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44870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3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docx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

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28分)

一、单项选择题:

题各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共16道小题,每题1分,共16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B.自来水C.矿泉水D.蒸馏水

【答案】D

【解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海水、自来水、矿泉水都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蒸馏水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菜刀生锈B.酒精燃烧C.汽油挥发D.粮食酿酒

【答案】C

3.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pH范围,其中呈碱性的是

物质名称

鸡蛋清

牛奶

西红柿

柠檬汁

pH范围

7.6~8.0

6.3~6.6

4.0~4.4

2.0~3.0

A.鸡蛋清B.牛奶C.西红柿D.柠檬汁

【答案】A

【解析】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选A

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答案】B

5.“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答案】A

【解析】A.燃放烟花爆竹,增加污染物的排放,不利于环境保护;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都有利于保护环境。

选A。

6.下列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

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B.用盐水清洗菜刀

C.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

【答案】B

【解析】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防锈的方法有隔绝氧气、保持金属表面洁净干燥、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不易于生锈;B.用盐水清洗菜刀,会加速锈蚀;C.铁锈结构疏松多孔,能吸附水和氧气,会加速锈蚀,应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D.在铁管

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能隔绝氧气、水,能有效防锈。

选B

7.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B.在

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

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答案】D

【解析】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因为着火时电梯易发生故障,使人被困在电梯里;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防止发生爆炸;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人若冒然进入可能会因氧气不足使人窒息;D.家用电器着火时,不能立即用水扑灭,因为易引发电器爆炸或者短路。

选D

8.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霉变的花生做食品B.用甲醛溶液浸泡

鱼虾防腐

C.食用加碘盐可补充人体缺乏的碘元素D.食品中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

【答案】C

【解析】A.用霉变的花生做食品,易因霉素使人中毒;B.用甲醛溶液浸泡鱼虾防腐,使蛋白质变性,失去营养物质;C.食用加碘盐可补充人体缺乏的碘元素;D.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质,也能使人中毒,食品中不能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

选C

9.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氢分子:

2HB.2个硫酸根离子:

2SO4-2

C.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两个氮原子:

N2

【答案】C

10.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

B.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碳酸钠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

D.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水清洗

【答案】D

【解析】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物质,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B.氢氧化钙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碳酸钠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都不溶于水,不用水清洗,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应用酸清洗。

选D

11.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答案】B

12.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铁B.氯化钠C.二氧化碳D.金刚石

【答案】B

【解析】A.铁由铁原子构成;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C.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D.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选B

1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向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

B.将红热的细铁丝放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C.将羊毛线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闻到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D.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答案】C

【解析】A.向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B.将红热的细铁丝放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将羊毛线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闻到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D.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选C

14.剧烈运动时肌肉里产生乳酸(C3H6O3),会导致肌肉酸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B.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乳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之比为1:

2:

1

【答案】D

【解析】A.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B.由化学式可知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

,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乳酸中碳、氢、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

2:

1;选D

1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答案】C

16.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B

【解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或者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都是8;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选B

二、单双项选择题:

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共6道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17.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使用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是为了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

B.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C.为了更好地利用物质,可对物质进行分离或混合

D.物质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而人们对物质的利用却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

【答案】A

1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B.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答案】BC

【解析】A.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如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物。

选BC

19.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

B.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C.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4:

5

【答案】AC

【解析】A.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B.甲物质的溶解度为较大,而且随温度降低溶解度迅速减小,而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甲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C.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60g,溶质与溶剂质量之比是3:

5;选AC。

20.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

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

实验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

B.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

C.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可以颠倒

D.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四种物质

【答案】C

【解析】A,碳酸钠的作用是除掉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所以碳酸钠必须加在氯化钡之后;盐酸的作用是除掉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所以盐酸在过滤后,蒸发前加入,符合这两点的操作顺序都是合理的;B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以防在氯化钠中引入杂质;C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引入氯化钡杂质;D.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氢氧化镁、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四种物质。

选C

2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A.①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Cu(OH)2和CuO固体

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

【答案】D

22.固体X可能由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镁、硝酸钡、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提示:

以上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X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②测X溶液的pH值,pH=13。

③向X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④向步骤③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⑤向步骤③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下列关于固体X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不能确定是否有硝酸镁

B.氯化钠一定存在

C.不能确定是否有氯化钠D.硫酸钠和氢氧化钠一定存在

【答案】BD

【解析】①将固体X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说明没有硫酸铜,也一定不会同时含有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和硝酸镁、硝酸钡或硫酸钠和硝酸钡②测X溶液的pH值,pH=13。

说明含有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都有;③向X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有碳酸钠或硫酸钠;过滤。

④向步骤③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说明沉淀是硫酸钡而不是碳酸钡,即原固体中含有硫酸钠,不含碳酸钠,同时确定一定有氢氧化钠,一定没有硝酸镁;⑤向步骤③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沉淀是氯化银,即原固体中一定有氯化钠。

选BD

23.(4分)请用氧气、氯化钠、甲烷、氧化钙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供给生物呼吸的是_________。

