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73752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docx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

地质发展简史

1.地质知识积累和地质学的萌芽时期(远古~1450)

 岩石和矿物知识的积累

 对地质作用的认识

 对地球的启蒙认识

 中世纪的地质学

2.地质学的奠基时期(1450~1750)

 地质哲学思想的初步发展

 对化石和地层的认识

 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的发展

3.地质学的形成时期(1750~1840)

 地质考察旅行的兴起

 水成论和火成论

 地质学体系的形成

 灾变论和均变论

4.地质学的发展时期(1840~1910)

 地层学和古生物学

 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

 动力地质学

地槽地台学说和全球地质构造的理论综合

5.20世纪地质学的发展(1910~  )

 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

 大陆漂移说

 地质学的新阶段及板块构造学说

 

地质学发展史是人类在生产和探索地球奥秘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的规律,特别是地壳和岩石圈运动规律,并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环境服务的历史。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源远流长。

在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原始朴素的地质知识逐渐形成了地质科学的知识体系。

根据地质知识发展的程度,并参照其社会文化背景,可将地质学发展史划分为5个时期。

①地质知识积累和地质学萌芽时期(远古~1450),以认识的直观和解释的猜测性为主要特征。

②地质学奠基时期(1450~1750),其特征是随着自然科学的诞生,地质知识趋向系统化。

对地质现象试作理性解释,并逐步建立了观察和推理方法。

③地质学形成时期(1750~1840),一方面地质知识得到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人们将地质作用、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加以思考,给予解释。

地质思想、理论和学说十分活跃,由此初步形成了地质学体系。

④地质学发展时期(1840~1910),其特征是地质知识和理论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综合分析方法,初步提出了全球性地质发展史的认识。

⑤20世纪的地质学(1910~ ),这一时期特点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的地质学说、地质学理论不断涌现,地质学分支学科之间日益相互渗透,地质学与地球科学的其他学科相互沟通,形成了全球性地质学体系。

1.地质知识积累和地质学的萌芽时期(远古~1450)

  远古时代人类通过石器的采集和制作,逐步了解了岩石、矿物的某些性质。

在经受地震、火山、洪水的灾害并与之斗争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了大自然中的地质现象和过程。

这一时期,人们对地球和地质现象的认识是直观的,解释是猜测的、思辨的,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岩石和矿物知识的积累 

最初,古代人类利用岩矿的物理性质,如硬度、解理等制造石器。

中国的蓝田人、人所用石器大都由硬度较大的石英质矿物和岩石制成。

旧石器晚期,出现于山顶洞文化时的钻孔石质饰物,表明人类对岩石、矿物的相对硬度有了一定认识。

新石器时期,人类已利用天然宝石类矿物,如玛瑙,叶蜡石等作饰品。

器的烧制,如仰韶期的彩,龙山期的黑,说明几千年前人类对粘土的性质又有了一定认识。

商、周是中国青铜器鼎盛时期,那时所用的铜矿石主要是自然铜和孔雀石。

中国古代用铁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战国时期,中国步入铁器时代。

中国早期地学典籍记载了许多岩石和矿物知识山海经将矿物分为金、玉、石、土4类,并记述了各自的色泽、特征、产地。

约于战国成书的《禹贡》记述了多种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

《管子·地数》篇中的“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论述了金属矿产的共生关系。

汉以来,人们开始开发和利用石油、天然气、煤和盐。

东汉班固(公元32~92)在《汉书·地理志》提到上郡高奴县“有洧水,可”。

,即燃字。

这是中国最早关于石油的记载。

中国石油开发最早的是延长油田。

“石油”一词首见于北宋括所著《梦溪笔谈》。

天然气井在古代称为火井。

首见于《汉书》的鸿门火井位于现在神木县。

华的《博物志》以及西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中都记载了有关天然气的资料。

世界其他民族在早期也积累了丰富的岩矿知识。

古希腊泰奥弗拉斯托斯的《石头论》是最早的有关岩矿的专门著作。

他描述了70多种矿物,将岩石分为石质和粘土两大类,论述了颜色、硬度、结构,可燃性、可溶性等物理性质。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气象学》中讨论了矿物成因。

