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6470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

最新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

第二十课《岳阳楼记》

(范仲淹)

教材分析: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

 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叙说了事情本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

的痴情。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并懂得一定的朗读技巧。

这篇文章较浅易。

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分析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

 

5.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

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

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自学:

1.作者介绍。

2.熟读课文,做到基本成诵。

3.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     朝晖夕阴     迁客骚人

霪雨     霏霏          薄暮冥冥

潜形     岸芷汀兰      皓月

心旷神恰   宠辱偕志    浩浩汤汤

4.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范仲淹。

2

.解决生字词,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

课间欣赏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表达作者志向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名篇,学习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志向的。

二、了解作者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

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勤政爱民,有政声,常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也。

“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从以上给的材料中思考:

1.范仲淹少年时为什么发愤苦读?

2.范仲淹论政事奋不顾身,力主改革,勤政爱民,他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三、写作背景: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志同道合的好友,同遭贬官。

滕子京在庆历五年重修了岳州著名的岳阳楼,并请人画下岳阳楼,寄给范仲淹,请他为岳阳楼写下一篇文章。

范仲淹借题发挥,写出了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当时范仲淹的处境同滕子京一样,写此文是劝友也是自勉。

 

【学生活动一】交流作者相关资料

 

四、整体感知课文

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相邻的两组骄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

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学生活动二】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完成大意疏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

本文骈散结合。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胖子京谪守巴陵郡:

滴,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越明年:

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

通,顺利。

和,和乐。

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都。

增其旧制:

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咐。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于观夫巴陵郡胜状:

胜状,胜景,好景色。

浩浩场汤:

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

宽阔无边。

涯,边。

朝晖夕阴:

或朝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晖,日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

述,论述。

备,详尽。

然则北通巫峡: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南极潇湘:

极,尽。

潇湘,潇水湘水。

迁客骚人:

迁客,谪迁的,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

诗人,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若夫霪雨霏霏:

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

霪雨:

连绵的雨。

霏霏:

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

开,放晴。

浊浪排空:

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

隐耀,隐没了光辉。

山岳潜形:

潜形,隐藏了形迹。

墙倾楫摧:

墙,桅杆。

楫,船桨。

薄暮冥冥:

薄(比),迫近。

冥冥,天色昏暗。

去国怀乡:

去国,离开国都。

忧谗畏讥:

谗,谗言,诽谤性话语。

讥:

讥笑,讥讽,挖苦。

满目萧然。

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

感极而悲者矣:

感,感慨。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至若春和景明:

至若,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描述,近似“至于”“又如”。

波澜不惊:

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上下天光:

天光,天色,湖光。

一碧万顷:

万顷,极言其广。

沙鸥翔集: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顿。

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游泳:

锦鳞,指美丽的鱼儿。

概括段意:

1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2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引出下文抒情

3、4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暗一明,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比.

5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岸立汀兰:

蓝,香草。

汀,水中的小洲。

郁郁青青:

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而或长烟一空:

而或,有时。

长烟,大片烟雾。

一空,完全消散。

一,全。

浮光跃金:

跃金,金色的月光闪耀跳动。

静影沉璧:

壁,圆形的玉。

此乐何极:

何极,哪有穷尽。

宠辱偕忘:

宠,荣耀。

辱,屈辱。

偕,一起。

把酒临

风:

把,持,执。

临风,迎着清风。

6.请学生翻译第5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或异二者之为:

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

为,这里指心理活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物好

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

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这样。

进,指在朝廷上做官。

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

其必曰‘优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呼: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无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吗?

微,无、没有。

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归,归依。

 四、文言积累:

1.一词多义

⑴和:

  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⑵通:

  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⑶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⑷空:

  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⑸一:

  一碧万顷

(一) 长烟一空(全)

⑹极:

  南极潇湘(尽,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极

点)

        此乐何极(穷尽)

⑺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⑻或: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2.通假字

 ⑴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⑵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3.词类活用

  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

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

形容词作状语“

在……之前”。

“后”:

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4.古今异义

 ⑴气象万千(气象   古义:

景象。

今义:

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 

⑵微斯人(微   古义:

没有。

今义:

细小。

5.特殊句式

  ⑴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⑵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状语后置)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状语后置)

  ⑷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定语后置)

⑸吾谁与归?

(宾语前置)

6.流传至今的成语

政通人和浩浩汤汤一碧万顷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百废具兴

五、小结

【学生活动三】学生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2.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接触了《岳阳楼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研读这篇文章。

【学生活动一】复习旧课

二、整体感知

【学生活动二】分析课文

(一)学习§1

1.这一节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明确: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重修盛况及写作的缘由。

2.滕子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重修岳阳楼的?

文中哪两句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明确: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诗赋:

孟浩然: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杜甫: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写好友政治上的失意。

作者一开头就点明了滕子京的处境,其实暗含着对老朋友的劝勉(虽处逆境但不能悲叹),同时也暗寓自己也同处逆境,也有自勉之意,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很深,本文所以传诵千古,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不是泛泛的记事写景这作,而是一篇有所寄托,立意高远的好文章。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又突出了滕子京的政绩斐然,这表明作者对好友在遭贬谪后仍积极治理政事,并取得成绩是十分赞赏的。

3.请说说你所了解的“唐贤今人”吟咏岳阳楼的“诗赋”。

(二)学习§2

1.既然是写岳阳楼,那么文中描写了与岳阳楼有关的什么样内容呢?

