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5842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docx

版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第1课时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学案

第1课时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学习目标] 1.结合碳原子的结构组成理解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2.比较糖类、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一、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及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1.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1)碳原子之间可以通过单键相结合,也可以通过双键或三键相结合,形成不同长度的链状、分支链状或环状结构,这些结构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2)碳骨架的结构、长短以及与碳骨架相连接的原子团,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2.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1)元素组成:

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2)种类

①按分解状况分

a.单糖

b.二糖

c.多糖

②按化学性质

③按功能分

a.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如

b.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如蔗糖、葡萄糖、淀粉和糖原等。

生物体能量供应主要来自糖类物质的氧化分解。

c.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淀粉、糖原。

d.其他功能:

糖类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1.结合葡萄糖和蔗糖的结构分析:

(1)为什么将糖类称为“碳水化合物”?

答案 糖类分子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多数糖类分子中H、O原子的比例是2∶1,类似于水分子。

(2)葡萄糖和蔗糖都是还原性糖吗?

蔗糖水解产物中只有葡萄糖吗?

答案 葡萄糖是还原性糖,蔗糖不是还原性糖。

蔗糖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

2.下图是一个汉堡中的几种多糖的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为什么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大差异?

答案 三种多糖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但葡萄糖连接的方式不同,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化学性质。

3.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糖类都是能源物质?

答案 不是。

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等都不是能源物质。

关键点拨

 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等,能和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非还原性糖包括蔗糖、多糖等;RNA、DNA中的糖依次为核糖、脱氧核糖。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一般不分解供能。

1.(2018·山东泰安一中月考改编)下列有关糖类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酸的组成成分中有单糖

B.葡萄糖是细胞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C.淀粉和糖原是人体内的储能物质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

答案 C

解析 核酸的组成成分中有核糖或脱氧核糖,核糖、脱氧核糖均为单糖,A正确;葡萄糖是细胞内重要的能源物质,B正确;糖原是人体内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C错误;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D正确。

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麦芽糖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检测到

B.单糖、二糖和多糖在细胞内可以相互转化

C.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D.糖类物质在细胞内不能储存

答案 B

解析 动物细胞不含有麦芽糖;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不是能源物质;肌糖原和肝糖原能在细胞内暂时储存。

易错警示

 关于糖类物质的三个误区

(1)不是所有的糖都甜,如纤维素没有甜味。

(2)不是所有的糖都能和斐林试剂反应,蔗糖、淀粉等都不能。

(3)不是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

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1.脂质的元素组成:

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2.种类和功能

(1)脂肪:

是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2)类脂:

类脂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

(3)固醇:

包括维生素D、性激素和胆固醇等,在细胞的营养、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

其中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的成分之一,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对Ca、P的吸收。

1.俗话说“瘦子怕撞,胖子怕热”,这反映出脂肪的哪些功能?

答案 脂肪有缓冲、减压和保温的作用。

2.黑熊在冬眠前要大量地进食,为冬眠积聚能量,这些能量主要储存在哪种成分中?

答案 脂肪是动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所以能量主要储存在脂肪中。

3.儿童晒太阳会预防佝偻病(骨骼发育不全),原理是什么?

答案 在人的表皮细胞中有胆固醇,在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下能转变成维生素D,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促进骨骼的发育。

4.有人认为:

“血脂过高,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危及生命,脂类物质还是不摄入为好。

”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答案 不赞同。

因为脂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

3.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面有关脂质物质的生物学功能中,属于磷脂生物学功能的是(  )

①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②储存能量的分子 ③构成生物体表面的保护层 ④很好的绝缘体,具有保温作用⑤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A.①③B.⑤C.①D.②④

答案 C

解析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脂肪具有储能、缓冲、减压和保温等作用;构成生物体表面保护层的蜡质,属于脂类但不是磷脂;性激素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4.(2018·北京四中期中改编)下列有关细胞中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脂肪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固醇类物质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主要起调节作用

D.磷脂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答案 D

解析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A正确;脂肪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B正确;固醇类物质属于调节类脂质,C正确;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D错误。

易错提醒

 

(1)脂肪≠脂质:

脂肪只是脂质中的一种,脂质除了脂肪外,还包括磷脂和固醇等。

(2)胆固醇≠固醇:

固醇和胆固醇虽然都是脂质,但其范围不同,胆固醇是固醇中的一种。

(3)生物大分子≠多聚体:

生物大分子是分子量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多聚体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

多聚体都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不一定是多聚体。

1.下列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蔗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砖红色沉淀(  )

(2)淀粉是由以葡萄糖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  )

(3)脂质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

(4)人在补钙的同时通常要服用维生素D,以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  )

(5)二糖都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  )

答案 

(1)× 

(2)√ (3)× (4)√ (5)×

2.糖类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

B.淀粉水解会产生多个葡萄糖分子

C.糖类以糖原的形式储藏在动植物的细胞和组织中

D.葡萄糖是细胞内主要的单糖,是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答案 C

解析 糖类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A正确;淀粉是多糖,水解后得到很多个葡萄糖分子,B正确;植物细胞内没有糖原,C错误;葡萄糖是细胞内主要的单糖,是最重要的能源物质,D正确。

3.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

D.脂质都是多聚体

答案 A

解析 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A项正确;维生素D和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B项错误;脂肪与多糖相比,H含量更多,O含量更少,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多,C项错误;脂质不是多聚体,D项错误。

4.某物质具备下面几个条件:

只存在于植物体内、水解后只生成葡萄糖、分子式是C12H22O11,则此物质是(  )

A.蔗糖B.纤维素

C.乳糖D.麦芽糖

答案 D

解析 蔗糖水解后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A项错误;由分子式可知,该物质为二糖,纤维素是多糖,B项错误;乳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C项错误;麦芽糖水解的产物是两分子的葡萄糖,D项正确。

5.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A图所示。

将储藏的油料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其中干重的变化如图B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中三种物质的组成元素都是________,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脂肪增加较多,但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淀粉增加较多,等质量的脂肪要比糖类含有的能量多,原因是___________。

(2)B图中,油料种子从第2d到第7d干重增加,请根据萌发的环境条件判断,干重增加主要与物质中的________(填“H2O”“CO2”或“N2”)有关,该时期内种子中的脂肪含量最可能________。

答案 

(1)C、H、O 脂肪中H的比例相对较高,而O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 

(2)H2O 减少

解析 

(1)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三种。

等质量的脂肪中含有更多的能量,因为脂肪中H的比例比糖类高,而O的含量少于糖类。

(2)该种子置于暗处,说明种子不能吸收CO2用于光合作用,种子又不能直接吸收N2,所以干重的增加只能与H2O有关。

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强度明显增强,而细胞呼吸的主要底物是糖类,但油料种子中糖类含量很少,所以只能由脂肪转化而来,所以脂肪的含量会减少。

题组一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1.下列不属于构成生物大分子的碳骨架的是(  )

答案 D

解析 碳原子在构成生物大分子时,先以共价键形式形成直链、分支链状或环状的基本骨架,称为碳骨架。

D项不是多个碳原子之间形成的骨架结构,不是碳骨架。

题组二 细胞中的糖类

2.如图表示一个反应过程,图中的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则图中的A、B可分别表示(  )

A.淀粉、葡萄糖B.麦芽糖、葡萄糖

C.蔗糖、果糖D.乳糖、葡萄糖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知识点:

题目中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判断为二糖,而淀粉为多糖。

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则是由1分子的葡萄糖和1分子的果糖脱水缩合形成,不符合两个相同的单糖的条件。

3.下列关于糖类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二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

B.葡萄糖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C.肝糖原是一种多糖,是构成肝脏的主要成分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答案 B

解析 二糖是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如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乳糖是由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A项错误;肝糖原是一种多糖,但不是构成肝脏的主要成分,构成肝脏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质,C项错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不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D项错误。

4.(2018·广西陆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下列关于细胞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蔗糖水解后的产物均不具有还原性

B.麦芽糖是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

C.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单糖

D.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答案 C

解析 蔗糖水解后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都具有还原性,A项错误;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B项错误;糖类物质并不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如五碳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都不作为能源物质,D项错误。

5.(2018·河北衡水中学一调)下列关于糖分解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甜菜里的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

B.乳汁中的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

C.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

D.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答案 C

解析 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因此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A正确;乳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因此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B正确;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因此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不能产生果糖,C错误;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因此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D正确。