他认为地球部的干、热的烟气和湿冷的水气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各样的矿物。

对地质作用的认识 

人类在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获得地质作用知识。

印度的吠陀经、希腊的奥非厄斯圣诗、中国的大禹治水传说都表明人类早就认识到流水具有重要的地质作用。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地震记录。

《竹书纪年》记载的3800多年前的地震是现知世界最早的地震记录。

公元132年,中国的衡发明制造了世界第一台地震仪──候风地动仪。

对火山地质作用的观察和描述,最初多在火山活动频繁的地中海等地区。

古罗马的斯特拉波提出火山是地球部爆发力施放的安全阀。

意大利的普林尼为研究火山而献身,为世人留下宝贵的文献。

中国古代有关海陆变迁的描述最早见于晋代洪所著《神仙传》,其中载有“东海三为桑田”。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描述了“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地壳变动的现象。

古希腊人从远离海洋的高山发现海生贝壳等现象,提出了海陆变迁的观点色诺芬尼提出,化石是海生动物被大水挟加泥沙冲到陆地而形成。

亚里士多德认为“陆地和海洋的分布不是永恒的”,海陆变迁是“按一定规律在一定时期发生的”。

对地球的启蒙认识 

古代学者一般持有整体地球观,并重视万物本原的探讨。

在中国有“阴阳说”和“五行说”“阴阳说”源于公元前11世纪的《周易》“五行说”最早见于文字的是尚书·洪。

五行中的“金”是概括了金、银、铜、铁等金属的共同性质而抽象出来的。

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自然界的根本元素是水。

阿那克西曼德提出水、气、土、火四种元素是组成万物之本。

古希腊的原子论学派用原子的旋涡运动来解释地球的形成。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地球、天体、宇宙都呈球形。

亚里士多德则从对月食的观察,以及星辰高度向北增加的现象,给予球形观以经验证明。

古希腊人逐步形成了地球中心思想,尽管阿利斯塔克提出地球每年沿圆周轨道绕日一周的日心说,但由于欧多索克斯、亚里士多德和C.托勒密等人的影响,地心说成为千年之久的正统学说。

中国古代有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3种对地球观有影响的假说。

浑天说在汉代得到很大发展。

东汉衡制造了浑天仪,所著《浑天仪图注》是浑天说的代表作。

中世纪的地质学 

欧洲在漫长的中世纪时期,由于的禁锢,科学发展缓慢。

但在的中国和阿拉伯则有较大的进步。

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和比鲁尼认识到岩层中的化石是海陆变迁的证据,化石的形成要经历很长时间。

阿拉伯人对于侵蚀、搬运、堆积等地质作用也多有记述。

这一时期,中国对于化石和地层的形成有许多科学的认识。

唐代颜真卿,宋代括都把山崖中的螺蚌壳视为沧海桑田变化的见证括在《梦溪笔谈》中,对“蛇蜃”、“石笋”、“螺蚌壳”等动、植物化石作了较为正确的解释。

宋代朱熹明确指出,岩石“即旧日之土”,化石螺蚌壳“即水中之物”,他认为由于地壳变动“下者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对地层和化石形成给予了科学的解释。

在杜绾所著的《云林石谱》中,除记述了鱼化石、石燕外,还提出化石是“岁久土凝”而成的论断。

他还用“寒热相激”岩爆石飞的道理,科学地解释了“石燕遇雨则飞”的风化剥落现象。

 

2.地质学的奠基时期(1450~1750)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使近代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1543)是自然科学脱离神学走上独立的开端。

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人们要重新认识自然,重新研究地球,并给予地球历史以理性的解释。

这一切都为地质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地质哲学思想的初步发展

科学地质学的建立,必须冲破神学的束缚。

地球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物质世界自然发展的结果。

法国的R.笛卡尔(1644)曾提出,地球以及其他天体是由以旋转运动为固有性质的原始粒子组成,正是原始粒子的这种旋涡运动使太阳系生成。

1749年,法国的G.-L.L.C.de布丰提出地球起源于太阳和彗星碰撞的灾变说。

1779年布丰用冷却灼热铁球所需时间来推算地球的年龄,这个年龄的比圣经上所提的大10倍。

布丰还明确地将上帝创世的7日改为地球史上的7个“纪”,全面地描述了地球自然发展历史。

其后,德国的I.康德和法国的P.S.H.de拉普拉斯先后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阐明包括地球在的整个太阳系是逐渐冷凝生成的。

