惯例

6.清洁提单

二、简答题(共26分)

1.20世纪初出现的国际贸易统一法与中世纪商人法比较,有什么不同?

(6分)

2.我国在加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时,作了哪两点保留?

其保留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6分)

3.简述《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的主要内容。

(7分)

4.《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对工业产权是如何界定的?

其基本原则是什么?

(7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评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2.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什么是不可抗力?

发生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四、案例分析(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997年8月7日,中国A公司与德国B公司签订了进口500吨聚丙乙烯的销售合同。

价格条件为CIF新港,起运港为德国的汉堡,以信用证方式付款。

依信用证规定受益人德国B公司除提交商业发票、保险单等单据外,还应提交已装船的、凭开证行中国银行指示的提单。

在收到信用证后,托运人德国B公司于同年10月15日将500吨货物装上了承运该比货物的巴拿马籍货轮“柯林”号,并由承运人签发了一式三份收货人一栏为“凭中国银行指示”的正本提单。

在货物装船后,B公司凭与信用证相等符的单证向银行办理了议付。

随后,A公司向B公司出具保函,要求B公司尽快提交一份正本提单,以便其安排该批货物的下程运输,该保函由另一公司加保。

B公司应A公司的要求将一份正本提单邮寄给了A公司。

与此同时,载货船“柯林”号在航行至印度洋时与巴拿马籍货轮“NEWS”号相撞,碰撞使1/4货物受损。

在货到目的港后,A公司凭B公司邮寄来的未经中国银行背书的正本提单,从承运人处提走了货物。

当银行要求A公司付款赎单时,A公司以货物质量与合同约定不符为由拒绝付款。

请问:

(1)本案信用证要求的是什么种类的提单?

这种提单有什么特点?

(2)中国银行应以谁为被告提起有关已垫付货款的诉讼?

并陈述理由。

(3)本案应由那一方办理保险?

那一方负责签订运输合同?

那一方办理进口手续?

(4)本案承运人是否有责任赔偿因碰撞而造成1/4货物的损失?

依据是什么?

(5)如果有关“柯林”号与“NEWS”号的碰撞损害赔偿案在中国某海事法院审理,应依哪国法处理该案?

依据是什么?

2.1991年5月22日,中国汕头A公司与香港B公司签订了购买化肥200吨的合同。

合同规定:

CIF汕头;1991年6月10日前装运;不可撤销信用证结算;除不可抗力外,如卖方不能按时交货,买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卖方赔偿损失。

合同订立后,A公司于5月24日按期申请中国银造型出不可撤销信用证。

6月11日,B公司电告A公司,货已于6月10日装上了由香港开往汕头的“HVASHOU”轮。

后经查询,无此船名及航次的船抵达汕头。

6月22日,B公司将提单传真A公司,船名改为“HAIGANG”,装运日不变。

经再查,发现B公司不可能在6月10日装货于“HAIGANG”轮。

6月29日,A公司致函B公司,以6月10日签发的提单存在欺骗为由,要求B公司赔偿损失,并尽快给予书面答复。

经查,“HAIGANG”轮于6月1日抵达汕头,6月17日前往香港,6月29日驶离香港,29日抵达汕头,此次船上装有提单所述的货物。

7月2日,A公司致电B公司,称已向仲裁机构提起了仲裁,要求解除合同并索赔一切经济损失。

7月9日,B公司从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取得货款。

随后,B公司电告A公司,否认存在欺骗行为,且已履行了合同,建议A公司先取回提单,提取货物,以防货物堆放码头,增加费用,7月18日,A公司向中国银行付款赎单,之后提取了货物,存放于保税仓库。

请分析以下问题:

(1)B公司认为其已按时履行了CIF合同规定的交货义务。

理由是卖方无需亲自将货物装上船,在将货物交承运人后,实际装载货物的责任由承运人承担。

卖方的交货责任主要是按时将货物发给承运人装运并取得合格提单,向银行交单取得货款。

因此,A公司无权解除合同。

(2)B公司认为,没有将货物按时装船及倒签提单是由承运人造成的。

作为提单持有人的A公司应直接向承运人索赔,B公司不应承担责任。

(3)B公司认为,A公司在知情的情况下接受了单据并支付了货款,提取了货物,构成对合同项下货物的接受。

因此,A公司无权解除合同。

(4)B公司认为,A公司无权要求B公司赔偿损失。

因为A公司对于自己的货物不及时处理,即使发秉承损失,也只能自己承担。

况且,A公司并非不可能及时购进替代物,利润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2001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WTO

2.EDI

3.CliveM.Schmitthoff

4.共同海损

5.不可撤销信用证

6.国际许可证协议

二、简答题(共26分)

1.《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对《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作了哪些重要修改?

(7分)

2.简述国家与他国公民之间投资争议的特点?

(7分)

3.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相比有哪些主要特征?

(7分)

4.请列明关于国际铁路货物运输的两个国际公约的名称(全称及简称),并注明中国加入了哪个公约?

(5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跨国公司的法律地位。

2.试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基本原则。

四、案例分析(共30分,每小题15分)

1.1994年6月19日,中国内地甲公司与香港乙公司签订了关于买卖日本汽车的FOB合同。

合同规定,乙公司应于11月15日前将30辆丰田车交付主甲公司,甲公司应于8月20日前依每辆车1万美元向乙公司支付定金。

并规定在货物装运完毕后,公司应即电报通知买方。

1994年8月2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了35万美元的定金,合同至此生效。

合同生效后,乙公司按时在日本装运,船到黄埔港后,乙公司以传真形式通知甲公司验收合同项下的车辆。

12月28日,公司致函乙公司表示因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提车,正式提出取消合同并要求公司退回已收取的定金。

公司回电拒绝了甲公司的要求。

1995年1月16日,乙公司要求甲公司在10日内提交对该批货物的处理意见,否则乙公司将自行处理,期满后,乙公司并未收到甲公司的书面意见。

遂于1995年2月10日将30辆汽车自行转卖并通知甲公司依香港车买卖行业的经营惯例没有收定金。

在乙公司将货物另行转卖后,甲公司一再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