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7324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1页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docx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技术标

工程编号:

440300*********02

 

深圳市建设工程施工招标

 

投标文件

 

工程名称: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工程

投标文件内容:

技术标部分

投标人:

深圳市富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

2009年8月20日

 

二、投标范围:

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1标段里程为:

DC0+000~DC2+000,长2.0km。

包含道路工程、箱涵工程、给排水工程、防洪工程、电气工程、燃气工程。

(沥青路面工程、交通设施及监控工程、绿化工程、绿化给水工程将另行招标)

三、工程地址:

本工程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

四、工程条件及周边环境:

道路起于长风路(原十二号路)DC0+000,终于同观路DC2+000。

本工程场地原始地貌为台地及冲洪积洼地,地势起伏较大,其中十二号路~同观路段主要为菜地、鱼塘,需要征收。

五、质量要求:

本工程质量标准:

合格质量目标:

优良。

六、工期要求

1、本工程招标文件要求工期为730日历天。

2、开、竣工日期:

开工日期暂定为2009年9月1日,以总监向承包人下达开工令之日为准,最迟竣工日期为2011年8月31日。

根据本公司施工同类工程的经验和公司实际情况,本工程拟需要工期730日历天,竣工日期为2011年8月31日。

第三节工程地质情况

1、地形地貌

场地原始地貌为台地及冲洪积洼地,现已部分破坏。

勘察场地内分布有菜地、水沟、鱼塘等。

2、不良地质条件

主要的不良地质条件为场地沿线分布的松散厚层填土及淤泥质粘土软弱下卧层。

3、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中对混凝土具分解类酸型弱腐蚀、碳酸型弱腐蚀性。

4、岩土工程特性

拟建场地范围内第四系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植物层,新近沉积淤泥质粘土层,全新统冲洪积粉质粘土层、粗砂层,晚更新统冲洪积粉质粘土层、砾砂层,晚、中更新统坡积粘土层及中更新统残积粘土层,下伏基岩为震旦系片麻岩。

5、场地稳定性

场地较稳定,适宜建筑。

6、地震烈度

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Ⅱ类。

场地为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本场地的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综合评价为非液化地层。

第三节各专业工程设计概况

一、道路工程

1、道路工程施工概况

全线采用城市Ⅰ级主干道设计标准,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道路红线宽度60米,为双向六车道。

道路路面设计轴载:

BZZ-100,桥涵设计荷载标准:

公路Ⅰ级,道路交通等级:

重型,地震荷载: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1,路面结构类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设计年限:

20年。

2、道路平面设计

平面线形基本与规划线位一致,全路设置4处平曲线,最小平曲线半径为800m,按照规范设置缓和曲线,最大平曲线半径为1000m,按照规范不设置缓和曲线,双向六车道。

东长路计范围起于长风路,与长风路以灯控平交方式衔接,该平面交叉口设计纳入长风路设计范围,设计起点坐标为X=39003.944,Y=101780.634;本次设计范围止于东明大道(规划),终点坐标为X=42377.874,Y=100309.401。

道路全长为3.96km。

沿线与规划路(原二十二号)、圳塘二路、光侨路、圳塘一路(原十九号路)、同观路、十七号路、八号路以及塘明路相交。

3、道路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主要结合已完成施工图设计的十九号路(圳塘一路)、同观路、八号路、塘明路和已完成施工图的光侨路、十七号路路口标高,十二号路、圳塘二路和规划路路口规划标高,道路两侧的现状建设和规划用地性质、规划排水方向,同时综合考虑茅洲河的洪水位、场地的排水、各种市政管线的敷设、外部路网的衔接、减小土方工程量等来确定道路的变坡点及纵坡。

道路纵断面设计基本与方案设计一致,纵断面控制因素主要有:

已完成施工图或初步设计道路的路口标高;沿线其它相交道路规划等级、交叉口标高及两侧场地场平标高;规范规定的纵断面最小坡长、最大纵坡、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纵断面设计的最大纵坡为3.634%,最小纵坡0.313%;设计最小坡长170m,设计最大坡长1165m;设计最小竖曲线半径2500m,最大竖曲线半径10000m。

4、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

(1)(长风路-塘明路)段标准断面布置如下(西-东):