对化石和地层的认识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将贝类化石和现代贝类进行比较,得出化石是过去生物的遗体的正确结论。

在其《笔记》一书的地球和海一章中,反复论述了是地壳运动把含有生物化石的岩层抬升到高处。

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弗拉卡斯托罗。

F.科隆纳区分了化石的保存类型,并将化石分为陆生、海生两大类。

在持化石生物成因观点的学者中,不少人将化石与诺亚洪水联系起来。

英国的J.伍德沃德在《地球自然历史初探》(1695),提出全球性洪水造成大部分生物死亡,化石就是它们的遗体。

18世纪人们普遍接受伍德沃德的洪积说观点。

对地球自然历史,特别是对地层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另一位学者是丹麦的N.斯泰诺。

在《天然固体中的坚质体》(1669)一文中,他论述了地层、山脉的形成过程,并提出了地层学的重要原理:

①叠置律,地层未经变动时则上新下老;②原始连续律,地层未经变动时则呈横向连续延伸并逐渐尖灭;③原始水平律,地层未经变动时则呈水平产状。

英国学者R.胡克提出用化石来记述自然史。

通过对龟、菊石等化石的研究,他论证了这种化石产地曾处于温暖气候条件下,从而推断英国曾位于赤道地带附近,提出地轴位置可能曾经发生过变动的科学假设。

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增加了对地下资源的需求,也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掌握岩矿知识。

16世纪初,莱奥纳尔都斯的《石志》论述了矿物200多种。

德国的G.阿格里科拉于1556年发表《论金属》一书,叙述了有用矿物、矿脉、矿石的生成过程。

1546年,在讨论矿床成因理论中,他阐述了侧分泌成矿思想。

在矿物学方面,他以物理性质为根据,对矿物进行了分类,较为完整地记载了当时已知的矿物。

阿格里科拉的矿物学和矿床学理论,在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北宋唐慎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记载许多可作药物的矿物。

明代医学家时珍1578年写成的《本草纲目》,记载的矿物种类较前增加很多,并且更加系统、精确在《本草纲目》中叙及的矿物、岩石、化石有200多种,按水部、土部、金石部分类,又将金石部细分为金类、玉类、石类、卤石类等。

 

3.地质学的形成时期(1750~1840)

  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法国大革命以启蒙运动为先导,把矛头指向封建主义。

在启蒙思想影响下,在欧洲科学考察和旅行探险盛行。

地学研究从对地球的思辨性研究转变为以野外观察分析为主,地壳成为直接观察研究的对象。

具有近代意义的geology(地质学)一词是由瑞士学者J.A.德吕克于1793年提出的。

他认为,首要的是把地质学从博物学中分出来,地质学要把地球所呈现的现象与其原因结合起来研究。

地质考察旅行的兴起 

人们对自然界的探索,需要进行实地考察。

在中国首开先河的是16世纪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

他详细考察了中国西南广大岩溶地区的100多个岩溶洞穴,并对钟乳石、石笋等成因做了较为科学的解释。

欧洲的地学野外考察开始于18世纪下半叶。

这是地质研究方法的一大进步。

野外的研究使人们注意到广区地形与构造的关系,真正开始解释区域地质的历史。

这一时期,著名的地质旅行家有法国的J.-.盖塔尔和N.德马雷、英国的R.J.米切尔、瑞士的H.B.de索叙尔、德国的J.G.莱曼和P.S.帕拉斯等。

盖塔尔对火山地质、矿物分布以及化石、地形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绘制的法国岩矿图是世界第一幅表示矿产资源、岩石组成的地图,因而被誉为“地质调查之父”。

米切尔对地表岩层带状分布的原因作了合理的说明,指出是原始水平岩层褶皱后,顶部遭受剥蚀夷平的结果。

德马雷对法国、意大利火山地质作了长期考察,发表了许多有关火山地质的专著,并得出玄武岩是火成岩的结论。

索叙尔是系统考察阿尔卑斯山脉的第一位地质学家。

他对岩层的构造、岩石成因和化石做了多方面的观察,发表了《阿尔卑斯旅行》(1779~1796),为后来阿尔卑斯构造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帕拉斯曾率队到俄国东部地区进行为期6年的考察探险,又对俄国南部、乌拉尔以及中亚阿尔泰山地区进行了考察。

