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0559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

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

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

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

(1):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P10)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减法:

减法性质:

a-b-c=a-(b+c)     a-(b-c)=a-b+c

乘法: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a-b)×c=a×c-b×c】

除法:

除法性质:

a÷b÷c=a÷(b×c)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8、小数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

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

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1、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2、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3、循环小数: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

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7、a×a可以写作a·a或a,a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18、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

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0、10个数量关系式:

加法:

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

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

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2、方程的检验过程:

方程左边=……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

=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3、公式:

长方形:

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字母公式:

C=(a+b)×2

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

S=ab

正方形:

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

C=4a

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

S=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字母公式:

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

高=面积×2÷(上底+下底)】

2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

剪拼、平移            

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

旋转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

旋转                            

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老师已讲,自己看书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知道就行。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0、组合图形:

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3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3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3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34、邮政编码:

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0   5  4  0   0   1

                         前3位表示邮区                     

                         前4位表示县(市)

                         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                    

 

 35、身份证码:

 18位                                          

13      05      21   19780301    001     9

 河北省 邢台市  邢台县    出生日期       顺序码   校验码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

1、春芽鸡场星期一收的鸡蛋,18千克装一箱。

装好8箱后还剩16千克。

星期一收了多少千克鸡蛋?

2、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

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

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

已知旅游车在平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行30千米。

这段路程多长?

4、公路两边植树,每边每千米要植树25棵,这条路长120千米,一共植树多少棵?

5、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要留40本作为备用。

学校应买多少练习本?

6、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

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7、洗发水每瓶15元,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买4瓶送1瓶。

一次买4瓶,每瓶便宜多少元?

8、一只熊猫一天要吃15千克饲料,动物园准备24袋饲料,每袋20千克,这些饲料够一只熊猫吃30天吗?

9、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时用了6小时,速度是32千米/小时,回来只用了4小时,回来的速度是多少?

10、小明上山用了4小时,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的速度加快,是6千米/时,下山用了多长的时间?

11、车间原计划每天生产15台机器,24天就可以完成,实际每天生产18台,实际只要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

12、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

已知三年级有145人,四年级有155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元?

13、有370人去旅游,每辆汽车坐30人,要几辆汽车才能拉完?

14、水果店以每箱32.9元的价钱批发来8箱苹果,每箱重17.5千克。

苹果按每千克3.2元出售,这些苹果全部卖出后,可赚多少元钱?

15、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宽4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6、两个工程队同时从两段开凿一条隧道,甲队平均每月挖95米,乙队平均每月挖105米,经过一年零十个月完工。

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17、修一段长960米的公路,修了6天完成了全长的一半,余下的平均每天修80米,修完这段公路一共需要多少天?

18、永丰制衣厂做200套校服,上衣每件成本18元,裤子每条成本12元。

一共需要成本多少元?

(用两种方法解答)

19、煤气公司铺设煤气管道,如果每天铺60米,15天完成任务;如果要求10天完工,那么平均每天要铺多少米?

20、一块正方形草坪的周长是36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1、两艘轮船同时从两个港口相对航行,甲轮船每小时航行28千米,乙轮船每小时航行35千米,经过12小时还相距30千米,两个港口之间的航程是多少千米?

  22、修一条长960米的水渠,原计划24天完成任务。

实际每天修48米,实际可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23、一瓶油,连瓶中700克,吃了油的一半后,连瓶还重450克。

油重多少克?

瓶子重多少克?

24、甲工程队每天修路128米,乙工程队每天修路236米,丙工程队每天修路136米,丁工程队每天修路264米。

现有一条500米的路,要求一天修完,选择哪几个工程队合修比较合适?

25、计划生产一批零件,王师傅每天生产90个,12天才能完成。

结果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8个,可以提前几天完成?

26、一筐桔子连筐重26千克,卖出桔子的一半后,连筐重14千克,桔子和筐各有多少千克?

27、一段公路原计划20天修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45米,提前5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修路多少米?