5.0m城市绿化带+4.0m人行道+1.5m绿化带+2.5非机动车道+3.5m侧分带+12.0m机动车道+3.0m中间分隔带+12.0m机动车道+3.5m侧分带+2.5m非机动车道+1.5m绿化带+4.0m人行道+5.0m城市绿化带=60m。

(2)(塘明路-东明大道)段标准断面布置如下(西-东):

6.0m城市绿化带+3.0m人行道+1.5m绿化带+2.5非机动车道+3.5m侧分带+12.0m机动车道+3.0m中间分隔带+12.0m机动车道+3.5m侧分带+2.5m非机动车道+1.5m绿化带+3.0m人行道+6.0m城市绿化带=60m。

5、路面设计

(1)机动车路面结构(华夏路及各相交路口)

机动车道路面结构采用柔性路面结构,路面结构设计的交通等级采用重等级交通,设计年限15年。

路面结构组合如下:

4cm厚改性沥青玛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掺0.3%的木质素纤维)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0.4L/m2)

6cm厚中粒式沥青砼(AC-20C)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0.4L/m)

7cm厚粗粒式沥青砼(AC-25C)

1.0cm单层石油沥青表面处治下封层

乳化沥青透层(1.1L/m2)

3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

20cm厚4%水泥稳定碎石

总厚68cm

(2)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1)人行道路面结构组成如下:

20cmx10cmx6cm透水砖6cm

中粗沙3cm

土工布

级配碎石(粒径≤30)20cm

土工布

总厚度29cm

2)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组成如下:

细粒式彩色沥青混凝土(AC-13)3.5cm

单层石油沥青表面处治下封层1.0cm

乳化沥青透层1.1L/m

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20cm

总厚度24.5cm

6、路基设计

(1)路基设计原则

道路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为路面提供坚固的支撑基础。

机动车道回弹模量≥30MPa,人行道回弹模量≥25MPa,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深度自路床顶面向下计算):

(2)地基处理技术目标及要求

软基处理交工面标高为道路设计标高减去路面结构层厚度(机动车道厚0.69m;人行道厚0.22m);

交工面承载力标准:

机动车道荷载板试验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达到140kPa,回弹模量达到40Mpa;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荷载板试验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达到120kPa,回弹模量达到25Mpa;路基容许工后沉降:

桥台与路堤相邻处≤0.1m,涵洞或箱型通道处≤0.2m,一般路段≤0.3m;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

BBZ-100;

工后差异沉降50m内≤0.2m;

箱涵等构筑物承载力应满足其设计要求;填土的压实度满足道路工程设计要求。

二、箱涵工程

1、概述:

本项目包括6座过路排水箱涵,跨径布置分别为1号箱涵:

2孔-5.0*3.0m,2号箱涵:

2孔-5.0*2.5m,3号箱涵:

2孔-5.0*3.0m,4号箱涵:

1孔4.5*2.5m,5号箱涵:

2孔-4.5*2.5m,6号箱涵:

1孔-3.2*1.5。

2、技术指标:

设计安全等级:

三级(涵洞);环境类别:

Ⅰ类;设计荷载:

涵洞:

城-A级及公路Ⅰ级;地震作用: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g;涵洞混凝土抗渗等级:

W6。

涵洞使用年限:

50年。

3、主材:

钢筋:

本工程箱涵采用R235级钢筋和HRB335级钢筋。

混凝土:

箱涵及检查井结构采用C30,箱涵基础垫层采用C15。

4、箱涵设计:

1号排水箱涵:

2孔布置,单孔净跨径5m,净高3m,板厚0.5m,墙厚0.5m;2号排水箱涵:

2孔布置,单孔净跨径5m,净高2.5m,板厚0.5m,墙厚0.5m;3号排水箱涵:

2孔布置,单孔净跨径5m,净高3m,板厚0.5m,墙厚0.5m;4号排水箱涵:

1孔布置,净跨径4.5m,净高2.5m,板厚0.45m,墙厚0.45m;5号排水箱涵:

2孔布置,单孔净跨径4.5m,净高2.5m,板厚0.45m,墙厚0.45m;6号排水箱涵:

1孔布置,净跨径3.2m,净高1.5m,板厚0.35m,墙厚0.35m;

箱涵的墙厚基本上以净跨径的1/10设置,在两孔箱涵节段中央中墙的中心位置设平衡孔,箱涵出水口以明渠及八最墙连接,箱涵标准段为15m及10m,并设一道变形缝,在地基土有明显变化处设沉降缝,基础采用15cmC15砼,50cm砂砾,在不符合地基要求地段进行软基处理。