他在《山脉构造的讨论》(1777)一书中,将山脉构造划分为山脉的原生带、山脉的钙质带和山脉的堆积带3部分,并指出从山脉的中央到外侧,岩层年代逐渐变新,倾角愈来愈缓。

水成论和火成论 

关于岩石以及岩层成因的水成论和火成论的论战是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的重要事件,在地质学发展史上影响深远。

德国的A.G.维尔纳是水成论的主要代表。

他长期任教于弗莱堡矿业学院,建立了水成学派。

他的《岩层的简明分类和描述》(1787)是水成论观点的代表作。

他将萨克逊地区地层分为原生岩、过渡岩、层状岩、冲积岩和火山岩,并相信这一层序在全球普遍适用。

他提出结晶岩,如花岗岩,是原始大洋化学沉淀结晶产物,玄武岩也是沉积形成的。

原始大洋退却后,即形成灰岩,同时生物开始出现。

火山喷发是地下煤层燃烧所致。

水成论所论述的不只是岩石成因,更重要的是对地层层序和地质历史所作的解释。

英国的J.赫顿1795年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地球的理论,证据和说明》。

赫顿认为结晶岩是地下深处熔融物质上升到地表结晶后形成的。

层状岩石是海底沉积物受上部压力和地心热力作用,固结成岩后抬升,形成陆地。

赫顿还发现了泥盆系老红砂岩与其下志留系的不整合接触,从而推论地球历史上曾有多次这种造山-夷平-沉积的旋回。

因此,他提出自然界过程均一不变,自然现象所表现的事件发生过程在历史时期也曾发生,即著名的均变理论。

1802年,赫顿的朋友J.普莱费尔著《赫顿学说的解释》,有力推动了赫顿学说和现实主义思想的传播。

地质学体系的形成 

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地质知识体系初步形成。

一方面地层和生物化石的研究使地质年代和地层系统逐步建立,为其后更全面的历史地质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当时的新技术被采用,结晶学、矿物岩石学的研究和理论的系统性日臻完善,加深了人们对地壳物质组成的认识。

在这个基础上,对山脉构造及形成过程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奠基人是英国的W.史密斯,法国的G.居维叶和J.-B.deM.拉马克史密斯在土地测量的实际工作中,认识到每一个地层都含有独特的生物化石,发表了《英格兰、威尔士和部分格兰地层图》(1815)和《用生物化石鉴定地层》(1816)等著作,提出可以利用化石辨别地层,确立了生物地层研究的原理和方法。

居维叶提出器官相关律,即生物体各个器官共同组成完整的有机体,同时各个部分之间又相互联系的思想,他通过对少数化石骨骼的详细研究,复原和推断已灭绝的巨大四足兽全貌,为准确地鉴定地层提供了科学依据他与A.龙尼亚合作对巴黎盆地的白垩纪以来的地层和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发表了巴黎盆地的矿物地理(1811)、《四足兽化石的研究》(1812)等。

拉马克是无脊椎古生物学和进化论思想的奠基人,对巴黎盆地第三纪的瓣腮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著有《无脊椎动物自然史》等。

地质时代和地层系统的建立是研究地球历史的前提和依据。

在各国地质学家的努力下,从寒武系到第四系的地层层序在这个时期先后被建立起来。

 关于地壳物质组成的研究,自19世纪以来,矿物学向着结晶矿物学和矿物化学方向发展。

法国的R.-J.阿维著《结晶学基础》,提出晶体结构模型,并提出晶体的有理指数定律。

1815年C.S.斯提出晶体坐标轴,并确立了主要的晶系,再经意大利的F.莫斯,德国的J.F.C.赫塞尔的工作,确立了晶体的分类,表明矿物学研究已深入到矿物结构。

矿物化学的研究也有了发展。

瑞典的J.J.贝采利乌斯于1814年提出按矿物的化学组成进行分类。

德国的E.米切利希在1819、1821年先后发现了矿物的类质同象和同质多象现象1837年,美国J.D.丹纳的《矿物学系统》出版。

该书于1844年再版时,增加了矿物的化学分类。

至此,近代矿物学的体系已臻成熟。

岩石学方面,已初步划分出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3大类岩石。

1829年英国的W.尼科尔发明了偏光显微镜,为岩石学的研究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英国的J.霍尔从1790年开始多次进行了熔融体结晶和灰岩转化为岩的加热加压实验,开创了岩石学的实验研究。