(2)用作燃料的是_________。

(3)用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__。

(4)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____。

【答案】

(1)O2。

(2)CH4。

(3)CaO。

(4)NaCl

24.(8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上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__,再添加药品。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选填装置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

(1)①酒精灯;②集气瓶。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B,CaCO3+2HCl==CaCl2+CO2↑+H2O_。

(4)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

【解析】

(1)写出上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酒精灯;②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添加药品。

以免导致药品浪费、收集不到气体;(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_。

(4)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是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为A,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

选择收集装置需考虑气体的密度,是否与空气的成分反应,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25.(5分)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______。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分子种类③原子数目④分子质量⑤分子数目⑥原子质量

【答案】

(1)向右,生成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反应后左侧质量减少

(2)不变。

(3密闭(4)①③⑥

【解析】

(1)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氢气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称量到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使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少,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中没有涉及到气体,能够称量到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3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为了能称量到气体物质的质量,一定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4)化学反应过程是旧的分子分成原子,然后原子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所以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①原子种类③原子数目⑥原子质量

26.(6分)能源、材料、环保、食品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请从化学的视角分析下列有关问题并填写空格: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

(2)铝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属于______(选填“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

(3)塑料在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便利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人们把塑料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称为“______”。

(4)为了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生活中把榨好的蔬菜汁放到面粉中,做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和______。

(5)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尿素[CO(NH2)2]属于______(选填“氮肥”、“钾肥”或“磷肥”)。

【答案】1)天然气。

(2)金属材料。

(3)“白色污染”。

(4)糖类;维生素。

(5)氮肥。

27.(7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请填写下列空格:

(1)黄铜是铜锌合金,将外形完全相

同的纯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划,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它们的______大小。

(2)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然后将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观察现象。

据此可知,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有关。

(3)用图A所示的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该实验的原理是通过________(选填“化学”或“物理”)方法分离或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从而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

(4)用图B所示的装置探究酸碱中和反应。

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滴有酚酞试液)中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

请另外写出一个符合上述反应实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

(1)硬度。

(2)氧气的浓度有关。

(3)化学(4)。

如H2SO4+2NaOH===Na2SO4+2H2O。

(或其它合理答案)

28.(5分)实验室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8%的过氧化氢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计算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3.2g

【解析】设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x

2H2O2MnO22H2O+O2↑

6832

100g×6.8%x

68/100g×6.8%=32/xx=3.2g

答:

29.(6分)某化工厂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硝酸铜。

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请填写下列空格:

(1)若滤渣中有镁粉,则滤渣中除镁粉外还含有__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

(2)若滤渣中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3)若滤渣中没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4)反应后得到滤液的质量__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前所取废液样品的质量。

【答案】

(1)铜和银。

(2)硝酸镁,硝酸铜。

(3)硝酸镁、硝酸铜_,硝酸银。

(4)小于

【解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镁>铜>银;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

和酸发

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向含有硝酸银、硝酸铜的废液中,加入镁粉和铜粉,镁先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铜,镁反应完后如果硝酸银还有剩余,铜再与剩余的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滤渣中有镁粉,则滤渣中除镁粉外还含铜和银。

(2)若滤渣中有铜粉,则滤液中

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镁,可能含有硝酸铜。

(3)若滤渣中没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镁、硝酸铜_,可能含有硝酸银。

(4)因为质量关系为:

镁—银:

24:

108,镁—铜:

24:

64,铜—银:

64:

108,即反应掉的金属的质量一定小于被置换出来的金属的质量,所以反应后得到滤液的质量小于反应前所取废液样品的质量。

30.(5分)某混合气体中含有CO、CO2、SO2三种气体。

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I.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II.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III.CO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CuO

Cu+CO2。

【实验探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的存在,请完成下列空格:

(1)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SO2的现象是_________,含有CO2的现象是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若将装置①和装置②互换,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答案】

(1)吸收二氧化碳,防止对一氧化碳的验证产生干扰;验证二氧化碳已经被吸收尽。

(2)A中品红试液褪色,C中品红不褪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思与评价】CO2SO2

3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获知以下信息:

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溶液中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2NaOH+CO2=Na2CO3+H2O(先发生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后发生反应)

同学们开展了下列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猜想假设】Ⅰ.NaOH和Na2CO3;

Ⅱ.只有Na2CO3;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地通入一

定量的某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将反应后所得溶液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并测出相关数据:

小资料:

碳酸盐一般不易溶于水,如CaCO3难溶;碳酸氢盐绝大多数易溶于水,如Ca(HCO3)2易溶。

【获得结论】根据上述信息,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并计算溶质的质量,将结

果填入下表:

溶质的化学式

溶质的质量/g

填表说明:

①不写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如果溶质的成分只有一种,请填写在第一行;如果溶质的成分有两种,请分别在两行中各填写一种物质。

【答案】⑴Na2CO3、NaHCO3;只有NaHCO3;

溶质的化学式

溶质的质量/g

Na2CO3

10.6g

NaHCO3

16.8g

由于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所以碳酸钠完全反应,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只有碳酸氢钠

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y

NaHCO3+2HCl====NaCl+H2O+CO2↑

8444

Y8.8g

84/y=44/8.8gy=16.8g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