28、一箱苹果的批发价是54.5元,零售价是58.8元,小明卖苹果赚了86元,他卖了多少箱苹果?

29、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计划8小时到达,因为天气原因,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少行10千米,实际多少小时到达?

30、两数相除的商为3,余数为10,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43,求被除数和除数。

31、5个工人6天修路900米,平均每个工人每天修路多少米?

32、3件上衣和7条裤子共430元,同样的7件上衣和3条裤子共470元,每件上衣和每条裤子各多少元?

33、玉山农场新建一座温室,室内耕地面积是285平方米,全部栽种西红柿,一茬平均每平方米产12千克。

每千克按0.65元计算,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每四位为一级。

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个级表示多少个“一”;

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二、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三、万以上数的读法:

1、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或“万”字;3、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四、读数方法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一画二看三说四读”。

“一画”是指按四位一级画虚线;“二看”是指这个数包含哪几级;“三说”是指说出最高位上是几;“四读“是指读出这个数。

五、万以上数的写法:

1、一个数含有万级和亿级,应从最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写数时哪一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上写几,遇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如果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2、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下一位,以此类推。

七、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1、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把万位后面的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即可。

2、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亿位后面的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即可。

八、有些数的前面有“约”字,都不是准确数,像这样的数我们称做为“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

在取近似数时,按要求保留到哪一位,这一位后面的数称为“尾数”。

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字小于5,就把尾数去掉。

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九、“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精确(保留)到万位或亿位,求它的近似数。

1、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2、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就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四舍”还是“五入”。

3、不管是用“万”还是用“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时都要用约等号(≈)连接,末尾还要写上“万”字或“亿”字。

十、求近似数和数的改写相同点:

求近似数和数的改写都是把一个较大的数表示成整“万”或整“亿”的数,后面都要加一个“万”或“亿”不同点:

求近似数是把一个数变成一个近似数,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而数的改写只是把一个大数写成了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十一、数字编码。

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编码中的数字代表着一定的意义。

编码具有有序性。

十二、计算器是一种运算快、操作简便的计算工具。

开机按ON/OFF键;如果要清屏按C键;要关机按ON/OFF键。

十三、一位数乘两位数:

把其中的两位数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然后用另一个因数(一位数)分别乘这个整十数和一位数,再求两个积的和。

整十数乘整百数:

可以先用“0”前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乘前“0”的总数。

十四、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把两个因数都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口算出结果。

根据实际,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

估算时,把两个因数都看小,估算的结果就少了;一个因数看小,一个因数不变,估算的结果也少了。

如果两个因数都看大,估算的结果也就大了;一个因数看大,一个因数不变,估算的结果也会变大。

一个因数看大,另一个因数看小,估算结果的大小不一定。

十五、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先用个位数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再用十位数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数出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十六、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多少倍,积也扩大到原数的多少倍。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它们的乘积不变。

十七、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十八、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射线是直的,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可以度量;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直线是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不可以度量。

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十九、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交点。

二十、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二十一、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线的距离,垂直线段最短。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在一组平行线上可以做无数条垂直线段,并且所得垂直线段长度相等。

二十二、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通过乘法来想除法。

2、将整十数看成多少个十来进行口算。

3、直接在脑子里列竖式。

二十三、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计算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再看被除数的前三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3、除到最后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二十四、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四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十五、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二十六、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二十七、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天气》

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重要数据)

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

一种简单的方法是:

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

积云、层云和卷云。

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

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

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1-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1-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第二单元《溶解》

2-1.溶解的特征:

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1.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

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2-1.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两低: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2-2.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2-2.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

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

轻轻摇晃杯子以后:

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

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

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2-2.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

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2-3.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

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2-3.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2-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2-4.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2-4.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2-5.切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2-6.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2-6.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2-7.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

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2-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2-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第三单元《声音》

3-1.我们周围的声音在强弱、高低、长短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3-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3-1.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