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41180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docx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

难忘的一课。

  设问:

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

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

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

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

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

  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

  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

“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

“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

  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

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1、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3次)

  2、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

老师是怎样写的?

  (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

是怎样体会的?

说明什么?

“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

他们是怎样朗读的?

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

“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

  (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

  (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

  “我”是怎样说的?

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

“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

  (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也1999年回归祖国。

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在叙事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摘抄自己认为好的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表演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1、表演展示时代背景: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归还中国。

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

  2、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就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刚回到祖国怀抱时的事。

  二、听课文录音,初知大意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台湾高雄的一所乡村小学。

  三、朗读课文,找出重点

  1、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用尺、笔在文中画出来。

  四、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习第一次出现:

  ⑴指名读。

(3、4节)

  ⑵第一次出现在哪里?

老师是怎样写的?

  板书:

  写──一笔一画。

  说明什么?

(他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这是为什么呢?

  (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什么?

  ⑶“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出示:

  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

好象每个字,每个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⑷有感情朗读3~6节。

  2、学习第二次出现:

  ⑴自由读。

  ⑵第二次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的时候,加上了谁?

  ⑶“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动人的情景”指的是什么,吸引住“我”的是师生们学习的内容,更是他们学习这句话时认真的态度和真挚的感情。

  ⑷他们是怎样朗读的?

圈出这些词语。

  板书:

  读──一遍又一遍。

  ⑸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他们有什么反应?

为什么?

  看插图,体会此情此景:

  是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亲近,把他们连在了一起。

  ⑹朗读训练。

(7~12节)

  2、按刚才的方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⑴指名度13~16节:

  第三次是怎样出现的?

  ⑵“我”是怎样说的?

  板书:

  “我”说──激动。

  ⑶为什么激动?

  (因为看到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像,上面有──)

  你知道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吗?

  ⑷看到这一切,“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被这种──所深深感动。

  板书:

  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⑸齐读最后一节:

  “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

反问句的意思是什么?

  (用了反问,就更加强调了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全部感情。

  ⑹朗读训练。

  五、总结

  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台湾时期,中国人连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都不准学,但是,不甘奴役的台湾人民并没有忘记祖国,没有淡忘学习祖国的文字。

所以,一旦“光复”,他们就认真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7、1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澳门也于1999年回归了祖国。

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拥有同一个母亲──中华!

  (歌曲:

《我的妈妈叫中华》)

  六、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下来。

  3、课外阅读《上下五千年》,了解我们祖国的历史。

  板书设计:

  23、难忘的一课

  一笔一画──写

  强烈的民族精神

  我是中国人一遍一遍──读深厚的爱国情意

  我爱中国!

  激动地──说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

难忘的一课。

  设问:

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

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

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

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

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

  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

  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

“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

“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

  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

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1、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3次)

  2、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

老师是怎样写的?

  (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

是怎样体会的?

说明什么?

“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

他们是怎样朗读的?

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

“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

  (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

  (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

  “我”是怎样说的?

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

“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

  (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也1999年回归祖国。

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4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看,这幅图画的是哪个民族?

  (傣族)

  从哪里看出来?

  (泼水节)

  那你们瞧!

这么美的花是什么啊?

  (“凤凰花”)

  评:

是啊,每年清明节前后,凤凰花开时,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锣,打着鼓,唱着歌,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

  2、出示凤凰花的图片。

瞧,这就是凤凰花,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

  (对,它们是同偏旁的字,用心记一记)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

  ⑴你读懂了什么?

  ⑵“一年一度”(泼水节每年都过),“火红火红”(读出什么,凤凰花的美,把两个表示颜色的词放在一起,这花好像更红更美了)。

  ⑶我们一齐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4、泼水节每年都过,可是1961年的泼水节却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板书(难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通读顺,不认识的字找小海锣帮忙。

  1、检查。

  2、读了这篇课文,你能不能用上这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一个()的泼水节。

  三、教学第三段

  1、那一年,周总理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可是他还是来到了那么遥远那么炎热的云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一起过泼水节,怎能不让人开心,怎能不让人兴奋了,让我们也加入这行列,看看人们是怎么样欢迎周总理的。

  要求:

读第三段,你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交流:

谁在当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⑴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①你看到了什么?

  ②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了人多?

从四面八方赶来,那是怎么样的?

  ③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这人山人海的热闹,读出这锣鼓喧天的热闹。

  ④多么壮观的场景啊,老师也想来读。

(把“赶”读成走)我读得怎么样?