三、防洪工程

1、概述

鹅颈水源头于鹅颈水库发源地雷公峰,由东南向西北,穿过长风路于唐家村西汇入唐家村水(北支),继续西行在甲子塘村北,过塘明公路后,于塘尾桥上游汇入茅洲河。

流域面积22.28km2,其中蓄水工程控制面积6.66km2。

主支长8.99km,平均比降6.29‰。

鹅颈水及支流绝大部分为天然河道,只有经过甲子塘村段0.5km,村委、工厂自行整治。

本工程整治的是鹅颈水的其中一条支流,即本次整治工程的鹅颈水南支。

从长圳村自北向南,流经下新围,在甲子塘汇入鹅颈水干流。

流域面积3.8km2,长度大约2.7km,平均比降3.5‰,主要为明渠改造,该区域内无水库蓄水工程。

2、防洪工程设计

(1)平面布置

根据东长路的布置以及现状河道走向,将鹅颈水南支沿道路自南向北布置,接入现状的鹅颈水干流,总长度为3040m。

在大外环路至圳塘一路(十九号路)布置在东长路西侧,总长度为1590.55m,其中有大外环路箱涵105m、二十二号路箱涵70m、长圳路箱涵70m、光侨路箱涵108m;然后跨东长路-圳塘一路设置132.19m过路箱涵;在圳塘一路(十九号路)至同观路布置在东长路东侧,总长度为495.93m,其中同观路箱涵100m;同观路至塘明公路段为临时明渠,将来鹅颈水改造时按鹅颈水设计进行综合整治,长度为821.33m。

(2)设计排水流量

按水利工程暴雨重现期20年一遇标准,由于汇流面积为3.8km2,小于10km2,可以采用广东省洪峰流量经验公式计算。

Qp=C2×H24P×F

其中:

Qp--洪峰流量(m3/s)

C2--随频率变化的系数,取0.046

H24p--为该片区24小时雨量(mm)

F--为流域面积(km2)

流域内无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实测水文站,工程设计资料的降雨资料采用流域的东南约10km处设有石岩水库雨量观测站,于1960年设立,观测至今。

该站距工程区域两地之间地势坡度变化平缓,无明显的山脉阻隔。

因此,应用石岩水库雨量站作为本工程的雨量设计代表站。

(3)横断面设计

1)明渠

本次设计从景观和人性化角度考虑,将明渠渠岸分多级支护。

A、东长路道路侧渠岸:

渠岸按照M10浆砌块石挡墙+放坡+M10浆砌块石挡墙的形式支护,下挡墙墙顶相对渠底高1.5m(过渡段除外),上挡墙墙顶至东长路绿化带标高;两级挡墙之间按1:

2.0的坡率放坡,

B、非东长路道路侧渠岸:

渠岸按照M10浆砌块石挡墙+放坡的形式支护,下挡墙墙顶相对渠底高1.5m(过渡段除外),边坡自下挡墙顶按照1:

2.0放坡至现状地面;里程K1+284.158~K1+590.716段,渠岸边坡自下挡墙墙顶按1:

2.0坡率放坡,坡高3m(箱涵至明渠渐变段除外),坡顶设置2m平台,后自平台按1:

1.25的坡率放坡至现状地面。

C、边坡防护:

a、渠岸边坡防护:

渠岸坡面采用石笼网垫植草护坡。

石笼内填充石笼要求:

坚硬、不易风化、不易水解、不易碎的卵石或者块石,粒径以75-150mm为宜,石笼内石块应塞紧、装满;钢丝需做防腐处理,其使用寿命必须满足河道使用期限,可采用镀高尔凡(5%铝锌合金+稀土元素)等材料后覆塑防腐处理,镀层的粘附力要求。

石笼网垫表面压平后在表面适当撒一层营养土,撒上适合当地生长的草籽,并且需适时进行洒水、覆盖薄膜等方面的养护。

b、一般边坡防护:

K1+284.158~K1+590.716段边坡采用三维土工网垫植草防护。

渠底:

渠底素土夯实后,铺设10cm厚粗砂垫层,河道采用30cm厚浆砌石底板护底。

平台:

堤顶设置2m宽平台,平台采用30cm厚M7.5浆砌石砌筑,平台处设置安全防护栏杆。

2)临时明渠

临时明渠段自渠底边按1:

2.0的坡率放坡至地面线。

(4)挡土墙设计

1)挡土墙设计参数:

填料^=35°,γ=18kN/m3,μ=0.4,墙顶设计荷载q=10kPa。

2)墙背采用石粉渣等砂砾性填料分层碾压或夯实回填,压实度要求≥96%。

3)根据勘察报告,下挡墙墙基下一般为粘土,局部渠段墙基下为淤泥质粘土,挡土墙墙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一般采用换填碎石垫层处理。

局部挡墙墙底摩擦系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按设计要求在墙基夯填0.3~0.5m厚的碎石垫层,以提高基底的摩擦系数。

上挡墙墙基一般为下挡墙墙背回填的石粉渣等砂砾性土,承载力和摩擦系数一般能满足设计要求,故墙基底不换填碎石。

4)3、7号挡土墙做法

挡墙基础位于斜坡上,前趾底面埋深不小于1m且满足趾板顶面埋深不小于0.3m,前趾底面距地表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2.0m,并应置于稳定的持力层中,承载力及基底摩擦系数应满足挡土墙设计要求,当地基土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换填碎石垫层。

挡墙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块石,M10水泥砂浆勾缝并抹面。

砌筑挡土墙时,要分层错缝砌筑,不得留通缝,砌筑砂浆强度必须符合要求,并填塞饱满;砌筑挡土墙用的块石要求坚硬不易风化,极限强度≥30MPa;

为保证挡土墙在施工过程中的自身稳定,挡土墙墙背必须及时填土;挡土墙墙背若为边坡,为防止沿开挖面滑动,必须按相关规范要求挖设台阶,台阶高宽比一般不得大于1:

1.5。

墙后原地面坡率≥1:

5时,应先处理基底,铲除草皮并开挖台阶后再填土,以免填方沿原地面滑动。

墙背填料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石类土,要求φ≥35°,确保满足挡土墙设计条件。

基底摩擦系数不足时,可夯填碎石以满足设计要求。

填料应分层夯实,注意墙身不要受到夯击影响。

填料压实度可按本工程机动车道路基压实度标准。

墙身沿路线方向一般每隔10~12m左右设置一道伸缩缝或沉降缝,缝宽2cm,缝内填塞沥青麻筋,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度不小于20cm。

泄水孔排水管采用孔径为100mm的PVC管,孔眼水平间距2m,垂直间距1.5m。

泄水孔应高出地面不小于30cm;在墙背或泄水孔进水口处设置砂砾石反滤层,泄水孔进水端包一层无纺土工布,最底排泄水孔进水端下部夯填30cm厚粘土隔水层。

最底排泄水孔与地面的距离应满足0.3m≤c≤0.5m。

边坡采用30cm厚石笼网垫护面,石笼内填充石笼要求:

坚硬、不易风化、不易水解、不易碎的卵石或者块石。

石笼网垫表面压平后在表面适当撒一层营养土,撒上适合当地生长的草籽,并且需适时进行洒水、覆盖薄膜等方面的养护。

挡墙墙顶设置安全护栏。

平台采用M7.5的水泥砂浆砌筑块石,M10水泥砂浆勾缝并抹面。

挡土墙尺寸从尺寸表中选取,当挡墙墙高介于尺寸表中两墙高之间时,挡墙尺寸按高一级选取,墙高多余部分从墙体上部截断。

当地形变化时,可适当调整挡土墙高度。

挡土墙墙体应平整美观,并在需要时与管涵或桥台端墙等构筑物顺接。

5)1、2、4、5、6、8、9号挡土墙做法

挡土墙主要设计参数:

填料φ=35°,γ=18kN/m3,μ=0.4,墙顶荷载q=10kPa,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

挡墙基础位于斜坡上,前趾底面埋深不小于1m且满足趾板顶面埋深不小于0.3m,前趾底面距地表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2.0m,并应置于稳定的持力层中,承载力及基底摩擦系数应满足挡土墙设计要求,当地基土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换填碎石垫层,换填厚度见排洪明渠平面图。

挡墙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块石,M10水泥砂浆勾缝并抹面。

砌筑挡土墙时,要分层错缝砌筑,不得留通缝,砌筑砂浆强度必须符合要求,并填塞饱满;砌筑挡土墙用的块石要求坚硬不易风化,极限强度≥30MPa;