18世纪野外地质考察使人们对地壳运动认识达到新的水平,有关山脉形成的学说陆续被提出。

索叙尔在他的《阿尔卑斯旅行》中描述了褶皱构造。

赫顿于1787年、1788年先后发现岩层不整合现象,提出这是大陆变动的结果。

德国的L.L.von布赫提出“隆起火山口”学说来解释山脉成因。

法国的E.de博蒙1829年提出由于地球冷却收缩,使地壳破裂、挤压、褶皱而形成山脉的收缩说。

博蒙这一涉及全球构造的学说是19世纪重要的构造理论之一。

 灾变论和均变论 

居维叶是灾变论的主要代表。

他在《论地球表面的革命》一书中根据岩层不整合面上、下生物群的不同,提出海盆一定经历过革命,并认为自然的进程改变了,没有一种现在还在起作用的因素足以产生古代地质作用的结果。

赫顿最早对均变论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英国的C.莱伊尔在《地质学原理》中系统地论证了这一思想。

通过对欧美的广泛考察和对陆地升降、河谷形成等地质现象的研究,莱伊尔认为在地球的一切变革中,自然法则是始终一致的。

同时,提出用现在仍在起作用的原因来解释地球表面过去的变化的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方法。

尽管莱伊尔过分强调地质作用古今一致的一面,而忽视发生全球性激变(灾变)的可能性,他的思想方法在地质学理论方面仍占有重要地位,并成为百余年地质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正统观点。

总之,到19世纪30年代末,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矿物学的系统分类,以及地质年代和地层系统都已基本建立,特别是作为地质科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均变论已经确立。

因此,可以认为到1840年地质学建立的工作已经完成。

 

4.地质学的发展时期(1840~1910)

  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进入全盛时期。

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全面发展,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出现。

许多国家成立了地质学学术机构和调查机构。

19世纪后期,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强国除在本国开展地质调查外,还普遍在亚、非、拉美等地区进行矿资资源和地质的调查。

大规模的区域调查所取得的丰富资料,使得全面的历史地质学及全球地质史的综合研究成为可能,也为全球构造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地层学和古生物学 

19世纪30年代末期,地层系统表已经基本建立。

但是,由于英国的R.I.默企逊和A.塞奇威克(1873)有关寒武系、志留系的长期争论,早古生界地层系统直到1879年才得以确认。

最早研究前寒武系的是加拿大的W.E.洛根,太古界、元古界两名词分别于1874年和1893年提出,正式使用则更晚。

19世纪40年代以来,古生物地层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法国的A.C.多比尼关于有孔虫、H.M.爱德华兹关于珊瑚、英国的T.戴维森关于腕足类、R.欧文关于爬行类、奥地利的E.修斯关于菊石、美国的C.D.沃尔科特关于三叶虫等研究为古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在C.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E.H.海克尔的《普通形态学》发表以后,古生物学研究在进化论思想指导下,进入了新的阶段。

同时,在地层系统表建立之后,各地区的地层系统陆续确立。

其中有洛根和C.R.海斯关于北美前寒武系的研究,J.霍尔、C.D.沃尔科特等关于北美古生界的研究和J.巴朗德关于中欧古生界研究在地层对比中最早使用阶(stage)和带(zone)的是法国的A.C.多比尼和德国的A.奥佩尔。