那这样改好吗?

为什么?

  ⑵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①你看到了什么?

  ②读读课文里的句子,看看能不能把这欢迎的场面读出来。

  ⑶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①看到什么?

  ②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你也觉得是这么热闹?

  ③反你感受到的这份热闹读进去吧。

  ⑷人们欢呼着:

“总理来了”:

  ①正在这个时候,盼望已久的的总理来了,旁边的老百姓表情怎么样?

你会怎么喊?

  ②我们一起欢呼着:

──周总理来了。

  我们可以加上动作,再来──周总理来了。

  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份喜悦压抑不住,这份欢快更是压抑不住,让我们一起来吧。

──周总理来了!

  3、1961年的早晨是这样的难忘,让老师带着你们再去现场感受一下吧,闭上眼睛。

  ⑴师配:

“象角鼓响起来了,快乐的呼喊声来了,龙船划起来了,花炮升起来了,多热闹啊,”

  ⑵把你们感受到的高兴放到课文中。

  读课文的1~3段。

  四、复习字词

  1、沈老师去了一趟傣族,非常喜欢那里的凤凰花,我也带了几朵回来,把它撒在黑板上,铺成火红火红的地毯。

  咖啡踩着蘸着凤凰蹲着傣族敲着

  撒满对襟白褂健康长寿周恩来

  ⑴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拿一张卡片,请同学们赶快找到同样的字,领着小朋友读。

  ⑵请同学们找出同偏旁的字。

  (咖啡、凤凰、对襟白褂)

  ⑶老师上面还有四个词语娃娃,你发现什么?

  (踩着、敲着、蘸着、蹲着)

  2、我们要把凤凰花瓣里的字请到田字格中。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5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设计理念】

  课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

它既是__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

学习课文时,紧紧围绕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联系时代背景,想象当时的动人情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其读中感悟、读中体会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

  2、把相关的语句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曾经学过的有关台湾的课文吗?

对台湾你有哪些了解?

  在谈话中,让学生谈出有关台湾的美丽风光以及台湾人民盼望回到祖国怀抱的热烈愿望,为下文的学习做好感情铺垫。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正是发生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故事。

  板书:

  《难忘的一课》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出难忘的情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闽是前鼻音,诸是翘舌音,葛读gě,不要读成第二声。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自由读,扫除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通过概括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品读交流,探究体验

  1、一堂普通的语文课,为何如此让人难忘?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后思考:

整篇课文最让你难忘的话语是什么?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全班交流最让人难忘的话语是什么?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同学们对这句话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

  4、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勾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并想一想这句话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学,交流体会。

  (依照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课件。

  预设:

  ⑴课件出示: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①为什么这位教师写字很吃力,国语也不太熟练呢?

请用课文中语言回答。

  (因为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②课前搜集了有关台湾的资料,台湾光复指的是什么?

  ③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不让我们中国人学习自己的语言文字?

  (他们企图奴化台湾人民,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

  ④日本人的阴谋诡计能够得逞吗?

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不能,因为台湾人民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的文字;从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有那么富有感情。

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和真挚的心。

感受到的)

  请同学们也那么严肃认真,也那么富有感情,读台湾老师一笔一画书写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指名读,齐读。

  领悟台湾老师书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很吃力的原因,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对祖国的热爱。

  ⑵课件出示:

  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①为什么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并跟着教师朗读?

  (吸引作者走进教室的是学习的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更是他们学习这句话时的认真态度和真挚的爱国之心。

  ②他们是怎样朗读的?

划出这些词语。

  (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③这里连用了三个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更表现出学习祖国文字的认真、严肃与虔诚。

  ④为什么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反而读得更起劲了。

  (老师、孩子们以及作者,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共同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的心连在了一起,所以没感到意外反而读得更起劲了。

  请同学们也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这间充满着浓浓爱国情感的教师,跟台湾的孩子们一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引读、评读。

  品读语句,培养语感,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到台湾人民浓浓的爱国情谊。

  ⑶课件出示:

  我紧紧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①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怎样理解?

  (这是一个反问句,这句最简单的话即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意思是说:

没有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了。

用反问句,更加强调了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全部感情。

  ②为什么我此时有如此强烈的感情?

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这位老师一定要带领我去看一看他们的小礼堂。

礼堂两面墙上新画了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有孔子、诸葛亮、郑成功还有孙中山。

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