为保证挡土墙在施工过程中的自身稳定,挡土墙墙背必须及时填土;挡土墙墙背若为边坡,为防止沿开挖面滑动,必须按相关规范要求挖设台阶,台阶高宽比一般不得大于1:

1.5。

墙后原地面坡率≥1:

5时,应先处理基底,铲除草皮并开挖台阶后再填土,以免填方沿原地面滑动。

墙背填料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石类土,要求φ≥35°,确保满足挡土墙设计条件。

基底摩擦系数不足时,可夯填碎石以满足设计要求。

填料应分层夯实,注意墙身不要受到夯击影响。

填料压实度可按本工程机动车道路基压实度标准。

墙身沿路线方向一般每隔10~12m左右设置一道伸缩缝或沉降缝,缝宽2cm,缝内填塞沥青麻筋,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度不小于20cm。

泄水孔排水管采用孔径为100mm的PVC管,孔眼水平间距2m,垂直间距1.5m。

泄水孔应高出地面不小于30cm;在墙背或泄水孔进水口处设置砂砾石反滤层,泄水孔进水端包一层无纺土工布,最底排泄水孔进水端下部夯填30cm厚粘土隔水层。

最底排泄水孔与地面的距离c应满足0.3m≤c≤0.5m。

边坡采用30cm厚石笼网垫护面,石笼内填充石笼要求:

坚硬、不易风化、不易水解、不易碎的卵石或者块石。

石笼网垫表面压平后在表面适当撒一层营养土,撒上适合当地生长的草籽,并且需适时进行洒水、覆盖薄膜等方面的养护。

渠底素土夯实后铺设10cm厚粗砂后砌筑30cm厚的浆砌石护底,浆砌石护底采用M7.5的水泥砂浆砌筑块石,M10水泥砂浆勾缝并抹面。

挡土墙尺寸从尺寸表中选取,当挡墙墙高介于尺寸表中两墙高之间时,挡墙尺寸按高一级选取,墙高多余部分从墙体上部截断。

当地形变化时,可适当调整挡土墙高度。

挡土墙墙体应平整美观,并在需要时与管涵或桥台端墙等构筑物顺接。

四、给排水工程

本次设计为光明新区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市政工程给排水管线设计。

1、给水设计

给水管道一般采用大开挖埋设,管道基础除碰到软土地基需另作处理外,一般直接敷设在原状土上,如已扰动,则分层夯实。

设计管材:

新设计给水管道全部采用球墨铸铁管,球墨铸铁管接口采用柔性橡胶圈接口。

新设计给水管上按规范要求设置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

2、再生水工程

管槽开挖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降水措施,保证干槽施工;管道安装后应防止出现浮管现象;当使用机械开挖土方时,保留20cm土用人工清槽,不得超挖,开槽达到设计高程后按规定验槽。

车行道及人行道内的所有管槽及构筑物坑槽均用石粉渣回填至路面结构层;绿化带内的所有管槽用石粉渣回填至管顶以上0.3米,其上用素土回填(方便树木栽植)。

管沟回填从管道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7米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夯实,严禁使用机械推土滚压回填;管道两侧还土应同时进行,两侧高差不得超过0.3米,并要注意管道腋角部位的夯实质量。

城市道路闸阀及阀门井采用地面操作立式阀门井,蝶阀及阀门井采用卧式阀门井,其井盖及井座在车行道内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盖及井座,在人行道及绿化带内采用轻型井盖及井座。

在路面或人行道上阀门井其井顶标高以实际路面为准,并要与路面平接.在绿化带上预留支管阀门井,其井顶标高应高出地面0.05米.排泥排气阀门井做法与上述相同。

再生水管道采用大开挖埋设,管道直接敷设在原状土上,如已扰动,则分层夯实,夯实密实度要求参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有关条文规定。

管材与接口:

本工程再生水管道设计要求采用PE管,电熔或热熔连接。

管材公称压力不小于1.0MP,管材使用年限不小于50年。

管道局部穿越机动车道处采用钢套管,钢管与PE管连接处采用钢塑转换接头。

再生水管严禁与给水管道及给水设施(如消火栓等)直接连接,并做好防渗防漏措施,埋地时再生水管宜设置带状标志,外表需涂成浅绿色,再生水阀门井井盖铸上“再生水”字样。

3、排水工程

管渠选材与接口:

雨水和污水管道均采用Ⅱ级或Ⅲ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接口均采用橡胶圈接口,橡胶圈应耐酸碱腐蚀、耐老化。

雨水,污水管道一般采用大开挖埋设.管道基础根据各管段管顶覆土深度分别采用120°,180°混凝土基础。

管渠施工后,需分层夯实回填土。

如遇不良地基,需另按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后再做管基施工。

检查井施工:

检查井设在行车道上时其井盖和井座应采用重型井盖及井座,设在人行道上和绿化带上时采用轻型井盖及井座。

检查井设计地面标高如与实际路面不符时,应以实际路面为准,并做到与路面严格平接。

检查井均按有地下水施工。

机动车道内井室外壁0.5米范围内用6%水泥石粉渣分层回填,密实度要求同道路路基。

检查井采用防盗功能的井盖。

五、电气工程

本次设计范围为东长路(十二号路—东明大道段)的电力、电信和道路照明设计。

相交道路依次为:

十二号路、规划路、长圳路、圳塘二路、光侨路、圳塘一路、同观路、十七号路、八号路、塘明路、东明大道等。

1、电气工程

现状电力管线概述:

本次东长路设计范围内没有现状电力管线,属于新建道路,电力通道按规划布置。

在长风路(十二号路)至塘明路道路东侧、东北侧人行道下设规格为2(1.4m×1.6m)隐蔽式复合双沟,电缆沟中心距人行道内侧2m。

在同观路至塘明路道路东侧设置规格为1.4m×1.6m的隐蔽式复合单沟,电缆沟中心距人行道内侧1.2m,在塘明路至东明大道道路东侧、东北侧人行道下设规格为1.2m×1.2m隐蔽式电缆沟,电缆沟中心距人行道内侧1.0m,其纵坡与道路纵坡相同。

在穿越机动车道时电力通道改排管敷设,规格为24FRPφC150、24FRPφC150+8FRPφC200、40FRPφC150+16FRPφC200。

茅洲河和鹅颈水过桥段电力通道改排管在人行道下预留通道敷设。

在长风路~塘明路段预留2m~4m宽电力通道,为以后110KV及以上的电缆敷设备用。

电缆沟每隔150m~200m左右设一组4FRP-150/8电力过路管,过路管终端设拉线井,以便以后接线用,对部分路段由于人行道外侧为道路护坡,无法设置拉线井时,终端用防水材料封口,地面设标志桩。

东长路从长风路至圳塘一路(十九号路)西侧为鹅颈水支流规划排水明渠,河宽8米,深4米。

而塘明路至东明大道段西侧是茅洲河,两边用户的用电从东长路接线不方便,且电力用户比较少,这两段适当减少电力过路管,只在相交路口处设横过路管。

电缆沟盖板直段每隔15m左右及转角、端点及分支处设置七块活动盖板。

排管穿越机动车道时用钢筋砼包封,两侧各超出车行道2米。

电缆沟排水要求每隔40m或在电缆沟低洼处设集水坑,坑底埋设一根UPVC-φ150增强料塑管将沟内积水排至就近雨水井,排水坡度大于1%,集水坑出口加格栅,避免杂物堵塞排水管。

2、通信工程

通信设计概述:

根据《通信管道与通信工程设计规范》强条规定,东长路应在道路两侧布通信管,由于东侧的非机动车道下位置有限,如再在非机动车道下布通信管无法满足《通信管道与通信工程设计规范》强条3.0.3规定,人行道下因需建设2(1.4m×1.6m)、1.4m×1.6m、1.2m×1.2m电缆沟,也无法再建通信管群,由于通信管埋设较浅,按光明新区的建设理念,通信管线的建设尽量不与绿化及景观的建设相冲突,绿化带内不考虑建通信管,另外光明新区内(包括在建的塘明路段)已设计和已建道路上通信管均是单侧布管。

所以本次东长路采用单侧布管方案。

现状通信管线:

本次设计东长路与规划路相交路口范围内有9/4、9/2、8/1、1/1几种现状通信管线位于本次设计车行道上,且与东长路相交的规划路建设时间不明确,为了保证现在周围用户的使用,旧有管道及线缆做就地包封保护。

大部分为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