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3852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某铜业有限公司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建设项目

1.1.2承办单位

项目单位:

某铜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

某工业园区

1.2承办单位概况

某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铜管设备的公司,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

企业技术力量雄厚,引进日本、台湾、德国的铜管设备的先进生产技术,严格参照ISO9000的质量标准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准绳,坚持“技术高起点,产品高质量,服务高效率”。

产品以其生产速度快,性能稳定,耗能低,噪音小,环保,零污染,废品率极低。

项目工艺操作简单,项目技术在全国同行业保持其质量领先地位。

1.3项目建设地点、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址在某工业园区,占地面积200亩。

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项目主要土建工程内容有:

拟建生产线4条,厂房、综合楼等总建筑面积31900平方米。

其中:

建生产车间四幢,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原料库面积3000平方米,仓储面积3000平方米,附属用房900平方米,综合服务楼5000平方米。

主要设备:

3000kg中频感应炉及水平连铸机组,3.0吨供品感应炉及水平连铸机组,2800吨挤压机(含感应加热炉),矫直机、退火炉、冷轧机、水平缠绕机等46台(套)。

1.4项目建设的理由

1、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

当前,由于国家和产业政策的调整,将禁止使用镀锌铜管,这就创造了铜管生产的巨大市场,产品目前供不应求。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999年12月13日,建设部、国家经贸委、建材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文,自2000年6月10日起,在城镇新建住宅中,禁止使用镀锌铜管用于室内给水管,并要求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限时禁止使用热镀锌铜管,推广应用铝塑复合管,交联聚乙烯(PE-X)管等新型管材,有条件的地方可推广应用铜管。

3、铜管随着其规格的不同而用途不同,一般铜管主要用于供水供气等,蚊香管广泛用于家电产品,如空调、冰箱、冰柜等。

1.5研究工作依据和原则

1.5.1研究工作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4)《节约能源法》

(5)《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核准申请》指南

(6)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

(7)《工业企业建筑设计标准》

(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9)《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1.5.2研究工作原则

(1)建设项目遵守国家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有市场、有规模、有效益,以实现质量、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

(2)建设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职业安全卫生、生产安全、清洁生产方面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3)建设项目采用符合国情、适度先进和安全可靠的技术,在规模合理,稳妥可靠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优化各项成本要素,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使产品质量和成本具有市场竞争能力。

(4)尽量使装置布置露天化、流程化、联合化、定型化,节约用地,节省投资。

(5)“三废”治理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现有标准及规定,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1.5.3研究工作的范围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的深度规定,本报告对项目概况及必要性、内容与规模、设计方案、环保节能、项目组织与实施进度计划、项目招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为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可靠和准确的论证。

1.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估算:

项目总投资估算20000万元,项目资金来源包括全部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1.7方案与结论

1.7.1环保节能

本项目技术成熟,设备先进,有自己的知识产权,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少量的粉尘、噪音等均将做出了相应的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本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7.2项目实施计划与组织定员

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从2010年8月开始,2010年8月完成。

项目劳动定280人,公司将定期对所有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1.7.3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年产5000套铜管,年销售收入16000万元,年可实现上利税5918.6万元。

企业所得税1479.6万元;企业年实现利润为4439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2.2%。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投资回收期(税后)4.5年。

1.8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技术方案成熟,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设备先进合理,符合国家的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是国家鼓励的创新高科技产品。

项目建设也有利于高科技技术成果的转化,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对地方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

由此可见,项目建设预期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议项目承办单位加快项目各项工作,积极落实资金,按实施进度安排,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完善各项配套,尽早投入使用,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承办单位概况

某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铜管设备的公司,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

企业技术力量雄厚,引进日本、台湾、德国的铜管设备的先进生产技术,严格参照ISO9000的质量标准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准绳,坚持“技术高起点,产品高质量,服务高效率”。

产品以其生产速度快,性能稳定,耗能低,噪音小,环保,零污染,废品率极低。

项目工艺操作简单,项目技术在全国同行业保持其质量领先地位。

2.2项目背景

**位于豫、鄂、陕三省七县(市)结合部,地理特征大体为“七山一水二分田”;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主要水源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移民大县、河南省首批扩权县。