6.(2018·山东济宁一中调研)某生物体内能发生如下反应: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

B.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和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

答案 C

解析 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和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而后者是动物特有的糖,故A、B项均正确;糖类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故D项正确;能利用葡萄糖的生物不一定是动物,故C项错误。

题组三 细胞中的脂质

7.雄性孔雀开屏时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高等动物之所以表现出第二性征,是因为性激素起作用,就其化学本质而言,是下列哪种物质作用的结果(  )

A.蛋白质B.核酸

C.糖类D.脂质

答案 D

解析 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是性激素,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属于脂质。

8.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在准备过冬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这些食物在体内主要转变成糖原贮存

B.脂质含有能量多,是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

C.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多

D.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

答案 D

解析 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动物在准备过冬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这些食物在体内主要转变成脂肪贮存,A项错误;脂肪含有能量多,是细胞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B项错误;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脂肪耗氧多,C项错误。

9.(2018·广东省仲元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下列对细胞内脂质功能的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促进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

B.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D.催化体内能源物质分解,利于机体抵御寒冷

答案 D

解析 脂质中的性激素有促进动物生殖细胞形成的作用,A项正确;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项正确;脂质中的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项正确;催化体内能源物质分解是酶的作用,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D项错误。

10.(2019·潍坊模拟改编)部分人仅认识到固醇的负面作用,甚至会谈固醇色变,这样的观念是不科学的。

下列各项功能中与固醇类物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构成动物细胞膜

B.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C.维持动物第二性征

D.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答案 D

解析 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性激素(激发并维持动物第二性征)、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等,A、B、C项不符合题意;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D项符合题意。

11.下列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正确的是(  )

A.××牌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适量服用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促进骨骼发育

B.××牌补脑液含丰富的脑蛋白,中小学生服用可快速补充脑蛋白,增强记忆力

C.××牌八宝粥由莲子、淀粉、桂圆等非糖原料精制而成,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D.××牌口服液含有丰富的Ca、Fe、Zn等多种微量元素

答案 A

解析 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适量服用可促进骨骼发育,A项正确。

12.下列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

答案 A

解析 B项中蔗糖不属于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不属于二糖;C项中脂肪不能包含固醇类;D项中固醇类属于小分子物质。

13.下图为细胞中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形成,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单糖,则在核酸中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

除上述两种外,还有葡萄糖、________、半乳糖等。

(2)若B是由2分子单体A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则B称为__________。

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最丰富的是________。

(3)若B是由大量单体A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则B称为________,在人和动物的肝脏中是指________,在马铃薯块茎中,主要指淀粉和能形成高等植物细胞壁的_______________。

(4)物质C是________,在动物体内除图示功能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答案 

(1)脱氧核糖和核糖 果糖 

(2)二糖 蔗糖和麦芽糖 乳糖 (3)多糖 肝糖原 纤维素 (4)脂肪 保温、缓冲和减压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先根据图解中的元素组成只有C、H、O和由单体构成的化合物B、C的功能,可判断出B是糖类,C是脂肪。

14.根据下列生物学事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 熊在入冬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冬眠时,进行分解利用,维持生命活动。

材料二 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cm。

材料三 幼儿常晒太阳,可以使皮肤表皮细胞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

(1)材料一说明脂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布在动物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作用。

(2)材料二说明脂肪具有________作用。

(3)材料三说明维生素D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物质属于脂质中的________类物质,该类型物质除维生素D之外还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 

(1)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缓冲 减压 

(2)保温

(3)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固醇 胆固醇性激素

解析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需要时可以分解利用。

另外,脂肪还可以起到保温、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15.回答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问题:

(1)青苹果果汁遇碘液显蓝色,如图为苹果成熟期各种有机物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青苹果果汁遇碘液变蓝是因为其含有________,该物质普遍存在于________细胞中,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动物细胞中与此功能相同的同类物质是________。

②由图可知,8月份有机酸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淀粉的最终水解产物是________。

(2)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的企鹅,体内有很厚的脂肪层,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淀粉 植物 植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糖原 ②有机酸逐渐转变成糖 葡萄糖 

(2)脂肪作为很好的绝热体,可以防止体内热量的散失,起保温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