明确:

描写巴陵胜状。

2.用哪些语言来描写巴陵胜状?

明确:

“衔远山……气象万千。

这二十二个字洋洋洒洒,一气可成,把洞庭湖的雄伟气势与万千景象活生生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哪些词语传神地达到这样的效果?

“衔”、“吞”:

写出湖与山,湖与江的关系,湖衔着远处的山,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湖面的广阔,无边无际,水势盛大,浩浩荡荡,这是从空间角度来写,晖、阴写朝夕的变化,景色变化无穷,这是从时间角度来写的。

这洞庭湖胜景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居高临下,极目远眺,尽收眼底,真是美不胜收。

3.“前人之述备实”作何解释,起什么作用?

明确:

这一句与“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相呼应。

暗示本文不多作这方面的描绘,而是轻转妙笔,由景引出人、情。

4.文中用哪个连词转的?

明确:

“然则”(“然则……得无异乎?

”)

岳阳楼地处交通要道,从景引出人(迁客骚人),由人引出情——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小结:

作者在这一节概括描写洞庭湖胜景,意在引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异”,为下文写景抒情作铺垫。

(三)学习§3-4

1.迁客骚人的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

一悲一喜。

2.找出表达悲喜之情的语句。

明确:

悲:

去国忧乡,忧谗畏讥

喜: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3.这两节描写了两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

§3描写了阴雨连绵中洞庭湖上萧条凄凉的景色。

这是一幅阴冷的画面:

霪雨、阴风浊浪、看不见湖边的群山,连船只的影子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傍晚更是虎啸猿啼,气氛阴沉、恐怖,情景凄凉。

§4描绘了洞庭湖晴朗天气的明媚景象,这是清明的画面,春风、阳光、湖面、沙鸥、锦鳞、花草、皓月、渔歌构成了一片生机勃勃、万物欢欣的景象。

4.§3、4中的写景与两节中的抒情有什么关系?

明确

这两节中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作者要极力渲染出悲喜之情,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写景是为了抒情。

5.这两节究竟是写同还是写异,还是同异皆写?

为什么?

明确:

这两节景物一暗一明,情感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其实看起来是写异,实际上是写同,悲和喜表现虽异,但本质相同,两者都是以个人荣辱得失为转移的悲喜观。

6.小结:

§2大笔勾勒岳阳楼胜景,§3、4则细笔描绘洞庭湖的景色,刻画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

心理,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四)学习§5

1.作者对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心情(物悲则已悲,物喜则已喜),是什么态度?

明确:

作者否定这两种表面异而实质同的思想感情:

尝求古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提出古仁人之心,不同于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

2.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不同在哪?

“古仁人”面对景物是怎么做的?

明确:

不以物喜,不以物悲。

这说明古仁人胸禁豁达,悲喜之情与外物无关,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

3.那么仁人的悲喜之情跟什么有关?

明确:

“居庙堂……处江湖……”,不是忧民之疾苦,就是忧君的政治,他们忧的是国家,忧的是百姓,进也忧,退亦忧,从不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

 

“进”指什么?

“退”指什么?

“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

(借代)

4.“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

明确:

“然则何时而乐耶?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古仁人在天下人感到快乐之后才会快乐,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这一千古传诵的警句进一步揭示了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思想感

情之异,概括了

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讨论并归纳:

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

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调明“古六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

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古仁人的宏伟抱负。

 

三、深层探讨

1.滕子京“谪守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

说明他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奋发有为,有宽广的胸襟,和一般的“迁客”不同

2.作者在这里没有对岳阳楼进行详细描绘,原因是什么?

明确:

第一,“前人之述备矣”,因为不必再去重复;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构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情。

3.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与“喜”?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了“迁客骚人”的“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做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

明确: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的“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斯人”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仁人”(既包括我也包括滕子京),表达了作者以“古仁人”为学习榜样的决心。

四、主旨探讨:

1.主旨:

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勉慰和规箴之意。

2.理解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作用:

①点明全文主旨,是文章的主眼。

②表达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③也表达了对朋友的劝勉。

(2)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忧乐观(在今天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

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

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表达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其中包含的“忧君”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但他强调的忧在天下人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胸怀天下人民的志向,对我们今天确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仍有教育意义。

五、拓展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四题。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范仲淹

一、§1叙重修岳阳楼之事和写作由

§2写巴陵胜状——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二、§3阴冷凄凉之景——悲

§4睛朗明媚之景——喜

三§5抒旷大胸襟、远大抱负——古仁人之心:

不以物喜,不以物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教学反思:

《岳阳楼记》是历来称颂的千古名篇,是写景抒情的不朽佳作。

它的写景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壮丽优美。

抒情倾吐胸襟,抒发抱负,品格卓绝,它的语言凝练铿锵,本文堪称是“清词转而不穷,巧义出而卓立”,在教学中要讲明词义、句意,讲清段

意,在此基础上去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写作特色:

1、繁简得宜,层层蓄势。

2、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骈散结合,词语富有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