2008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95.6亿元,增长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66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3960元,增长18%,三项增速比市均值分别高1.5、5.5和11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5亿元,增长25%;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8.3亿元,增长26.8%。

综合目标考评进入全市前三名。

对外开放结出新硕果。

借助中博会、豫商大会等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2家上市公司、2家外资企业。

全年在建招商引资项目23个、新上39个,引进市外项目72个,到位资金10亿元,是上年的2倍多。

完成出口创汇2062万美元,同比增长434%,总量居全市第二,增幅居全市第一。

政策性项目获批复89个,批复资金7.19亿元,是历年来批复资金最多的一年。

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工业发展获得“工业强市杯”。

年初确定的33个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创历史新高。

五大续建、八大新建项目进展顺利,9个已完成。

六家骨干企业全部跃入**市工业50强。

淅铝集团建成全国最宽幅的10万吨铝板带材生产线,产值突破40亿。

电业局完成供电量33亿度,继续位居全省县级供电企业第一位。

块状经济发展开局良好。

香九厚产业聚集区,成功跻身省级175家产业集聚区。

县城园区,创业大厦、标准化厂房等有序推进。

荆紫关园区,企业发展进一步壮大。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0亿元,增长20%。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96亿元、销售85.1亿元、利税11.6亿元,增速均在20%以上。

农村发展取得新成绩。

农建连续六年获市“兴水杯”,连续四年获省“红旗渠精神杯”,2008年荣获“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百强县”称号。

生态建设和林业管护力度加大。

全年完成造林27.8万亩,是历史上造林面积最大、成效最好的一年,受到省林业厅的高度赞扬。

粮油作物喜获丰收。

小麦总产1.55亿公斤,油料总产6500万公斤,进入全省油料大县15强和油料备增计划县。

特色产业稳步发展。

新发展湖桑1.8万亩、柑桔1.6万亩,辣椒、花椒得到巩固。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110万亩,居全市前列。

新农村建设完成了120个村的规划编制任务,新修通户水泥路105公里,新建沼气池10073座,新增86个通广播电视自然村、23个通宽带村,建成村级标准化卫生室97个。

寺湾镇水田峪村、**铁庙村和九重镇张河村被省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完成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村18个,解困1.34万人。

三产发展迈出新步伐。

香严寺佛文化生态旅游区、宋岗码头综合服务区、蠡街建设性详规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香严寺、荆紫关古街、丹江大观苑等景区景点日益靓丽。

射击场、标本馆建设顺利。

蠡街改造工程竣工,旅游购物街展现新姿。

3家3星级以上宾馆全面动工。

全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综合经济效益1亿元。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持续推进,“新网工程”建设荣获全国供销总社文明服务示范单位。

房地产业、交通运输、邮政通讯、金融保险、商贸流通等服务业快速发展。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亿元,同比增长23%。

城乡面貌呈现新气象。

县城建设,城区主干道铺油全面完成,上九路城区段配套、城区绿化等12项重点市政工程基本完成。

组建了规划管理队伍,开展了城市环境百日整治和违法建房专项治理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交通建设,完成投资1.7亿元,其中农村公路完成投资1.4亿元,实施项目13个,硬化里程179公里,投资额和建设里程均居全市第一。

荣获市“通达杯”先进单位。

南水北调复建工程进展顺利。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8.6%。

2008年完成土地调规5146亩,居全省县级前列。

电力建设,完成了3个11万伏变电站增容改造和“户户通电”等工程

2.3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

2.3.1是发挥铜管应用优势需要  

铜管也是国防铜业协会在中国的推广项目,它在给水管、燃气管道等领域有独特的应用优势,具有安全可靠,经久耐用、卫生健康的特点。

目前国际铜业协会与政府有关部门、开发商及家装公司建立战备伙伴合作关系,参与各种展示会和现场推广活动,并成功地在14家燃气公司进行了展览和展示,最大限度地取得政府在铜管推广项目上的支持。