地层的精确对比导出了沉积相和相变的概念。

德国学者J.瓦尔特于1894年在《历中性科学──地质学导论》一书中提出著名的相对比定律,说明了沉积环境随时间的推移在空间上的变化。

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 

1848年,法国的A.布拉维提出空间点阵理论,成为晶体结构研究的基础。

光性矿物学也有了新发现。

1877年,法国的F.E.马拉德提出测量矿物光轴角的方法。

奥地利的F.J.K.贝克发明了油浸法。

1891年,俄国的费多罗夫发明了“费氏旋转台”,为鉴定复杂的硅酸盐造岩矿物提供了有效手段。

柯克沙罗夫等人编撰的《俄国矿物学资料》(11卷,1853~1891)记载矿物400多种。

岩石薄片的制作始于英国。

1856年H.C.索比对制作技术加以改进,使显微岩石学得到很大发展。

1867年德国的H.P.J.福格尔桑,1873年F.齐克尔和1873年K.H.F.罗森布施分别发表的有关显微镜下岩石矿物学的著作,奠定了显微岩石学的基础。

 与此同时,对岩石的化学成分和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德国的R.本生于1851年提出酸性岩浆和基性岩浆混合,会产生各种喷发岩,随之出现了有关岩石的酸性、中性、基性的概念和饱和度的概念。

德国的C.G.C.比肖夫提出含氧系数,俄国的列文生-列星格提出酸性系数。

这些概念的提出有助于对岩石的化学性质的认识,并使火成岩的分类有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16世纪,阿格里科拉就提出了有关矿床成因的观点。

1791年,A.G.维尔纳在《矿脉成因的新理论》中,主矿脉的水成论。

赫顿则认为是由于地壳下熔融物质上升到裂隙中形成了矿脉。

1835年,丹麦的J.G.福尔卡默提出水溶液将矿物质充填到裂隙中形成矿脉。

比肖夫重视地表水的成矿作用,进而发展成侧分泌说。

支持侧分泌观点的还有美国的T.S.亨特、C.R.海斯等。

德国的G.桑德伯格尔的《矿脉研究》为侧分泌理论确立了重要地位。

1818年,意大利的S.布赖斯勒克认为地壳下熔融物质中的某些金属元素会由于物理、化学性质、比重、亲和力等因素的不同而相对聚集或者相互分离。

这是岩浆分异说的早期表述。

1847年本生和1913年美国的W.林格伦提出气化热液矿床理论。

美国的J.D.惠特尼于1854年,以后S.F.埃蒙斯都著文讨论了矿床次生富集作用。

埃孟斯于1886年还提出接触变质矿床概念。

关于石油矿藏的研究,在19世纪下半叶进展迅速。

1859年,美国E.L.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州打了第一口有经济意义的石油钻井。

I.C.怀特提出有利于油藏的构造“背斜说”(1885)。

英国的T.T.奥尔德姆于1885年、俄国的阿比赫于1863年都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1873年,美国的J.S.纽伯里提出生油层、储油层和盖层是石油构造的3个基本要素。

动力地质学 

关于地质作用,莱伊尔曾提出无机界两大重要地质营力即火成作用和水成作用。

英国的A.盖基在1882年代之以生作用和外生作用。

19世纪后期,动力地质学逐渐形成一系列分支学科,如地貌学、冰川学、地震地质学等。

瑞士地质学家L.卢提麦耶首先对地貌成因作科学分析。

美国的J.W.鲍威尔提出侵蚀基准面的概念(1857)。

1884年,W.M.戴维斯提出“侵蚀循环”思想,他将河谷发育划分为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3个阶段,最后达到准平原化这是河流侵蚀与地貌发育关系的总结性表述德国的A.克对各种地形地貌做了大量的分析,并探讨了它们的成因。

在W.克的著作《地貌形态分析》(1924)中,强调了地壳的构造运动和侵蚀作用对地貌发育的重要影响。

有关地壳运动原因的地壳均衡说主要是根据测量资料提出的。

1837年,英国的J.赫塞尔从侵蚀-沉积循环角度探讨了地壳的动力均衡问题。

19世纪中叶,在印度北部进行重力测量时,发现某些点上的实测值比预计喜马拉雅山引起的偏差值为小。

英国的J.H.普拉特由此得出喜马拉雅山密度可能较小的结论,并认为在地下160多公里深处,质量不均得到补偿,称之为均衡补偿面。

G.B.艾里于1855年根据浮力原理,认为地势愈高,下部陷入就愈深,陷入深部的部分称为“山根”。

美国的C.E.达顿于1889年提出“地壳均衡”一词,作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