铜质水管已被上海住宅发展局公布的新建住宅菜单式装修试点工程推荐为水管装修材料的唯一推荐产品。

除了宾馆等各种公共建筑设施大量采用铜水管外,上海浦东的世贸滨江花园及北京、广东等一大批住宅建筑项目也已经开始全面安装使用铜管。

2.3.2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高档公共建筑和高档住宅的兴建,建筑用铜管的应用在长江三角洲、北京等地区用量每年几万吨,并呈上升趋势,与其他管材相比,铜管的造价是镀锌铜管的2.4倍,PP-R管的1.2倍,性价比有一定的优势,每年用于家电产品的铜管需要十几万吨。

近年来,国家采用积极的财政措施引导人们积极消费,实施安居工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建材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新建住宅面积十亿平方米,且逐年增长,许多家族自建住房、购买商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追求也逐步提高,铜管具有安全可靠,经久耐用,卫生健康的特点,日益受到用户的青睐。

同时,城市建设也是对铜管需求的重要方面。

2.3.3是壮大企业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鼓励企业将技术密集型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地区,重视产品的研发和科技创新,促进五金企业的产业升级。

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园,科技兴业之路。

一边在保证出口情况下,另一边扩大内需,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3.4项目建设是重点项目扶持中西部发展的需要

目前,中西部地区地位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升,其发展的紧迫性亦随之增加,中西部地区有占全国2/3以上的广袤土地,有占全国1/3左右的人口,没有这部分地区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必然受到影响,中西部地区这块大市场不开发,促进全国内需的增长亦势必受到影响。

项目建设投产后,公司规模向中西部倾斜,既符合国家大政策形势,又能为公司找到一条低成本发展的道路。

同时,项目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壮大发展农产品经济的产业链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贯彻国家政策、产业规划的重要举措,具有治理环境、开发能源的双重优势,项目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3.1项目选址

本项目位于某工业园区内,占地200亩,交通十分便利。

3.2建设条件

3.2.1场址概况

某铜业有限公司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项目厂址位于**工业园去,距县城20公里,总面积200亩。

附近无污染源,无文物遗存。

所处位置地势平坦,进出线走廊开阔,防洪排水方便,交通便利,便于设备运输、施工,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本项目属系统内循环用水,每天需水量不大,除系统补蒸发量2.2%的水和生活办公用水外,不需要其他用水,每天用水在30吨左右,供水方案:

项目区有自备井一口。

交通状况:

该园区是一个以经济园区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第二、三产业开发示范园区。

目前已有一些工业企业位于此区域内,位置较为规范,使新园区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优势,园区已成为**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工、商业和旅游业的重要窗口和招商平台。

3.2.2自然条件

**位于河南省西南部,鄂、豫、陕三省七县结合部,地处东径110º58´—110º53´,北纬32º35´—33º22´,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0万亩,地理特征大体为“七山一水二分田”。

**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日照时间2046小时,降水量804mm左右,气温15.8℃,无霜期228天,不仅矿藏丰富,而且南北方动植物均适宜在此生长。

特别受丹江口水库影响,小气候环境十分明显,境内四季分明,雨热同期,自然生态条件兼具南北之长。

境内有丹江、灌河、淇河、滔河、刁河五大河流,年地表径流量5.6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6.3万千瓦。

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水库加高后水域面积将达到1040平方公里,蓄水量290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丰富,全县共有野生动植物种类1787种。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气候时空分布较复杂,年际变化较大,立体气候明显。

各主要气候数据如下:

年平均气温15.1℃

最热月平均气温27.7℃

最冷月平均气温2℃

极端最高气温42℃

极端最低气温-14.2℃

多年平均降水总量897.5mm

年最大降水量       1755mm

平均相对湿度69%

无霜期          263.2d

年平均日照时数      2019h

主导风向W.N

多年平均风速2.1m/s

3.2.3水文

**属长江流域汉江区丹江水系,降水量充沛,河流众多。

年均水资源总量约1.3×1010m3,其中县境地表水径流量8.9×109m3,外部过境水4.1×109m3,因地质结构的影响,地下水资源贫乏。

水资源在地域分布上与农业生产需要有矛盾,东南部丘陵区耕地多而水资源较少,北部、西北部深山区耕地少而水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总量1.56×105kvA。

1、地表水

**境多丘陵山地,河流较多,以丹江、灌河、淇河、滔河、刁河5条河流为主,其支流成羽状密布全县。

2、地下水

境内地下水资源较丰富,且因受地质结构的控制,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有明显的补排关系。

3.2.4地质地貌

区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貌单元,地形比较复杂,总体由低山地、丘陵和平原组成,东部经邓州而与**盆地相连。

黑土多分布在盆地中洼地和洪积扇洼地上,含钙质结核是其主要特征。

成土母质为酸性岩石以及钙质片岩、大理岩、黑云母片岩等的风化残积和坡积物。

石质丘陵上成土母质为多种岩石风化的残积和坡积物,土质丘陵上成土母质为黄土;在河谷地带,成土母质为近代河流冲积物,土壤组合为灰潮土、中性石灰性紫色土、水稻土等。

3.2.5地震烈度

我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8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标准在原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基础上,吸收了我国近十年来新增加的、大量的地震区划基础资料及其综合研究的最新成果,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编图方法编制而成。

新区划图能够更精确、更直接、更详细地反映出地震时地面的动态特征。

在这幅区划图中,**市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当于地震烈度7度。

**地处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交界处,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被列为河南省重点地震监视防御区,市地震办要求各建设单位和设计部门在今后的工程设计中,严格按照新标准进行抗震设防,确保各类建设工程达到设防标准。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标识,该项目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区内(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鉴于园区所处的地震地质构造情况,在工程初步设计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以确定科学的抗震设防要求。

3.2.5基础设施条件

1、供、排水

给水:

项目位于采用自备井供水,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工作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

排水:

主要为雨水和医用污水,通过排水管道,经专项处理后,排入排水系统。

2、供电:

电力供应情况:

某铜业有限公司用电由**电管所供给,供电电压380/220V,50HZ、三相交流电,项目用电有可靠保障。

3、通讯

现已全部架设开通全国程控电话及移动通信,可满足项目固定和移动通讯要求。

3.2.4施工条件

某铜业有限公司位于某工业园区,交通十分便利,施工条件优越。

**周围有节能环保砖厂,项目建设所需的石灰、砖、钢材、木材等建筑材料均有相应的生产厂家供给,并能满足建材质量标准的要求。

 

第四章工程技术方案

4.1指导思想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环境与建筑的共存与融洽,创造人性化空间,优雅舒适、布局合理、生产生活安全,力求功能齐全,充分满足工艺要求,适用便捷。

既能体现先进功能的配置和现代化的特色,更要符合节能设计的要求。

4.2建设方案

4.2.1建设规模

根据市场需求,考虑建设年产5000套钢管生产线,需征地200亩,项目主要土建工程内容有:

拟建生产线4条,厂房、综合楼等总建筑面积31900平方米。

其中:

建生产车间四幢,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原料库面积3000平方米,仓储面积3000平方米,附属用房900平方米,综合服务楼5000平方米。

主要设备:

3000kg中频感应炉及水平连铸机组,3.0吨供品感应炉及水平连铸机组,2800吨挤压机(含感应加热炉),矫直机、退火炉、冷轧机、水平缠绕机等46台(套)。

4.2.2建设内容

车间四幢,每栋5000平方米,总面积20000㎡。

采用钢梁彩板快装式结构。

建设综合服务楼5000㎡、原料库3000㎡、仓储库3000㎡、附属用房900㎡。

原料库及仓储库采用砖混加钢结构,综合服务楼及附属用房采用砖混结构。

需购置数控车床等设备46台(套),要求是国内先进设备。

空场绿化35328.8m2,道路及停车场硬化10000m2。

4.2.3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建筑按照工艺流程,建设项目包含生产车间、仓库、办公用房及职工生活用房宿舍、餐厅等。

各单体建筑:

基本工业用房为单层,生活办公设施为2层。

总平面采用功能分区设计,各功能区相对独立又互相连通,利于生产和生活。

本项目场地地势平坦,地势落差较小,适合与周边入口道路相连接。

可满足场地竖向设计和场内排水需求。

厂区内建筑设计风格采用传统中式建筑设计,简洁明快。

色彩搭配合理,努力创造宜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4.3建设原则

本项目的设计原则是适用、安全、节约、美观、以人为本。

4.4工程技术方案

本项目根据建筑不同的功能需要,各单体采用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详述如下:

整个建筑物立面装修拟采用白色墙面,蓝色线脚,有机地丰富建筑形式,创造新颖简洁的立面外观。

各单体建筑按使用功能进行内部装修。

地面全部采用地板砖贴面(厂房车间、库房为混凝土地面)。

门窗,生产用房采用推拉钢板门、钢窗;生活用房采用木门、塑钢窗。

生活、生产用电、用水、采暖系统将配合设计,所有专业均应满足规范之需要。

4.5生产产品、工艺与设备

1、生产产品

年产5000套铜管生产线。

2、设备选型

(1)设备选型原则

①要求设备技术先进、性能可靠、适应性强、产品质量优良,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变化的需要。

②适应品种、原料需要,前后工序设备要配套,突出重点购进,节省投资,降低成本。

③基本立足于国内,选用先进、成熟、可靠的设备,推动装备国产化。

(2)设备选型

根据该机技术设计要求,主要生产设备拟选用国内较为先进的数控机床。

主要设备从国内技术一流的知名厂家购进,供应充足。

项目主要设备包括:

3T中频感应炉及水平连铸机组、2800吨挤压机(含感应加热炉)、矫直机、冷轧管机等46台(套)

主要设备清单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台(套)

数量

型号

熔炼及铸造生产线

1

3T中频感应炉及水平连铸机组

1

中冶连铸

铜管生产线

1

3T中频感应炉及水平连铸机组

1

中冶连铸

2

2800吨挤压机(含感应加热炉)

中冶连铸

3

矫直机

2

中冶连铸

4

冷轧管机

2

LGC75H

5

水平缠绕机

1

中冶连铸

6

圆盘拉伸机

1

中冶连铸

7

剪刀车

1

中冶连铸

8

联拉机

1

中冶连铸

9

台车式电阻炉

1

RJ2-105-9

设备安全保护:

1、电器系统:

装设有单相漏电断路器自动切断总电源,操作控制采用脚踏式运行控制。

2、机体部分:

非操作全面封闭式防护机壳,保护机内所有传动部件。

3、设计寿命:

严格规范操作在无外力破坏情况下,设计寿命为15-20年,综合性能不变。

4、项目原材料来源广泛,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工艺流程:

项目设备先进,机械化程度高,工艺流程比较合理;主要工艺如下:

电解铜熔铸拉拔剪切矫直拉拔退火拉伸轧制缠绕检验入库。

 

第五章工程设计方案

5.1总图布置

总平面布置以生产区为核心。

生产区主要建筑物有原料车间、仓库及加工车间;生活区主要建筑有综合服务楼和附属用房。

征地面积200亩,总建筑面积31900平方米。

绿化、道路及停车场总面积45328.8平方米。

5.2设计原则与布置

a.按工艺流程布置生产车间,仓库、公用动力设施等部门应贴近或靠近所服务的生产部门,以优化物流,缩短运输距离。

b.人流出口与物流出口分开设置。

c.竖向设计应尽量考虑土方平衡,满足厂区管线敷设要求。

d.总图功能分区合理,并要符合消防、环保、安全卫生规定。

5.2.1总平面布置

厂区按功能分区,分为生产区、仓储区、办公区、生活区四大分区。

厂区道路为城市型,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道路宽10米,次要道路宽7米,厂房引道宽5米。

主要道路满足运输要求,厂区道路组成环型通道,以利消防。

5.2.2竖向布置

竖向标高与厂区周围场地和道路标高相适应,建筑物室内标高一般高出室外场地标高0.45米。

5.2.3绿化

在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主要出入口、道路两帝及建筑物周围及厂区空地进行绿化,绿化率高达34%。

绿化构成有乔木、亚乔木、花灌木、绿篱、草坪和花坛、喷水池,根据功能区性质、环境选择不同的绿化方式。

5.3.给排水

5.3.1给水

建设单位职工总人数约为280人,厂区设食堂、宿舍,按照每人每天消耗水量120L,全年工作时间300天计,生活用水总用水量约为10080m3/a,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为8064m3/a,上述生活污水进入厂区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到一级标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

本工程设独立的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生活用水由某工业园区自备井供应。

消防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